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吃俺一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53.大宋糖業,不宋,妖精吃俺一棒,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財路?
講到這個,士紳們都忍不住有些興奮躁動了。
常州士紳安宰胥最是心急,「殿下,以老朽淺見,這交易所既然冠名百業,那肯定不止交易田卷,應該還有您前段日子提及的股票吧。」
「正是。」趙孟啟點點頭,娓娓說道,「之前孤也說了,太湖工程將產生海量的物資需求,靠現有的工坊是遠遠無法滿足的,因此要興建一批大型工坊,一如田莊制度發行股票,一律都將在這裡公開交易。」
「凡是發行股票的產業,等於就是所有持股人共有的產業,因此可以稱之為「公司」,而股票就如普通商品一樣,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簡稱「上市」。」
「也不單單是孤建立的產業可以上市,若是有需要,民間的產業也同樣可以申請在這裡招股籌資,不過要經過嚴格稽核才能透過,但成為上市公司後,經營狀況和財務資訊就必須公開,接受交易所及所有持股人的監督。」
士紳們聞言,紛紛琢磨開了,很快發現了其中巨大的好處。
大宋的工商業算是很發達,不過民間有許多產業卻只能靠自身積累來經營,發展很緩慢,同時又有許多有錢人沒有可靠的投資渠道,只能把錢財窖藏起來。
想要用錢生錢,除了自己弄產業外,比較多的就是高利放貸,雖然暴利,可並不穩當,而且名聲也不好。
這股票看起來倒是一條很不錯的投資渠道,並且這交易所是燕王弄出來的,到時候這些上市公司只要正常繳稅,不用遭受官府的額外盤剝,也是一件重大利好。
也有人意識到,這交易所本身就是一項很有前途的產業,便試著問道,「殿下,這百業交易所自身可會發行股票呢?要是可以的話,在下打算買個三十萬貫!」
趙孟啟笑著搖頭,「交易所只是個平臺,溝通交易雙方而已,雖然會收取一些手續費以維持運轉,但卻不會以盈利為目的,因此並不賺錢,重要的是,交易所必須嚴格保證公平公正,若是分出股份,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因此暫時只歸本王控制,以後大機率也會成為皇家直屬,一直保持中立行事的態度。」
「殿下此言有理……」士紳們大多點頭附和。
隨即吳潛站出來說道,「太湖工程需要的物資都將由綜治司統一採購,為了消除弊端,所有采買都將透過交易所公開招標。」
「何為招標呢?即是綜治司事先發出公告,標明需要採買的品種、數量、要求等資訊,然後由賣家以各自產品的價格及質量等保密投標,最後統一公開評選,以質優價廉取勝,杜絕私相授受以及盤剝等弊病,做到買賣雙方互贏共利!」
「而且,從今往後,平江府所屬衙門的公務採買都將逐漸採取這一方式,以取代「和買」!」
和買,本是兩廂情願公平交易的意思,從先秦開始就漸漸成為官府向民間採買物資的名詞。
宋初之時,和買算是一種惠民政策,官府以高出市價的價格直接向百姓購買絲絹等貨物,不但去掉中間商,甚至在年頭預付貨款,使百姓不用因為缺少資金而去借高利貸。
但官府和百姓的地位嚴重不對等,官府可以隨時變更規則和約定,根本就無法長久維持交易的公平性。
發展到後來,卻完全淪為官府索取民間財富的手段,變相成為了一種強制攤派的賦稅,尤其是此時,是百姓身上最沉重的一座大山,並且官吏往往藉著和買,對商民百姓勒索無度。
主要就是因為和買制度,才使得大宋的各行各業都日漸凋零蕭條,越來越慘淡。
這項已經淪為最大民害的制度,早已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鏈,真不是一般人敢輕易去觸碰的,也就是趙孟啟蝨子多了不癢。
當然,此時和買所轉化來的賦稅,已經是正稅的兩倍還多,成為了朝廷財政的重要組成,想要短期內完全改變也不現實,只能趁著最近剛發了一筆大財,先在平江府試行。
可這個訊息依然讓士紳們感覺很震撼,各自心中反應不一,有人讚賞有人不以為然,不管心中怎麼想,倒是都意識得到,工商業真正的春天要來了。
士紳們之所以對入股燕王產業有極大興趣,正是認為官府不會盤剝到燕王頭上,還不愁銷路,有盈利的保證,但現在發現,假如真的公平競標的話,自己直接興辦產業或許賺得更多,於是不少人心中開始盤算起來。
見大家陷入思索中,趙孟啟開口打破了沉默,「咳,以後民間的大宗貨物交易,其實也可以藉助交易所,採用投標拍賣的方式,不過這不是今日的主題,孤要說的財路也和太湖工程無關。」
和太湖工程無關!?
這可是五千萬貫的大專案啊,難道還有比這更賺錢的專案?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趙孟啟一揚手,幾十名軍士走了進來,每人都端著一個大托盤,盤中堆滿了小紙包。
「這紙包中,便是孤帶給大家的財路,請諸位賢達每人取一包。」
帶著好奇心,士紳們一一拿過紙包,放在手上觀察。
很普通的草紙,甚至有些粗糙劣質,等開啟後,裡面裝著一小撮晶瑩剔透的顆粒,似雪似霜,看著有點像之前燕王免費發放給姑蘇百姓的精鹽,形狀又有不同。
這是什麼?也是精鹽?
說來,如此高質量的精鹽確實是一件賺錢的利器,可惜鹽業利潤的大頭都在朝廷那裡,沒啥搞頭,難道燕王準備讓朝廷放開專榷?
「不用猜了,孤告訴你們吧,這是糖。」
糖?
怎麼可能!?
士紳們滿臉難以置信。
估計從人類誕生起,就對甜味有種特殊的追求,古人也大多將甜味當成五味之首。
最初,人們是靠收集野果,蜂蜜,普通植物溶液等原始方式來獲取糖分。
在先秦時,出現了以穀物製造的澱粉糖,稱之為「飴」,甘之如飴的飴。
甘蔗雖然在西周的時候就傳播到了華夏南方,但只是原始的榨汁取用,稱之為「柘漿」,到了漢朝才有蔗字,原本叫竿蔗,竹竿的竿,後來才改成了甘甜的甘。
到了唐時,也只是經過曝曬後更加濃稠的「蔗漿」,但甘蔗原產地之一的天竺,已經生產出了一種固體糖,叫做「石蜜」或「糖霜」。
唐太宗李二知道後,便派出使者專門前往求取技術。
這個使者就是「一人破一國」的王玄策,他攻破的「摩揭陀帝國」就是最早製造蔗糖的國家。
天竺人造糖採用的是牛奶脫雜質法,王玄策把技術帶回來後,華夏牛奶產量少,就改用蛋清來替代,生產出了沙糖。
不管是牛奶也好蛋清也好,這成本都很高昂,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普通的大唐百姓依然只能用蔗漿,而且這個沙糖和糖霜大多數並不白,而是灰褐色,品質高的更像琥珀。
來到宋朝時,甜食倒是變得更加普遍了,流傳到後世的食譜便能證明這一點,但百姓能買到的依然是糖漿,雖然更加濃稠了,依然還是液態,並且還是紅褐色,賣糖的小販都是用瓦罐來盛裝,《清明上河圖》就有這樣的景象。
這種糖其實到了後世都還有,江西上猶縣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制糖法。
至於固態的糖霜,此時也被成為冰糖,只有遂寧等少數地方才會生產,產量還十分感人,道君皇帝宋徽宗要求遂寧每年上貢幾千斤糖霜,卻讓當地近半的製糖戶都破產了。
這時候,波斯人已經採用鹼性樹灰煉糖法,因為泉州市舶司與大食、波斯貿易非常頻繁,所以宋朝也學會了這個法子,不過製造出來的固態糖只有極少部分是白的,其他都是紅糖和黑糖。
如果不是趙孟啟的亂入,那華夏還得到了明朝才會因為意外事件發現黃泥水脫色製糖法,甚至有「嘉靖以前,世無白糖」的感慨,所以此時的人真的從來沒見過這麼晶瑩雪白的糖。
白如雪的鹽也就罷了,雖然不知道燕王從哪裡搞來的,但畢竟有些地方確實能產出類似的好鹽,比如西夏青鹽。
糖怎麼能有如此潔白呢?
燕王怕不是把咱們當小孩來唬弄吧。
趙孟啟見這些士紳一個個都是不相信的樣子,無奈聳聳肩,隨手取過一個紙包拆開,捻起一撮放入口中,然後砸吧著嘴,「你們嘗一下不就知道了?」
呃,燕王自己都敢吃,看來沒毒。
幾百名士紳半信半疑地嘗試起來,隨即就炸開了鍋。
「甜的!和蜜一樣,真的是糖!」
「娘咧,這才是真正的如雪如霜,以前那些也好意思叫糖霜!?那這個該叫啥?」
「以老朽之見,可將此糖稱為雪糖!」
「雪糖?這名字不錯,既形象又頗有意境……不知這雪糖該作價幾何?」
「市面上的沙糖都要近百文一斤,這雪糖應該百倍於彼!」
「百倍也就才十貫一斤,要是真這個價格,有多少我買多少,傾家蕩產都買!」
「不才以為,便是價比黃金也供不應求,你轉手便是十倍利,真的美得你哦。」
「花兄言之有理,周員外可真是會做生意啊,此等美物,怎可專賣你一人……」
價比黃金聽起來很誇張,但所謂物以稀為貴,元豐年間,大宋一年可以生產出一萬多兩黃金,可這種雪糖,士紳們都認為肯定極難生產,一年怕是都沒有一千斤。
「大家先靜一下。」趙孟啟打了個響指,過了一會才說,「與黃金等價?你們會買?」
「買,當然買,就算老朽家底不厚,百十斤還是買得起的!」
「沒錯,在下家裡人多,總得四五十斤才勉強夠分啊……」
「殿下莫要懷疑,不管別人是不是買,不才願意將剩下的所有雪糖都買下!」
「我買三百斤!」
「殿下,小民有十萬貫現錢,保證一手交貨,一手交錢……」
趙孟啟搖搖頭,「都不用爭,賣給你們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價格也不必這麼高,不過,你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麼,孤可不是要賣糖給你們,而是讓你們參股一起做這白,嗯,雪糖生意。」
「啊!?」
「殿下此言當真?」
「這不是等於將一座金山分給我等!?」
「這……這雪糖生意也發行股票?」
士紳們各個驚喜萬分,趙孟啟卻十足淡定。
「沒錯,孤要成立大宋糖業公司,發行十萬股,每股百貫,預期等公司走上正軌後,每股年收益不低於一百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