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賬單
紅酒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章 賬單,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紅酒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魔都微電能批次供應的是90nm光刻機,顯然離40nm距離不小,前者生產28nm都已經非常艱難了。
不僅良品率低,產量還比較少,工序也複雜,成本也是相比同級高得離譜。
對於汽車,X32115和32116兩三千的價格不算什麼;對於航天,即使用碳化矽晶片生產線自動生產,單價幾萬塊一片的X32035更不算什麼,成本在整個系統上都可以忽略。
但是對於消費級電子市場,少則幾千萬,多則幾億十幾億的出貨量來說,單價降低10塊錢都能帶來巨大的競爭力和誇張的利潤。
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錯,華國的晶片設計能力也是不差的,但是生產出來的晶片如果成本太高根本賣不出去就很麻煩了。
即使政府和保密單位會有一批不小的訂單,但能跟龐大的民用市場比嗎?
不能,現在華芯國際28nm生產線的晶片成本比臺積電14nm都要貴上幾倍,完全是違反了半導體發展定律,本來都不應該生產的。
當何玉明委婉地表達了目前他們只能將55nm晶片的成本和良品率控制到和國外主流水平相同,再高就不行時,峰會的場面都僵住了。
55nm的成熟工藝,這能用?
就算三進位制BUFF加成,也沒法逆天而行,用幾千萬模擬場效電晶體和十幾億電晶體搏一搏吧?
控制不了成本,拿什麼去和藍綠紅廠、三星高通拼?
王民江也是暗惱自己居然忘了這一茬,獨立出來太匆忙,之前都是做給車機和航天用的晶片,成本其實都不太在乎的。
於是這一天的峰會暫時中止,王民江連夜向林炬求援。
“什麼?2020年前搞不定?不可能吧。”
雖然嘴上說著不可能,但林炬還是相信了,光刻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低端一點的還好,高階的就只有ASML一家能生產。
荷蘭的ASML也不是憑著自己有多厲害,是依靠全世界包括華國的數千家企業組成的龐大供應鏈製造,如果要生產晶片,生產線上又是一條長長的供應鏈,還真不是一家技術突破的問題。
林炬想了想,先嚐試在系統研究院裡新建任務:
【新建任務:研製能以96%以上良品率生產14nm晶片的光刻機及配套化工原料
當前進度:0%】
然後,他嘗試投入了五千萬進去。
進度從0%漲到了了0.01%。
心中計算一下,也就是說推進到100%要花費5000億?
看來用系統加速不太可能。
那麼剩下的方式就只有試試能不能從基地獲取了,就是那臺能生產14nm碳化矽晶片的全自動生產線。
這條全自動生產線功能強大,只需要購買高度提純的原料,從送料口送入,這條佔據了相當大地下和地上面積的生產線就自動進行切割、刻蝕、封裝等一系列工序,是黑科技中的黑科技。
輸入設計圖紙和幾種原料,然後等一個月,晶片就出來了,雖然產量少,但其中的技術力量簡直難以想象。
但沒有人敢去拆,如此精密的裝置內部潔淨度肯定比無塵室還高,拆下來絕對廢了。
如果實在想研究裡面的技術,就只有新建一個B級基地,然後拆掉裡面的生產線進行逆向仿製。
這個難度……恐怕也不會比直接研究矽晶片達到7nm工藝低到哪裡去,甚至可能更高。
等到7月27日的時候,和林炬聯絡了一夜的王民江宣佈暫時休會三天。
同時,王民江輕鬆地就面見了對峰會極度關注的上級,將遇到的問題說了出來。
聽到可能因為成本因素三進位制體系也可能難以推行,上級最初的反應是失望以及一絲絲的坦然。
哪有什麼彎道超車,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是自己太著急了。
但就在他失望的時候,王民江下定決心說了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訊息:
那些提供三進位制愛好者的海外華人同樣也是各大晶片設計製造企業的大拿,不乏與光刻機技術相關的。
他們不好直接提供資技術資料,但可以透過秘密渠道透過電話給予某些關鍵技術的指導,甚至可以拉上其他國家的人。
如果魔都微電或者華芯國際需要,就帶人去新遠公司透過經緯衛星網路進行保密聯絡,詢問一些關鍵技術或許會有些幫助,不過這些指導也並非沒有代價,他們需要錢,很多錢,可以由新遠公司代償。
據王民江透露,一個問題的價格可能就要以億計算,但一定是保證能解決。
上級先讓王民江回去,然後等到了休會的最後一天,參加峰會的代表們都要絕望的時候,科工委命令,由國內7家國資的晶片製造相關企業派出技術專家,帶著目前遇到的技術難題秘密集結。
同時,半導體峰會再休會四天。
命令來自很高的級別,在一下午的時間裡就將各大企業的核心研究團隊領導人員聚集起來,分坐八趟航班悄悄飛到了新遠公司。
在飛機上,一共43名來自晶片製造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在簽署保密協議的同時,還簽了一份新遠宇航動力研究院微電子部門外聘顧問的合同,每年可以享受一定的津貼和福利。
王民江說這是林廠長的要求,也沒人覺得有太大問題,一份合同約束不了什麼。
28、29、30日,43名外聘研究員被秘密集合到新遠的一個獨棟小樓,近乎封閉地待了96小時,提出了七十多項極其關鍵的技術難點,以及二十多種化工原料以及特殊材料的合成加工工藝。
而在暗中,林炬則是看著3名A級科學家,9名B+級工程師,31名B級工程師,震驚地合不攏嘴。
上級是真的相信了,所以是真的派來了國家的尖端科研人員。
官方只是略微出手,就拿出了難以想象的豐富人才資源庫。
只能說明猛人還是真的多,但他可沒有任何敢於私吞的意思,將這些豪華陣容的研究員組成晶片技術公關小組,然後把他們所遇到的上百項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列入系統任務,開始研究。
四天以後,當這43名研究員出來時,迎接的人們發現他們雖然看上去有點不修邊幅蓬頭垢面,但精神出乎意料的好。
同時,王民江將一份整整102億元的賬單交給了上級。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