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二章 朱元璋是人才,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是不讓人省心吶。”朱瀚十分無語的說道。

“讓錦衣衛的人去查查,看看燕京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事兒?”

劉申宏文言不由得就是一愣:“王姐為什麼要去查燕京那邊兒呢?”

“按照朝廷那邊兒傳來的訊息,陛……應該已經出來有一段時間了吧,算算腳程,現在肯定已經到大同府了。”

“我們直接在大同府這邊兒查不是更方便嗎?”

劉申宏差點兒就下意識的把陛下兩個字說出來了。

不過最後還是改了口。

朱瀚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訓遲道:“你也跟在我身邊這麼久了,怎麼一點兒長進都沒有呢?”

“現在咱們要是讓人在大同府調查,這訊息肯定用不了多久就會洩露出去。”

“他的身份要是被用心的人知道,會有什麼後果不用我跟你說了吧?”

“這……”劉申宏還是有些不解:“可是王爺,那位現在應該已經不在燕京了吧,咱們去燕京調查又有什麼用?”

“但是在那邊調查,卻不會引起有些人的關注。”

“只要咱們知道燕京那邊兒有什麼問題,自然就能知道他是不是到了大同府。”

“如果燕京那邊兒風平浪靜,就說明他還在路上,到時候咱們也可以提前做一番佈置。”

“但是在大同府這邊,本來就因為大旱,導致到處都是流民,這裡面有多少不懷好意的人,也不用我跟你說了吧。”

刷的一下劉申宏的冷汗就下來了。

他是真沒意識到這裡邊兒事情的嚴重性,畢竟對他來說,現在的大明華夏本土國泰民安,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戰事。

就算是發生了天災,百姓中間也許也夾雜著一些別用心的人。

劉申宏也並不覺得有人會對朱元璋不利。

但是被自家王爺這麼一提醒,劉申宏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哪怕是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機率,會出現這種情況,那也是相當不得了的事,可不敢等閒對待。

“多謝王爺指點,我明白了。”

朱瀚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道:“既然知道了就讓人去查。”

“尤其是燕京那邊兒,最近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兒,都提前彙報到我這裡。”

“是!”劉申宏轉身剛想走。

朱瀚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記住了,這件事千萬要保密,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明白。”

看著劉申宏走出房間,朱瀚微微嘆了一口氣。

他倒不是不相信劉申宏,主要是這次實在是事關重大。

剛才那封信可是朱標親自寫給他的,北邊清清楚楚,朱元璋這次是微服出行,身邊帶的人並不是很多。

萬一要是出了點兒什麼問題,華夏本土還好,外面那些地方肯定會出問題,到時候他們苦心經營的大好局面,可就功虧一簣了。

“真是不讓人省心呀!”朱瀚苦笑著搖了搖頭。

與此同時,朱元璋跟馬黃浩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重八,你就打算一直這麼隱瞞自己的行蹤嗎?”

“我估計現在七五應該已經知道你離開皇宮了,這個時候應該正著急的找你呢吧。”

朱元璋舒舒服服的靠在椅子上,手邊還放著一杯熱茶:“找就找吧,也該這小子辛苦幾天了,把咱丟在皇宮處於政務,他自己確實到處逍遙快活。”

馬皇后笑著調侃道:“我看你也清閒不了多久了,這都到了大同,七五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咱們。”

朱元璋自信滿滿的道:“那可就不好說了,以七五的性子,肯定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尋找咱們的下落。”

“咱估計,這小子最有可能從燕京方面兒入手,來尋找咱們的下落。”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的避免咱在大同府的訊息洩露。”

“現在雖然有的火車這種東西,但是從燕京傳遞訊息到大同,需要的時間可不短。”

老朱越說就越是得意,嘴角都高高的揚了起來。

馬皇后一臉無奈的笑容:“你都多大個人了,怎麼還跟個孩子似的?”

“現在七五跟標兒還不知道有多著急呢。”

聽她這麼說,老朱卻是一臉不在乎的模樣:“你要說標兒擔心咱們這咱相信。”

“可七五那小王八蛋,現在還不知道在怎麼罵咱呢。”

“要不讓他多擔驚受怕幾天,等這一趟豈不是白出來了。”

兩人正說著話,衙門外面一個豪爽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老常,快來看看我這帶了什麼好東西回來。”

朱元璋哈哈一笑:“聽咱們家大人這聲音就知道,他這次還真帶了什麼好東西走出去看看。”

老朱走出房門,正看到高飛提著一隻豬腿從外面走回來。

剛推開門就沒好氣的抱怨道:“我說老朱,你怎麼一點兒長進都沒有啊?”

“本官回衙門了,你竟然都不知道出來迎接。就衝你這沒眼力見兒的毛病,今天的豬蹄兒上沒有你的份兒。”

這高飛平時說話做事,完全沒有官員的模樣。

可就他這副德行,卻非常受到百姓們的喜歡。

許多百姓但凡有點兒什麼好處都不會忘記他。

就老朱在接待部衙門住的這段時間所見,高飛回衙門的時候,手裡幾乎沒有空著的。

不是山雞,就是鴨蛋,甚至是蘑菇之類的東西。

有的時候朱元璋都想不明白,就這滾刀肉似的傢伙,怎麼就這麼招人稀罕呢?

當然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對於高飛拿回來的那些東西,朱元璋可從來沒有客氣過。

幾乎一大半兒都進了老朱的肚子。

對此高飛也不甚在意,雖然每次嘴上都不饒人,但是不論有什麼好事,都想著朱元璋。

“我說老常,你就乾脆留在接待部,家們跟著我混得了。”

“說真的,這不比你去做生意要強的多呢。”

酒過三巡之後,高飛又開始勸朱元璋了。

幾乎他們每次喝酒,高飛都要救世,從第一次。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朱元璋的活兒乾的實在是漂亮。

大同府周圍現在一共設定了八個接待部,都是用來接納四面八方湧入大同府的難民的。

這些接待部的情況,也都跟高飛這邊差不多。

那些亂七八糟的賬目,除了有幾個曾經幹過商人的能處理明白之外。

大部分的賬目都只能交給那些專門的賬房去做。

為了這件事兒,這些接待部的人可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但是不管哪個接待部,最起碼需要兩到三個賬房,才能把這些賬目全都捋順。

在朱元璋來之前,高飛其實也僱傭的兩個賬房。

不過,他比較倒黴,這兩個賬房都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全都不幹了。

這也是為什麼高飛當天得知老朱會算賬的時候,也顧不得調查他的詳細底細,直接就把他帶到了衙門。

實在是他自己已經完全處理不了這些公務了。

結果讓高飛無比意外的是,他只不過是隨便在大街上抓了個人,結果竟然抓到了一個相當了不得的人才。

這個叫做常在的商人,雖然長得不怎麼樣,但是算起賬呢卻是相當的麻利。

別的借貸部需要一兩天才能算明白的賬,他幾乎只要一兩個時辰就能算的明明白白。

高飛明明覺得,這個傢伙每天不務正業的到處閒逛。

可衙門裡的賬目卻是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自從老常來了之後,上次可沒少誇他們這裡的賬目處理的好。

這樣的人才常在,可是真不想放走啊。

可惜這位老常是個人精,他都沒給按你的說了這麼多次了,對方卻從來都沒有表過態。

儘管大同府外面的難民營,是朱瀚親自弄出來的。

可每一次來到難民營,朱元璋彷彿都能感覺到這裡跟之前比起來發生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只不過這些變化並不算大,所以一時之間也難以用語言來描述。

如果非要說的話,朱元璋覺得,這座難民營正在緩慢的成長。

僅僅過了一兩天的時間,那民營的周圍都有可能多出好幾座木屋。

這裡的百姓們除了少部分真正好吃懶惰的之外,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努力工作,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

“這竟然是難民營嗎?”朱元璋身邊的馬皇后情不自禁的驚訝道。

儘管在來到這裡之前,朱元璋已經跟她說過了這邊的情況,馬皇后也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可當真看到那沒贏這裡邊的情況,她依舊驚訝的合不攏嘴。

哪怕是剛剛從燕京出來,看到了燕京那邊兒異常繁華的景象。

可這裡又不是燕京,而是剛剛受到了旱災的大同府。

就算在朱瀚的治理下,這裡的百姓能勉強過好日子。

可不管再怎麼樣,他們也是招災的呀,現在卻完全看不出多少受災的痕跡?

在抵達大同府的路上,馬皇后跟朱元璋見過不少的災民。

他們的情況,才跟馬皇后印象中的災民能夠對應的起來。

而這裡的百姓,給他的感覺生活比許多普通的百姓說話要好許多。

朱元璋得意洋洋的笑道:“這是當然,你也不看看這個難民營是誰弄出來的。”

馬皇后給了朱元璋一個大大的白眼兒:“如果切身沒記錯的話,應該七五弄出來的吧,跟陛下您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怎麼沒有關係?”朱元璋吹鬍子瞪眼的,似乎非要跟馬皇后爭出個是非對錯來一般。

“大同發生旱災的時候,是不是咱把七五派過來救災的?”

“這還不是說明咱慧眼識人,才讓這些災民能過上現在的生活嗎?”

馬皇后沒有正面回答,反而似笑非笑的道:“也不知道是誰,當初剛剛聽說,七五把糧價提高到四兩銀子一石的時候,氣的差點沒把桌子給掀翻了。”

朱元璋的呼吸一致,頗有些心虛的反駁道:“咱那是高興的。”

馬皇后微笑不語,並沒有當場戳穿朱元璋的謊言。

朱元璋也不想再提起這件事,連忙打了個哈哈道:“那民營這邊有一個大廣場,那邊兒可是相當熱鬧,走咱們過去看看。”

廣場設在最中心,朱元璋上次也是來過的。

在廣場這邊,聚集人最多的自然就是說評書的了。

對於這個地方老朱可以說是十分的糾結。

既想來聽評書的後續內容,可又覺得這邊的評書講的實在是索然無味。

十分精彩的故事,被這群人照本宣科的這麼一讀,最多也就剩下兩三分了。

可即便如此,有的聽總比沒有的聽,不是嗎?

所以說只要忙完了手頭上的事情,朱元璋來的最多的,就是難民營的小廣場。

這邊的評書每天一共說兩場,正午時分工人們全都休息的時候會說上兩集,下午等工人們都放工了,吃晚飯之前也會說上兩集。

聽的多了,朱元璋也漸漸發現了端倪。

還真不怪這邊的人說的不如城裡的好,主要是這些評書先生,基本都是臨時抱佛腳。

好多次說的磕磕絆絆,連劇情都忘了,甚至還要當場拿出書來看一眼。

按照他們所說的進度,朱元璋覺得他們這些人應該是,提前一兩天把要說的內容,胡圇吞棗的背下來。

之所以這麼做,也就是為了維持不斷更。

至於這麼做的效果,看那些聽評書聽的津津有味的普通百姓就知道了。

每到評書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百姓全都聚集到的小廣場。

而且根據朱元璋這段時間的瞭解,整個難民營這樣的小廣場一共有四五個之多。

每個小廣場上都有說書,先生在定時說評書。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可以說全都被這些評書的內容所吸引。

以前不管是正在也好,還是朝廷徵召民夫也罷,是絕對不可能完全聽不到怨言的。

不管朝廷做的再好,總會有人因此而受損。

只要不影響大局,對於這種事兒上面那些官員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如果只是抱怨兩句的話,其實也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

但是如果有些人在這其中挑撥離間,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左右看了看,第一次聽評書的馬皇后也一下子被故事給吸引了,聽的無比專心。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子寧有種

皇三皮

極品寒門

愛吃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