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藏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快樂田舍熊孩子,大唐之最強熊孩子,馬龍藏海,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夕過後。
時間轉眼便來到了,貞觀四年二月十四。
這一日是李承乾的生日,同樣也是他選定出發的日子。
因為乾字營早在兩日前就在程懷亮的率領下前往河套地區。
所以,這一次跟隨李承乾一起出發的,只有婢女無憂以及剛參加完秋闈的長孫衝。
中午時,他們乘坐的那輛青色馬車也緩緩駛出長安城,一路向北。
直到馬車的影子消失不見。
立於長安城頭的李世民也沒有回過頭。
長孫無忌拿來毛皮的披風大氅披在他的身上。
“陛下,倒春寒的寒氣最傷人,您要保重身體呀。”
“嗯……”
李世民望著馬車消失的方向道:“以前這小子出長安,都會跟我打聲招呼。”
“可這次,這小子竟然連招呼都沒打,實屬是欠收拾。”
收拾?
怕是陛下您現在根本捨不得了吧。
長孫無忌輕笑了下:“待到殿下回來之時,陛下收拾他也來得及。”
“不過想來,陛下應該是耐不住,用不了多久,就會去漠北道看他了。”
聞言,李世民故意板起臉道:“看他幹嘛?讓他再來氣氣我?”
“我才沒有那好脾氣跟他周旋,他離開了也好,省的有人再氣我了。”
果然,李世民還是李世民。
還是依舊這樣的死要面子。
長孫無忌微微搖頭,與一旁的程咬金相視而笑。
長孫無忌不免感嘆道:“時間匆匆,只一轉眼,孩子們就都長大了。”
“這三個傢伙調皮搗蛋的模樣,尚且還在眼前呢。”
“誰說不是呢。”
程咬金輕嘆口氣道:“俺老程,揍兒子時,似是就像昨天發生的事兒。”
“可仔細一想,那都是幾年前了。”
三人相視,隨後都仰面笑了。
唐初三流氓也好,唐初鐵三角也罷,轉眼似是都老了。
三人中,年紀最大的程咬金,鬍鬚中甚至都有了些許白霞。
年紀最小的李世民也因為連年的勞累,眼角出現了褶皺。
待到三人的背影逐漸消失在人的眼前。
蒼涼之意,猶然而生。
……
書說簡短。
二月下旬,李承乾便抵達河套地區。
當他來到此處之時,劉旻已然安排好了他交代的一切。
經李承乾的要求,劉旻共計僱傭勞工一千人。
其中唐人三百,其餘七百則是皆由突厥舊民也就是‘新唐人’組成。
李承乾要這樣做的目的無二。
無外乎,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的讓新唐人融入到唐人的團體當中來。
望著眼前這千餘人。
李承乾登上木臺,朗聲道:“從今日開始,我們大家便要在一起度過一年甚至幾年歲月。”
“我這個人沒別的追求,只追求公平與公正罷了。”
“不論是唐人,還是新唐人,我不會偏向誰,更不會薄待誰,大家都一樣。”
“在我們開始幹活之前,有幾項規矩我必須提前跟大家說清楚。”
“首先是大家的工錢問題,想必之前劉大人已經跟大家說過,我發工錢的方式與別人不太一樣。”
“犁一畝地,檢查合格,便能領三十枚銅板。”
“修十步長的溝渠,檢查合格,依舊能領三十枚銅板。”
“我不會管你今日一共修了多少溝渠,犁地多少。”
“我只會按照你的實際幹活指標給你發工資。”
“在我這裡,能者多勞,能者多賺,若你有本事一日內把所有工作都做完,我也能給得起你工錢。”
“當然,必須得按照我的標準才行。”
“而在田地修建完成之後,我會按照大家所賺取的勞務多少指派工作。”
“若你表現的極好,那我指派工作的時候,或許就會將你放在工作輕,並且賺的多的崗位上。”
“若你表現的極差,那麼抱歉,我只能給你一個基層工作了。”
“若不滿意也可以,直接走人,我不會阻攔。”
李承乾望著眾人道:“你們有意見嗎?”
“沒有!”
眾人齊聲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那接下來是第二個,在勞務期間,不許打架,不許結黨,不許欺壓旁人。”
“若是誰敢在我面前惹是生非,不論是打人者還是被打者,雙雙走人,你們有意見嗎?”
李承乾發揮了自己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優勢。
將管理公司的那一套準則,全部都照搬到了這個時代。
或許,在那個極為開明的時代裡,有人會吐槽這樣的準則不公平。
但能者多勞,強者上庸者下,永遠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隨著李承乾的一聲令下。
一千勞工紛紛前往乾字營開設的營口領取做活工具。
然後在李承乾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開始做事。
他將這一千人,分成了三個批次。
第一批人去築造引入黃河水的大型溝渠。
第二批人去築造能種植水稻與小麥的水田。
第三批人則去翻地築造旱田。
望著一點點被開墾出來的土地,李承乾的臉上也漸漸浮現出笑容。
歡樂的田舍熊孩子時光,就要開始了……
……
勞工做事。
李承乾自是不可能閒著。
待到所有工程都順利進行後,他便回到了臨時營地,開始著手畫圖紙。
他計劃,要在這廣袤的農田中,開闢出數十條用於灌溉的水渠來。
水渠這東西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複雜。
若設計的好,水流便可以流過引入黃河水的大型溝渠,順勢進入每一條溝渠,用於農田灌溉。
再者,傳統的農田灌溉水渠智慧化程度較低,全部需要人工進行抽水和放水。
因此尋求一種智慧化程度高,可以自動排水和進水的農田灌溉水渠尤為重要。
而在這個沒有機械,沒有任何工業的年代當中,想要尋求自動化的排水進水法自是非常困難的。
可這也並不能難倒理工男李承乾。
他的想法很簡單,那便是建造一臺能自動抽水的簡單機械立於乾渠與支渠的接入口。
這樣一來,便能將水源源源不斷的送入支渠當中,以便灌溉農田。
早前,人們灌溉農田的方式,幾乎都是在用水車。
而水車這東西,早在東漢時期就以存在。
並且已經得到歷史的證明,這東西早晚都是被淘汰的玩應。
所以,李承乾是根本不屑於使用這落伍的老傢伙的。
畢竟,他可是連風力磨坊以及螺旋槳船隻都能研究出來的人。
難道就不能做一個風力抽水機了?
想到此處,李承乾說幹就幹。
不過兩日,他便將初稿交給了工匠。
這些工匠自是被李承乾帶來的張木匠等人。
這些人,對於李承乾的奇思妙想早已習以為常。
故而看過圖紙後也都沒有遲疑,馬上開始動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