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3章趙括歸來探平原,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原君病了!

從那被鮮血染紅的河水邊歸來後,平原君就病了。

怎麼說呢?

在趙國如今的形勢之下,平原君必須生病。

身為趙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大臣,他的親兄弟反叛,僅僅這一點,平原君就必須病。哪怕是平原君親手拿下了平陽君,親手將他送上了刑場。

而在屠殺了邯鄲數十勳貴世家之後,兔死狐悲之下,作為如今邯鄲城內的第一人,平原君自然也成了諸多門閥世家的眼中釘肉中刺,不病就得傷,那還不如病了。

當然,病有大病、有小病。

終究是一病不起,還是小病即愈,卻還要看趙括歸來的情況。

但不管怎樣,隨著平原君的生病,趙國國內的諸事,一下子全都壓到了呂不韋的肩頭。

好在,呂不韋到底是呂不韋,歷史上偌大的秦國能在他的手上蒸蒸日上,如今的趙國在他的手上也是遊刃有餘。

尤其是在平原君已經幫他把荊棘都刮乾淨之下。

一道道秋收的政令很快得到執行,一顆顆金黃的黍米也成了呂不韋政績能力的見證。

終於,在忙碌中,邯鄲城迎來了趙括的班師凱旋。

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中,邯鄲的百姓再度走上了街頭上演了萬人空巷的場景。歡快的氣氛更是將連日的血腥氣息給衝散了去。

因為李牧和田單都還在各自前線的緣故,除了一場歡迎儀式之外,倒也沒有安排慶功宴。至於論功行賞,那更是要等候兩位大將的歸來才行。

很快,隨著趙括的回宮,百姓和朝臣們便各自散去。

而在眾人散去之後,趙括卻是換下了一身的戎裝前往的平原君的府上。

也就在趙括剛剛被迎入平原君府上之時,這一訊息便已經傳遍了整個邯鄲城。

顯然,若是沒有趙括的放任,以今時今日暗衛對邯鄲城的掌控,他的行止根本不可能如此輕易被洩露。

而趙括的放任,便是最好的表態:平原君依舊是我們趙國的好同志!

果然,隨著趙括帶著定心丸的看望,第二天,平原君便神采奕奕地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當然,趙括此去,也不僅僅是給平原君送顆定心丸而已,國力大幅暴漲的趙國,諸多的政務也是千頭萬緒。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然還是對新納入版圖的燕地和韓地的治理問題。

算上去歲從魏國手裡拿到的東郡和從楚國手裡拿到的淮泗之地(併為淮泗郡),如今的趙國,已經有了包括邯鄲郡、上黨軍、代郡、九原郡、河間郡、淮泗郡以及燕北及韓地,共計八個郡級的行政機構了。

燕北自不必說,幾乎已經全在包圍之中的燕北,設立薊北郡便是了,這也是出兵之前就已有的規劃。

問題的關鍵還是韓地的處置。

韓地實際上的面積雖然比之諸郡都要小上不少,但其地理位置卻十分突出,幾乎卡在了秦軍東出和北上的路上。

又因為周地被魏、楚國所奪,導致韓之地實際上與趙國並沒有接壤。

這就很麻煩了。

今次魏楚站在自己這邊,自己的大軍自然是暢通無阻了,可萬一哪一天魏楚倒向了秦國呢?

哪怕只是魏國一國倒向了秦國,對於趙國對韓地的治理也是絕大的困難。

如今的形勢下,這絕非危言聳聽,甚至從趙括的角度來看,魏、秦兩國極有可能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了。

事實也正如趙括所想的那般,不僅是魏國想要拉攏齊楚兩國形成小國的聯盟,就連如今的秦國,也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了新一輪的外交攻勢。

秦國嘛,打一打、談一談,本就是它發家的秘籍。

當然,如何應對是之後的事情,現在的問題還是要把好不容易打下的韓之國牢牢地攥在手中。

駐軍幾乎是必然的了,可是孤懸在韓地的大軍,簡直就是掛在饞貓門口的肥肉。

而平原君給到趙括的建議卻是兩個極端:要麼在新鄭駐紮上一支最強的兵力,任誰來打,都能死死守住的那種;要麼在新鄭駐紮上一支屯田軍,隨時可以解散的那種。..

兩個極端卻又都指向了同一點,誘惑敵來攻,進而決戰,並打通與韓之地的聯絡。

只是,這兩個建議對於趙括而言,卻著實有些為難。

若是駐紮一隻強兵,勢必要耗費諸多的糧秣,這樣一來奪取韓之地也就只剩下了單純的戰術價值了,不能反哺國力的地盤,這顯然不是趙括所想要的;

而若是駐紮一隻弱旅,無異於放棄了防守的有力態勢和戰場的主動群,極有可能新鄭將會被秦軍佔先,到時候即便打通了周地的通道,想要重新攻下新鄭,又會是一場麻煩。

更要緊的是,一旦陷入攻城戰的泥潭,自己已經暴露出來的重騎兵可就派不上用場了,短兵相接之下,今次的新鄭之戰已經證明,自家的步卒實際上還是略遜於秦軍的步卒的。

這顯然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即便是趙括也還是決定將此議押後,等幾位將軍到齊之後再行討論。

但不管怎樣,韓地建郡還是勢必要執行的。

而這兩個郡的郡守和一眾官吏的人選,也需要平原君來掌舵。

老而成精的平原君,當即投桃報李地再度提出了建議:將韓地,也就是未來潁川郡的官員名額中的七成分給世家貴族;而將燕北,也就是即將成立的薊北郡,郡內官員名額的七成分給招賢館所納貧寒人才。

幾乎瞬間,趙括便已經明白了平原君的陰謀。

說是陰謀,實際上說是陽謀也無不可。潁川豐饒而燕北苦寒,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身為世家門閥,自然是想要往潁川任職,而不想去那薊北。

既然如此,便順了世家們的意思。

一來,平陽君的叛亂,讓邯鄲的世家大族已經風聲鶴唳,讓出潁川郡的官位,也算是對世家們的一次妥協;

二來,這潁川幾乎可預見地將成為四戰之地,讓世家大族之人前往任職,看似繁花似錦,實際卻是暗藏殺機。

一旦秦軍殺到,若降了秦軍,國內便有了對付其家族的把柄;若是抗秦,極大機率會被秦軍破襲之,自然對於其家族也是巨大的損失。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不僅抗秦了,還打得不錯!

那還有啥說的,那就是咱趙國的肱骨之臣啊。趙括雖然想擺脫門閥世家對朝廷的控制,但在這個民智未開的時代,完全脫離世家也是不可能的。

趙括所要做的,就是加劇世家與寒門之間、世家與世家之間的相互競爭,從而選拔出真正有用之人為己所用。

至於這個人是屬於世家還是寒門,甚至是他國之人,其實並不重要。

就如現在的朝堂之上,首輔平原君趙勝乃是世家之人,輔臣呂不韋卻是他國之人,還有自己一手提拔的李牧,嚴格意義上,只能算是寒門而已,更別說自己手裡最快的利刃趙平和趙韋等人了。

也正是這樣微妙的組合,才保持了趙國政壇的基本穩定。

只是,從平陽君作亂一事就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力量還是過於強大,只是因為趙括個人實在更加強大,這才讓他們暫時的偃旗息鼓了起來。

而這樣情況,極有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如同歷史上那般:祖龍(趙括)死而地分。

用潁川郡為魚餌,釣出世家的力量,安撫世家的同時,又在削弱世家力量的同時,更有可能為國家找尋人才,可謂是一舉多得。

不得不說,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連在家中也都已經想好了坑人的對策。

當然,說是坑人,實際上也是願者上鉤,甚至在向世家大族們提出這個建議之前,平原君還會反覆強調潁川郡未來的危險性。

只是,這點危險,在人口眾多的世家來看,根本不值了了。

不過,若是結合平原君本身的宗室身份來看,這個建議,簡直就是給趙括的一封投名狀。

趙括返程便親至自己府邸,可以說是給足了平原君面子,投桃報李之下,平原君也必須用實際行動告訴趙括,他是站在趙括,站在趙國這一邊的。

而此計,就是最好的行動。

果然,在平原君闡述完了此計策之後,趙括不由得露出了歡喜的模樣。

能坑一把世家大族固然可喜,但能有平原君這樣的臣子,則更是值得歡喜的事。

當即,趙括便同意了平原君的建議。隨即,心滿意足的趙括也是飄然離開了平原君的府邸。

隨著趙括的離去,平原君卻彷彿終於活過來了。

他知道,等潁川之事一了,平陽君一事,就算是徹底地揭過了。

隨即,在第二天的朝會之上,平原君便主動提出了對於在燕北之地和韓之地設郡立縣的請求。

毫無懸念,這個提議當即得到了趙括的認可。

潁川與薊北兩郡的名字,也很快透過了朝會。

當然,世家大族對於這兩個名字並不在意,他們在意的還是這兩個新立的郡中的一頂頂官帽。

不過,這麼多人的任命,顯然不是一個朝會就能解決的問題。尤其因為韓之地的加入,讓本已經擬好的燕北官員的任命也需要作出調整。

這顯然是件繁瑣的時間,趙括也是順水推舟,讓平原君選定人才後報自己酌定。

隨即,趙括便匆匆結束了早朝。

而平原君的府邸,也隨著早朝的結束,瞬間從門前冷落鞍馬歇,變成了車水馬龍的模樣。

人嘛,總是趨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剛遇退婚,就被偷聽了心聲

憤怒的小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