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1章秦軍北上攻新蔡,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烈日之下,數以萬計的楚軍裹挾著無數楚地的百姓,倉皇地向著北面的新蔡城奔湧而去。

新蔡,顧名思義,蔡水之濱也。確切地說是蔡水的末端,即將匯入淮河之所「沖刷」出的城池。

洶湧的蔡水自西面高地一路東來,卻在山形地勢的逼迫下,在此處拐了個彎,流速的驟然減緩,漸漸讓人們得以再次修屋築田,新蔡城也就漸漸形成了它的面貌。

而如今,蔡水幾乎將半座新蔡城包裹在內,自東南轉而向正東,再轉東北,繼而再向東南交匯上數條支流小溪,隨即一同向著淮河奔騰而去。

古代之人逐水而居,除了水源的必須性之外,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河水可以阻礙住更多的進攻。

而這座新蔡城就是典型的例子。

若是從雲端俯瞰下去,你會看到蔡水幾乎天然就是新蔡城的半道護城河。

雖然蔡水在新蔡段並不湍急,但僅僅是這寬達數米的河面,就能很好地穩固新蔡城的防禦體系。當然,受益最多的自然還是河水完全包裹著的城南。

得天獨厚的地形,也讓新蔡城成為通往楚國都城陳都的又一個天然關隘。

當然,這也是秦軍通往陳都最後一個難啃的骨頭了。

若是平時,王齕一定會選擇從新蔡西面或是東面繞道而行,哪怕是繞道百里,也好直接進攻。

很明顯,有護城河的加持,秦軍想要強攻城東、城西或是城南,都勢必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城北雖然沒有護城河的干擾,可不巧的是,除了新蔡這一段的水面還算平穩,其他區域的水情都十分不適合泅渡或是架橋。

所以,最好也是最快速的辦法,就是花上五六天的時間,繞道去尋找上游或者下游的渡口,渡過蔡水之後,再從北面收拾新蔡。

不過,這個方案沒有別的缺點,唯獨就是有些費時間。

而時間,卻是現在的秦軍最為寶貴的東西。

沒有辦法,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王齕也要儘快突破新蔡。

隨著敗軍的到來,駐守在新蔡的楚國主將也是被嚇了一跳。

畢竟他在前日才接到了秦軍大舉入境的訊息,今日前方曾城的敗軍就到了自家的城下。從曾城到自家的新蔡,少說也得有一日多的路程。

換言之,曾城,作為曾經曾國的都城,居然連一日都沒能擋住秦軍嗎?

哪裡可是有著足足三萬大軍的啊!

按照計劃,曾城應該守上至少二十天到一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各路的援軍開始向自己的新蔡匯聚,等秦軍久攻不下曾城之時,再由匯聚在新蔡的大軍南下,一舉擊敗秦軍。

怎麼這個計劃還沒開始執行呢,就胎死腹中了?

更嚴重的問題是,如今的新蔡城中只有區區兩萬不到的兵力,雖有護城河之利,卻又如何能擋得住虎狼之師的秦軍呢?

來不及多想,新蔡的楚軍主將立即下令關閉了城門。

沒辦法,敗軍裹挾著楚民,人實在是太多了,一旦放任他們湧入城中,且不說這其中會有多少秦軍的細作,淡淡是這數以萬計的人員,就足以造成新蔡城的大混亂。

這完全不是危言聳聽,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接受一夜之間人口翻倍的衝擊,哪怕是現代的高度發達的城市也是如此,更別說如今羸弱的戰國城市了。

應該說,新蔡的主將的反應還算是快速的,真要等這夥敗兵和流民進入了城內,再想要清理出來,只會事倍功半。

當然,新蔡在主將的命令已經足夠快速了,但敗軍和流民還是有不少人趕在城門關閉之前,衝入了城中。

至於剩下的敗兵和流民,只能沿著蔡水,向

著上下游的其他城市奔命而去了。

好在,曾城的守將倒是不出意外地進入了新蔡城中。

隨著曾城守將的到來,新蔡的守將也終於知道了曾城丟失的原因,在慶幸自己及時下達了關閉城門的命令同時,也隨即命令大索全城,務必要將秦軍的女幹細們一網打盡。

就在曾城守將訴說著曾城之戰的時候,進入城中的這一小股的敗兵和流民,卻是已經將秦軍攻破「曾城」的神勇傳遍了整個新蔡。

不由得,新蔡的百姓和守卒都慌張了起來。

緊接著,根據曾城守將所述的大肆的搜捕行動,更是加劇著這份恐慌。

不過短短的半個時辰,原本還歲月靜好的新蔡立時就變得風聲鶴唳了起來。而此時的曾城守將,卻是拍了拍屁股帶著剩下的親兵們,繼續趕往陳都而去。

看著逐漸遠去的曾城守將,新蔡的主將也是心情複雜。

一方面,他羨慕曾城的守將能夠逃離此地,回返陳都;另一方面,他也深知,在陳都等待著曾城守將的,恐怕只有無邊的牢獄。

不管是為了陳都、為了楚國,還是為了自己的性命,新蔡主將都很明白,他必須在新蔡拖住足夠的時間。

當然,若是秦軍打算繞過自己,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自己手上的騎兵和弓兵們很是能給渡河的秦軍制造些困難。

當即,新蔡的主將便向東西兩側撒出了騎兵偵查小隊。

目的不言而喻,自是要探查秦軍在上下游的渡河地點,進而調集兵馬進行阻擊。

只是,上天似乎在跟新蔡的主將開玩笑一般,這邊的騎兵偵查小隊還沒撒出去兩個時辰呢,那邊的秦國的大軍便已經出現在了蔡水的南端!

「秦軍這是要強攻新蔡?」楚軍主將有些吃不準。

不過,很快,秦軍低沉的號角聲便給了楚軍答案。

眼看著才剛剛駐紮下來的秦軍,便已經分出了數萬的兵力向著新蔡而來。楚軍的主將總算是知道秦軍有多麼的急不可耐。

越是急不可耐,楚軍就越不能給秦軍任何的可趁之機。

當即,楚軍的主將便下令大軍登城防禦。

大戰在不到兩刻鐘的時間裡便已經打響。

而秦軍最要緊的,顯然就是要處理蔡水這條天然的護城河,具體而言,就是要想辦法越過蔡水,將人員和攻城器械投放到城樓之下。

若是一般的護城河,秦軍大可以用累土築堤的方式,將其截斷,雖然也要損失一定的兵力,卻也問題不大,尤其秦軍還有大量的騎兵,來去如風的騎兵,能夠儘量地減少累土築堤過程中的損失。

一旦堤壩築成,通往城樓的通道也就形成了。

可這蔡水卻不同,其水面雖緩,水面底下卻是湍急複雜得很,一袋沙土砸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流水衝散,想要截斷一條河流,還是在楚軍的眼皮子底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種方法,便是搭建臨時的橋樑了。

這個方法較之累土築堤顯然要差上不少,這第一關就是需要水性良好計程車卒泅渡過河,第二關則是要冒著城樓上的箭雨和滾木,錨定地標;第三關則是後續的部隊,要繼續冒著城樓上的箭雨,鋪設木板。

即便是將這些關隘一一地過了,這木製的橋樑還有被城樓上的楚軍毀壞的風險。

顯然不到萬不得已,任何一支軍隊都不會採取這樣的辦法進行進攻的。

只是,如今的秦軍顯然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什麼,坐船?!

這說寬不寬,說窄不窄的正面,你要秦軍準備多少船隻?

就算是你不計代價,把整個正面都

擺上船隻,甚至忽略掉在渡河過程中的損失,一次也就渡個數百人上千到城樓下。

然後,船隻回返南岸,再接上數百人,衝到北岸去。

這一來一回的時間,足夠北岸的楚軍把那剛剛運抵北岸的數百上千人統統消滅得七七八八了。沒有持續不斷的兵力輸出,這不是渡河,是在送人頭啊!

什麼,錨定地標的秦軍也會被射殺?

這是當然了,可是,一兩個人的目標有多小?你城樓上的楚軍眼睛再好也不能把我全部的人都找到吧。

我十組的人員裡總能成功一兩組吧。

我一百組的人員裡,總能成功一二十組吧?

就算是這一百組的錨定人員全都戰死,也不過才損失了幾百人而已,這才用船運送一趟的損失而已。

同樣,鋪設橋板的秦軍也會被無情射殺,但這已經是極具價效比的辦法了。

還是那句話,搭設浮橋雖然笨拙,但卻是如今的秦軍最好的辦法了。

果然,王齕所選擇的也是搭設浮橋的辦法。

當然,為了儘可能地減少損失,秦軍奢侈地動用了數十座的箭塔和拋石車作為掩護。

這次的拋石車丟擲的可不再是竹簡了,一枚枚實心的彈丸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狠狠地砸在了新蔡城中,雖然出了一地的塵煙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損害,但對於城中楚軍將士和百姓的心理打擊卻是巨大的,尤其在他們剛剛得知秦軍在曾城的暴行之後。

不由得,城內的將士和百姓都已經生出了退縮之意。

好在,楚軍的主將倒是很淡定地一直坐在南面城樓上督戰。

至少,在蔡水被秦軍擊破之前,楚軍主將還是很有信心能止住秦軍的。

只是,這份信心也著實堅持不了太久。

隨著數十座箭塔從秦軍的營地緩緩推出,數萬秦軍將士也緊隨其後地向著新蔡城襲來。

箭塔,或許是唯一對護城河並不感冒的攻城器械了。

雖然護城河加寬了敵我之間的距離,但只要敵軍的箭矢能夠覆蓋護城河面,那麼攻方的箭塔也自然能對城樓上的守軍產生威脅。

顯然,以蔡水的寬度並不足以阻止秦軍箭塔對楚軍的壓制。

不過,因為新蔡城地處北坡之上,即便秦軍已經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箭塔進行了加高,卻依舊要矮上城牆一頭,但這樣的高度也足夠有著強弓硬弩的秦軍對楚軍形成壓制了。

果然,隨著秦軍的箭塔到位,秦楚之間瞬間爆發了一陣激烈的對射。

楚國這邊有的是地利和人數的優勢,而秦國這邊則是有著武器和個人能力的優勢,一時之間,兩軍鬥得倒是難捨難分。

但很顯然,秦軍密集的站位,加上前赴後繼的登樓,其的傷亡是要遠高於楚軍的。

不過,這些早就在王齕的意料之中了。

就在兩軍弓弩對射之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剛遇退婚,就被偷聽了心聲

憤怒的小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