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七章 蒙古諸部:只能西遷了!,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見濟微微眯縫著眼,看著一臉坦然的王越和李瑾,暗道了一聲好傢伙,感情老子偌大的一個大明天子,已經淪落到當誘餌的地步了。

不過這個方法確實可行。

問道:「蒙古諸部兵力幾何?」

王越道:「約三十萬。」

朱見濟大感意外,「三十萬?蒙古諸部養得起三十萬的兵力?是不是加上負責後勤方面的人,一共三十萬?」

王越搖頭,「不是,僅僅是兵力就三十萬。」

朱見濟沉默了。

蒙古諸部瘋了!

看來於謙分析的沒錯,這一次南北之間的戰事,蒙古諸部一旦沒有得到利益,必然在今年冬天西遷,因為他們一旦輸了,熬不過這個寒冬,就算熬過去也不知要餓死凍死多少人,基本上廢了。

蒙古諸部那點人口,哪養得起三十萬兵力,現在整個漠北的人口,也不到兩百萬,結果要支撐三十萬的大軍作戰,毫無疑意,這是傾家蕩產孤注一擲了。

只怕整個蒙古諸部的男人都投入到後勤支撐中去了。

如果按照王越、李瑾的謀劃,誘敵深入全殲的話,殺的不僅是這三十萬蒙古鐵騎,估計還有幾十萬負責後勤蒙古人。

那樣的話……

蒙古諸部沒個幾十年別想恢復生氣。

這不符合自己的大戰略。

蒸汽坦克已經造出來了,等漠北、中南半島、臺灣、朝鮮解決了,從陸地上的擴張,不管是羅斯公國還是西域那邊,都需要蒙古鐵騎作為主力陸軍。

如果蒙古諸部要幾十年才能恢復生氣,那哪裡來的騎軍去遠征羅斯公國和西域、中東地區?

沉默了一陣,朱見濟搖頭道:「關於以朕為誘餌一事,確實是著良策,搞不好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漠北對我中原王朝的隱患,但這不是朕想要的,所以此事不須再提,另外,朕重申一點,朕不過問軍事,但諸位卿家必須完成朕的這幾個要求:一,不給蒙古諸部奔襲大同的機會;二,依然保持守勢,但己方戰損不能擴大;三,不管你們如何操作如何調兵,給朕切斷蒙古諸部今年妄圖西遷的路線。」

眾人面面相覷。

陛下這要求也太難了。

朱見濟繼續道:「在能滿足一三的情況下,第二條可以不管,反正遲早也是要和蒙古諸部打一場的,今年打和明年打都行,但第三條是重中之重,必須確保!」

眾人鬆了口氣。

既然可以打那就好辦。

不過於謙有點擔心,「如果下雪了,我們可沒辦法切斷蒙古諸部西遷的路。」

朱見濟搖頭,「下雪也不退兵,今年咱們和蒙古諸部耗上了,這也是朕不讓你們打的緣故,因為一整個冬天,我們都要耗在草原上,對糧草和人員都是巨大的消耗,現在消耗太多,冬天了怎麼辦?」

李瑾道:「難道收復蒙古諸部就這麼重要?」

朱見濟點頭,「朕要在漠北建立承宣布政使司,但不是幾個空殼子的承宣布政使司!而且對於投降我大明的蒙古鐵騎,朕還有安排,將會和哈密、河套地區的蒙古鐵騎一起,遠征他方。」

蒙古鐵騎橫掃過亞歐大陸啊。

這麼好的前例,必須要重現它的榮光。

而且說實在的,朱見濟並不認為常年累月經受儒家教育的中原士卒,在遠征亞歐大陸時,能發揮出蒙古鐵騎那般的殺傷力。

大家懂了。

既然陛下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那一切勸諫都沒意義了。

照做就是。

朱見濟起身,「帥帳留給你們了,於少保,你多廢心,為王越他們這些年輕武將保駕護航

,朕就不留在這裡了,免得你們不自在。」

眾人恭送朱見濟。

朱見濟走後,于謙作為資歷最老的人,而且於謙跟隨朱見濟來到大同後,本來就掛了個各路總兵官的頭銜,所以他現在是決策之人。

不過朱見濟的意思很明確,于謙只需要在關鍵時刻給點提醒。

主要事情還是交給這些年輕的武將勳貴。

所以于謙也有自知之明。

諸多高階武將、勳貴在一番商討後,又充分詢問了于謙的意見,大家最終定下了接下來的戰略戰術,上報廣安帝后,得到了批覆。

立即實施下去。

於是乎,在宣府、大同前線長城關城上的兵力迅速調動起來。

同時,掛著朱見濟璽印的兵書也迅速傳遞到哈密、河套,已經在草原上游曳、對峙蒙古諸部鐵騎的東北都司和遼東都司。

大明迅速北方大軍迅速運作起來。

一切都只為了廣安帝的兩個目標:確保大同的安穩,確保能在下雪後切斷蒙古諸部西遷的線路,並確保這樣的戰略能持續到明年開春。

至於為了這兩個目標要打多少場仗,已經無所謂了。

而讓大明武將們和下面的將士毫無怨言,是因為大家知道,經歷過這樣的戰略、戰術打擊後的蒙古諸部,再被寒冬摧殘幾個月,等明年再大決戰,其戰力會低得令人髮指,搞不好到時候直接就投降了!

完全有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蒙古諸部也不傻。

他們本來就想創造一個可以奔襲大同的機會,結果發現大明不斷的調兵遣將,尤其是金戈集團軍,幾乎就沒離開大同兩百里之外,不管蒙古鐵騎如何聲東擊西,對其他地方構成多大的威脅,金戈集團軍始終拱衛在大同前線,確保廣安帝朱見濟的安全。

滿都魯和滿都海很快察覺到,有可能是大明已經猜到己方想奔襲大同的想法。

那這仗沒法打了。

所以在經歷了長達半個月的拉鋸後,滿都魯和滿都海兩口子,已經其他諸部的首領發現大明不僅要主動進攻了,而且還在迂迴,大有要切斷己方撤退線路的趨勢。

大家忍不住了。

諸部首領齊聚在滿都魯帳下,商討了幾個日夜,最終決定壯士斷腕,先拉鋸著,等天氣轉冷,趁著開始下雪,大軍立即撤出戰線,並迅速拱衛各部族人西遷。

再不西遷,被大明這麼耗下去,明年的漠北,就是大明的又一個交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只想算命,你卻讓我當國師

我要吃月亮

唐末狂人錄

蒼穹之魚

世與實與誓

囚長生

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雪山藏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