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9章平原君入宮說親,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中已然倒向了內閣制度的趙括,又稍作躊躇了一會兒。既然內閣制度都拿出來了,六部還留著作甚?六部都有了,九品官制,還藏著掖著嗎?!
只是,這樣一來,工程可就大了啊!
“稟我王,平原君求見。”正待趙括思索著要是否要推進官制改革,如何推行改革之時,門外忽地便傳來宦者令的求見之聲。
“哦?”趙括一驚,真是想什麼就來什麼啊!
趙括很清楚,不管是推行內閣制度,還是要徹底地改革官制,最重要的就是得到平原君的支援。
當然,趙括絕對相信平原君不會反對自己的想法,但不論是出於查漏補缺的想法,還是出於對平原君的尊重,自己都必須先與平原君細細論過一番。
這不,正想著是不是要連夜將平原君召入宮中,卻不想,平原君已經來到了宮外求見。
“傳!”趙括立即說道。
“是。”宦者令的聲音再度從門外傳來。
“王上,微臣......”呂不韋聞言立即起了身,向趙括告辭道:“平原君星夜而來,必有要事,微臣是否迴避一下。”
“無需迴避,趙國之事,無有愛卿不可知之者。”趙括當即大手一揮道。
可別小看了這句“無不可知者”,這甚至比一個上大夫的位置還要來得管用得多。
“多謝我王。”呂不韋當即拜謝道,隨即便坐到了趙括的左手位置上,將右手的上位留給了即將到來的平原君。
不過片刻的功夫,平原君便來到了殿前。
“吱呀呀”的聲音傳來,那是宦者令輕輕推開著殿門。黑暗中,平原君快步便走到了趙括的面前。
“見過我王。”平原君抱拳一禮道。
“平原君無需多禮,坐。”趙括虛扶起平原君,笑著說道。
“今日倒是巧了,寡人與呂卿剛剛談及了改革諸事,正想是否要叨擾平原君一番,不想平原君卻是先來了?”趙括見平原君坐下,當即笑著說道:“不知平原君此來是為何事?”
“稟我王。”平原君微微直起身子,說道:“此番入宮,乃是為邦交之事而來。”
“哦?”趙括微微皺眉,趙括深知“外交無小事”,而平原君又星夜前來,恐怕事情不小,當即便追問道:“可是楚國那邊有何異常?”
趙括的問話應該說是切中厲害的。
如今六國之邦交之中,秦、燕乃敵對也,自無需考慮邦交結盟之事;韓、魏闇弱,定不敢與趙國為敵也,自然也無需過多在意;至於齊國,別人不知道,趙括還能不知道他們是個什麼德行嘛。
唯一有所變數,卻又是趙國必須拿下的盟友便是楚國。只有趙、楚結盟,才能一南一北鉗制住秦國的攻勢。
只是,也不應該啊,明明白日裡,楚國還是很配合自己的,怎麼一個白天的功夫就變卦了?更何況,兩家結盟,雖有利於趙國,但也更有利於楚國啊!
怎麼會變卦呢?
平原君顯然也看出了趙括的不解,當即笑道:“我王誤會了,無論齊、韓、魏、楚,皆與吾及虞卿相談盛歡。楚國對於結盟抗秦一事,更是比吾等還要迫切和積極。”
“這?”趙括聞言卻是更迷糊了,當下繼續問道:“秦、燕還有反覆?”
“我王放心,燕國已然認輸,秦國更是已經準備回返咸陽,議和之國書,已然在草擬之中,未有反覆也。”平原君趕忙繼續回答道:“此來,卻是楚國使者,向我國提出了一個請求。微臣無法做主,這才入宮面呈我王與太后也。”
“太后?”趙括更迷糊了,雖然現在沒有什麼後宮不許干政的規定,但顯然自己的母親也沒有想過要干預政事啊。
“然也。”不待趙括繼續胡思亂想,平原君便笑著說道:“楚使聞聽我王后宮空虛,欲以王室女,以侍我王,與我趙國成聯姻之好。”
聞言,趙括還愣在原地,一旁的呂不韋卻是眼前一亮,當即笑著向趙括拜道:“恭喜我王。”
聽著呂不韋恭喜的話語,趙括知道,這是呂不韋在提醒自己此事最好是要接下才好。
原因很簡單——傳承!
如果說現在的趙括還有什麼弱點的話,那麼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趙括依舊單身著,雖然這個跟趙括的年紀也有關係,但沒有後代,在這個時代,總歸是不那麼令人放心的。
後代,不僅僅是血脈的傳遞,更是權利的傳承。這樣的傳承,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可以說是至關重要。這也就有了後面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類的言語。
從現實來看,也很好理解。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趙括自己:趙王這個位置之所以能輕易地到了趙括的手裡,先王無後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只是,雖然知道呂不韋的意思,趙括卻不能輕易地答應。
原因也很簡單,趙括要的不是霸天下,而是王天下。
或許聯姻能夠拉進趙楚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兩國在抗秦這件事情上有著更多的信任和默契。但等趙國正式開啟了滅國之戰後,這樣的聯姻只會是滅國之戰的阻礙,尤其當滅國之戰輪到了楚國的頭上之時。
歷史上的秦國便是最好的例子。
為什麼秦國是奮六世之餘烈,在始皇帝的手上,才將六國一統的?
始皇帝的雄才偉略自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其雄才偉略的具體體現之一,就是他將秦國內部的外戚勢力給一一拔除掉了。
事實上,在真實的歷史上,自昭襄王暮年,六國實際上已經沒有了抗衡秦國的實力,甚至可以說,從真實的長平之戰後,秦國已經凌駕於各國之上了。
可從長平之戰的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即公元前260年,到始皇帝開啟滅國模式的公元前230年,足足三十年的時間裡,秦國都在幹嘛呢?
三十年,足夠將六國滅三遍了!
旁的不說,就剩那麼一小塊地盤的韓之國,它憑什麼活著?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