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經濟與黨爭(九)繼續演,大明元輔,雲無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是讓陳矩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親自赴南寧侯府宣旨,所以此刻皇帝針對彈劾高務實的彈章究竟回覆尚未為外人所知,因此高務實雖然接下聖旨,但並沒有改變主意,反而又交了一封辭疏,請陳矩帶回宮中。
這樣做其實是不符合程式規範的,不過也無大礙。陳矩也知道面對這種狀況時該演的戲還沒演完,所以也沒有太在意,只是按照慣例勸了高務實幾句,見高務實不為所動,他也就懶得白費口舌,打著哈哈收下辭疏,原路返回宮中。
等他回到司禮監為高務實的辭疏留檔時才知道,皇帝已經批覆了之前那批彈章。首上彈章的巡視海道管寧紹等處兵備參政李叔元,被皇帝以“妄議大政,構陷元輔”的罪名罰“即刻褫奪本兼各職,押送南京待審”。
今日跟風所上七道奏疏的作者,通通被皇帝定義為“該員無知顢頇,攻訌輔臣”,罰“皆去職,待審再議”。
陳矩在司禮監思索片刻,等高務實的新辭疏被留檔完畢,他立刻拿回原疏,再次面聖。
朱翊鈞看來也猜到高務實不會這麼輕易接受,見陳矩拿著一封奏疏來了,直接問道:“務實不肯是吧,有什麼新說法沒有?”
陳矩一邊雙手呈上辭疏,一邊回答道:“奴婢剛才看過,說法並無太大變化。”
“那就不必給朕看了。”朱翊鈞也很淡定,擺手道:“你們司禮監自去擬旨,把話說得再誠懇一些,請元輔回閣視事。”
“是,皇爺。”陳矩應了下來,稍稍遲疑,又問道:“只是擬旨麼?”
朱翊鈞一愣,問道:“還要作甚?”
陳矩提醒道:“皇爺,元輔既然提到疲累,按例似乎可遣太醫探視。”
“哦,也是。”朱翊鈞立刻從善如流,頷首道:“那就派太醫探視,可以破格多派點,就去三個好了。”
太醫的使用是有規矩的,比如皇帝看病就不能只有一名太醫單獨看診,至少是兩名太醫同時來看診,然後兩位太醫必須商討出一個診斷結論並用藥。這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誤診,一方面也是防止某個太醫蓄意謀害皇帝。
不過派太醫探視臣工則不然,通常就是一名太醫,閣部重臣元勳偶爾會派兩人齊來,但一次派三名太醫的情況就十分少見了。所以朱翊鈞此刻說的“破格”,確實是很破格了。
按理說,就算破格,但畢竟也只是派太醫看看情況,高務實又不是生了什麼大病,為什麼要皇帝親自交代呢?因為一來這種破格的事只有皇帝親自下了口諭才能做,二來也是因為皇帝要故意造勢,拉抬高務實的地位。
其實說穿了,朝廷重臣只要一被彈劾就關門閉戶不肯視事,本質上不過是一種自全名節的手段。另一邊,皇帝下旨“溫言勉慰”也好,懲罰彈劾者也罷,亦或是這樣派太醫探視等等,都是為了表明“朕信任他,朕需要他”,所以要高規格請其回閣(或回部)視事——朕怎麼少得了愛卿的輔佐呀!
總之,雙方都是演戲,雙方也都知道對方是演戲,但雙方還是要認認真真把這場戲演好、演全套。為啥呢?因為這就是禮。君君臣臣,君要表現得像個君,臣要表現得像個臣。僅此而已。
當然,具體到不同的君臣個人,那還要看具體情況。似朱翊鈞、高務實這般的,雙方不僅交情深厚,而且互相需要,那就更得把戲演好了——反正是演給外人看,演就是了。
吩咐完這些,朱翊鈞嘆了口氣,對陳矩道:“這幾天日新肯定是不會回閣的,朕只希望朝廷別出什麼事,至少等這次事情過去,日新回閣視事之後再說。要不然,朕真怕趙志皋和周詠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措施來。”
陳矩安慰道:“近來朝廷大事無非封禪與西征,封禪有沈閣老前往打理,西征大軍目前停駐哈密等待物資齊備,二事皆無變故之可能,皇爺但可安心。”
“話是這麼說,但朕現在還真不敢太樂觀。”朱翊鈞嘆了口氣,道:“去年有至少數十個縣報告,說封凍結冰之厚度遠超本縣縣誌記載的最厚一年,今年不知道會不會又是災情四起……至少從目前來看,相較於去年的各種災情已經是猶有過之了。”
他吐出一口濁氣,沉吟道:“朕突然想起年初雪災之時日新曾經憂心忡忡地和朕說過,說他擔心今年冬天淮河都可能結冰。當時朕還笑他過慮了,可如今看來……還真有可能被他不幸言中。這般時刻,天下多災,朝廷可少不了他這樣的能臣干將。”
陳矩連連點頭,道:“皇爺所言極是,不說其他,單說這賑濟、救災等事,一來需要朝廷有能臣快速做出相應安排,二來更是需要大把大把的花銀子。這兩件事,若少了元輔在朝坐鎮,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主僕二人又聊了幾句,忽然有翊坤宮的太監前來求見。陳矩立刻結束了談話,表示自己該去司禮監催促一下了。朱翊鈞也默契地擺手讓他自去,然後看了看沙漏,便吩咐擺駕翊坤宮。
宮裡似乎都有了默契,這個時間點是皇爺去翊坤宮見鄭妃娘娘的時候,什麼大事都要為此讓位。有人甚至因此偷偷亂嚼舌根,說自從那次鄭妃娘娘吃了元輔的虧之後,雖然不再過問朝政,尤其是皇嗣問題,但彷彿因禍得福,不知從哪學來了什麼房中秘術——無論皇爺去翊坤宮時精神如何,總之從翊坤宮出來之時都是精神抖擻,簡直是有奇效啊。
這傳言流傳並不廣,但確實有人懷疑,還一度被某位妃嬪聽到。她裝作不經意間在皇后娘娘面前提及,還說若真有這種事,被外廷知道的話不知道又要引起什麼事端來。
皇后娘娘確實如她所料變了臉色,但結果導向卻不符合她的心意。皇后只是斥責這種亂嚼舌根的說法,並要求嚴肅後宮規矩,再有亂說亂傳的,無論是太監還是宮女都要重罰。那位嬪妃討了個沒趣,遂不再提及,而後宮經過一番整治,也漸漸無人再去觸碰這個話題。
——
感謝書友“初次登入”、“阿勒泰的老西”、“書友20220526213348100”、“淡定看官”的月票支援,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