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1章 利益同盟,大明元輔,雲無風,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高務實看來,這次為了軍工私營而在開平三大廠搞的股權分配案,本身就不是一次尋常意義上的商業股權分配,它具有很強烈的時代特徵——官商結合,或者直白一點,官商勾結。當然,如果他把自己也當做官僚集團一員的話,則似乎更應該稱之為權貴資本聯手。

要說明這個問題,這就得先把這次股權分配的大致情況捋一捋。

首先要說明的是,三大廠裡面的京華開平鋼鐵廠的股權,高務實一點也沒有分出去,他自己獨掌了,用後世的話來說叫做絕對控股,而且“絕對”到了百分之百的地步——當然為了不觸犯大明律,這些股份全部掛在了高小壯的名下,至於說高小壯連他這個人都是高務實的私產……反正大明律不管這個。

高務實分出去的股份,全部出自於開平煤礦和遷西鐵礦這兩家,其中開平煤礦分出去35%的股權,遷西鐵礦分出去40%的股權,高務實所剩下的股份仍然能夠絕對控股——再說這年頭其實沒有控股一說,按照此時的一般理解,但凡“京華”冠名的產業,反正都是高務實說了算,法律漏洞之大可謂四面灌風。

這次股權分配,如果單純按照高務實發給他們看的賬面投資總額來算,很多參股人實際上都佔了大便宜。

像早已和高務實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京中勳貴們,大多的投資額都是溢價計算,譬如成國公府直接投資了兩萬兩,高務實給他們家按照參股四萬兩入了帳,這種1:2的比例是國公級的統一待遇;與之相對應的,侯爺們的待遇就稍微差一點,比例大概是1:1.8;伯爵則再次,比例為1:1.5。

整體來說,勳貴們的參股讓高務實在賬面上直接損失了十一萬兩左右。

但這次不僅僅只有勳貴參股,還有國戚和部分文官加入,這也是與高務實此前的各種生意最大的不同。

國戚參股的代表家族有三個:陳氏、李氏、杜氏。

這三家之所以是代表性家族,當然是因為背後之人的身份不同:陳氏是陳皇后的孃家,李氏是李貴妃的孃家,杜氏稍有不同,乃是隆慶帝的孃舅家——雖然杜康妃早就去世了,但隆慶對舅舅家很好,高務實也就順便帶上了他們家。

由於大明的慣例,後、妃皆出自京畿附近的低階官員和低階軍官家庭,所以這些后妃的孃家條件都比較一般,讓他們參股,其實他們也拿不出多少真金白銀來,因此高務實給他們的條件反倒比給勳貴們的條件好得多——比例是一比五到一比十之間。

不過這其中真正拿到一比十這個最高比例的卻只有兩家:陳皇后和李貴妃兩家。

陳皇后之父陳景行時年五十九,是個比較老實的人,家裡無甚餘財,但也知道高務實點石成金的美名,於是東拼西湊搞到八百兩來入股。高務實給他湊足了一千兩,然後又按照一萬兩銀子給入了股,陳景行走的時候簡直千恩萬謝。

李貴妃家則另有不同,其父李偉雖然貪婪,但因為此時隆慶帝還在,李偉也沒敢做得太過分,因此目前家資也不甚豐,只比陳景行強點,湊了兩千五百兩來。高務實大筆一揮,這兩千五百兩就變成了兩萬五千兩入了帳,喜得李偉抓耳撓腮,對高務實讚不絕口,逢人便說高諭德宰相氣度,也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絡。

他們家最神奇的是不光李偉參股了,李偉的小兒子李文進居然還單獨參了一股。這位御馬監排名第七的太監參股了一千兩,高務實也不計較他們家違規,照樣大方地給他按一萬兩銀子入了股。李文進喜不自勝,和高務實一起吃了頓飯,席間向高務實再三保證:從今往後,誰也別想在貴妃娘娘面前說你高諭德半句話的不是!

至於文官參股的,則大多都是高黨和高黨盟友,不過都是地位不那麼高、身份不那麼敏感的那種,參股的數額也小,或許是怕被高拱誤會他們的品行,參股數額最高的也才六百兩,全部加在一塊連五千兩都不到,高務實給他們翻了個倍入賬。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反正按照高國彥的計算,高務實光在這一塊上面就虧掉了十七萬多兩,接近十八萬兩。

如果這樣看的話,論蝕本,高務實可能已經創了大明有史以來的紀錄。

然而真的虧了這麼多銀子嗎?當然不是,高務實算賬和高國彥算賬是不同的。高國彥是單純按照當前的行情來算的賬,而高務實卻不然。

在高國彥的計算中,開平煤礦和遷西鐵礦的投資,是按照當前的地價來計算的,這顯然不準,因為高務實當初買下這些地的時候,這些破地爛、地的價格相當便宜,再加上那會兒還有衛所幫忙趕人,很多地拿下來的價格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在原本最花錢的專案買地上,高務實的實際開支遠低於賬面開支。

換句話說,高國彥那十七萬虧本中,佔據大頭的買地成本其實有很大的水分。

再說人工成本,高國彥是把高務實搞出來的護礦隊的額外開支也算到人工成本里去了的,但高務實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些人的開支高務實是另有補貼的,他從來沒把這筆開支算到礦上去,所以這裡又有不少水分。

如果全部算下來,實際上高務實也就虧了八萬兩出頭——當然也不少,仍然是一筆驚人的巨資,但此刻的他已經可以承受了。再說,後世優質資產上市圈錢,那批買原始股的人,誰還不是低價買入等上漲?

但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於:這八萬兩銀子是真的就這麼虧本虧掉了嗎?

當然不是,高務實不僅不覺得虧,還認為這八萬兩花的非常值,很多按理說根本買不來的好處,他現在都“買”到了。

這個好處就是他建立起了一個利益同盟,一個無論臺前還是幕後都可稱得上力量巨大的利益同盟。京師附近的皇親國戚、武臣勳貴幾乎被他一網打盡,連文官們都打著不同的幌子摻和進來不少。

有這樣的背景打底,軍工私營的推進勢必能多出很大的助力,即便仍可能有部分文官反對,那也無傷大雅了——文官集團作為一個整體的時候的確不怕皇帝,但那不代表個別文官敢和整個勳貴集團放對。

舉個例子,京營缺員、佔役的情況那麼嚴重,誰都知道是勳貴們乾的好事,可為何直到現在都整治不下來?文官們動不動就唸叨著要整改京營,結果整來整去根本沒人上去開這第一槍。

所以勳貴集團是個很神奇的利益集團,你說他們厲害,他們平日裡看起來比誰都溫和無害,一副躺平任嘲的模樣;你說他不厲害,任你再牛逼的閣老相公、內廷寵臣,都不敢跟他們頂著硬槓。

後世有學者說明朝的權力構成已經有了三權分立的影子,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還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至於皇親國戚,尤其是國戚,他們其實很難單獨稱之為一個“集團”,因為在明朝的選後選妃制度下,這些家庭都沒有什麼根基,得勢無非一朝兩朝。不過,一朝兩朝對於高務實而言已經夠了。

只要隆慶依然英年早逝,陳皇后和李貴妃兩家就一定是高務實爭取的物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倍西楚霸王戰力,開局手撕龍袍

是太一啊

穿越後大將軍非我不可

三人行ing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從軟飯秀才開始稱霸天下

我將踏歌而來

隋唐:我的猛將模擬器

天府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