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劍指東瀛(十七)高務實之策,大明元輔,雲無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波濤歷來不大的黃海之上,一支龐大卻安靜的艦隊在逐漸降臨的夜色中分為前後兩隊,忽然改變了一路向東的航向,開始轉道向南而行。

大明平倭艦隊旗艦“東昌”號上,正在舉行本艦隊最高規格的軍事會議。本著“人多的會議不重要,重要的會議人不多”這一原則,與會的一共只有四人:

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平倭經略、南寧候高務實;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四川總兵劉綎;後軍都督府右都督、平倭艦隊提督、廣東總兵陳璘;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平倭艦隊先遣艦隊指揮、福建總兵鄧子龍。

由於艦隊啟航之時便已經正式進入戰備狀態,劉綎、陳璘、鄧子龍三將早已一身戎裝,而高務實也按照以往的習慣換上了曳撒。

蟒衣是高務實的賜服,透過多年來的數次“升格”,現在已經成了在大紅紵絲的前提下擁有胸背正面坐蟒、雙肩行蟒,全部蟒身皆金鱗的規格。

當然,高務實實際可穿的特殊官服不止蟒衣,以往他獲賜的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現在也都能穿,上次封侯時他還獲賜過大明目前天字獨一號的白澤服——白澤是文官封爵的特殊賜服,但未必是獲封的文官都會受賜,例如王守仁的後人就沒有。

不過高務實不太愛顯擺,一直以來還是蟒衣穿得最多。蟒衣也好,飛魚、鬥牛也罷,其實都大類龍形,這樣一來就和劉綎、陳璘、鄧子龍的服飾都很相似了。順便提一句,劉綎也穿蟒衣,不過他的是單行蟒,也就是一條側身之蟒繡在胸前,是他前些年平定緬甸後獲賜的。

四種賜服都是龍形,坐蟒是正面龍形,與皇帝的五爪龍只差少了一爪;行蟒與坐蟒只是正面側面的差別,不過高務實身上前胸後背加雙肩一共有四蟒,規制顯然更高了幾個檔次;鬥牛是陳璘穿的,也是四爪,區別在於角非龍形,而是牛角彎曲狀;鄧子龍的飛魚服區別則在其尾,乃是明顯的魚尾狀。

賜服的泛濫到此時已經有些明顯,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朝廷多事的表現,為了每次都能給有功之人加賞,搞出無窮多的區別來劃分尊卑似乎不可避免。高務實看來也沒對這事很上心,從來沒在這種問題上提出過要進行改革。

由於會議規格足夠高,一時間這東昌號的小會議室裡龍紋閃耀,一看就知道大人物們有要事商談。

最先發問的是先遣艦隊指揮鄧子龍,這位老將和高務實其實直到此次出征才初次見面,不過這並不妨礙鄧子龍對高務實的尊敬:“侯爺,末將方才收到旗語、燈語,已經奉命指揮先遣艦隊轉向,目前艦隊已經向正南行駛。不過侯爺,咱們不是要去開城嗎?”

原來一開始大家都以為艦隊是要向開城而去的,原因是他們出發前就已經收到麻貴的飛鴿傳書,知道麻貴大軍已經攻下海州,正往開城進發。

那麼,按照航行速度來看,艦隊完全可以在麻貴進攻開城時將船上的劉綎部按時送達,在禮成江口附近上岸。

如此一來還可以按照當時的戰況來決定登陸地點,特別是如果麻貴部正在和日軍東西相持於禮成江,則劉綎部可以直接登陸江東,打沿江防守的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高務實不久前忽然下令艦隊整體向南轉向,那就意味著艦隊不去開城了,至於要去哪,三員大將都不知道,不過大家估計應該是漢陽。

高務實微笑著請三人就坐,然後道:“此前我已經看過,艦隊物資之攜帶是按我的命令準備的,所以眼下十分充足。特意做了如此充足的補給準備,我又豈止是打算將省吾(劉綎字)所部送上岸這麼簡單?”

陳璘一聽這話就知道此前的猜測都不準,於是道:“開城與漢陽相距不遠,既然侯爺這樣說,那似乎也不是要奇襲漢陽了?”

“不錯,不去漢陽。”高務實笑道:“諸位不妨猜猜我的用意。”

鄧子龍道:“既然不是直奔漢陽,那或許可以在漢陽以南的稷山附近登陸,然後揮師東進,拿下稷山、忠州,切斷漢陽倭軍退路。等到麻提督那邊拿下開城、進逼漢江,則漢陽倭軍便陷入前狼後虎之境,如此進退失據,早晚必為我軍所滅。”

高務實又看了陳璘一眼,問道:“大千(鄧子龍號)公此說頗有見地,那麼龍崖(陳璘號)公有何高見?”

陳璘想了想,道:“末將以為我艦隊不止該做這一件事,而是可以雙管齊下。一則送劉總戎在稷山登陸,不過劉總戎在拿下稷山之後、攻略忠州之前,似乎應該先拿下近在咫尺的清州。

如此一來,事後便可以形成清州-忠州封鎖線,使倭軍南逃之路被封死,除非他們願意走人跡罕至的東部山林,否則倭軍只能被劉總戎以逸待勞阻擊在這一線,等到麻提督趕來,我軍南北夾擊,倭軍陸師主力插翅難飛。

不過除此之外,我艦隊自身也有要事,當積極南下尋覓倭國水軍決戰,以此作為陸上戰事出現萬一的保障。末將的意思是說,萬一陸上倭軍仍有部分突圍而出,只要倭軍水軍覆滅或大部被殲,失去轉運能力,則倭軍陸師即便暫時逃脫,最終也難逃一死。”

高務實點了點頭,又望向劉綎,問道:“省吾,你有何看法?”這裡有個細節,高務實稱呼陳璘和鄧子龍都是稱呼其號,而稱呼劉綎則是其字,這中間是有區別的。

陳璘和鄧子龍都是六旬開外的老將,因此高務實稱其號以為尊重。而劉綎雖然比他稍大,但和他也幾乎是同齡人,再加上劉顯和劉馨的關係,兩人之間不僅明顯是同輩,且有特殊關係,於是便可以稱字以示親密。

誰知劉綎的回答相當硬核,他呵呵一笑,道:“末將沒什麼看法,總之侯爺讓末將打哪兒,末將就去打哪兒。去開城可也,去稷山可也,去漢陽可也,甚至直奔倭國本土亦未嘗不可。”

高務實聽得大笑,道:“倭國本土先不忙去,總得把朝鮮這邊收拾妥帖才好考慮那兒。”

陳璘聽了這話不由頗為詫異,問道:“侯爺,朝廷真打算攻入倭國本土?”

“龍崖公以為不可?”高務實微微挑眉,不答反問道。

谷貧

“並非反對,只是倭國光是入侵朝鮮便先後動用兩次二十萬大軍,料想其本土之實力當不弱於此……我天兵若要殺奔其本土施以懲戒,恐需十萬大軍、百萬之費,如此則不知是否值當。”

陳璘說是說不反對,但從這話看來,他其實並不十分理解殺入日本本土的想法,而且他的用詞也說明了他對於明軍攻入日本的看法,也就是“施以懲戒”——既然不過是教訓一番,那麼就要動用十萬大軍、耗費百萬之資,這顯然就不划算嘛。

不過高務實現在卻還不打算深談此事,只是笑了笑,便把話題轉移開,道:“省吾說打哪兒都行,那麼艦隊就送你去泗川登陸,你拿下泗川之後立刻北上,就近攻佔晉州吧。”

此言一出,三位將領都是一愣,齊刷刷把目光轉向高務實身後懸掛的一副東北亞地區的堪輿圖,把目光落在朝鮮半島最南端中間位置的泗川、晉州位置。

劉綎反應很快,立刻問道:“侯爺的意思是……以此威逼釜山?”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不錯。”

劉綎就皺起眉頭來,遲疑道:“倘若真要南下至朝鮮最南部,那為何要威逼釜山而不是乾脆直接進攻釜山?如今我艦隊實力強大,料想釜山倭寇水軍不足一戰,如此我軍直取釜山,豈不就徹底切斷了倭軍與其本土之聯絡?

接下來,我部與麻總戎南北對進,倭軍則被分割於咸興、漢陽等多個據點,各處不能互相支援,只能各自為戰,而艦隊方面則可以徹底封鎖海峽,使其本土支援完全斷絕……如此倭軍之覆滅不就指日可待了麼?”

陳璘、鄧子龍也深以為然,紛紛表示同意劉綎的看法,並且他二人還保證一定能擊敗駐泊在釜山的倭軍水軍主力,同時確保擊潰倭軍水軍之增援。

然而高務實卻笑道:“如此的確可行,不過三位可曾想過,一旦釜山突然失陷,漢陽倭軍會有什麼反應?”

劉綎頗為不屑地道:“一群蠻夷能有什麼反應,釜山一丟則後路斷絕,彼時倭寇無非兩種打算:要麼開城投降,要麼困獸猶鬥。”

高務實又看了看陳璘與鄧子龍,他二人再次與劉綎持相同觀點,並且還認為只要明軍接下來發動的攻勢足夠聲勢浩大,倭軍開城投降的可能性很高。

高務實大搖其頭,道:“你們對倭軍內部的瞭解還是不足,對於倭人的思想更是全然不知。倭軍若真到了那般地步,其內部雖然也會出現你們所判斷的這兩種論調,但最終他們做出的決斷一定是死守漢陽而待變。”

劉綎透過劉馨知道高務實對日本的瞭解很充分,因此倒不去質疑高務實為何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是道:“即便他們死守漢陽,可那又如何?我天兵一旦南北對進,先剿滅了除漢陽之敵外其餘零散倭軍,屆時十幾萬大軍圍困漢陽,即便因為不願遭受強攻之損失,那麼圍它半年就好,外援斷絕之後的漢陽存糧總不可能支撐超過半年之久吧?”

高務實瞪了他一眼,有些沒好氣地道:“你倒是說得輕巧,我大軍十餘萬人圍困漢陽,他倭軍固然是甕中之鱉、冢中枯骨,可我這戶部尚書不也得愁白了頭?”

劉綎只考慮這樣打肯定能贏,卻顯然沒從“戶部尚書”的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因此被高務實這一番話說得頓時啞口無言。

不過高務實這話一出口,頓時就把陳璘點醒了。陳璘思索著道:“哦,所以侯爺的意思是先做出威逼釜山之勢,逼迫倭軍主動做出調整,然後再從中想辦法……”

“啊,末將也明白了!”鄧子龍一拍大腿,興奮地道:“釜山倭軍無論水陸,都非我艦隊與劉總戎所部之對手,一旦其西部不遠的晉州被我軍攻佔,必定大受震撼,馬上就會向漢陽求援。

漢陽方面雖是倭軍主力,但他的命門正是釜山,因為釜山是其本土轉運朝鮮之要害,一旦釜山失陷,則他們就將全部變成無根漂萍。如此一來,無論漢陽守軍面臨麻提督那邊多大的壓力,都只能被迫增援釜山。”

他們倆一說到具體的作戰,劉綎也就活躍起來,不再糾結剛才高務實提到的財政問題,馬上接話道:“這樣的話漢陽之敵就有兩個選擇,一是分兵增援釜山,二是全軍南撤保衛釜山。”

這位剛剛在播州之戰取得武將首功的大將興奮得直搓手,目光發亮地道:“如果他們選擇分兵,那以我部之實力完全不足為懼,可以視其進軍路線準備設伏阻擊。

嗯,我看他們肯定會沿著洛東江南下,那麼我部可以在昌寧、大丘附近進行阻擊。嘿嘿,不瞞侯爺和二位老帥,我對倭軍還是有所瞭解的,也正想和他們交一交手……”

那是,劉家軍嘛,其嫡系精銳就是降倭夷丁。這支威震天南的精兵本來就是從投降的倭寇之中精挑細選而來,可以說是由最悍不畏死的倭寇組成[注:其中倭寇未必都是真倭,但都悍不畏死是肯定的],再加上劉顯、劉綎兩代名將對他們進行的正規化調教,搞不好可以說是“最精銳之倭軍”。如此一來,劉綎非常想和“真倭軍”交手,那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時氣氛活躍,鄧子龍把被劉綎搶過去的話頭又搶了回來,趁劉綎興奮地一下忘了詞,連忙跟著道:“如果他們不是分兵支援而是全軍南撤,那也好得很,以麻提督之老練,必然趁勢尾隨,而且在途中勢必會利用騎兵優勢對倭軍進行騷擾、突襲,使倭軍一路不斷遭到打擊。

在倭軍南下數百里的路程中,這種不間斷的突襲會讓他們疲憊不堪,甚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便到了釜山附近,也早就不堪一戰了。屆時便正是我南北並進、一舉在野戰中擊敗倭軍主力的最佳時機!”

陳璘聽到此處,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拱手向高務實道:“侯爺神機妙算,此策之精妙委實令人歎為觀止!”

----------

感謝書友“曹面子”、“apodes”的月票支援,謝謝!

ps:昨晚又tm睡著了,md,md,我怒了,決定今天上午摸魚碼字,免得晚上再睡著,就一句話:今天中午之前必有一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陛下,您安心駕崩吧!

米蘭小鐵匠哥

穿書嫁首輔,錦鯉甜妻旺全家

卿不負韶華

我只想勾欄聽曲,為何逼我當皇帝

唐十玖

八歲瞎眼聖孫,開局爬出大明皇陵

河套大聖爺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