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臘:追悔莫及(求月票!),幹宋,任鳥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揚州,宣撫司。
得知种師道和种師中奪取了洪州,劉延慶、辛興宗等人,連忙前來宣撫司開會。
因為這是一場帶有鼓舞宋軍將士士氣色彩的大會,也是一場重振童貫統帥威望的大會,所以統領以上的將領都能參加。
因此,宋江也獲得了一個靠近門口的座位。
其實——
也不是沒有人跟童貫建議,派一支偏師繞道荊州攻入兩浙地區。
可這些建議全都被童貫給否了,連個理由都不給那些建議的人。
有人因此罵童貫不知兵,罵童貫一意孤行誤國,甚至罵童貫被李存或方臘給買通了。
誰想,人家童貫早就派出偏師去繞道荊州,在這裡跟他們玩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這時,很多人都不禁感嘆,人老女幹,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
童貫這老傢伙,真不是一般的女幹滑,而且還能忍別人所不能忍。
真是個高手。
無疑,童貫的威望又增加了不少。
等所有人都坐好了以後,童貫環視了一圈,問:「老種、小種如今入浙,我軍該如何策應?」
楊可世道:「自是繞道荊州,增援兩位老將軍。」
這其實是必然的。
誰都知道,半數西軍在揚州這裡,种師道和种師中又不可能率領剩餘西軍傾巢而出,所以种師道和种師中所帶人馬肯定不會太多,而兩浙地區現在不說有兩百萬蟻賊吧,一百多萬肯定是有的,就种師道和种師中手上那點兵力,如果沒有援軍,甚至哪怕只要援軍增援得不及時,他們都有可能會被再打出兩浙地區。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麼宋軍這邊可就不僅僅是前功盡棄這麼簡單了,還有可能斷送剿滅李存和方臘唯一的良機。
見沒有人反對增援种師道和种師中,童貫又問:「宜派大軍幾何?」
「這……」
不少人都陷入到權衡當中。
當然,也有那被李存逼得失去了理智的,比如鳳翔軍將劉希亮,就脫口而出道:「左右也過不得江去,不然全軍移到荊州,以泰山壓頂之勢剿滅李存、方臘兩夥蟻賊,以消我等數月之氣!」
劉希亮話音一落,涇原軍將曲端就嗤之以鼻道:「你當李存那賊廝任地好相與,若依你之計,那賊廝必率大軍過江,或膽大妄為直取京師,彼時,官家若知此計乃你劉希亮所出,必以你為那賊廝細作,將你千刀萬剮矣。」
劉希亮一聽,臉頓時漲得通紅——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鬧了一個多大的笑話。
永興軍將郭琰道:「李存那賊廝用兵詭異多變,不以常理行事,今他率數千大船離去,不可不防也。」
很罕見的,大部分將領都點頭附和。
看到這一幕,宋江心想:「得敵具畏,李大都督威名已成也。」
大家達成共識了以後,就是商量到底該派多少人馬去增援种師道和种師中了。
其實,除了宋軍必須得留下一支數量不少的人馬防止虎賁軍過江北上以外,還要考慮繞道去荊州所需的糧草輜重。
要知道,因為船隻不足,這次再運輸糧草物資,可就麻煩了,說不準就得純靠人力走陸路運輸。
這樣一來,後勤的壓力肯定很大。
當然了,童貫肯定會先派人去荊州就地徵集糧草物資的。
可即便如此,大軍也必須要攜帶一定數量的糧草。
而運一個將士食用的糧食,可能就得三個民夫——民夫不是不需要吃東西的木牛流馬,他們也是要吃東西的,所以得把這部分糧食也給算上。
所以,考慮到糧草運輸的問題,也勢必要限制增援人馬的數量。
不過話又說回來,增援人馬也不能太少,否則根本起不到增援的目的。
眾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大多數人都覺得乾脆派一半人馬去增援,這樣兩邊都穩妥。
於是,童貫力排眾議,選了宋江所在的右路大軍去增援种師道和种師中。
此事塵埃落定了以後,譚稹突然輕輕的敲了下桌子。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看向譚稹。
譚稹正了正身體,說道:「此去荊州,雖無萬里之遙,然亦是揚州鞭長莫及也……」
譚稹一開口,童貫就知道譚稹想幹什麼。
說實話,童貫也在猶豫派誰去當西線的統帥?
有人可能會說,种師道啊,有資歷,有能力,還正好在一線,還有誰比种師道更適合當西線的統帥?
對不起。
這個選項並不在趙宋的選擇範圍內。
在趙宋,尤其是在北宋,武將是永遠也別想拿到統兵的權力當上統帥的。
現在這件事已經不只是趙宋的皇帝看著了,趙宋的那些文人也全都在盯著這件事。
這麼說吧,假設趙佶想讓一個武將去當統帥,所有文人都會強烈反對,甚至是死諫。
更何況,這種事就是趙宋的歷任皇帝搞出來的,他們又怎麼可能開這個先河?
總之一句話,在趙宋,除非是皇帝和文人死光了,否則武人永遠也別想當上統帥。
文尊武卑,在趙宋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到了趙佶這一朝,條件就更苛刻了,想當上統帥,最好是一個宦官。
這麼一套下來,自然是譚稹去當西線的統帥最合適了。
這麼說吧,如果譚稹沒有之前那兩敗,那麼這件事甚至都不用議,譚稹直接就可以帶著右路大軍前往荊州。
可是現在,別說童貫了,就是宋軍的將士也不信任譚稹了。
——軍隊可不比別的地方,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要是跟了一個不行的統帥,那可是要死人的,很多很多的那種。
所以,不少人都給童貫使眼色,示意童貫千萬別讓譚稹去荊州。
可就在這時,蔡攸卻緊了緊嗓子,說道:「童宣撫乃一軍之主,不可輕動,任地時,便由我與譚制置走一遭罷。」
一眾宋將一聽,一個好為虛勢、不知兵要的譚稹還不夠,竟然還要加上蔡攸這個完全不知兵的紈絝子弟,這是怕宋軍不敗吧?!
譚稹怎麼都比蔡攸要強一些,他清楚自己這塊招牌在這支宋軍中已經徹底臭了,宋軍將士根本不會再相信他了。
而且,譚稹拉上的又是更差勁的蔡攸,這肯定就更讓童貫和宋軍將士不放心了。
關鍵,譚稹瞭解西軍的這些驕兵悍將,他們不服的人,根本別想指揮得動他們。
所以譚稹很委婉的說:「此去,我與大學士總攬全域性,督促糧草,勒令沿路州縣為我軍所用,老種西軍宿將也,我三人必可攻克浙西,與本部前後夾擊江寧府,全面收復兩浙,為官家分憂,為朝廷平叛。」
譚稹是真急了,所以就差直說,我和蔡攸去前線,是保證大軍的後勤和跟地方溝通的,打仗的事我們會交給种師道全權負責,還有,我們進入兩浙以後,立即就會北上去攻打江寧府,放你們過江,不幹別的。
聽譚稹這麼說,童貫不禁有些心動。
童貫十分清楚,只要能平定兩浙地區的叛亂,他絕對是首功,這是誰都爭不走的。
這種情況下,童貫當然要確保此戰能勝。
如此一來,西線的的統帥就至關重
要了。
說實話,童貫心中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如今的趙宋,能當統帥的文人太少了,至於能當統帥的宦官,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而武人又不能當統帥。
如此一來,譚稹願意掛這個名,將實際上的指揮權交給种師道,無疑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說老實話,童貫也怕派去一個不懂兵,還喜歡胡亂指手畫腳的統帥,那樣,不論是對他童貫,還是對大宋,都將是滅頂之災。
關鍵,譚稹還拉上了蔡攸。
——童貫敢保證,就算他不同意譚稹去當西線的統帥,蔡攸也能說服趙佶同意譚稹去當西線的統帥,如果是那樣,那童貫不僅枉做小人不說,還會得罪蔡攸,實在是得不償失。
綜合考慮過後,童貫看著譚稹,說道:「此戰關係重大也。」
譚稹很鄭重的回答:「我知曉。」
童貫看著譚稹:「一言既出。」
譚稹一喜,連忙說道:「駟馬難追。」
就這樣,譚稹如願以償的拿到了西線統帥之職。
有那心思直白的莽漢,發牢騷道:「童相公如何會叫這球貨去統帥我等,老爺這顆大好頭顱難保也。」
旁邊的人小聲跟他說:「此二人,傀儡也,統帥老種經略相公。」
準備三日,由譚稹和蔡攸統兵,由辛興宗節制,王稟將前軍,楊可世將左軍,冀景、折可存將右軍,楊惟中將中軍,焦安節將後軍,趙明、姚平仲將選鋒軍,何灌等將京畿禁軍,二十五萬大軍星夜趕往荊州增援种師道與种師中……
……
與此同時,种師中率領五萬大軍駐守洪州,確保洪州這個至關重要的咽喉之地不會被虎賁軍或方臘義軍所得,而种師道則率領七萬大軍五萬民夫,號稱五十萬大軍,從浙贛走廊進入兩浙地區。
駐守在饒州的方臘手下軍官,聽聞宋軍攻來了,一面派飛馬去跟方臘報信,一面據城而守。
饒州城的守備非常堅固,种師道命令洪載必須三日攻下此城。
洪載率眾打了一天不下,就開始倦怠。
洪載手下有個親信,更是偷懶,自己坐在胡床上休息。
种師道看到了之後,立即將其斬首于軍門示眾,下令說:「今日不下此城,你等皆如他一般!」
洪載等人大駭,鼓譟登城,城防於是僅在當天晚上便崩潰了。
自此,宋軍正式登陸兩浙地區。
接到前線急報,方臘終於知道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追悔莫及。
不久,三隻飛奴也從歙州飛出……
……
……
哥哥們,看在我寫到了凌晨三點多的份上,就賞我幾章月票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