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驚魂的朱允熥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三章 驚魂的朱允熥,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驚雪,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抽調國子監優異監生去地方支教,這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只是楊士奇有些肉疼,畢竟這些優異之人,可都是國子監眾多先生耗費心力培養出來的傑出學生,只需要三年時間,他們所掌握的學識與技能,定會遠超任何朝代的官員。
這些人不僅精通儒家學問,還精通數學、雜學,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
現在還不是用他們的時候,需要呵護,給他們更多時間。
“皇上,臣認為有所不妥,若將這些人抽調地方,地方自會受益,只是眼下正是他們求進之時,調離國子監,多少有些揠苗之意。”
楊士奇嚴肅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
朱允炆點了點頭,抬頭看向遠處的學堂,憂慮道:“朕何嘗不知揠苗助長的典故,但山西移民正在進行之中,朝廷已然答應他們,要設定大量學堂,允許其子孫免費修習學問。可問題是,儒士眾多,雜學之師寥寥,供給國子監、府已是極限,州縣更無一人,若如此,豈不是朝廷食言?”
楊士奇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雖說雜學在民間,抽調一批人上來也是可行的,但擅長雜學,未必擅長教學,這是兩回事。
找一個會種地的教導農業學,可他也不識字,滿嘴什麼草,半天說不到點子上也不行啊。
讓顧三審這個傢伙來執教兵學院,他估計能把軍隊的那一套直接挪用過來,甚至誰犯了錯,會抽鞭子打人,至於講解要點,那是什麼,跟著做動作不就好了?
敢質疑,罰你圍著國子監跑十圈。
所以,這才需要編纂教材。
國子監的教材種類很多,能兼修四門雜學的監生,已經算是優異的了。也只有這樣的監生下放到縣學,才能以一抵三,抵十……
如果讓不精通的監生帶著教材下去,他們自己都不懂,怎麼教孩子,怎麼教縣學生員?
師父糊塗,還學生還能聰明嗎?
朱允炆看著楊士奇,肅然道:“世上沒有兩全法,為大局與長遠,總需要有一代人或兩代人去犧牲,這是他們的使命,也是他們的光榮。”
楊士奇有些不甘,李-志剛也面露痛苦。
朱允炆用手彈了彈皺了的衣裳,道:“啟迪民眾,掃盲天下,文教四方,方稱建文!朕以建文為年號,就是想一掃洪武戾氣,以文教為重!眼下國子監肩負文教使命,若不敢挑起這副擔子,而是推脫三五年,那大明百姓答不答應?”
楊士奇心頭一震,連忙道:“國子監願肩負文教,抽調優異監生前往地方執教。”
眼下的痛苦與犧牲,換來的是大局與未來。
人若過於在意眼前的得失,損耗與失去的,便是未來。
就是這一個簡單的道理。
只是,簡單的令人痛苦。
朱允炆笑了笑,說道:“國子監監生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讓他們至地方執教,一律為訓導,全權負責教學,教諭有權上奏、無權干涉。另外,國子監後續編寫的新教材一律郵送,讓他們自學,若有不懂之處,允許他們借驛站傳書信,待郵局鋪至全國,轉走郵局的渠道。一句話,朝廷不會放棄他們。”
楊士奇與李-志剛這才鬆了一口氣,這些優異監生都有著不錯的悟性,只要給他們教材,一定可以繼續鑽研學問,他日有所成就,也是可以預期的事。
楊士奇就是自學成才的典範。
敲定了此事之後,朱允炆走向一間學堂,讓其他人在外面候著,自己走了進去,監考的博士見狀不由起身,卻為朱允炆揮手製止。
坐在最後一排,看著答卷的眾人,朱允炆有些恍惚,這若是再加上燈泡,窗簾,弄個投影儀什麼的,和後世還真沒什麼區別了。
後世的那個人三落三起,他出山之後,可沒有將手直接抓向軍事,也沒有抓向經濟,而是先抓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人才為本,科教興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些話都深深刻在朱允炆骨子裡的,畢竟如果沒有那位偉大的人,後世人說不定連讀書上學的機會都沒有。
四十年科教,四十年教育,四十年人才碩果累累,才有了盛世輝煌,舉世矚目!
那自己有多少年?
自己又要花多少年才能在根上解決教育的問題?
這裡的教育又如何推行?
它不姓資,也不姓社,而是姓封,照搬後世的教育經驗,會不會帶來洪水猛獸,然後把自己給淹沒了?
“皇上?!”
“皇上!”
朱允熥交了卷之後,轉身看到了後排的朱允炆,瞬間驚呼起來,其他人也紛紛回頭,起身行禮。
朱允炆走出思緒,對眾人道:“都免了吧,這裡不是朝堂。”
“皇上。”
博士王文走了過來,一臉笑意。
朱允炆問好幾句,王文都已經哆嗦起來,估計再聊下去,這位都要血脈噴張了,於是便取來了試卷,翻看一份看了看,笑道:“朱高熾,你這數學……”
朱高熾鬱悶至極,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朱濟熺,明明是他的試卷在最上面,他在取來的時候,竟然換了位置,怪不得剛剛這麼積極。
朱濟熺聳了聳肩,看向屋頂。
自己數學也不咋滴,你好歹是燕王世子,多擔待一些咋啦?
朱允炆微微搖頭,然後看向一臉嘚瑟的朱濟熺,問道:“把你的試卷找出來,朕看看……”
“啊?”
朱濟熺臉色蒼白。
朱允炆見狀,哈哈大笑,將試卷交給了王文,道:“先生辛苦了。”
王文連稱不敢。
朱允炆喊了朱高熾、朱濟熺與朱允熥,走出學堂,至了一處空曠處,說道:“聽聞你們在國子監過得不太好,有沒有怨朕把你們送過來了?”
朱允熥等人連忙搖頭,齊聲:“沒有!”
哪怕是心裡怨了三千次,也不敢在朱允炆面前承認一次啊。萬一被皇上抓住把柄,說不得後面會吃大虧。
他們都是好漢,絕不會吃眼前虧。
朱允炆也不拆穿,看向朱允熥,道:“朝中大臣屢屢上書,希望朕早日將皇兄分封外地,你如何想的?”
朱允熥心頭狂震,目光驚懼。
朱高熾、朱濟熺也深吸了一口氣,不敢大聲喘息,皇上今日來,是來者不善啊。
朱允熥此時也慌亂到了極點,朱允炆的問題,極為要命。
如果自己回答,早就想去封地了,給我一塊地盤,我去地方當個王爺。
那完了。
不死也得脫層皮。
離開京師去封地,那不就是離開皇帝,離開皇后與其他兄弟姐妹了嗎?
如果渴望離開,那就顯得自己心性薄涼,不念親情。
而且去封地本身就有著割據一方的意思,皇上會不會想自己有二心?
如果自己回答根本就不想離開京城,就想待在京師,好好陪在皇上弟弟身邊,那也完了。
朱允炆可能會想:待在京師?以京師為據點活動,結交大臣,意圖不軌?
朱允熥急得滿頭大汗,到最後,只好低頭說道:“臣之去留,全憑皇上安排。”
你愛咋滴咋滴,我聽你的還不行啊。
朱允炆淡然一笑,道:“朕只是問,你想去封地,還是想留在京師,並無其他之意。”
朱允熥暗咬後槽牙,心想:沒其他意思才怪呢。
朱允炆見朱允熥如此,便說道:“罷了,你還是留在京師吧。夏考之後,便是兩個月的長假,你們三人可有什麼打算?”
朱濟熺見朱允熥還在後怕,朱高熾在擦汗,便說道:“皇上,國子監佈置了課業,暑假需完成一份調查,至於調查內容,多要求體現民間生活。我等尚未拿定主意……”
朱允炆笑道:“既然你們沒有拿準主意,那朕給你們出個主意如何?”
朱濟熺不自然地笑了笑,自己拒絕還來得及嗎?
朱允炆收斂了笑意,突然換成了一副悲傷的神情,道:“前不久,衍聖公因病而薨,其子孔公鑑尚在服喪,衍聖公府無法再監督會通河疏浚之事。既然你們有空暇,不妨去幫朕看看會通河疏浚如何,是否有官吏欺民、貪腐之事。”
朱濟熺吞嚥了下口水,朱高熾張著嘴不說話,朱允熥只低著頭。
南京與濟寧,來回兩千餘里,光路上時間就需要一個多月,你這是讓我們監工,還是讓我們沿途看風景?
原本還想著暑假了,兄弟幾個去秦淮河調查下歌女的三圍,這下好了,一杆子打到濟寧去了……
皇上,你太不地道了啊。
“怎麼,你們不想為朕分憂?”
朱允炆見沒人說話,便補了一句。
“臣等願意。”
朱濟熺、朱允熥、朱高熾實在是沒辦法了,想哭又哭不出來。
朱允炆誇讚三人忠心為國,並囑託三人夏考結束之後,趕緊上路,不要在京城瞎溜達,並周密地安排了三人的出發時間,返程時間……
待三人哭喪著臉離開之後,朱允炆招手,對顧三審說道:“給燕王、珉王、遼王、代王送個口信,明日朕設宴招待。”
顧三審瞭然地點了點頭。
朱允炆揹負雙手,看著國子監的池水,一陣東南風吹來,幾片葉子飄舞著落入池水之上,如舟泛波,悠然自得……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