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為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5/8),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十月廿二,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浩南抬手捋了捋自己因為兩個多月沒剪而已經有點長的頭髮,發出了一聲感嘆:
“我艹……”
儘管常浩南的母親周莉女士是一名語文老師,但他的語文成績始終都處在一個比較抱歉的水平,加上系統似乎也沒有增加文學素養的能力。
總之此時他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加準確的詞語能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
過了許久之後,常浩南才終於又一次開口問道:
“這麼好的條件……老毛子那邊不會整出什麼別的么蛾子吧?”
也不是他內心狹隘,實在是上面何明所說的協議內容讓他有一種不真實感。
就好像如果有人介紹一種投資方式,年化50%收益還能保證不損失本金,那腦子正常的人都得想想自己是不是需要安裝國家反詐APP了……
常浩南重生之前,還真有同事被這種套路騙過。
錢到最後也沒追回來。
誠然,俄羅斯在跟華夏的合作中沒有太多黑歷史。
但如果把合作的乙方切換成印度的話,情況好像又不太一樣了……
1塊錢買的航母后來花了將近20億美元改裝這種事還歷歷在目。
這個問題讓何明認真地思索了一會,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應該不能,一方面約定的付款方式是按照專案節點來算的,咱們進度越順利,他們那邊就能越快拿到錢。”
“另一方面麼……負責談判的同志說,就算現在這個條件,最後籤協議的時候也是對面比我們更著急,所以問題不大。”
“當然,核心還是咱們112廠雖然技術上跟共青城有差距,但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就算他們真玩什麼花樣,至少也能看得出來。”
“說的也是。”
聽到何明的回答,常浩南也輕笑了出來:
“等到前面28架生產結束,需要俄方指導的東西也就不多了。”
“光是打通生產線的話,應該不需要28架,根據我的經驗,16到20架就足夠了。”何明一邊帶著常浩南走下臺階一邊判斷道:
“重點還是在後面那90架,蘇27這個飛機的底子非常好,但機載裝置有些落後了,如果能在原型號的基礎上改進,完全可以進一步發揮戰鬥力,不過這就需要你們這些搞總體設計的人操心了。”
雖然112廠的業務是飛機制造,而何明是負責總裝的工程師,但作為從60年代一路過來的老航空,他對於整個行業多少都有些瞭解。
畢竟華夏的第一個飛機設計室正是在112廠內成立的。
他的想法正好跟常浩南不謀而合。
作為一個國土和海洋麵積加起來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華夏毫無疑問需要一種航程和機動性出色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而華夏空軍要想完成從國土防禦型到攻守兼備型的華麗蛻變,也需要一種有足夠動力和載彈量的多用途空中平臺。
蘇27毫無疑問可以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
只不過除了平臺本身之外的部分完全可以換成華夏自己的東西。
別的不說,那個將近一噸重的N001雷達肯定要首先換掉,蘇維埃鐘錶店也要改成玻璃化座艙。
實際上,就連老毛子自己人也不太受得了蘇27身上的這兩大神器,如果不是聯盟解體導致研發停止,那麼使用平板縫隙天線和數字電傳的蘇27SM應該也差不多要服役了。
想到這裡,常浩南覺得自己需要安排一下八三工程之後的計劃了。
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其實在上一世都還是留下了不少遺憾的。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的想法是“我全都要”。
不過這就要求他當好一個時間管理大師,否則如果左支右絀兩邊不能兼顧,那效果反而更差。
“不知道咱們廠對打通四階段生產線的時間節點是怎麼設定的?”
飛機制造是一個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飛機設計的工作。
飛機,或者任何複雜機械產品從完全進口到完全國產之間,實際上都會包含三到四個不同的階段。
首先是用原廠進口的大部件對飛機進行組裝,打通“整機總裝線”。
組裝飛機看上去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其實能走通這一步的國家就已經不太多了。
其次是進口中散件組裝大部件,以及進口低散件組裝成組合件。
根據飛機的複雜程度不同,這可能是一個或者兩個步驟。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走到這裡基本就算是到頭了。
不少國家的所謂“自研”飛機,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最後才是從毛坯料開始生產低散件,打通零部件生產線,然後一步步生產出整架飛機來,實現飛機的完全國產化。
“這個麼……”何明略微思索了一會:
“原本的協議規定是在明年年末之前完成2-4架飛機的整機總裝,1999年年末之前完成機體部分的全部生產線。”
“不過得益於你的功勞,現在又多了一個節點,就是在2001年末之前完成對全機生產的國產化標準替代,把蘇27徹底變成符合華夏航空工業標準的東西!”
“當然除了飛機本身之外,還有一個任務是地面保障裝置的國產化,否則光有了三代機,相應的勤務能力跟不上,一樣沒辦法形成戰鬥力。”
“唔……”常浩南在心中盤算了一下:
“進度要求不算緊張,那應該還來得及……”
“什麼來得及?”
何明的語氣有些好奇。
“當然是飛機改進。”
常浩南聳了聳肩:
“在總裝線打通之後,零部件生產的消化吸收完全可以和技術改進同時進行,至於機載裝置,尤其是電子裝置,更是可以單獨立項預研。”
“只不過這樣搞的話,你們廠的壓力應該會比較大,尤其是跟俄方技術人員的合作方面。”
旁邊的何明轉過頭看了他一眼,幾秒鐘之後才回答道:
“要不是我知道伱過去三個月時間都做過什麼,恐怕會覺得提出這個想法的人瘋了……”
“不過……邊生產邊改進,確實是一個法子,我回去之後會跟廠裡提一下這個想法,儘量配合你們的工作。至於俄方技術人員……總歸有辦法的,改進工作肯定要以我為主。”
“只怕等這118架飛機造到最後,他們自己的人都要認不出來咯……”
聽到這句話,常浩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重生之前的情況,還真能跟何明的預期對上號。
“我想應該是要這樣的……”
“以後,最好的蘇27,肯定會誕生在咱們華夏。”
應該是月票金主加更的第六章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