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掌摑張楊,慶功宴犒賞三軍
赤赤威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掌摑張楊,慶功宴犒賞三軍,三國:開局被賜婚?老婆竟是貂蟬,赤赤威名,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敵立功!”
“衝!”
一陣陣沖天的喊殺聲傳來。
上黨軍和河內軍,連反應的時間也沒有,只能倉皇迎戰,只可惜,雙方剛一接觸,便立馬敗下陣來。
汾州營和幷州營的三萬人馬,由兩側往中心掩殺,又配有袁恪提前裝備的五百臺諸葛神弩,一經廝殺起來,如同開團的神兵,初一交手便給上黨軍和河內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其組成的陣勢,立馬便被兩營人馬給無情擊穿了。
一場單方面的屠殺也由此開啟了。
“主上,如今,王匡和張楊,縱有登天之能,也無力迴天了。”
徐陽說道。
“一招錯,滿盤皆落索,王匡魯莽撤軍,已經註定他們的敗亡。”
“戰爭不是兒戲。”
袁恪也贊同這個觀點。
此戰,勝局已定。
“活捉張楊,活捉王匡老賊,官升三級......”
兩營的將士們如同打了雞血,為了袁恪的懸賞,不顧性命地向前衝殺,他們此時所爆發的戰力,和先前在韓遂軍中時完全不同。
之前,他們消極應戰,如今卻是主動迎戰,兩者的戰力也截然不同。
一切都是因為袁恪賞罰有度。
又大戰了約摸半個時辰後,上黨軍的軍陣開始潰敗,節節敗退,已經無法組織有效地阻擋,至於河內軍的防線已經完全喪失,王匡這個貪生怕死之人,在傅安的掩護下,棄了大軍,往東南方向給跑了。
“王匡誤我,我絕饒不了這老賊。”
張楊軍中,聽說河內軍陣前撤軍的行為後,立馬大罵起來。
如今,大勢已去。
“呂成,我們也撤,回上黨,只要回去,本官還有東山在起的機會。”
張楊說道。
“是!”
之後,也帶領三千人馬,向北方撤退。
伴隨著兩軍主帥的逃亡,上黨軍和河內軍更是鬥志全無,無力戀戰,開始四散敗亡。
“歸降者不殺,歸降者不殺......”
又有袁恪軍開始喊口號了。
之後,開始陸續有人選擇歸降。
初時只有三四人,後來,三四十人,三四百人......
“諸位好漢,不要殺我,我,我們歸降——”
“張楊無情無義,棄我們而去,讓我們在這兒白白送死,弟兄們,我們為何還要死戰?我們降了吧。”
“王匡無義,我等願降!”
......
至此,上黨軍和河內軍不少人都選擇歸降了。
那些負隅頑抗者,則被無情地砍殺了。
待大戰落幕時,此戰殺敵一萬多人,盡收降卒近萬人。
袁恪將上黨軍降卒歸入汾州營,至於河內軍則劃入幷州營,兩營立馬原地清理戰場,整合兵馬。
入夜,又有兩路人馬歸來。
他們還將張楊和王匡兩人也押了回來,至於那傅安和呂成全都戰死了。
在慶功宴上,袁恪首先向諸位將士肯定了徐陽的功勳。
“徐先生,此戰大捷,你當為首功。”
“來日,本將軍自當上奏天子,為先生封侯。”
他秉持有功者黨,有過者罰,有罪者殺。
此戰,徐陽運籌帷幄,自當獎勵之。
“謝主上!”
徐陽拱手說道。
“來人,將東西都抬上來。”
袁恪大手一揮。
“諾!”
之後,程咬金將一百口大箱子抬了上來。
“開啟!”
袁恪又說道。
一百口大箱子瞬間開啟,無數白花花的銀子出現在諸將士的面前,將不少人都給看花眼了。
“天吶,好多銀子?白花花的,這有多少呀?”
“主上他將這些錢拿出來,難道說是要用來犒賞我們嗎?”
“太好了,不知我能分多少,夠不夠我回家娶個黃花大閨女?”
......
“此次能平定韓遂,張楊和王匡,全是大家拼死效力的功勞,我袁恪謝謝大家了。”
“今天,我表個態,凡是跟著我袁恪的弟兄,我保證只要我袁恪有肉吃,那絕對不會讓大家喝湯,我等有福同亨,有難同當。”
袁恪大聲宣揚,他借這個機會來籠絡軍心。
“我等誓死追隨主上。”
三軍七萬餘人立馬大聲叫喚起來。
袁恪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之後,剛剛雷鳴般的呼喚聲立馬戛然而止。
袁恪已經在諸將士中初步建立了他的威勢,他這五十萬兩的白銀花得特別值。
“來人,將王匡和張楊兩個老賊押上來。”
他抬手說道。
十幾名甲士將人押了過來。
“袁恪小兒,我乃朝廷任命的上黨郡太守,你擅殺朝廷官員,陛下和天下人不會放過你,討賊盟軍會將你碎屍萬段。”
張楊不斷地掙扎著,他還妄圖用天子來恫嚇袁恪。
至於王匡這個匹夫,是個孬種,相對來說,比較識趣,沒有亂講話。
“啪!”
袁恪揚手扇了張楊個耳光。
“張楊匹夫,你少拿天子來壓本將軍,我袁恪奉天子詔書,來平定韓遂之亂,你和王匡不思報效朝廷,和韓遂狼狽為奸,興兵來犯,本將軍便是殺了你,也是天經地義。”
他冷冷地說道。
“袁恪,老夫可是三朝元老?你,你焉敢打老夫耳光,你,沒有禮貌,你沒家教,你是個粗鄙之人。”
“你,你這奸賊,不得好死。”
張楊也是個要臉面的人,他貴為一方諸侯,又是長輩,如今,為袁恪扇了耳光,他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
“老東西,少在本將軍面前倚老賣老?”
“你還不夠資格。”
“來人,將這匹夫押入囚車,明日,同王匡老賊一同押回長安,交給陛下聖裁決斷。”
袁恪大聲說道。
他沒有給張楊任何情面。
袁恪讓人將王匡也押入了囚車。
一切事畢後,他方才將一份名冊找來,大聲宣讀起來。
“王猛,方寒何在?”
噠!
噠!
一陣腳步聲傳來。
兩個魁梧的壯漢大步來到了高臺前,他們抬手向袁恪說道:“拜見主上!”
“好!”
“好!”
“此次你二人擒拿王匡和張楊有功,本將軍按兌現承諾,你二人各賞銀萬兩,官升三級,從今天起,你們便升為都尉。”
“本將軍希望你們來日再接再勵,再建新功。”
他抬手讓人將一萬兩白銀準備好。
一萬兩白銀如同一座小山,袁恪為了方便他們攜帶,也讓人準備了兩個小車。
之所以,沒有兌換成銀票,為得便是給在場的三軍將士們一個極為鮮明的震撼場面,告訴他們,只要忠於他袁恪,為他袁恪勇武征戰,升官發財,都不是夢。
“諾!”
王猛和方寒聞言,無比感激地跪在袁恪面前,他們發誓忠於袁恪,再立新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