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平之戰 第054章 築壘為堡御秦軍,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括揮揮手,又看向另一個傳令兵,道:“二令北路許歷將軍所部,立即按照原計劃,派出有力一部,過壁壘後向北延伸,穿山而過,務必迅速與百里石長城防線部隊達成聯絡。同時注意探查地形地貌,儘可能找出所有可以通往長平關的小路,嚴防死守,務必將所有小道控制在手中。”
“是!”另一傳令兵當即領命道。
“三令,大軍、糧秣迅速西渡,並開始打掃戰場,收攏傷兵,收集秦軍之糧秣軍械。傷兵統一運往百里石長城防線,交付田單將軍。”趙括繼續有條不紊地下令著。
“是!”又一傳令兵匆匆領命而去。
“四令,南部李傑所部,按照原計劃,迅速向南面穿插,三日之內,在界牌領前構築簡易防線,將戰場分割,徹底堵截住秦國來自河內可能之支援。”
“是!”
“五令,都尉陳璋自丹水撤防,恢復丹水流量,並行接管後軍所部,立即著手修繕修繕秦軍壁壘,以作防禦之用。”
“是!”
“六令,大纛前移之秦軍舊營之中,戰線全部前移。每里路上,依據山形地勢之優,開始輪番修築壁壘!全軍邊修邊進!”趙括看著遠處逐漸清晰的起伏山巒,緩緩說道:“我要把這上黨修成一個大大的堡壘!”
傳令兵微微一愣,隨即雙手抱拳,領命而去。
沒錯,已經知道自己即將被包圍的趙括,怎會毫無準備地就鑽入秦軍的圈套之中,不論是出於減少損失的角度,還是出於儘量拖延時間的角度考慮,趙括都必須做些什麼。
而這堡壘戰,就是趙括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
堡壘的建立不僅令趙軍的將士們,佔據防禦的優勢,能夠以少量兵力阻擋大量的秦軍,甚至以民壯的雜牌軍微弱的戰力,也能稍稍抵擋住秦軍的精銳。更重要的是,躲在房中被包圍和在曠野裡被包圍,從心理上便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事情。顯然後者的心態要比之前者好上不知多少。
同時,堡壘還是一個天然的存糧基地,偷偷往其中儲存些糧秣,更是能堅定守卒的信心,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便是這個道理。
你秦軍不是想要包圍我嗎?行呀,那你就包圍吧!這依據地形優勢修建的成千上萬的堡壘,想要一一攻破,怎麼也要耗你個十天半個月的吧,甚至只要佈置得當,堅持個把月也不是什麼問題。
而這十天半個月乃至一月的時間,便是趙括為援軍抵達所能爭取到的時間。
更妙的是,修築的這些堡壘,除了真正深入戰場的秦軍,其他國家想要得知其中情況,那是千難萬難的,而秦軍顯然也不會告訴他國:趙國有多麼難打!
如此一來,一個資訊差也就出現了。
在他國的視角之中,趙軍主力已經被秦軍所圍困,在無險可守的光狼城至西岸壁壘之間,顯然不日就會被全殲。
而實際上至少在一個月中,趙軍主力並無大礙。
可不能小看這個資訊差,最終趙軍還能剩下多少戰力,這個資訊差至關重要。當然了,援軍能否儘快趕來,依然是個未知之數。
趙括只是做好他所能做的一切。
當然,這個堡壘計劃並不是十全十美的。至少,秦軍在得知之後,便立即會心中起疑——說好的追亡逐北呢,怎麼原地修起了堡壘了?不會是看透了自己的誘敵之策吧。
秦將白起可不是碌碌之輩,產生這樣的疑問,再合理也不過了。
但趙括表示:如今趙、秦兩軍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同兩隻殺紅了眼的巨獸,即便再清醒的將領也阻止不了繼續的廝殺。
即便是白起有了這樣的猜測,又能怎樣?
退出上黨?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繼續對峙?顯然既趕不走趙軍,也不符合秦國的國策。
包圍住趙軍,然後慢慢吃掉已經是最好的辦法。
即便是有所猜測,但想要從趙軍的堡壘計劃中聯想到可能來自外部的援軍,簡直需要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
趙括相信白起或許會有這個想象力,但一來廉頗這路已經隨時準備出發,且不論廉頗的說服力相較於普通的使者要高出不止一截,更重要的是——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首先白起發現自己的堡壘計劃就需要時間,即便白起天縱之才,立即想到了自己的想法,也已經是戰略包圍已經開始階段了,此時白起想要秦王對諸國發動外交攻勢,從上黨派信使回咸陽,朝中再討論討論,再派出使者到諸國都城,恐怕已經不是十天半個月就能完成的了。
十天半月,秦軍早就完成了對於趙軍的包圍,若是秦軍圍而不攻,坐等自家大軍自潰,那是趙括最想要的結果了,畢竟他可是帶足了糧草,想要趙軍因糧草不濟而自潰,沒有個把月,根本不可能。歷史上,即便缺糧,趙軍也堅持了四十六日,如今糧秣足夠支撐月餘,這個時間只會更長。
同樣在這十天半月的時間裡,該出兵的早就出兵了。
所以,趙括的計劃,幾乎是一個陽謀。
當然,若是白起一意孤行,或是不顧傷亡一力死戰,或是說服秦王及時止住外國之來援,一切勝負又另當別論。
而面對這樣的風險,趙括實際早就做好了鋪墊——進擊西岸壁壘之時,趙括便已經暗暗給包括白起在內的秦軍將領“暗通款曲”。
從截斷並不算湍急的水流,到大軍的分批次渡河,再到壁壘之戰中遲遲未令大軍全線渡河,甚至兩度下令大軍暫緩渡河,最後的追擊“三十里”即止的將令……
種種命令,不僅是出於戰場形勢的考慮,更是在悄悄地給包括白起在內的秦軍將領傳遞出一個訊息——趙括是個謹慎的將領。
而秦軍的將領一旦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趙括所推行的堡壘計劃,也就變得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了。畢竟一個謹慎的將軍,沿途設防,步步為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是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