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7章掌控趙國慢佈局,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吾之令。”趙括站起了身子。
“在。”在場四人齊齊躬身領命道。
“令之一,趙國全境之內進入戰時狀態,所有城池實行軍管,各地即行統計青壯數量,包括各家族健僕在內,隨時準備編組新軍。”趙括淡定地下令道。
顯然,趙括的命令雖然看似為軍令,實際上卻已經是屬於政務的範圍了。
當然,趙括的背後有著藺上卿與平原君這兩位政壇大佬作為背書,別說是這樣隱晦地插手政務,便算是要直接干預,也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眾人所不知道的事,如此興師動眾地又是軍管,又是統計青壯數量的,趙括的目的可不僅僅是應對戰場上的不時之需。
面對燕軍,甚至即便可能的秦軍,趙括有足夠的信心僅憑著手上現有的兵力便足夠應付。之所以要做這個費力的統計,實際上卻是為趙括接下來的政策推行。
若是平時,要統計青壯都困難重重,要統計人家家族的健僕,那更是不可能。因為從法理上而言,這些健僕幾乎就與那些稻穀無異,都是屬於個人的私產,他們會有太多的理由阻止清查了。
但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那是要統計兵力給王上覆仇去的,你不讓統計?是不是不想給王上報仇?
一個大帽子扣下去,能扛得住的人,還真沒幾個。
更重要的是,各地都實行軍管了。不給統計,文官或許會給你好好講講道理,武將卻只會用鋼刀敲開大門,尤其在佔據著絕對的大義的情況下,武將的刀只會更加的鋒利。
此計,既是陰謀,因為能想到這一層的人並不多,又是陽謀,因為你即便是想到了趙括的目的,也根本無濟於事。除了配合,你做什麼都是錯。
在場四人顯然是不明白趙括的深意的,但面對上將軍的軍令,四人還是很自然地領命道:“是。”
“令之二,命廉頗為南部主將,田單副之,統一指揮上黨、河內諸軍。”趙括繼續命令道:“河內所屬屯田之卒,立即轉民為兵,以屯田都尉許歷為將,同屬廉頗並田單隻調遣。一旦秦軍或韓、魏之軍略有舉動,無需請示,即行還擊。”
“是。”四人聞言,顯然有些擔心之色,但還是再度領命道。
沒錯,四人有些擔心,畢竟上將軍的策略可謂是強硬至極了。幾乎是把開戰權直接從中樞下放給了地方的廉頗和田單將軍了。
不過也幸好是這兩位老將軍,老成持重,若是其他立功心切的年輕將領,難免在街道這道名利後會生起挑起戰爭的心思。
但更要緊的是,如今的趙國,本身就要面對燕軍和胡人的襲擾,加之政局隨著趙王的崩殂,勢必陷入混亂,若是邊境上再這麼強硬......
只是出於對上將軍的信任,幾人顯然也沒有提出什麼反對的意見。
而趙括的想法就更簡答了,此時趙國雖然有些危險,但絕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而同時,趙國也到了一個分水嶺的位置。
何去何從,甚至就取決於自己的這次態度。是依舊以強悍的姿態面對各國的挑釁,還是改強硬為溫和,趙國也好、其他國家也罷,都會在等候著自己的答覆。
這一步,不能退,退了就是萬丈深淵。
“令之三,收押隨王上出征之所有文臣,暫罷其位,所有出戰之將,官降一級,減俸半年,待其罪待戰後一併處理。”趙括繼續命令道。
沒錯,趙括此令可以說說,就是在明晃晃地打擊報復,尤其是樓昌和平陽君一系的人。
戰敗,趙括處置了所有的文臣,卻是輕輕放過了武將,這看是不合理的背後,卻才是真正的合理。
所有人都知道戰敗的責任幾乎九成九都在那些文臣的身上,可偏偏話語權都在文臣的手中,因此歷來只有文臣打壓武將的場景,卻絕少武將拷打文臣的情況。
而趙括,就是要趁著這個機會,徹底地改變趙國文恬武嬉的狀態,將武將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上來。
當然,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參與了作戰的將領們還是被降了級,可等與燕軍的一戰結束,這些“戴罪立功”的將士們,自然可以官復原職了,至於俸祿問題,更有燕軍的賠款作為賞賜,可以說,趙括看似高高揚起的鞭子卻是輕輕地落下。
面對這樣的處罰力度,四人那還有啥好說的,當即代替底下的將士們謝過了趙括。
“令之四,命邯鄲朝堂,立即向各國派出報喪之使者,並嚴告各國,討燕之事歡迎各國共同參與,然若有阻趙討燕者,必敵之。”趙括繼續命令道。
“上將軍,此事是否要與藺上卿商議一下,畢竟......”陳勳有些忐忑地建議道。
趙括聞言卻是毫不在意,道:“事急也,上卿既有此書,令本將全權處置,那無論外交內政,本將皆可決之也。”
趙括當然可以決斷了,藺上卿的一番操作,看似是讓趙括在率軍反擊,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在給趙括鋪路呢?
而趙括顯然也接收到了藺相如的這份心意。
內政、軍事、外交,趙括都要收入囊中,當然,這或許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如今顯然會是最佳的切入機會。
不僅僅是因為趙括可以藉助軍事的名義,更重要的是,以樓昌、平陽君為首的一系大臣,都因為這場大敗死的死,抓的被抓,這就為趙括的攬權提供了最佳的時機。
當然,樓昌和平陽君也自不會束手待斃,但,這卻是之後的事情了。
“無礙。”趙括擺擺手,稍作解釋道:“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未復,加之此次大敗,士氣受損之下,恐怕無力招架諸國聯合之進攻。”
話音落,幾人卻是大眼瞪小眼,一臉的疑惑:這無力招架怎麼還發出這麼強硬的通告,是怕其他國家不來嗎?
“越是如此,越不能有絲毫軟弱的表現。”趙括當然明白他們的意外,隨即繼續說道:“只有我們足夠的強硬,韓、魏之流就不敢輕易動兵,僅僅秦國一國,有廉頗將軍坐鎮,可無礙也。”
眾人聞言,也是點頭稱是。
韓之國,自變法失敗為秦軍屢破城池之後,便徹底地淪為了牆頭草,如今上黨再失,如果沒有十全的把握,恐怕很難會出兵;
至於魏國,長平一戰被秦國陣斬十萬,卻是什麼好處都沒有得到,對於秦、趙兩國恐怕都沒啥好印象,不過在經歷過長平之戰後,魏國也該意識到自己與趙國之間的差距,因此也沒有毀盟,若是不能確定能贏,應該也不會出兵。
至於楚國,那是秦國的死對頭,聯趙抗秦還來不及呢,即便不出手援趙,也不會幫秦國,除非秦國能把鄢郢之地還給楚國。
剩下的齊國,那更別說了。如果趙國要打的是旁的國家,哪怕是秦國,齊國都有可能當老六,可唯獨打燕國,齊國必不會出兵助燕。沒辦法,五國伐齊,燕國傷齊最深。
哪怕明知助燕是最好的選擇,哪怕知道燕國與自己有著唇亡齒寒的關係,齊國也不會助燕。
可以說,趙括對於各國情況的把握還是很到位的。
“令之四,命呂不韋為中大夫,負責大軍糧草軍械之籌措。”見幾人領命,趙括隨即繼續命令道。
如果說之前的命令還是在隱晦地奪取權利,那麼趙括這道命令,無異於是公開地以工肥私了。
什麼時候籌措軍需糧草,需要一箇中大夫了?
而如今剛剛還在代地的大軍,又怎麼忽然需要還遠在邯鄲城中的中大夫籌措軍糧了?
顯然,籌措軍需糧草是假,這個中大夫的職務才是真的。
呂不韋,雖然在軍中高層中聲名赫赫,眾將見之皆是拱手避讓,可在官方,呂不韋卻還只是個行商而已。
趙括就是在這次的行動中,將呂不韋拉到前臺上來。同時也是為了更方便呂不韋在邯鄲城中的行動,畢竟一個有權無職之人,還是有著諸多的不便。
另一方面,這個中大夫的職位也算是對呂不韋數月以來辛勞奔波的獎勵了。
在場諸人顯然都知道這位呂大軍師在上將軍心中的位置,雖然覺著有些不妥,但自然也是不敢有什麼意見的。
於是,在趙括的一番命令之下,趙國上下,從內政到外交,從軍事到人事,幾乎通通被趙括納入了囊中。
想必這封命令傳遞到平原君的手中,平原君就當明白自己的意圖了吧。
只是,希望平原君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吧,否則,呂不韋的位置恐怕還得提前動一動了。
長長撥出了一口氣,趙括知道:雜事都已經處理完畢了,該是對最關鍵的問題進行處理了。
“令之五。”趙括的氣息明顯有些不一樣了。
“命,孫崮。”
“在。”
“周騏。”
“在。”
“趙韋。”
“在。”
“點齊兵馬,率軍三萬,今夜子時,隨本將南下,屠燕軍,報世仇。”趙括一拍長案而起,渾厚的聲音充斥著整個營帳。
“是。”三人齊齊答應道。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