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8章 臭名昭著的殉葬
銀樓吃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48章 臭名昭著的殉葬,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當太子,銀樓吃糖,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不敢說自己是一個聖人,什麼毛病都沒有。
但是他懂得隱藏自身,也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明初藩王之中,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實力最強,且三人都能征善戰,勇武異常。
秦王朱樉多殘暴,好虐殺,行為不端,舉止悖逆,因此常被朱元璋訓斥。
晉王朱棡也不例外,但稍微好過秦王,大抵是五十步笑百步。
兩人如果不是有太子朱標護著,可能都要被朱元璋削去王位。
相比於封王之後,快速腐化墮落的秦王晉王,燕王朱棣的表現則更加亮眼。
至少,這殘暴虐殺的壞名聲,並沒有落在朱棣的頭上。
朱棣就曾聽聞,三哥曾經因為鞭打廚子,受到老爹的嚴厲訓斥。
本身,作為一位藩王,鞭打身份卑賤的廚子,算不得什麼大事情。
但朱元璋起於微末,自然深知作為小人物,內心的度量實在算不得大。
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記恨上了,往後飲食之中,多出些什麼奇怪的佐料,也並非不可能。
朱棡受到老爹這一番訓斥,對此深以為然,認為自家老爹說的在理。
從此,再也不鞭打廚子,而是改為車裂,從根源上解決了廚子記恨的問題。
朱棣心知肚明,如果三哥身上流的不是老朱家的血,以他這些罪名,安在另外一個勳貴身上,恐怕早已經斬首示眾了。
這第二層猜測,朱棣認為,應該是與他相關。
如今他身為太子,從地位上來說,已經是君!
其他藩王,哪怕是他的兄弟,甚至是叔叔伯伯,那也都是臣!
君臣尊卑之分,意味著朱棣能夠呼叫一切想呼叫的力量,為查案服務。
誰敢阻攔,或者陽奉陰違,那便是欺君罔上,可直接問斬。
只是做出一個決定,向來與多方面因素相關。
朱棣並非是朱元璋肚子裡的蛔蟲,對於老爹的做法,也只能依靠過往的經驗,以及現有的智慧做出判斷。
準確與否,取決於他對老爹的瞭解程度。
奈何眼下的朱元璋,已經不是以前的朱元璋,故此他的判斷,很多時候都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此番朱元璋將他派出調查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在意晉王的作風問題,也不在乎什麼君臣之分。
純粹是朱棣現在離得近,下了命令可以直接前往。
不像晉王朱棡,眼下還在封地太原,這聖旨下達,還需要往山西太原傳旨,隨後朱棡才能出發。
這其中勢必又會浪費不少時間,哪裡有當場安排朱棣來得快?
這各中原因,就是讓朱棣想破腦袋,他也不會明白。
實在是二人的腦回路完全不在一個世界,想法上又怎麼會有共通性?
朱棣領命之後,就準備要離開,朱元璋叫住了,道:“這後面還有殉葬人員的名單,咱把它駁了,你讓她們先別殉葬。”
“是。”
朱棣有些驚訝,這殉葬乃是老爹親自制定下來的事情,莫非眼下也要進行改變。
殉葬制度由來已久,據《墨子》記載:“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
這也就是說,商朝和周朝時期,上至天子,下到士大夫,只要是貴族階層,一旦其死後,都會用大量的奴隸進行殉葬。
《西京雜記》中也有關於殉葬的記載,在西漢時期,有一個盜墓賊去盜掘周幽王的陵墓,在他的陵墓之中,發現了一百多具殉葬者的屍骸,彼此縱橫交錯,死狀極為悽慘。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最終死於亂軍之手,死去之後也不過是草草下葬。
但即便是如此,周幽王依舊有著如此多的殉葬者,其他壽終正寢的帝王,其殉葬者數目之多,可想而知。
秦始皇駕崩之後,殉葬嬪妃人數眾多,只要是沒有子嗣的,全部跟著始皇帝進了地宮。
而在漢朝之後,殉葬制度一度被廢止,直到金、元等遊牧民族入主中原,這種野蠻制度死灰復燃。
朱元璋承認了元朝的法統地位,自然也就將這野蠻的殉葬也一併繼承下來,即便多有臣子上書廢除,朱元璋也出於統治的角度,並未應允。
而殉葬制度,也在明朝存在了近乎百年時光,而後被叫門天子朱祁鎮廢除,成為其人生中的重大功績。
只不過殉葬之事並未隨之隱入塵煙,百多年後清朝入關,殉葬依舊,即便後面廢除,民間也依舊存在。
如今老爹主動提起此事,朱棣心中驚訝之下,也一併應承了下來。
說起來,他的這個嫂嫂,生活過得並不如意。
二哥素來不喜歡正妃觀音奴,因此生活上多有刻薄。
如今二哥身死,不出意外的話,身為正妃的觀音奴,也要隨之而去,與其同葬一穴。
朱棣心中微嘆一聲,這一場起於政治角度的賜婚,終究是要落得個悲劇結局。
而今老爹明令將殉葬時間推遲,或許也是一種轉機。
朱棣曾經也思考過殉葬的問題,奈何那個時候他是燕王,腦袋裡想想也就是了,想廢除也沒有條件。
眼下雖說當了太子,但出於對自身地位的考慮,以及唯恐忤逆了朱元璋的態度,他更加不會提及此事。
原有歷史之中,朱棣靖難成功之後,並沒有廢除殉葬,原因比較複雜。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那便是朱棣得位不正,乃是造反上位,故此對於朱元璋制定的律法制度,毫不猶豫的全部照搬繼承,以昭示其乃是朱元璋的正統繼承人。
眼下,朱棣倒是動了幾分心思,但又很快壓下。
他走出武英殿,並沒有即刻啟程,而是先回了東宮。
查案這等細緻事情,講究的是心細如髮追根溯源,朱棣自忖並不擅長,因此他決定帶上道衍和尚一起前去。
有道衍和尚在身邊,朱棣總會感覺到心安些,以道衍和尚的聰明才智,想必到時候會給他不少的驚喜。
回到東宮,朱棣將事情同道衍和尚說完,道:“老和尚這回可得辛苦你和我一起去了,陝西多事,我一人可能顧不過來。”
之前朱棣已經將魏國公徐輝祖派遣往陝西徽州平定妖人之亂,同時追根溯源查明妖人作亂的真相,到今天了也沒有回報,可見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般簡單。
如今秦王朱樉中毒身亡,死因離奇,朱棣心說這陝西恐怕是成了一個混亂的漩渦,想要從中抽絲剝繭找出真相,恐怕沒那麼簡單。
一人計窮,朱棣深知這個道理,故此叫上道衍和尚,也好有商量的人。
道衍明白朱棣的意思,點了點頭,道:“看來此番要與殿下直入虎穴了。”
“呸,你這老和尚說話不吉利!”
道衍和尚只是笑笑不說話,他精通儒釋道三教,所學駁雜。
此番他心中有所感應,陝西的情況,必定沒有那麼簡單。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