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0章 閣部難產了(俺也一樣)
銀樓吃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70章 閣部難產了(俺也一樣),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當太子,銀樓吃糖,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壓力會導致焦慮,而焦慮,會讓人的身體出現多種變化,從壽命的角度來看,是不利於人長壽的。
這一次朱元璋將朱棣放出去,也是為了讓他透口氣,鬆一鬆緊繃的神經。
朱棣的壓力來自於多個方面,其中最大的層面,就是朱元璋,這一點無可辯駁。
而朱元璋的目標,是在保證朱棣不死的情況下,更順暢的轉交國運。
因此,無論朱棣這一次做了什麼,只要他能夠安全回來,朱元璋都會給予肯定,好讓他能夠更大膽的一展宏圖。
至於這一次朱棣出行,會不會遇到什麼危險,朱元璋倒並不擔心。
首先,他對朱棣的能力非常放心,否則當初也不會選擇他成為承繼者。
其次,身處大明境內,能遇到什麼危險?即便是一些流賊,也不過是沒有受過訓練的土雞瓦狗,憑那幾下三腳貓功夫,絕難不倒常年在軍中廝混的朱棣。
再者,朱元璋已經預料到,這一次出行,朱棣絕對會帶上信得過的心腹,互相幫襯著,即便有什麼危險,也能逢凶化吉。
當然,最主要的因素還在於,國運一直保持著昂揚向上的狀態。
國運昂揚向上的狀態,證明了這個承繼者命硬,短時間內絕不會有生命危險。
尋常人所說的算命測字看面相,看的就是一個人未來的運勢,即命格交織下,必定會有一定的規律。
朱元璋用不著這麼麻煩,他透過體內國運的狀態,就足以判斷出承繼者的安危狀況,以及大明未來的發展前景。
就目前來看,發展前景非常良好,勢頭強勁,至少未來四五十年內,會一直走上坡路。
四五十年吶,或許那時候的他,已經打破凡俗桎梏,在這世間逍遙快活,真正的陸地神仙,尋常人見了,都得跪地求保佑。
大明前景甚好,而他前景,也甚好,爭取在這兩三年間,將國運徹底轉交,他就再無束縛了。
想要做到這件事情,需要靠朱棣,靠朱高熾,多多改變一下他的制度,好讓國運更快的轉交。
想到此處,朱元璋又想起了之前交代給朱高熾的事情,也不知道進展如何,便問道:“高熾,咱先前交給你的考核制度的章程,做得怎麼樣了?”
“並不是很順利。”
朱高熾搖了搖頭,關於考核制度的章程,他已經甩給了閣部,期待著閣部能有什麼好的方案。
只是目前閣部內文武混雜,做起事來速度實在不快,倒不是說他們沒有智慧,而是這文武合謀,經常性的會發生爭吵,都變成了嘴皮子上的功夫。
目前看來,閣部內並不是鐵板一塊,文武先天性的有幾分水火不容的滋味,二者彼此制衡,倒不必擔心結黨營私的事情。
但帶來的壞處十分明顯,閣部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一件事情能吵很久,才會得出統一的答案。
朱高熾正為這件事情憂心著呢,文華殿都快給吵翻天了,每日裡都有咆哮聲傳來,尤其是涼國公藍玉,那嗓門實在是大,就差沒給文華殿給掀開了蓋。
雖說不必擔心閣部未來會威脅到皇權,但這種低下的效率,時間一長,恐怕日後閣部能不能存在都是一個問題。
這並非是朱高熾杞人憂天,哪怕將閣部作為定製存在下去,那也無法消除它的缺陷,後世君主為了提高效率,勢必會千方百計的想法子設立一些新的部門。
這兩日,朱高熾正為此事頭疼,眼下朱元璋問起,他自然是將所思所想說了出來。
沒想到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一笑,道:“高熾,閣部雖然已經有了定製,但是其中議事的法子還是太過於落後了,文臣武將本就不和睦,光靠著爭吵,的確難以成事。”
朱高熾有些懵懂,不解道:“孫兒對此也實在沒有辦法,皇爺爺,您有什麼好的法子,教教孫兒。”
由於閣部已經確立基本的架構,這期間朱元璋甚少插手,故此他對於提些議事的建議,並沒有什麼忌諱,直接道:“你先說說,哪些人現在閣部之中。”
朱高熾點點頭,道:“文臣有詹徽、嚴震直,沈溍,鬱新四人,而武將則是潁國公付友德,涼國公藍玉,定遠侯王弼,以及長興厚耿炳文。這八人組成閣部,商議軍政之事,只不過彼此爭吵頗多,效率不高。”
“人數不夠!”
朱元璋首先提出了這一點,他道:“再加七人,從宗室、翰林院、督察院中挑選德才皆備之人進入。”
朱高熾提出質疑:“可這樣一來,閣部就顯得頗為臃腫,這與一開始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十五人算不得什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問題,人多才能集思廣益。”
朱元璋擺了擺手,對這個問題並不甚在意,八個人的閣部也只是看上去精簡罷了,與十五人的區別不是很大。
不過朱高熾顯然還有些想法,道:“皇爺爺,如此一來,一件事情的決議,恐怕花費的花時間要更長,閣部之中存在的勢力派別過多,彼此利益很難分析清楚,並不利於議事。”
“你能有這個思考,咱很高興,這一點咱自然也想到了,因此還需要有配套的措施,來提高閣部的效率。”
“孫兒愚鈍,請皇爺爺示下。”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咱接下來所說的,你未必聽得懂,如果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及時的提出來,咱給你解答。”
“孫兒明白。”
朱元璋提前給朱高熾打了一針預防針,為的就是防止待會兒他說的東西,朱高熾聽得一臉懵,還不敢提問。
這些東西可是他那個世界的知識,沒一點基礎的確聽的困難,即便他再怎麼將其簡單化,有些東西,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太過於超前了。
朱高熾雖然很聰明,但是畢竟還是這個時代裡的人,與朱元璋相比……不,應當說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三千五百年的人生啊,何等的波瀾壯闊,相當於華夏的大半歷史程序了,其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拿出一點微末知識來,都足夠這個王朝受用不盡。
若是朱元璋一心一意的將這些東西,全部用在大明朝身上,那勢必會帶來一個無可匹敵的強國,從此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不過在朱元璋心中,還是轉交國運更為重要,區區人間王朝的功名利祿,不值一提。
今日提些建議,也是因為閣部已成定製,國運都結算完成,他稍稍高屋建瓴的提些建議,應當是不會帶來太多影響。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