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一 第十七章 無法心安理得,大魏芳華,西風緊,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亮回城時步行。總共也就兩三里路,走不了兩刻時間。

這條路,應該是秦亮走的次數最多的一條。從建春門進城,向西直行,到一個十字路口,便能看到曹爽的大將軍府。然後左轉向南,西邊便是曹爽府,東邊是步廣裡、永和裡。

此地的北面則有永安宮、太倉、武庫。秦亮已經發現,若要從城裡去太倉和武庫,大將軍府旁是必經之路。

因為靠近宮城和諸官府,這段路上的人很少,不時經過的人們多是乘坐馬車。秦亮默默步行,大部分時間裡,只能看到兩邊單調的土木裡牆。正是這些牆把城市分割成了無數版塊。

過了一會兒,秦亮看到左邊的裡牆上、有一段雙坡簷頂壞了一截,他立刻就有了心理期待。果然剛過那段壞牆,馬上就聞到了明顯的桂花香氣味。

從他到洛陽的當天就聞到了桂花香,短短兩日,自然花期未過。

獨自走路的時候,過程的枯燥無聊、讓他想起了很多事。連那些時隔近兩千年的前世往事,他也記得非常清楚,不知不覺中愈發有恍惚之感。

他能想起前世的掙扎與堅持,那些感受猶如發生在昨日。回不去的家鄉,讓他竭盡了全力供著城市的房,不過是為了在水土肥沃的地方紮下根,房子不被拍賣就是他苦苦堅持的希望。

起碼還有點希望。但他來到了魏國之後,看到了那些附農每日勞作,卻吃不飽穿不暖,土地不是他們的、勞動果實大部分被人拿走,一點災禍就會家破人亡,他實在是想不出人們的希望在哪裡、是怎麼堅持活下來的。

據說人的共情能力是天生的本能,秦亮覺得有一定道理,估計他就是個天生比較容易產生共情的人。

其實他並不願費那麼多心神去想,只是控制不了自己罷了。因為他一來就是莊園主、又不是附農,別人過得慘關自己什麼事?所以秦亮在平原郡的兩年裡,確實有想過隱居當鴕鳥。但那不過是故意逃避罷了,他從來沒有心安理得過。有段時間他經常親自下地勞動,大概也是為了彌補這樣的罪惡感吧……

這條街道比宮城甬道寬闊,兩邊的裡牆也沒甬道那麼高|聳壓抑。接下來的很多天裡,秦亮幾乎天天都走,不過之後他後來都是在馬車上,便很少觀察外面的景物了。

唯有那陣桂花香,每次都會撲鼻而來。

按照待事史陳安第一天的好心提醒,秦亮每天早上到大將軍府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孫長史那裡拜見。每天如此,從未有例外。

然後他乾的最多的事就是看書,六韜、尉繚、齊孫子等,正好補足前世的知識盲區,先把理論修煉成熟。當然他也會看一些朝廷官府的文書,在曹爽府就能看到各種奏章。

此時的豪強和士族通常都有家學,家裡的藏書應該不少,古書是很多人都能看到的東西,並不算稀缺。但是,能看當朝的奏章和文書就是少數人的特|權了。

秦亮的官職是曹爽的輔佐和謀士,當然可以看各種文書。想來,做這個閒官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只要是把經書讀通、古文底子打好了的人,讀古書和奏章便沒什麼障礙,秦亮在太學修煉過,當然不存在問題。在他眼裡,古書文書比程式碼簡單太多了,基本沒有難度。

不過奏章和文書的資訊比較龐雜,經常有一些無關的資訊、隱晦不直觀的內容,所以想要真正理解自己看到的東西,也需要一些綜合資訊能力和閱歷,不是所有官員都有天分。

今日秦亮和往常一樣,揣著腰牌進了大將軍府。從前庭院的西側迴廊過去,便來到了長史的官署。

長史孫禮已經在堂上了,可能時間太早,裡面只有他一個人跪坐在上位,正在書寫。秦亮在門口先說了一聲:“亮請見孫公。”然後走進去揖拜行禮。

孫禮也起身還禮,隨後重新跪坐於几案後面。秦亮在側邊找了一個墊子坐下,準備與孫禮說幾句話,順便聽一下今天有什麼特別的差事沒有。

這時孫禮手裡的筆稍微停了一下,抬頭打量秦亮一眼,忽然開口喚了一聲:“仲明。”

秦亮姿態甚躬,馬上回應道:“亮在。”

孫禮道:“你不用如此殷勤,老夫在大將軍府呆不了多久了。”

秦亮頓時一愣。這孫禮有時候說話確實非常直,一下子把秦亮給整得有點不會了。

若是回答不慎,那意思不就是、秦亮每天來拜見是為了拍上司的馬屁?雖然現在的秦亮不再像以前的傳聞那樣清高,但畢竟大家都是體面人,氣氛整得太庸俗實在不太好。

或者意思是人走茶涼?只要孫禮不是上司了,今後秦亮就可以不尊重孫禮了?

秦亮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亮聞、公曾追隨太祖南征北戰,亮雖士人出身,志向卻在行伍,故尤為敬重孫公。”

“哦?”果然孫禮對這樣的回答感到有點稀奇,拿在手裡的毛筆也直接放到了硯臺上,看樣子有興趣準備多說幾句。

秦亮不僅沒有順著孫禮的話拍馬屁,而且也不說諸如“孫禮不當長史也應該敬重”之類的話,秦亮只把理由放在從文從武的區別,至少表面上已經沒了明顯恭維的意思。

秦亮說志在行伍也不稀奇,這個時代文官武將並沒有怎麼區分,實際上很多帶兵的人都是士族和讀書人。諸葛亮不說,即便是當今大魏國最能打的司馬懿,也是河內士族出身、從當文官開始的仕途。

孫禮問道:“你為何想帶兵?”

秦亮發現,孫禮盯著自己問得鄭重其事。其目光讓秦亮頓時有點緊張。

之前見曹爽的時候,並沒有多少緊張感,因為曹爽開局就說了一句秦亮很給面子,顯然面試就過關了。反倒是此時,秦亮有了一種到公司面試答題的感覺。

秦亮便道:“華夏困頓,百姓疾苦,若要天下大治,必先結束戰亂,方能降低兵禍破壞,減少內耗。今之大魏位居中原,地廣人多,一統天下責無旁貸。只有兵才是解決之道,別的事在眼下都只能修補皮毛。”

孫禮聽罷微微笑了一下,隨口說了一句:“志向不小,不過仲明年少,理應如此。”

秦亮見狀,覺得孫禮可能有點嫌棄他的話大而空。

孫禮的反應也很正常,此時的人們沒有太多國家民族的觀念,臣子的精神信仰無非忠孝二字。可是曹魏篡漢,並不宣揚忠;孝也不太講究的,譬如曹丕死了出|殯的時候,他的兒子曹叡嫌天氣太熱、便乾脆不去了,什麼酒肉女色也毫無禁忌。

所以大魏國的臣子大多是比較缺乏信念的,做官也好、打仗也好,多半也是為了自己的權勢,以及保住集團的利益,畢竟覆巢無完卵只是單純的邏輯關係。士卒則大概是為了生存,以及被迫無奈。蜀漢兵少將寡,卻經常能打得魏軍抱頭鼠竄,魏國將士的戰鬥意志可見一斑。

然而秦亮並沒有說忠孝,只說疾苦。於是孫禮先是不以為然,隨後又作沉思狀,不知道在想什麼。

廳堂上沉默了好一會兒,孫禮又看了秦亮兩眼,彷彿在猜測秦亮的真實內心,孫禮接著問了一句:“那你覺得兵是什麼?”

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這是孫臏的定義。

秦亮並不想糊弄孫禮,也不想把孫禮這個古人當作什麼都不懂的傻子。秦亮的態度至少是很認真的,他稍作尋思便道:“幾天前我在街上看到有人打架,一壯一瘦先是意見不合爭吵,後鬥毆。壯者把瘦者打翻在地,正要離去,不料瘦者從背後撿起了一塊石頭,忽然把壯者砸得頭破血流。”

孫禮沒打斷他,饒有興致地聽著。

秦亮又說道:“壯者返身,再次把瘦者打得遍體鱗傷、無法動彈,並要瘦者當眾許諾今後都聽他的,兩人的意見也相同了。鬥毆於是結束。”

孫禮發出一聲笑聲。

秦亮道:“兵,便是鬥毆擴大,鬥毆的人一多,若不講究法度,便或成添油戰術、或亂作一團。很多人組成行伍,進行有法度、令通上下的鬥毆才能行之有效,目的是解除對方的抵抗,並強迫對方無條件遵從己方意願。雙方無法相商之時,此乃最終之道。”

孫禮道:“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仲明的說法有些新奇,倒也實在。”

秦亮立刻說道:“亮曾習經於太學,並無家學相傳,族中唯有秦公(秦朗)做過武將,效力於朝廷。今之士族多喜玄學,故亮說不上什麼話,唯與孫公相見恨晚。”

孫禮也不是士族出身,聽到這裡便下意識地輕輕點頭,似乎對秦亮的印象親近了幾分。

這時有小吏在外面等著送文書了,秦亮想起現在是早上、長史會有些公務,不便過多閒談。秦亮遂起身,向孫禮辭別。孫禮也站了起來,兩人相互揖拜。

又是尋常的一天,秦亮準備回自己那間辦公房屋讀點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崛起:從最窮縣太爺到富可敵國

吳九爺

逍遙四公子

修果

朕的臣子們都重生了

月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