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平之戰 第261章 酒足飯飽話大戰,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經有些吃飽喝足的白起終於想起心中的疑問,對著趙括詢問道:「括,你的兵到底藏在哪啊?」
沒錯,酒過三巡之後,兩人的關係已經上升到了知己的程度。而對於趙括的稱呼自然從馬服君的敬語,變成了「括」這樣親近的稱呼。
而此時的趙括顯然比之剛剛還要更為放鬆一些,身子已經是半倚著的形態。聞聽白起的問話,趙括也沒有坐正身子的想法,舌頭一卷,又是一大塊的肉吞入腹中,喃喃道:「在大糧山裡頭。」
「大糧山?」
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饒是白起心中已經有所猜想,聽到趙括的回答後,心中還是不由得一驚!
大糧山,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說明了太多的事情。
大糧山,丹水以東,趙軍積聚糧草之地。要知道,趙括在抵達上黨戰場之後,便立即著手開展進攻事宜,不日便全軍向著丹水西岸的秦軍壁壘發起了進攻。
一旦大軍渡過丹水之後,再有十餘萬大軍換防東岸,進入大糧山,自己的斥候探馬們不會不知道。也就是說,在趙軍渡丹水攻壁壘之前,趙括便已經將趙軍十餘萬主力精銳,給偷偷地藏入了大糧山中。
而想要做到這點,只有一種可能:趙括一到韓王山趙軍主營,便開始了藏兵的行動。
換言之,趙括從來這上黨之前,便已經決定藏兵而戰。
「為何?」白起繼續追問道。
白起問的當然不是為什麼選址在大糧山,事實上,整個戰場上能藏兵的也就那麼幾個,大糧山顯然是其中最佳的選擇。
白起問的是為何趙括從在一開始就選擇在大糧山中藏兵。
「因為打不過。」趙括繼續簡短地回答道:「廉頗將軍帶兵守王齕尚且困難,我來?更打不過,更何況對手極有可能還會換成您老哥。更要命的是,我還得進攻,不可能打得過的。」
按道理來說,既然明知打不過?不更應該投入更多的兵力想辦法打贏才對嗎?怎麼會還抽調近四分之一的戰力藏起來呢?那不更打不過嗎?
自相矛盾?
不,白起顯然是聽懂了趙括說的是什麼。
因為打不過,即便加上那十萬大軍也打不過,那倒不如將一部分兵力藏起來,能少死一些是一些,總好過全軍覆沒的吧。
可這又帶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明知打不過,趙括為何還要來打?
只是這個問題,白起並沒有問。因為白起自己已經知道了答案——沒有辦法,不來不行。而這其中,還有不少的功勞要歸功於白起自己以及秦國。
若不是秦國的暗探與間諜沒日沒夜地散播所謂的「秦畏者,馬服子」的言論,也不會激起趙國邯鄲城裡洶洶的民意,甚至趙國的朝廷也根本不會想到要讓趙括來頂這個雷。
可以說當時的趙國,上至趙王,下至黎民百姓,不論是出於想要趙括頂雷的想法,還是真的看好趙括的能力,幾乎有一個算一個都想要趙括出山力挽狂瀾。甚至到了馬服君趙奢的舊部,許歷都來勸說的地步。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趙括即便是知道自己此去必敗無疑,又能有什麼選擇?
歷史的浪花中,當日的趙括,顯然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顆沙礫而已,不肯上岸,那就會被踩入河床的底部,永世不得翻身。
想及此處,白起不由得覺得也有些對不起趙括,剛想舉起酒爵敬趙括一爵,可忽然又想到,自己才是受害者啊!要不是有趙括插這一手,自己豈會在此「賞月」?
「害人者,終害己也。」白起不由得自嘲道。
趙括也適時地舉起了酒爵,與白起停在半空的酒爵微微一碰,道:「你我皆是這滾滾紅塵中人,身不
由己那是常事,所能做的無非是無愧於心罷了。」
說著,一仰脖,又是一爵黃酒落了肚子。
草棚之外的許歷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旁人不知道許歷可是很清楚,趙括的傷口晨間剛剛迸裂,如今如何能再進這許多的酒?當然,看著兩位大將相談甚歡的樣子,許歷再擔心也不敢上前勸阻。
聽著趙括頗有哲理的話語,白起簡直不能相信這麼透徹的話語居然是從眼前的這位年輕人的口中說出。
豁達、樂觀、年輕、通透......
幾乎所有的美好的名詞都可以冠在趙括的頭上,只可惜,此人助趙不助秦啊!
想及此處,白起也是一仰脖,將爵中黃酒一飲而盡。
「魏國為何會答應參戰?」放下酒爵的白起繼續問道:「以魏王之懦弱,尤其在伊闕之戰後,豈敢再與我大秦為敵?」
趙括聞言點點頭,說道:「魏王自然不敢。但信陵君敢!而且信陵君很清楚,唇亡齒寒,上黨之地絕不能落在秦軍手裡,否則不僅趙國將處於絕對的被動,魏都城大梁更是要步安邑的後塵。再加上一點點的利益誘惑,不怕信陵君不動心。而只要信陵君動心了,以他之能,總能想道辦法出兵的。」
「一點點利益誘惑?」白起問道。
「河內地。」趙括也很乾脆地回答道:「吾答應在佔領上黨後為魏國取河內之地。」
「那如今?」白起有些驚訝道,一是驚訝趙括的大手筆,一郡之地,居然只是一點點誘惑?二是驚訝趙括的心大,沒有王命在身,居然就敢答應為他國取地。
「如今自然不作數了。魏軍都已經撤退了,自然沒有資格享有勝利的成果了。」趙括笑著說道:「拼著不遵王命換來的地盤,豈能與之魏國?」
「你就不怕天下悠悠眾口,口誅筆伐?」白起也笑了,雖然嘴上不饒著趙括,心中卻是頗為欣賞。如此貪婪土地而厚顏無恥之人,倒是跟老秦人有些像了。
「一來呢,本就是密謀,根本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此事。二來呢,還是魏國撤得太快了,若是他能堅持久一些,此戰也不會拖到如今的地步。」趙括毫不在意地說道:「做大事而惜身,單憑這點,魏國就沒資格再要什麼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