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一 第九十八章 指桑罵槐,大魏芳華,西風緊,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亮夫婦一直住在王家府邸,到十月初一時,秦亮要去參加朝會、正好與王廣的車駕同行。王廣不久前已封為客曹尚書,三品大臣,大朝必定要去。
一行人先去宮城西門。乃因正南的閶闔門一般不用於通行,宮城中軸線上的司馬門更不能走;而上朝的地方太極殿,位置靠近宮城西牆。所以官員們上朝、覲見,基本都是走西門,方便又快捷,進去直接到太極殿外的廣場。
西門兩側有兩座闕樓,十分雄壯華麗,這種很具時代風格的建築、看起來古風盎然。丈婿二人先去了一處署房,在那裡等著搜身。署房內有十幾個人,看起來與王廣認識,大家就是走個過場。
“大長秋的中宮謁者令張歡。”王廣嫻熟地引薦一個宦官。
秦亮立刻揖拜寒暄。張歡也急忙還禮,說道:“君真是謙遜守禮。”
說了兩句話,張歡一揮手,幾個謁者宦官便上來隨便拍了拍袍服,看起來就是想做個樣子。本來也沒打算怎麼搜,但秦亮身上放著一個裝在布袋裡的木盒,實在是一摸就能發現。
秦亮只好把東西掏了出來。宦官開啟布袋,把木盒和一卷竹簡拿出,宦官先把竹簡遞給張歡、然後猶自開啟了木盒子。
木盒裡裝著雪白的結晶物,宦官抬頭問道:“這是鹽?”
秦亮點頭道:“臣進獻給皇太后殿下之物,還有那份煉製配方。”
之前十餘天,秦亮就在搗鼓這玩意。他想給太后準備點禮物、很容易就想到了精鹽,起初他以為很簡單,結果費了老大的勁,差點還沒搞出來就想放棄了。
其實市面上的鹽不是不能吃,就是帶點苦味而已。但那次呂巽請客,專門提到、菜餚加的是高昌白鹽,秦亮才意識到,鹽也可以是奢侈品。但這東西一般人不能銷售、否則後果很嚴重,大魏是鹽鐵國營,用來上貢倒算是好東西。
秦亮一開始的方向錯了,才折騰這麼久。他先是認為苦味主要是鎂離子,用了草木灰、石灰水等嘗試,但依舊不能去除苦味;後來他意識到可能還有硫酸根鹽等雜質,化學原料不好找、利用化學反應的手段比較困難。
於是他才嘗試物理辦法,利用不同可溶物質的“飽和溶解度”特性差異,不斷搗騰滷水(飽和溶液),總算是找對了路子。多次試驗下來,他已發現氯化鈉的“飽和溶解度”、應該與溫度關係不是很大;但別的離子物質的“飽和溶解度”,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
最終秦亮總結出了兩道提純工序。先是把滷水在中低溫下先過幾遍結晶鹽板。然後把滷水的水分蒸乾、製成晶體鹽,攤在一層層席子上,用燒成六十度左右(不斷試出來)的滷水滲透淋洗幾遍晶體鹽。得到的晶體鹽晾乾研磨一下,便是成品。
張歡看了一會兒簡牘,還給了秦亮。但是那盒鹽,他要收走,“僕先拿回去試試,然後再由僕替君進獻、呈到皇太后跟前罷。”
一旁的王廣瞅了一眼那盒賣相挺好的鹽,說道:“交給張公公就行。”
秦亮聽到這裡,便把簡牘也遞了過去。
丈胥二人這才離開署房,透過壯麗的西門,來到了太極殿外。秦亮一眼看到那高高臺階上的宏偉大殿,頓感視覺震撼。
雖然顏色比較簡潔,主要是青褐色的殿體、灰白色的玉石臺階欄杆,點綴紅黃兩色裝飾;線條也不復雜,直線為主的雙層重簷頂、簷牙上翹。但大殿非常寬闊,很高。在周圍別的房屋承託下,太極殿更顯得古樸莊重霸氣。
太極殿還很新,好像是明皇帝時期才修建完成,彰顯著皇權一般宏偉獨尊的氣勢。可惜才短短數年,皇室似乎就只剩下建築比較尊貴了。
不過大夥兒上朝、並不去高高玉階上的正殿,而是去旁邊的太極殿東堂。這東堂也很寬敞,只不過臺基很矮,沒有正殿那樣高高在上的霸氣;好在大夥不用爬那麼高的石階,倒也省力。
東堂正面一整排幾乎都是門,估摸著門就有十來道,全部開啟後,裡面十分明淨亮堂。就像今天的天氣一樣。
陸續有好幾十個官員來了,大夥兒都在堂上寒暄見禮閒聊。有的秦亮認識,有的不認識。
比較奇葩的是,有些頭戴遠遊冠和進賢冠的人、腦袋上插著一根毛筆、隨時準備寫字,所有人手裡也拿著一塊材料形狀不一樣的牌子。秦亮的腦袋上沒插毛筆,他今天換了黑色官服、頭戴武冠,沒地方插。不過他也拿了竹板子,以他的身份、木板子的四角很圓潤。
幾乎所有人都穿著黑袍,東堂上看上去黑壓壓一片,可能這就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場面罷。
這時曹爽在幾個大臣的簇擁下走了進來,許多人都上前揖拜。秦亮等曹爽從身邊走過時,執禮說道:“大將軍,僕偶獲精鹽秘方,欲進獻於殿下,已交給中宮謁者。”
曹爽點頭道:“嗯,可以。”
接著司馬懿、司馬師、蔣濟等幾個人也走進了東堂,同樣有不少人主動拜見。
秦亮的品級在這裡算是低的,若非郭太后傳旨,他都不會來上朝。這裡不是沒有五品官,只因校事令是新設的、且皇帝現在也不管校事府,所以才沒人叫他來上朝;但來了也並不奇怪。
司馬師轉頭看了一眼秦亮,專門向他拱手,雖然司馬師的腳步沒停、禮儀比較隨意,但這樣也挺重視秦亮了。秦亮立刻還禮,兩人都沒有說話。
沒一會兒,在一眾宦官宮女的前呼後擁下,太后、皇帝從後面的門進來了。眾人紛紛彎腰,拿手裡象牙板子竹板子遮住面門,不能往上看。
至少表面看起來,大家還是對皇室挺恭敬。秦亮也跟著學,不過他站在很後面彎著腰,前面有人擋著,就算想看、也看不到什麼。
不到十歲的皇帝跪坐到了臺階上的筵席上,旁邊有一道紗絲簾子、郭太后則跪坐於簾子後面。但她這個垂簾聽政,估計有點水。
待皇帝坐定,大夥兒才跪伏在地,行稽首大禮,高呼“萬壽”。
皇帝就只說了一句話:“諸愛卿請起。”皇太后則一直沒吭聲。
司馬懿和曹爽站在最前面,分列兩邊,很快就商量爭執起了正事,各自都有人不斷幫腔。
秦亮第一回來朝堂上,覺得自己可能還沒適應,他總覺得場面很詭異。
司馬懿與曹爽都在向上位奏事,但太后和皇帝並不發表意見,曹爽等人實際上就是在相互對話……用詞卻不是在對話,而是“稟殿下”“稟陛下”這樣開口,內容卻是司馬懿曹爽給對方說的話,彷彿是在指桑罵槐似的。
他們先是在說相中的事。
秦亮知道這個事,當時他在淮南打芍陂之役後,很快荊州這邊也遭到了吳軍的攻擊、受攻擊的地方就有相中和樊城,然後司馬懿率軍南下荊州增援。相中是荊州戰區、位於漢水邊的一座小城。
雙方分歧很厲害。司馬懿的意思,是把漢水對岸的百姓遷徙過河、防止被搶走;曹爽則不同意,因為吳軍已經退兵了。
接著又談人事問題,也是今年荊州戰後的後續,有關樊城戰役。
司馬懿想擼掉夏侯儒、都督荊豫的兵權,說了很多理由,大概就是怕死不前進之類。
曹爽當然不會同意。夏侯儒這種屬於諸曹、夏侯系的人,明顯是曹爽那邊的人;曹爽上位後對皇室遠支親戚挺友好,秦亮能出仕、就是因為族兄秦朗是曹操養子。
司馬懿的意思是換王昶都督荊豫。王昶是幷州士族,估計是司馬懿的人,不然司馬懿不會那麼賣力幫他拿兵權。王昶此人好像完全沒有丁點軍功,竟然能直接都督荊豫二州?成為封疆一方的大諸侯?世道就是這麼不講武德。
所以秦亮之前的判斷沒錯,出身和關係到位了,什麼官職得不到?
雙方爭論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但事情總得拿出個決定。想靠郭太后、皇帝從中決斷不可能。曹爽還假兮兮地向上位揖拜說:“恭敬殿下聖裁。”
郭太后知趣地說道:“大將軍與太傅再商議。”
秦亮估計他們私下還會繼續談生意,進行一些妥協和交易,以這種法子最終得出結論;或者實在無法達成共識時,一方不顧對方不滿、強行進行執行。
後面這條路,曹爽目前更有優勢,因為曹爽掌握的中央執|行機構更多。秦亮掐指一算,至少有三個尚書、大司農、司隸校尉。
朝會持續了挺長時間,郭太后與秦亮都只是看官,一個坐上面,一個遠遠站在後面。這種場合,秦亮不可能開口發表意見,只要聽聽就行了。
好在他也挺關注朝廷動向,所以不覺得無聊,多聽聽有好處。
朝會終於結束了,秦亮跟著人群走出東堂,他在廣場上站著等一會兒,想與老丈人同行。這時中宮謁者令張歡卻急步走了出來,左右回顧,看到秦亮就臉上一喜、好像鬆了口氣。
張歡過來揖拜道:“皇太后殿下已經收到君進獻的貢品,殿下很高興,要賞賜君。君稍候請回東堂覲見。”
秦亮心裡一喜,忙道:“臣遵旨。”
他想了想,覺得暫時不好提自己的要求,現在把關係聯絡上,先聽太后是什麼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