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8章商好價格終進城,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出於牽制秦國的目的,趙國暫時還得繼續和魏國結盟,這兩萬多兵馬,廉頗也不準備放其離開,作為魏軍的種子,但這並不意味著,趙國會讓魏國好過。
想要糧食?可以啊,得付利息!
趙國接收了大量周王畿的流民,如今正是缺糧的時候呢。眼前就有一個冤大頭,廉頗又豈能輕易放過。
當即,廉頗便皺起了眉頭,開口便哭窮道:「信陵君當知,我軍撤離也是匆忙,軍資糧秣丟失大半,而上黨郡才接濟過周王畿之民眾,本就無有多少存糧。如今秦軍壓境,軹城已成危卵,些許存糧僅夠大軍數日而已,自給尚且不足,如何能......」
「哎......」廉頗重重地嘆了口氣,很是為難地繼續說道:「若要分出糧食與君上,非是本將不願,實是無能為力也。」
都是千年的狐狸,信陵君如何會聽不懂廉頗話裡的話。
雖然廉頗一直強調著糧食少,但換言之,也可以這麼理解:糧食少歸少,卻不是沒有。
僅僅是倉促之間,軹城之中就有大軍數日的糧草,更別說從上黨郡各地正源源不斷地調來的糧草了。
雖然或許依舊不算太多,但相比足夠支撐十餘日的時間了。
這短短的十幾日的時間,對於軹城而言卻是已經夠了,再多的糧食也沒有意義。
原因很簡單,十幾日,若是沒有守住,更多的糧食也只會給了秦軍,若是守住了,這段時間也足夠趙國的朝堂派出援軍抵達軹城了,援軍都到了,糧草還會是問題嗎?
因此,從信陵君的角度來看,軹城中的糧食或許不是很充分,但借一些給自己的大軍,那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可偏偏,廉頗將軍話裡話外就是一陣的推脫!
為何?還能為何?
信陵君很清楚:作為沙場老將的廉頗會不知道自己沒有糧草根本帶不回去這兩萬兵馬,甚至可以說,沒有糧草,自己寸步難行。
而自己的這兩萬敗軍,也根本不在廉頗的眼裡——就算送給他,他也不一定要。
當然,這最後的種子,自己也是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帶回魏國的。廉頗也肯定是知道這一點,也願意讓自己帶著兵力回到魏國的,不然也不會冒著站到趙軍將士對立面的風險給自己收拾出營地來。
這樣一來,廉頗卡著糧食這個必需品不放的意圖就很明顯了啊——不是要自己的兵,那還能要點什麼呢?..
糧食!更多的糧食!
廉頗的話語中特意提到周王畿的流民,不正是在暗示趙國的糧食不夠用嗎!
想明白了這點,信陵君也就知道了該怎麼回覆廉頗了,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明明是被敲詐了,卻還得自己給對方找個臺階。
信陵君隨即一副誠懇的表情,說道:「廉老將軍,我也知道軹城之要,糧草是最為關鍵的一環,不過,上黨郡內當還能湊出一些糧草,或可暫解燃眉之急。請務必支援一些糧秣,哪怕只是數日之糧!」
「這樣,待我歸國之後,立即親提十倍,不,百倍之糧草,感謝將軍和趙國的慷慨解囊。」信陵君隨即把心一橫,將價碼開到了天際。
瞅瞅信陵君這話說的,先是隱晦地提及缺糧的問題並不實際,也是告訴廉頗將軍,你的想法我已經收到了。
既然雙方都已經明瞭了對方的意圖,接下來就是談價格的問題了。
而信陵君呢,緊接著,姿態一下子就低到了谷底。先是哀求廉頗將軍務必給予糧秣,更是把給予糧食的下限拉到了最低,只要給***路就行。
這樣的低姿態,不僅僅是簡單的不要面子而已,反而是給廉頗遞上了一把軟刀子。
我魏國已經姿態低到了這樣的地步,您要是還不答應,那就是不給我和我的魏軍活路啊。為了活路,我能低聲下氣地求你,自然,為了活路,我也可以做出更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投降秦軍。
看似一軟到底的話語,實際上卻是隱隱地威脅這廉頗。
當然,畢竟信陵君是處於弱勢的地位,在遞完了軟刀子,稍稍地威脅了廉頗將軍後,信陵君趕緊就丟擲了又一把的糖果——十倍、百倍的糧食。
注意,信陵君用的可不是償還,而是感謝!
這就很通人性了!
償還,還十倍百倍的償還,那是妥妥的高利貸啊!至不濟,也要讓廉頗和趙國背上一個攜恩圖報的名頭。
即便趙國和廉頗並不在意這個所謂的名頭,總歸也是不好聽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個還字,也就意味著疏遠,一旦這個糧食還完了,雙方的情分也就到此為止了。
可信陵君用了一個「感謝」,這就很妙了!
不僅是洗掉了趙國和廉頗將軍可能背上的攜恩圖報的名聲,讓廉頗將軍沒有了後顧之憂。
更要緊的是,「感謝」,那是朋友之間才有的互動啊!也就是說,咱不僅會還趙國大量的糧草,還會繼續和趙國做朋友、做盟友,繼續一起對付秦國。
要不怎麼人家要名留青史呢!
簡簡單單的一段話,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保護了對方的面子,還為雙方未來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這要還要不來自己想要的,那才真是怪了。
顯然,信陵君的一番話,當即就打動了廉頗將軍。
面對信陵君的誠意,廉頗將軍也當即開出了自己的價碼道:「百倍之言,信陵君有些說笑了,這豈不是說本將在攜恩圖報了麼!」
不要百倍,那意思就很明確了——至少要十倍!
信陵君當然也是秒懂,當即拜道:「老將軍大義,雖百倍之資不能比也。但若陷將軍於不義之地,卻非本君所願。如此,便一切如老將軍所願。」
意思很明白了,十倍奉還——我接受了。
廉頗當即撫掌大笑,隨即拉著信陵君略略帶著些泥土的手,說道:「如此,還請君上速速入城,吾馬上令伙頭軍為大軍燒水做飯。」
「如此,多謝廉老將軍了。」信陵君也當即微微作揖道。
什麼?還要畫押,簽訂文書?
那要不要再會個盟啊!
顯然,這樣的情況下,訂立文書是不妥當的,而十倍的「感謝」,也更不宜書之於卷面之上的。
更重要的是,趙國作為如今唯二的強國,根本不需要這所謂的畫押的。
很簡單的道理,你知道秦國賴了楚國和其他國家不少的土地,可你什麼時候看過其他國家敢欺騙秦國,敢賴秦國土地?
哦,除了趙國。
當年秦王王舅魏冉為了自己的養老生活,以河東十五城換取趙國在陶邑的十餘城池,被趙國背刺了一道。
秦國的城池趙國收下了,可陶邑的城池卻不肯交割給秦國了。
這才有了之後的閼與之戰,雖然秦軍被趙奢打敗了,可秦國反手在幾年之後就來了一手長平之戰,若非趙括的到來,趙國的生機早已被秦軍斬斷。
這就是強國對弱國的自信。
從來只有強國欺負弱國的,沒有弱國能夠欺負強國的。
除非,你也能站在強國的身邊。否則,你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趙國站起來了,所以,換城之事不了了之,可魏國呢?無論秦國還是趙國,都不會再讓一個國家崛起。
而信陵君或是魏王若是敢毀約,這就將是趙國進攻魏國最佳的理由。
甚至為了樹立威信,聯合秦國一起拿下魏國也不是不可能,大不了就是秦軍東出,趙國北上,看誰更快罷了。
信陵君也好、廉頗也罷,對此當然心知肚明。
「傳令:全軍隨趙軍引匯入城,城門外卸甲棄兵,不得生事,不得亂行。違令者斬!」轉過頭,信陵君又換上了一幅嚴肅的面孔,對身後的傳令兵說道。
聞令的魏軍,卻沒有如同當日界牌嶺的秦軍一般憤怒的表情。(長平戰敗後,秦軍在界牌嶺卸甲而歸)
甚至,不少魏軍的臉上流露出的,是一份如釋重負的輕鬆。
顯然,在生命的面前,些許的軍人的尊嚴,都要向後靠。當然,這一點,其實在汲水南岸的逃命的過程中,魏軍就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而這一幕,卻是正好被廉頗看在了眼中:這樣的意志絲毫沒有軍人榮譽與尊嚴的軍隊,如何能是自家和秦軍的對手,怪不得大好的河山,只剩下了區區之地了。
說著話,城中數十騎兵已經朝著廉頗的方向跑來。
為首的正是將軍周騏,為了儘可能避免趙魏兩軍的接觸,身為大軍副將的周騏也只能勉為其難地親自操持魏軍的事宜了。
「上將軍。」十數步外,周騏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隨即來到了廉頗的面前。
「嗯。」廉頗點點頭道:「這位是我大軍副將周騏,之後事宜,君上可與之聯絡。秦軍壓境,不周之處,還請君上見諒。」
「廉老將軍客氣了。」信陵君當即也客氣道。
「見過信陵君。」一旁的周騏顯然也在話語中認出了對面之人,隨即雙手抱拳再度見禮道。
「周將軍,辛苦。」信陵君也回禮道。
「都準備好了嗎?」廉頗隨即問道。
「帳篷、熱水皆已備妥,吃食還需些時間,待君上與麾下大軍稍事洗漱後,即可呈上。」周騏也當即答道。
「好。」廉頗點點頭,隨即看向信陵君:「君上,事不宜遲,還請速速進城吧。」
「好。」信陵君也隨即點了點頭。
長長舒了一口氣,信陵君隨即對著後方的大軍下達命令道:「進城。」
終於,在經過了近一刻鐘的交涉之後,魏軍兩萬大軍總算是在趙軍的監視中徐徐開入了軹城之中......
而這個訊息也很快被秦軍派出的斥候所偵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