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風雲再起邯鄲郡,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揮揮手,趙括吩咐道:“你們三人先去準備吧,軍師留一下。”

“是。”幾人齊齊答應道。

隨即,趙括也站起了身,緩緩走到了呂不韋的身邊,道:“互市之事固然重要,本將卻還有更重要之事要託付給軍師。”

聞言的呂不韋立即雙手抱拳領命道:“敢不從命焉?”

趙括點點頭,繼續說道:“要煩勞軍師以貿易之事趕回邯鄲城,坐鎮邯鄲。”

說著趙括又從懷中掏出了一枚令牌遞到了呂不韋的手中,道:“持吾令牌,必要之時,可越過平原君與趙平二人,直接節制邯鄲城中的三千精兵。”

“這?”呂不韋一時間有些疑惑了,剛剛不是還說這三千兵馬是聽從平原君的指揮嗎?怎麼又給自己令牌?

甚至為何要調三千精兵到邯鄲城,如今的邯鄲城不是已經解圍了嗎?難道怕趙王對自己和家人下手?那也不該啊,直接將家人接出來就是呀,有數百人就足夠了,弄這麼大陣仗反而會打草驚蛇,更是徒惹話柄。

剛剛呂不韋就想要提出來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如今見上將軍又將最終的指揮權給了自己,呂不韋當然要問個清楚了。

“將軍。”呂不韋接過了令牌,微微躬身問道:“不知這三千兵馬是作何使用?”

趙括微微一笑,說道:“邯鄲即將有大變,此三千兵馬既為應急之用,也當時平叛之用也。至於為何有叛?軍師至邯鄲之後,自然可知也。兵權交與軍師,本將只有一個要求:除惡務盡。”

“除惡務盡”四個字一出,呂不韋頓時身子就是一抖。

這四個字若是出自匹夫之口,那不過就是對正義嚮往的一句憤慨而已,可這四個字若是出自一位手掌兵權的將軍之口,那便意味著,屍山血海、流血漂杵。

當然,呂不韋深知,這是一個上位者,該有的果決!雖然不知道上將軍想要除的是哪裡的惡,但呂不韋知道,自己的命運早已和上將軍綁在了一起。

看著趙括“真誠”的臉龐與笑意,呂不韋攥緊了手中的令牌,雙手抱拳頗為認真地回道:“屬下領命,除惡務盡。”

趙括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也就在這一夜裡,南逃的卿秦得到了趙軍圍困燕王在安平城的訊息。

卿秦深知,於公於私,他都必須救出燕王。於公而言,他是燕國的將軍,見王被困而不救,即便他帶回了再多的兵馬也是過大於功;於私而言,他的盟友國相慄腹也在其中,沒有了這位盟友,他卿秦如何能是樂間這等名將的對手。

因此,經過了一番並不算激烈的討論之後,大軍一致決定要衝破趙軍的封鎖,救援王上。

而接下來的一番推演之下,竟然還真的輕輕鬆鬆地就攻破了趙軍的防禦,甚至絕地翻盤也不是不可能。

卿秦都有些驚了!這還是他以十數倍兵力苦戰數日而不可得的趙軍嗎?如此愚蠢的陣型是怎麼擺出來的,莫不是此又是一個陷阱?

不得不說,在閼與城吃過大虧的卿秦算是有些患上了恐趙症了。

即便是面對著必勝的局面,卿秦也不由得懷疑其真實性。沒辦法,在閼與城被趙括碾壓得太厲害了,連自己的親兵都折了一半多在裡面,能不小心翼翼嗎!

其實,又何止是卿秦,在場的燕軍將領們,看著輿圖上被他們撕得粉碎的趙軍陣線,也都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好在,軍營中還是有能人的。

看著趙軍如此愚蠢的擺陣,又想到還遠在閼與城的趙括,當即便說出了一種可能:“趙國內部,會否也存在不合?”

嗯,怎麼說呢?就這個“也”字就用的很精髓!

想想自家,再想想趙國,卿秦很快明白了過來:趙軍在打跑了燕軍主力之後,沒有立即回援閼與城,本身就已經很可疑了,再加上為圍城的顧頭不顧腚的陣型,不合,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了。

那還有啥說的,幹他孃的!

當即,會議便立即透過了卿秦將軍關於“發兵安平,救援燕王,反攻趙軍”的決議。四萬五千多燕軍遂重新備戰了起來。

只是這一切,還在安平城之下的趙王顯然是一無所知的,城中的燕王自然也並不知曉。

一個在帳中安然入睡著,另一個卻在城中瑟瑟發抖著。誰也不知道,就在即將到來的數日之後,兩人的境遇竟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時間,原本寂靜下來的趙國大地再度風起雲湧了起來,一場陰謀的風暴正悄然席捲著趙國的大地。

好在,熱鬧的一夜很快過去,閼與城城中的百姓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趙括便已經騎上了高頭大馬,帶著九千多兵馬,浩浩蕩蕩地開赴了代地。

不多時,數只商旅打扮的車隊也緩緩駛出了閼與城。

等到太陽高高升起,卿秦的燕軍也悄然遁入山林之中,隱蔽地朝著安平城的方向前進著。

所有人都在向著他們所想的目的地狂奔著......

就連趙王,似乎也終於想通了一般,換上了一身閃亮的戎裝。33

隨即,趙軍大營之中,終於敲響了對安平城進攻的戰鼓。

只是,這樣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著實讓下面的將士們很是措手不及。

不說別的,攻城器械就根本沒有準備妥當。

是,沒錯,安平城的城樓並不算高大威武,但怎麼說也是一堵城牆啊,連起碼的雲梯箭塔都不足,你要將士們怎麼進攻,跳上去嗎?

無奈,戰鼓是早晨敲響的,但兵是午後才洋洋灑灑地出來的。

就這拖延之下,趙軍的將士們能有士氣才怪了!好在的是,趙軍計程車氣低落,燕軍計程車氣更是低沉。

這兩相抵消之下,兩軍甚至鬥得“有來有回”。

當然,只看從城樓上懶懶散散的箭矢,就知道,這所謂的“有來有回”是多麼的敷衍。

如果說閼與城的攻防戰,雙方是底牌頻出,各顯其能,精彩紛呈,那麼這安平城的攻防戰幾乎就如同兩小兒拉鋸一般的無趣。

你攻了過來,我便退一步;我回攻而來,你再退下。

看似熱鬧的場面上,雙方的戰損就是上不去。

這還真不是李牧特意的交代,實在是一上午的戰鼓已經消耗了將士們太多的心力,而新做出的雲梯根本不夠前線的將士們所用的。

不擺爛還能怎麼辦?把燕軍逼急了,自己的損失更大!

好在黃昏很快到來,趙王也終於在將士們的請求之下,宣佈了鳴金收兵。

只是,隨著攻城將士們的歸來,一直苦勸趙王收兵的李牧,卻被髮配到了東路,美其名曰為圍殲燕軍做好準備,實際上就是趙王要徹底地掌控中軍的權利。

如果是在今日之前,李牧說什麼也要據理力爭,留在中軍,以保證在發生了類似無禮的軍令時,能夠及時地勸阻王上。

可今日中午,底下的斥候已經悄悄彙報北面發現了燕軍的痕跡。

算算日子,李牧心中清楚,也該是到時候了。

當即,面對趙王的命令,李牧也是就坡下驢帶著自己的親兵就往東面而去。

沒錯,安平城以東的山坳之中,李牧的一萬大軍以埋伏的名義已經在那裡建寨為城,那裡從不是燕軍的生路,卻是趙軍四萬大軍的活路。

為此,在李牧離開軍營之前,還一一拜訪了幾乎所有的校尉級別以上的將領。

一句簡單的:若有事,往東谷。便是李牧的全部話語了。

這話說的那是一點毛病沒有,即便是被告知了趙王,也沒有絲毫的問題,畢竟李牧也算是曾經的主將,如果發生了事情,往他現在所在的東谷遞個信兒,不過分吧。

當然,這話還有另一種解讀,那就是一旦出大事了,敗了或是怎樣,別往邯鄲跑,往東谷跑,哥在那裡罩著你們。

即便將軍們現在不清楚李牧的意思,一旦危機來臨,他們一定能想起來這句話。

這樣一來,李牧也就能儘可能地儲存住趙軍的戰力了。

至於選擇東面,而不是其他幾面,原因倒很簡單,燕軍想要回國,就必走東面。

圍三缺一,李牧缺的就是東面,就是明白告訴你東面有埋伏,給我安心待在安平城裡頭就好。

而圍困東面之後,也在實質上截斷了燕軍與燕國本土之間的聯絡,控制了燕軍主要的糧食運輸通道。即便是燕軍將趙王的本營擊潰,也根本無力再對邯鄲城產生威脅。除非他們想要餓著肚子繼續打仗。

否則,他們就必須趁著還有糧食的時間,要麼打通李牧所在的東面山谷,要麼繞道更北迴轉燕國。

打通山谷,雖然是最直接的辦法,但在燕趙停戰的幾日裡,李牧已經在山谷之中建寨為城,想要攻破有李牧堅守著的城寨,卻也不是那麼容易。

若是糧草繞道,且不說這一繞要消耗要多少,單單改變運輸路線,就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與精力去確定。

因此,受挫之下的燕軍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平局的局面從北面撤回燕國。

如此一來,趙國也就保了下來了。

當然,這樣的想法只是李牧的一廂情願,世上之事,往往都不盡如人意。

但不管怎樣,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朝著李牧所想要的方式發展下去。

而最終的引爆點,也即將到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剛遇退婚,就被偷聽了心聲

憤怒的小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