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7章求援之策有講究,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王之意?」平原君似乎有些聽懂了趙括的意思,卻還是有些不太能夠確定。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趙括卻是在一旁喃喃地說著。

「我王是想以此次的危機,作為下次開戰的理由?」平原君聞言,算是明白了趙括的想法。

「然也。」趙括點點頭,繼續說道:「不過,目前,還是要以解決糧食的問題為先。」

「雖然各國都要派使者過去,但我們還是要分下主次。」平原君馬薩好難過會意答道:「魏國,我親自去跑一趟,至於齊國,就由虞卿去吧。」

顯然,在平原君的想法中,能給趙國解決燃眉之急的還是隻有魏、齊兩國。從這個角度來看,平原君的安排無疑是正確而合適的。

他自己作為趙國的首輔大臣,去魏國求援,可以說是給足了魏國面子了,再加上換地時候給予信陵君的幫忙,平原君是很有把握從魏國求的糧食幫助的。

大不了,就當時把這十年的上貢給提前支取了嘛。

至於齊國,向來是重利不重義,讓負責外交工作的虞卿帶上足夠過的金帛玉器,問題也應該不大。

只要魏國和齊國能伸出援手,趙國要平穩過渡到秋收時節,問題當然不大了。

只是,趙括聞言,卻是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

「魏國即便是答應給糧,也一定會獅子大開口,平原君沒有必要大梁城。」趙括當即否定了平原君的方案道。

「可是?」平原君皺著眉反對到。

他當然知道自己這趟幾乎肯定會遭到慢待,畢竟如今是趙國有求於魏國,以魏王的性子,勢必會就此狠狠地拿捏一把。

可只要能為趙國爭取來糧食,讓趙國渡過這個劫難,後續,強大的趙國自然會讓他找回這個面子。

最重要的事,沒有了魏國的支撐,齊國的糧草那就回成為唯一的解決辦法。

且不說齊國一國的糧食夠不夠趙國所需,就算是夠,如此的的量,恐怕所要耗費的錢帛也要翻倍不止吧。

這顯然不是一個好主意啊!

也怪不得平原君幾乎立刻就要反對。

只是,趙括這麼做自然也有他的道理,隨即微微擺手打斷了平原君的話語,說道:「平原君你有一個誤區。」

「不是說糧草一定要立刻馬上就收集到足夠的數量的。」趙括繼續說道:「先來十萬擔,應付過幾日,明日再來二十擔,我們又能堅持幾日。換言之,楚國,不該排除在您的關切之外的。」

「王上之意,是先往其他國家尋求糧秣,用以渡過漫長的冬日,然後再從楚國那裡借糧,渡過春夏之荒?」平原君很快便意識到了自己的疏漏,道:「這倒的確是個好辦法。有一冬的時間,怎樣也夠楚國調集糧草,運來我國了。」

「正是如此。」趙括繼續點頭道:「反倒是這個魏國,一直都是狼子野心,妄圖做大。雖則如今趙魏暫為盟友,但我們不能給他們任何的可乘之機。」

「派遣一名普通使者前往魏國就可以了,若是魏國能識大體,有情有義地送上糧秣,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是魏國一力推諉,或是獅子大開口,那也無妨。來年秦軍來犯之時,魏王就會為他的選擇後悔的。」趙括惡狠狠地說道。

「求糧,我國勢必要放棄一些利益,而這些利益我寧願給齊國和楚國,也絕不能給魏國。」趙括總結道。

「如此,王上之意,我便明白了。」平原君當即點頭答應道:「可是,王上,齊國重利,又經五國伐齊之敗,已經失去了爭霸之可能,我軍不太在意尚可接受,可楚國之地,何止千里,即便是失了鄢郢之地,依舊是一泱泱大國,王上如此忌

憚魏國,卻是放任楚國,是都有些厚此薄彼了。」

「不然。」趙括搖搖頭說道:「楚國雖大,其分封制度依舊盛行。連百萬擔糧食的調集,都如此麻煩,想要壯大?不改變其落後的制度,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想要再度變法,無論是秦、趙,都不會給楚國重新洗牌和變法的機會的。」

「至於魏國,乃是如今七國之中,除了趙、秦之外,唯一基本完成了變法的國家。這樣的國家,也就是因為決策的失誤,這才讓秦國有了發展的空間是時間。」趙括繼續說道:「如今,我剛剛與其換了東郡之地,雖則我軍有了極佳的地理優勢,但同時,魏國可也是從中獲利不少,若是再給魏國更多的好處,來年,魏國就不好相與了。」

「我王言之有理也。」平原君當即也是附和道。

「齊、楚兩國的使者務必挑選好,底線只有一條,那就是不動我的國土和人口,其他的條件,大可答應之。」趙括隨即吩咐道。

「是,微臣明白。」平原君隨即答應道。

「另外,出使秦國的,要晚一些出發,最好是等齊國的糧食抵達之後,再行前往。一來避免秦國對齊國施壓,造成齊國方面的困擾,二來可以裝作我國實在沒辦法的狀態,讓秦國放鬆些警惕。來年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趙括繼續吩咐道。

「另外,派往燕國使臣,微臣準備選那張狂一些的。」平原君也不失時機地笑著建議道:「最好能惹得燕王憤怒以極,若是能得一身傷回來,便是大功一件。」

「平原君之言,深合寡人之心。」趙括聞言也終於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就這樣,雪災這樣一件頗為棘手的事情,在趙括和平原君的一言一語之中,竟然漸漸變得可控了起來。

甚至,趙國還要利用這次的雪災,做一番文章。

當然,這都是基於趙國雄厚的國力的基礎上的。這其中還不乏趙括這個穿越者帶來的關鍵的科學知識。

很簡單的道理,雪災最困難的從來不是什麼糧食的問題,而是取暖。

在歷史上,雪災之下,凍死的人往往要遠多於餓死的人。

原因很簡單,想要餓死,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只要有口水,人都能堅持個七天的,期間吃上哪怕一兩頓、一兩個饅頭,撐個十天半個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

相反,這老天要凍死人,那就是一個晚上的事情。

好在,因為趙括的到來,上黨郡底下豐富的煤炭資源早已在兵工廠上進行了應用。

早在氣候稍稍異常之時,大批的煤炭就已經開始運往了九原郡。就在牛糞等取暖物資告竭之時,上黨郡的煤炭就已經到了。

後續更是為了保證九原郡煤炭的供應,連上黨的兵工廠都給停了。

正是因為這煤炭,才讓這次的雪災變成了一場較為簡單的糧食危機。

而以今時今日趙國的國力,實際上還有一種更加快捷高效的辦法解決問題——掠奪!

是的,以趙軍數十萬帶甲之士,不管是北征燕國,還是南下韓之國,那都是有理有利有節的,把握也都是頗大,甚至若是嫌棄這兩國的國力不足以彌補虧空,東征齊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只是,在冬日興兵,不可避免的還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尤其是如今的秦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兵力的調動,十數萬大軍已經在河東佈置開來,隨時可以以宜陽城為跳板,殺入周王畿之地。

也就是看著冬日和在河壅城、軹城的數萬趙軍的面子上,秦王在暫時地按捺住了那可躁動的心。

趙括可以確定,一旦自己有所動作,秦國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跳將出來。

這樣一來,原本穩贏的戰鬥

,有了秦國的參與,卻也得打上個問號。

如果這是在五年之前,趙括會毫不猶豫地發起這場戰鬥。原因很簡答,趙國本就處於弱勢地位,面對這樣的天災,按部就班只會讓趙、秦的差距越拉越大。

可如今的情況卻不一樣,再增加了九原郡和淮泗郡之後,趙國實際的地盤已經超過了秦國,人口數量在得到了周王畿之地和草原胡人之後,也已經超過了秦國。

再加上制度上的優勢,可以說,繼續發展下去,趙、秦之間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只不過那個在上方的國家,卻是趙國了。

面對這樣的處境,趙國最不需要的就是冒險。

這就像是「帆船效應」,領先的帆船手,永遠不需要主動去調節風帆,只要跟著後面對手的風帆,保持住自己的優勢,那麼勝利就一定是自己的。

商量好了應對之策,平原君隨即告辭前往安排出使的人員。

因為出使的物件和策略都有了大的變動,而出使的時間又是越快越好,不由得平原君向內閣方向奔去的腳步也加快了幾分。

而等平原君離開之後,趙括卻是又將暗衛的趙平和羽林衛的孫崮給喊了過來。

無他,各地的受災情況,還需要進行一番查察,當然,這也是暗衛快速擴張到趙國各地的一次絕佳的機會。

當然了,明面上,暗衛還是會頂著羽林衛的名頭展開工作。

等到暗衛真正能在整個趙國建立起完善的情報體系之時,也才是它終於能以自己的名字跟所有人見面的時候。

至於羽林衛孫崮的任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滸反派:我給帝姬當筆友

沉渣

本尊的苦情劇本呢

酒千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