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小侯爺(五),大明元輔,雲無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高珗送走岑雲漢之時,京華大少爺、南疆少主、南寧候應襲高淵正在定南王宮演武場觀看他新組建得八九不離十的西征親軍進行操演。

“暹羅國王定南王宮”之所在,便是京華在南疆的統治核心,是借用暹羅國王的名義而京華實際擁有的建築群。事實上,這就是一處佔地面積極其巨大的宮殿群。

作為京華花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千萬兩白銀才打造而成的南疆統治核心,定南城的規劃不僅面積大,而且照搬了中國式都城的模式,將此城分為外城、王城和宮城三大部分,由外及內一共“三環”。

定南城的外城修建堪稱“長城模式”,其北從宮城北面湄南河岸一線開始橫向建設橫斷南北的馬面牆,是為外城北牆,長二十里。由此北牆兩端往南建成東牆與西牆,此兩牆各長三十里,南面的南牆自然也與北牆相同,為二十里。

如此一來,定南外城之大就變得舉世罕見了——城牆周長高達百里,面積高達150平方公里!

當然,雖然外城巨大,不過外城之中、王城之外的建設尚未完全,還有不少未開發片區,這也是必然的。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暹羅,即便定南城聚集了大量漢人移民和歸化漢人,但想要在十來年的時間裡就補充滿如此巨大的城市人口也是不現實的。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真正得到比較完整開發的還是內城,即王城、宮城這“二環內”。

且說那“王城”——也就是內城的位置,大概位於後世曼谷東南的“邦南彭”河流半島,佔地約40平方公里。

“河流半島”這個詞彙頗有意思,它實際上是由於湄南河在那裡來了一個急轉彎,於是形成了一個半島,當地人稱之為“邦南彭”。這個半島的特點是本身面積頗大,但連線陸地的部分很“細”。換句話說,就是隻有一條不寬的陸路聯通著“大陸”本身。[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衛星地圖看一下“北欖邦南彭水上市場”的地形。]

如此一個半島顯然極其適合陸地防禦,單從防衛來講,甚至可能比著名的“世界渴望之城”君士坦丁堡還要誇張。而且這臨近入海口的湄南河也足夠寬闊,至少當今世界還沒有萬噸海船,那也就意味著京華的任何戰艦都能開進去作為水面防衛輔助。

現在可以說,在王城(內城)建好之後,哪怕定南城的外城造反,亂兵也進不去內城——除非內城的漢人士兵也造反了。

四十平方千米可不小。這麼對比一下吧:後世的北京故宮(基本上是明紫禁城去掉三海)的面積為72萬平方米,相當於0.72平方千米。也就是說,這個名義上的暹羅王城、實際上的定南內城,面積有55個北京故宮那麼大。

再對比一下,明北京城一開始的面積是東西寬六千六百七十米,南北深為千三百一十米,實際面積為三千五百四十萬平方米,也就是35.2平方千米——比定南內城還要略小。

不過,嘉靖二十六年時,明廷決定加修北京外城。原計劃四面都建外城,總長七十餘里,只是到了嘉靖三十二年,修完南面部分十三里左右之後,因為人力、財力困難而停工,北京就由初建時的矩形,發展成在南面建有外城的凸字形平面。

此時的京師南外城東西寬約七千九百米,南北深約三千二百米,南面三門,東、西面各開一門,北面兩門。由三條南北向街與一條東西向的大街垂直相交,形成幹道網。

建外城後,北京的城市中軸線向南延伸至永定門,長度增至七千六百米,城區面積也增至六千二百五十萬平方米,也即62.5平方千米。

不過這裡必須注意的是,此時的京師北城稱之為內城,南城稱之為外城,它已經是一個“完全體”了。而京華目前建成的這個40平方公里的“暹羅王城”,它只是定南城的內城,外城還有110平方公里——現在可以看出定南城規劃之巨大了吧?

高務實要的就是巨大,因為他需要定南城聚集足夠多的漢人與歸化漢人,如此才足以在萬一南疆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在定南城就近補充力量。這顯然是高務實的底線思維所推動的,畢竟南疆可不是漢人經營了數千年的“熟地”。

正是因為面積巨大,所以花費也巨大。

要知道在大明朝早年,尤其是在永樂時期,朝廷可真的不窮,而且還是“用工免費”(衛所兵)的,可即便那樣,也不過建了35.2平方公里的北京城。

現在京華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建一個比當時北京城還大的新城,這花費可不是海了去了?

當然,永樂皇帝用工免費,京華用工花費也不多。京華的主要用工花費都在技術人員上面,有大明國內的,也有義大利、法蘭西、德意志各邦來的。至於真正賣苦力的,絕大多數都是暹羅當地人,這些人不需要京華付錢。

何謂不需要?意思是暹羅當地貴族免費提供這些勞力給京華,同時還因此對京華感激不盡。這聽起來好像很奇葩,但其實不然,這是真的。

南疆這邊除了安南一直照抄中原制度之外,暹羅等國都是施行“曼陀羅體系”,類比中國來看,大概還在周朝或者春秋戰國的水平,即層層封建。因此,這些人本質上是貴族們的農奴。然而,農奴並非一年四季都有活幹,空閒時間沒活幹時,貴族們也得養著他們。

現在不同了,貴族們可以在農閒時把農奴送到定南給京華打工,京華雖然不給工錢,但是卻管飯,並且基本算是管飽,做工三個月還會發兩套衣服(粗布短打)……這簡直是活菩薩啊!

由此一來,不少暹羅貴族甚至深恨自己的領地離定南城太遠,以至於把農奴送過去的路程中還要浪費一些糧食,比不得定南城周圍的那些貴族領地更能節約成本。總之,定南城的建設過程之中基本沒出現過用工荒。

“暹羅王城”之中的核心,就是名義上的“暹羅王宮”。原先南疆各國的王宮,在高務實看來都有些摳摳搜搜,即便他們特別喜歡給王宮建築上貼金箔,用以顯示王宮的富麗堂皇,但面積實在太過逼仄,高務實一貫是看不上的——您那也好意思叫王宮?我家別院都比這闊氣。

高務實對於建築外牆貼金箔這種操作沒什麼興趣,一則他覺得很俗氣,二則還認為這種做法會導致王宮管理上的諸多麻煩。相比之下,他還是更喜歡歐式建築的“石頭風”,但在諸如中軸對稱設計、大殿要足夠寬闊且有抬高的石階等方面,他的審美理念又偏中式北方園林思路。除此之外,對於有湖泊的地方,他也更喜歡中式園林的範。

黃芷汀完全按照高務實的審美來確定了“暹羅王宮”的設計。她參考了高務實提出、義大利設計師憑記憶畫出來的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區舊地圖,把“暹羅王宮”安排在邦南彭河流半島的半島頂端。

絕妙的是,這一塊正好是在半島正北部——在中國文化傳統裡,統治者的居所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黃芷汀對此格外滿意。

而這裡還有個讓高務實驚喜的地方,那就是這塊區域里正巧還有個湖泊——在後世,那地方是泰國的一個國家公園(湖泊及周圍林地)。

現在好了,這塊區域直接被劃做王宮內的御花園使用。高務實還給這個湖泊取了個新名字,叫做“思明湖”。也不知道他這個“思明”是為了做給大明朝廷看的,還是為了紀念黃芷汀的廣西舊地“思明府”。

畢竟,思明湖聽起來著實有點像思明府——反正南洋艦隊中很多福建籍人士都如此認為。

不過,把“思明湖”划進“暹羅王宮”也導致了王宮面積很難控制,最後劃出來的地皮遠大於紫禁城——差不多有八個紫禁城大。

按照這個面積,暹羅王宮自然不能如紫禁城一般把房子建得那樣密集,否則京華再有錢也扛不住。於是高務實根據南疆的彙報,把一些行政機關、軍事設施都塞進王宮裡去,導致王宮之中又另外分割槽。

以坐北朝南來算,左文右武,左邊是行政機關的建築群,右邊原先是警備軍的駐紮地,後來警備軍北調大城(曼谷)駐紮,所以改由王宮近衛軍駐紮進來。

王宮近衛軍之前說過,就是黃芷汀從她領地調來的五千親衛狼兵,以及劉馨留給她的那三千劉家軍。這八千人,也是此刻定南城內最為核心的戍衛力量。

至於為什麼要把警備軍北調三十里去大城,是因為警備軍雖然頂著“警備”二字,但這種取名方式和京華工匠學堂一樣,本身是一種忽悠,它們一貫是按照野戰軍思路打造的,等閒不會被安排負責內城防衛。

剛才說了,暹羅王宮除了“王室宮殿”之外,前朝還以文武行政中樞分為東庭和西庭。其中“東庭”屬於文官體系,“西庭”屬於武臣體系。演武場所在自然是西庭,這一區域的面積與“東庭”一模一樣,不過從高樓建築物的多寡而言,卻要比“東庭”少一半左右。

這倒不是慢待武臣,而是“西庭”這邊的日常事務不像“東庭”那麼繁雜,需要的行政人手並不那麼多。再加上“西庭”還有駐軍功能,因此只有一列列的軍營大通房,真正的行政用樓目前僅僅兩座。

兩座行政樓,一座名為“南疆警備軍軍令部”,一座名為“定南衛戍司令部”。至於暹羅王國“六部制”改革之後的暹羅兵部,那卻不在“西庭”,而在“東庭”那邊,不過暹羅兵部目前的事務可謂極少——畢竟軍事實權都在“西庭”。

西庭此前真正的主人,亦或者說“代主”,正是黃芷汀。不過此刻黃芷汀不在,而高淵代表乃父南寧候高務實來到了定南,所以當前西庭的主人就暫時成了高淵。高淵以下,那就是剛剛在軍令部大樓會見了岑雲漢的軍令部副部長高珗。

由於佔地面積足夠大,演武場離軍令部大樓也有數里路遠,岑雲漢趕來尚需一點時間。

高淵此刻穿著一身墨綠色的南疆警備軍制式軍服常服。這是一種曳撒式樣的軍服,但繡紋比大明國內要簡單許多,沒有大面積的猛獸飛禽,只有用於分辨軍銜的胸紋,以顏色、樣式區分不同級別的軍官。

別看南疆武力強大,實際上連中將都只有三個:軍令部副部長、南洋艦隊司令、定南警備軍司令。此三人一下,最高就只有少將軍銜了。

不過高淵更慘,他根本沒有軍銜,左胸前完全是空白一片。當然,沒有人會因為他沒有軍銜就對他不敬,畢竟他現在的地位是如高務實親臨一般——高務實也沒有給自己安排一個南疆的軍銜嘛。

但話雖如此,高淵心裡對此是有點不滿意的。他在京師時就問過父親和母親,尤其是在父親那裡特意問過在中將之上還有幾級軍銜。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其實很想自己也能有個最高軍銜的。

高務實何等人也,兒子一開口就知道這小子在想什麼。他告訴高淵,軍銜不過是給部下所準備的,身為人主,對此不必在意。

但這沒用,高淵畢竟還是個少年,天然對軍銜這種東西很在意——這就和當年武宗給自己封了個“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一個道理:沒別的,就是聽起來很牛,少年人就喜歡這個。

尤其是,高淵是從母親處聽到過訊息的,知道父親打算在他西征勝利之後任命他為軍令部部長。自此他就開始琢磨自己將來該有個什麼軍銜了。父親既然不說,他就去問母親,誰料母親也表示“不知你爹爹有何安排”。

但高淵依舊不死心,又跑去找姨娘劉馨。他自然不好意思直接問,便只問劉馨說“不知父親將來還會在中將之上加設何等軍銜?”

這一問有了奇效,劉馨在京師一貫很忙,當時根本沒想到高淵的動機,下意識便道:“那不好說,看你爹爹想要加設幾級。如為一級,那應該是上將;如為兩級,則可能是上將、元帥,或者上將、大將;如為三級,則應該是上將、大將、元帥。”

高淵頓時露出心嚮往之的模樣,劉馨這下看出來一些苗頭了,不禁笑道:“怎麼,你也想弄個軍銜?”

高淵把胸一挺,道:“好男兒誰不願為上將軍?”頓了一頓,又有些遲疑道:“不過聽姨娘所言,這上將似乎不如大將,大將不如元帥……”

劉馨樂了,笑道:“你想當元帥也沒事,唐宋之時都有天下兵馬大元帥嘛。”

然而這句話卻把高淵嚇了一跳,忙道:“姨娘慎言,我豈敢有專擅兵權之心。”

劉馨撇了撇嘴,搖頭道:“你爹爹根本不會在意……但凡他在,旁人無論身任何職,也專擅不了兵權的。”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援,謝謝!

感謝書友“雲覆月雨”、“書友20180301225219097”的月票支援,謝謝!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倍西楚霸王戰力,開局手撕龍袍

是太一啊

穿越後大將軍非我不可

三人行ing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從軟飯秀才開始稱霸天下

我將踏歌而來

隋唐:我的猛將模擬器

天府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