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不一樣的衙門
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不一樣的衙門,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劉基頓時有點尷尬了。
有些東西吧,實在是好說不好聽。
以前在應天府的時候,一旦大朝會,他們這些官員幾乎四更天就要起床。
然後去皇宮,準備開始早朝。
雖然時間早了點,不過官員們到也沒敢有太大的怨言。
畢竟,朱元璋可是比他們辛苦多了。
他們晚上可以早一點睡,但是朱元璋常常都要批閱奏章到深夜。
結果到了應天府這邊。
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
想象朱元璋的勤勉,劉基一時之間都有點不好意思說,他們這邊什麼時候點卯。
“說!”朱元璋厲聲說道。
紙包不住火,反正遲早都要說的。
劉基也沒太猶豫,直接老老實實的道:“回陛下,根據英王殿下定下的規矩。”
“咱們燕京官員早晨點卯的時間是……辰時正刻!”
“你說什麼?”儘管朱元璋已經有所準備,可是當他聽到這個時間之後,依舊是勃然大怒。
辰時正刻,換算成現在的時間,也就是八點鐘。
這個時間才上班,在老朱看來,這特麼根本就是過著豬一樣的生活啊。
雖然老朱也知道,朱瀚既然這麼規定,必然有著他的道理。
可是,老朱那是真接受不了啊。
這幫官員,拿著他們老朱家的俸祿,結果一個個日上三竿,太陽都曬屁股了才開始起來幹活。
“你們,可真是咱的好臣子。”這句話,朱元璋幾乎是咬著後槽牙說出來的。
朱元璋冷笑這道:“辰時正刻才辦公,放眼全大明,也沒有多少官員,有你們這麼輕鬆吧。”
朱元璋這話不說還好,他這麼一說,劉基反而更加尷尬了。
“那個……陛下。不是辰時正刻辦公。”
“辰時正刻只是官員們來點卯的時間,然後各個部門的官員要召開晨會,安排一下當天的工作任務。”
“又或者總結一下之前的工作之中,有什麼錯誤以及疏漏。”
“等正式辦公,已經到巳時初。”
“你們……”朱元璋甚至都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力氣生氣了。”
劉基親自給朱元璋沏了茶:“陛下,其實英王殿下要求我們辰時點卯當值,也是有原因的。”
“以前在應天的時候,微臣等人處理的都是天下大事。”
“朝會之後,各級衙門也要回去各自處理自己的事,如果時間太晚了的話,衙門裡的公務恐怕就會耽誤了。”
“不過我們燕京這邊,目前只需要處理燕京本地的問題。”
“大部分普通百姓,起床上工也都是辰時出。”
“讓官員們起這麼早,也沒有必要,所以在制定了這樣一個時間。”
說著,劉基突然正道:“不過請陛下放心,就算辰時正刻才開始點卯處理公務。”
“不過臣可以保證,我們燕京的官員,處理公務的效率,絕對是咱們全大明第一。”
對於劉基的話,朱元璋是嗤之以鼻。
雖然他承認,自從朱瀚來了燕京之後,這裡給他帶來了許多的震撼。
但是,要說他們處理公務的效率全大明最快。
朱元璋那是一萬個不相信的。
老朱是不明白,朱瀚在燕京究竟拿出了多少新東西。
但是他明白人性啊,那些官員有一個算一個,九成九都把自己那點小心思放在第一位。
至於其他的東西,全都往後排吧。
為朝廷做事,為百姓做事,在他們的心中,基本都要排在最後的。
全天下的官員都是如此,憑什麼呢燕京的官員不一樣?
劉基雖然想要解釋,但是一時之間卻也不知道怎麼開口。
索性這個時候,也已經到了辰時正刻。
辦公大樓外,不少公交馬車停在門口,許許多多的官員下了馬車之後,飛跑著去自己的衙門點某。
這種毛毛躁躁的官員,朱元璋那是極其厭惡的。
當下不陰不陽的嘲諷道:“馬上就要當值了,這才急急忙忙幹到衙門點卯。”
“這樣的官員,連當值都不肯提前過來準備,在政務上還能有多用心?”
劉基不愧是劉基,在配著朱元璋聊天的時候,甚至已經準備好了,開早會所需要用的檔案。
劉基將那些檔案遞給朱元璋:“還請陛下委屈一下,暫時冒充臣的秘書令。”
“沒問題。”對此老朱那是積極配合。
他今天到要看看,這燕京的官場,跟應天府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燕京衙門辦公樓會議室。
在劉基進來之後,會議室之中,本來還存在的一些嗡嗡聲,瞬間消失不見。
劉基清了清嗓子,開口之前有意無意的看了朱元璋一眼。
老朱面無表情,十分盡職盡責的,扮演了一個木樁。
燕京這邊的官員們,還真就沒幾個見過朱元璋的。
畢竟,之前的六部官員,絕大多數都已經因為刺殺英王朱瀚那件事都被拿掉了。
現在的六部尚書,都是朱瀚臨時提拔上來的。
可以說,現在整個燕京上上下下的核心官員。
幾乎全都是代理職務。
這些人年紀相對叫輕,基本是沒見過朱元璋這位大名皇帝陛下的。
就算是見過的,也肯定是在科舉考試的殿試階段。
最多也就是能遠遠的看上朱元璋一眼而且他們這些人,當時處在人生最關鍵的階段,一般人肯定也沒有心情胡亂看。
至於殿試之後。
狀元榜眼探花,這些一甲頭名,基本上都進翰林院或者直接六部內任職了。
會被分配到各地任職的,基本也都是二甲了。
能來燕京這邊的,那都跟發配沒有什麼區別了,自然更不可能見過朱元璋。
況且,就算見過朱元璋的,那也是好幾年值錢了。
這麼多年過去,朱元璋的容貌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再加上朱元璋為了隱秘,也特意化了妝。
所以整個會議室裡額燕京六部大小官員,竟然沒有一個人認出來。
劉基帶來的這位秘書令,竟然是當今的皇帝陛下。
當然,有一個人是例外。
這自然就是當今燕京明面上的一把手,劉崧。
剛開始,劉崧還沒太在意。
雖然昨天見過了朱元璋,可它怎麼也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會出現在這裡。
發現跟在劉基身後的老朱之後,劉崧的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
“陛……陛陛陛……”
見劉崧這個傢伙要叫破自己的身份,朱元璋直接一個冷冽的眼神甩了過去。
哪怕是劉崧,也感覺到脊背一陣陣發寒,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
後面的話,到是全都嚥了回去。
還是劉基反應快,笑著打了個哈哈:“劉大人您實在太客氣了,您可是上官,怎麼能讓您站起來迎接下官呢?”
原來劉崧剛才因為泰國激動,直接站了起來。
“哦……本官剛才只是在想一件事。”劉崧絞盡腦汁的,想了一個蹩腳的理由。
不過萬幸的是,劉崧的理由雖然牽強,卻也沒有人多想。
只是以為,劉崧可能是想到了什麼事。
畢竟,但凡是個腦子正常一點的人,都不可能想象得到。
劉基身後跟著的人,會是當今天子啊。
因為朱元璋的到來,燕京六部衙門的晨會,發生了意思小小的騷亂。
而這騷亂,全部是朱元璋直接造成的。
索性,處理這種小麻煩,不論是劉基還是劉崧,都是手拿把掐的事。
很快就已經平息下來,晨會直接開始。
跟早朝不同,早朝的時候都是朱元璋等那些大臣奏報,之後再根據大臣的奏報進行處理。
而且,很多奏報其實朱元璋之前都是已經看過,並且處理完的。
放到早朝上,其實也不過就是走個流程罷了。
但是,燕京這邊的晨會不同。
竟然是劉崧首先開口,對於燕京最近的發展做出了一個終結,然後給出了下一段目標。
之後是劉基,他所說的東西更加具體,比如什麼地方的工程已經進行到了什麼地步,需要在多久的時間內完工。
有什麼地方出現了什麼問題,哪個部門負責具體處理。
最後,是燕京六部的主管。
他們負責提出問題,哪裡有困難,需要上級部門給予什麼幫助等等。
晨會說的內容非常多,然而實際上真的就之進行了半個時辰,就把事情說的差不多了。
甚至他們所討論的內容,按照朱元璋的經驗,差不多要三四次朝會,才能處理完成。
雖然這裡只是負責燕京一地的政務。
可是不論經濟民生以及各個方面,要做的事情甚至比應應天府的大朝會還要多。
原本朱元璋還以為,朝會之後劉基會跟其它官員一樣,一直待在衙門裡面處理事物。
結果,劉基才剛剛坐下看了兩份檔案,就趕緊換上官府,吩咐車伕準備出門了。
官員外出公幹,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朱元璋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不過也沒太當回事,就那麼悄無聲息的跟著。
結果到了地方之後,朱元璋才驚訝的發現,這裡竟然是一座工坊。
雖然工坊的面積不算小,但是竟然要勞動劉基親自過來。
要知道,劉基那是什麼人?
輔佐朱元璋開創大明朝的一代明臣,也是當今的內閣重臣。
竟然親自來檢視一座工坊。
看著劉基跟工坊的掌櫃談笑風生,朱元璋有開始不爽了。
畢竟在老朱看來,不論是商人還是官員,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而他們之間的關係,看起來如此的親密,自然無法避免讓老朱想到一個詞。
官商勾結。
不過聽了一會他們之間的談話,朱元璋卻發現,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
“沈掌櫃,你這工坊還有多長時間開業啊?”
那掌櫃一張老臉笑的就跟一朵菊花似的:“大人,最遲這個月底就能夠開工了。”
“工人招募的如何?”
沈掌櫃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苦澀了起來:“大人,咱們燕京工人現在的工錢太高了,所以我準備從老家招募一批。”
“這到沒什麼問題,但是你要注意,就算是你從老家招募的工人,工錢也不能低於咱們燕京的最低工錢標準,否則的話別怪本官不給沈老闆面子。”
沈掌櫃點頭如道算:“請大人放心,這一點小人一定遵守,絕對不會給朝廷添麻煩。”
“只是……這水泥的配給……”
不需要對方把話說完,劉基就已經點頭道:“可以,回頭我跟工部的人說一聲……”
之後兩個人又說了很多,有些老朱能聽懂,也有一些老朱也根本聽不懂什麼意思。
劉基在這裡並沒有浪費多長時間,前後也不過半刻鐘就乘車離開了。
剛剛上馬車,朱元璋就沉下臉:“你好歹也是閣臣,跟賤商如此親密,不怕被人傳出什麼閒話?”
朱元璋雖然看不起商人,到也不至於如此輕賤。
只是看劉基這個重臣,跟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走的如此近,不免把話說的重了一點。
“這個……”劉基苦笑著解釋道:“陛下您可能不知道,這商人對於現在的燕京來說,可是極其重要。”
“尤其是這些,在燕京開班工坊的商人,對於燕京衙門,甚至是朝廷都非常重要。”
朱元璋嗤之以鼻:“區區賤商,能有多麼重要,還能影響到國家大事不成?”
劉基並不意外,其實換成以前,他的想法也跟朱元璋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自從呂不韋奇貨可居,以商人的身份押寶在嬴政身上之後。
商人,一直都是朝堂防範的物件。
而對於那些小商人,則是高賣地賣聚攏不義之財代表。
可是主政燕京之後,劉基卻漸漸發現。
整個燕京上下,完全離不開商人。
如果沒有了商人,現在燕京推行的所有政策,起碼有一大半要直接停擺。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社會一直重農抑商的原因。
在這種環境之中,如果被商人裹挾的話,只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動盪。
相比起來,種田的普通老百姓,自然要好控制得多。
“陛下,這位沈掌櫃,還是沈萬三的遠房親戚。他在燕京投資建造工坊。”
“首先在建造的時候,就要購買水泥各種建造材料,僱傭人手。在這個過程之中,就能讓許許多多的百姓有活路吃飽飯。”
“嗯?”朱元璋微微一愣,好像說的有點道理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