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初弦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四0章 出使突厥,家父唐高祖,今宵初弦月,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城,武德殿內,滿朝文武整齊排列,三日一次的大朝會開始了。議程進行到一半,阿爸道:“諸位愛卿,朕派到秦州的細作傳回訊息,薛舉向梁師都和突厥的莫賀咄設部派出了使者,想約他們合兵攻打長安。朕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向突厥莫賀咄設部派出使者,攜帶重金賄賂莫賀咄設,拆散他們的聯盟,不知哪位愛卿願意出使突厥?”

阿爸說完,眾大臣竊竊私語,沒人應答。阿爸的目光在眾人臉上逡巡一圈,抬高嗓門道:“眾位愛卿,誰願意出使突厥莫賀咄設部?”他的話音剛落,李智雲站了出來,拱手道:“阿爸,兒臣願意!”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一聽,紛紛將目光投向李智雲。李智雲之所以毛遂自薦,要求出使突厥,是因為他已經派人打聽清楚了,上次他回長安途中救下的那個張守義,其子張長遜確實是五原通守,而突厥莫賀咄設部的牙帳,就在五原郡的北面。他如果出使莫賀咄設部,就可以順便把張守義護送到五原郡。

另外,張長遜因為中原大亂,以整個郡歸附莫賀咄設部,被莫賀咄設封為割利特勒。有了張長遜這層關係,李智雲出使莫賀咄設部,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阿爸同意了,任命李智云為使節,攜帶金銀珠寶,出使莫賀咄設部。因為他是使節,所以新軍就不能帶了。李智雲讓親事府和帳內府抽出一百名侍衛,組成了自己的儀仗和護衛。

李智雲把訊息告訴了張守義,讓他做好出發的準備。一切準備就緒後,李智雲騎馬帶著隨從,張守義坐馬車帶著護院,一行人離開了楚王府。他們來到長安北面的光化門,只見城門口站著幾十個人,他們個個身背行囊,手牽馬匹,為首的正是都水監宇文歆。李智雲一見,翻身下馬。宇文歆走了過來,抱拳道:“楚王殿下,皇上有旨,讓末將陪您出使突厥。”

當初,李智雲在晉陽的時候,曾與宇文歆一起巡查州縣防務,兩人還在夏縣聯手挫敗了高曇晟的叛亂,算是老相識了。李智雲微笑地點頭道:“詔令本王已經看到了。宇文將軍,咱倆又成了搭檔了。”

“末將願以王爺馬首是瞻。”

“那好,咱們就出發吧!”

眾人紛紛上馬。大隊人馬出了光化門,一路往北,向著五原郡(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進發。

從長安到五原郡路途遙遠,不僅要跋山涉水,還要穿越沙漠。眾人艱苦行軍,足足走了一個多月,才抵達五原郡境內。

五原郡系戰國時期趙國和秦始皇所置九原郡之東半部。九原郡一帶在古籍中被稱為北假、河南地。秦朝滅亡後,這兒被匈奴侵佔。漢武帝元欮二年(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驅逐匈奴人,在原秦朝九原郡的屬地設定了五原、欮方二郡。

五原郡的轄境相當於今天內蒙古陰山、烏加河以南,庫布齊沙漠以北地區。五原因為地處邊陲,也被作為關塞名,如唐朝賈至所作《出塞曲》:“傳道五原烽火急,單于昨夜寇新秦”。

隊伍在茫茫的草原上前行。李智雲騎在馬上,極目遠眺,只見連綿的群山橫亙在北方,那便是陰山山脈的中段大青山。他又扭頭朝西北方向望去,一條寬闊的河水像閃光的玉帶似的蜿蜒曲折地流淌著,那就是石門水(今昆都侖河)。

草原上,三三兩兩的牧民正在放牧。與朔方郡不同,五原郡位於河套地區的邊緣地帶,這兒的農業生產條件並不太好。所以,這裡的邊民除了做買賣外,大多數都是放牧為生。

五原郡的郡治在光祿城。漢武帝時,在鄰近匈奴的邊地大規模修築長城和要塞。光祿城是漢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光祿勳徐自為所修築。光祿城西北一線,還有支就、頭曼、呼河、宿虜(受降城)等數座城堡要塞,每座城堡的中間以長城相接,被稱為列城。

眾人在草原上跋涉了一天,太陽西垂之時,遠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座城廓。與李智雲並轡而行的宇文歆用手一指,道:“王爺,光祿城到了!”

大夥兒進城後,已經到了點燈的時分。街道上點點燈光亮起,昏黃了這偌大的一座城。路上行人不少,有的地段還相當熱鬧。百姓大多穿著漢人的服裝,與內地的百姓並無什麼不同。看的出來,這裡的百姓過著平靜而安逸的生活。李智雲與張守義在十字路口分了手,李智雲等人去找驛館,而張守義去找兒子。

眾人找到了驛館,辦完入住手續後,剛安頓下來,一名侍衛走進了李智雲的客房,道:“王爺,有人要見您。”

“快請!”

侍衛出去後,少頃領進一個人來。李智雲定晴一瞅,此人身穿一件寬鬆的長袍,年紀約莫三十多歲,中等個頭,長方臉,臉龐的輪廓剛勁有力,兩道粗黑的眉毛,一對明亮的眼睛,頜下一縷短鬚。

來人看見李智雲,拱手道:“敢問您就是大唐的楚王?”李智雲點了點頭,道:“請問您是?”

“在下隋朝五原通守張長遜。”

“原來是張大人,失敬!失敬!”李智雲連忙還禮。

“殿下救了家父,又不遠千里把他護送到此。如此大恩大德,在下沒齒難忘,請受在下一拜。”張長遜說罷,撩起長袍就要下跪。

李智雲一見,慌忙上前阻攔道:“張大人,使不得!千萬使不得!”張長遜見對方誠心誠意地阻攔,只好後退一步,給李智雲鞠了一長躬。李智雲微笑地:“張大人,不要如此客氣,請坐。”說罷讓侍衛泡茶。張長遜攔住道:“殿下,不必了。在下在寒舍略備薄酒,為殿下撣塵,還請殿下不吝光臨。”

“這……”李智雲之所以猶豫,是覺得天色似乎有些晚了,不太方便。

張長遜一見,忙解釋道:“寒舍離驛館只有一箭之地,抬腿便到,很方便的。”李智雲聽了,轉念一想,自己這次出使莫賀咄設部,難免要求助於張長遜,所以,早晚都要結交他。想到這兒,便點頭道:“那就打擾張大人了。”

李智雲叫上了宇文歆,張正和蔡虎,幾個人隨張長遜步行來到張府。他們被引到後花廳,張守義早已在那兒等候了。他見到李智雲,又說了一番感謝的話。

眾人圍桌而坐,僕人端上菜,斟滿酒。大夥兒把酒言歡,邊吃邊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長遜對李智雲道:“殿下,聽家父說,您這次來是要見莫賀咄設?”

李智雲點了點頭,道:“本王奉阿爸的皇命,出使莫賀咄設部,還要勞煩張大人幫忙引薦。”張長遜一聽,擺擺手道:“些許小事,何足掛齒?殿下一路勞頓,先休息兩日,我再陪同殿下去莫賀咄設的牙帳。”

李智雲笑了笑,道:“休息就不必了。本王肩負使命,想早一點見到莫賀咄設。張大人,明日一早咱們便出發,如何?”張長遜聽了,點頭道:“那好,就聽殿下的。”

酒席散後,李智雲等人告辭離開。父子倆人將客人送到大門外,張長遜吩咐兩名僕人提著燈籠將客人送回驛館。

父子倆回到府中,張長遜請父親到書房中飲茶。張守義來到書房中坐下,端起丫鬟奉上的香茗輕呡了一口,放下茶盞,瞧著坐在對面的兒子道:“遜兒,為父聽說,你歸順了突厥,還被突厥人封了個什麼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長遜放下茶盞,解釋道:“父親,中原內亂,盜賊蜂起,兒子這麼做,也是自保之策。”張守義滿臉疑慮地:“突厥人不知禮義,乃蠻夷也,咱們可是華夏子孫,與他們水火難容,你可不能忘本啊!”

“父親放心,兒子投靠突厥人,不過是權宜之策。待天命有歸,江山一統,兒子自然會率屬下軍民迴歸中原。”

張守義聽了,點了點頭,道:“目下中原雖然戰亂頻仍,群雄逐鹿,然據為父觀察,大唐似乎佔了上風。那李淵本來就是隋朝貴勳,且天下早有傳聞,李氏當為天子。為父這次在長安住了一段日子,眼見長安市井繁華,百業興旺,頗有新朝的氣象,吾兒不如就轉投大唐吧?”

張長遜聽了,沉吟片刻,道:“父親,還是容孩兒再想想吧。”張守義促督道:“你可要早些拿定主意。”

次日一早,李智雲便率領隨從離開了驛館,跟隨張長遜去莫賀咄設的牙帳。張長遜沒有帶軍隊,只帶了十幾名隨從。看來,他與莫賀咄設相處的還算融洽。

莫賀咄設的牙帳設在陰山之北。隊伍走了兩天,才來到牙帳所在的牧場。李智雲坐在馬背上放眼望去,只見藍天白雲之下,大草原蒼茫遼闊、壯麗富饒。他突然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敕勒川》:“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叔宋太宗

吳老狼

惡婦撞了頭,爬起來後良心發現了

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