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敦刻爾克大撤退(五)大奇蹟
周墨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8章:敦刻爾克大撤退(五)大奇蹟,制霸北美:從一戰勞工開始,周墨山,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零零零”的急促電話聲從周予的辦公桌上想起,他拿起聽筒“喂”了一聲,不一會兒又放下電話,輕輕吐出一口氣。
旁邊的劉半仙好奇問道:“周先生,是好訊息?”
周予從辦公桌後方站起,走至窗邊將窗簾掀開一道縫隙,笑著說道:“敦刻爾克完成了一次奇蹟的救援任務,我們動員的船隻發揮了大作用,幫助英法聯軍將那四十萬士兵全部運回了英國本土。
這四十萬人將會成為我們之後反攻的絕對主力,接下來便是考驗我們後勤生產線的時候了,我們需要更多的武器,更多的彈藥,更多的戰船,更多的坦克,以及更多的食物。”
劉半仙聽到敦刻爾克的撤退任務已經圓滿完成,臉上也不自覺露出笑容。
周先生真是神了,從計劃開始第一天到現在撤完近四十萬人,竟然只用了三天時間,這絕對是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由於周予早就知道敦刻爾克能夠成功撤退,但他也沒想到可以將這個時間週期縮短為三天,但喜悅過後一抹愁雲又一次浮上了他的心頭。
“不過現在的情況還是不容樂觀,雖然我們已經將士兵撤回,但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損失殆盡,全部補充了德國人的彈藥庫......剛剛跛子給我發來一份最新訊息,英法聯軍遺落在敦刻爾克的武器數量不容小覷。
僅是博福斯高射炮便有二百八十三門,防空炮六百多門,步槍一百萬把,布倫式機槍一萬四千挺,反坦克槍六千六百吧,兩英寸口徑迫擊炮三千一百門,三英寸迫擊炮兩百六十一門......
要知道,這些武器裝備回過頭來就會被德軍利用在我們的身上,而且剛剛撤離回去的那四十萬人士氣低迷,疲憊不堪,如果德軍選擇乘勝追擊,想辦法在英國南岸登陸的話,那麼對盟軍來說將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周予嘴上雖然這麼說,但他卻不擔心希特勒會這麼做,畢竟那個傢伙蠱惑人心的演講水平數一數二,但要說起對於戰局的把握就只有小學生水平。
他們現在要做的便是加固海峽航線,加速武器裝備生產,什麼時候將這四十萬人武裝到牙齒,什麼時候就可以制定反擊計劃了。
然而就在敦刻爾克成功實現三天內撤退四十萬人的奇蹟壯舉後,第一時間新大陸聯邦政府便透過了兩院的決議,向英國緊急提供了一批武器援助,這裡麵包括五十萬支步槍,八萬挺機槍,九百門七十五毫米的火炮以及大量彈藥。
在完成這一奇蹟般的偉大撤退後,英國皇家海軍總司令威廉姆斯赫伯特又一次大出風頭,人們不約而同的將他當做英雄般看待,這也使得他成為英國下任首相呼聲最高的一位候選人。
然而敦刻爾克大撤退並非撤走了法國境內的所有聯軍,在聖納澤爾那裡還有四萬聯軍部隊,他們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他們在聖納澤爾以東五十英里位於盧瓦爾河上游的南特,不得不動用更多船隻先將這些人轉運到吉博龍灣。
在撤退的第一天聯軍還能成功撤退一萬三千人,但到了第二天,在敦刻爾克受挫的德軍空中力量明顯加強,他們似乎要將氣都撒在這四萬人的身上。
當天下午三點三十五分,一艘負責運載士兵的豪華遊輪“蘭開斯特里亞號”在聖納澤爾外海被德國空軍轟炸機擊沉,儘管當時船隻還在淺水區,沉沒相對緩慢,但是洩漏的燃油卻引發了大火,這讓救援工作難以展開。
最終該船運載的五千八百人裡有三千五百人遇難,而大多數人的死亡原因並非來自於德國空軍的轟炸,而是由於燃油洩漏引發的大火。
這次事件也是英國航海史上死亡最多的單個事件,同時也是英國在二戰中傷亡最慘重的一次事故。
有人做過一次統計,“蘭開斯特里亞號”遇難的人數比“泰坦尼克號”和“盧西塔尼亞號”遇難人數的總和還要多。
由於擔心會影響士氣,這一次海難直到戰後才被公諸於眾。
而在更南邊的阿帕里斯,最讓人頭痛的問題出現了。
這裡極度缺少船隻,由於撤退的船隊已經大多數用於聖納澤爾和敦刻爾克,這裡的撤退只能自力更生。
有些英法聯軍甚至現場砍伐樹木製作竹筏,或者動用一切能夠漂浮在海面上的東西充當船隻。
在接下來的十天內,共有一萬人從這裡成功撤出,大部分都是法國軍隊,其中還有五千名的捷克士兵。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圓滿結束後,聯軍陸續又從法國各西部港口共撤出了十九萬多人,其中便包括十四萬名英軍,一萬八千名法軍,兩萬四千名波軍,以及四千九百名捷克士兵,另外還有三萬五千名平民。
聯軍透過海運共計從法國撤出了十五萬八千名士兵,就這還不算平民,這意味著英國加上剛從挪威撤回的一萬多人,將有足夠的兵員重建十六個師。
考慮到德軍迅猛的推進速度,不得不說這是戰爭史上的一次奇蹟,在一系列的撤退行動中,大英帝國又一次證明了他對海洋的絕對控制力,這也是希特勒最為忌憚而不可逾越的鴻溝。
另外,有賴於周予和龍行商會的提前安排,讓德軍後續的阻攔行動處處受限,不但沒能起到追擊的效果,反而損兵折將,損失了二十多艘U型潛艇以及三十多架戰鬥機,讓希特勒在納粹高層會議上大發雷霆,將格林罵了個狗血噴頭。
但是話又說回來,聯軍倒是成功撤退了,但也意味著整個法國徹底淪陷,德軍地面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佔領了整個歐洲,法國首都巴黎也落入德國人之手。
法國政府因此一分為二,總理雷諾被迫辭職,貝當元帥繼任,他上臺後第一件事便是要求停戰,與德國人簽訂停火協議。
然而德國人在一戰時雙方簽訂協議的同一節火車車廂裡跟法國人進行了停戰談判,這種做法使法國蒙受了巨大的恥辱。
其結果就是法國被劃分為了兩個地區,一是德國佔領區,及比鄰大西洋和包括巴黎在內的整個法國北部地區,另一個是非佔領區,由貝當政府所管轄,但實際上確實有親納粹分子皮埃爾和他的同僚所控制。
為了不讓法國海軍被德軍利用,猶豫再三之下,威廉姆斯赫伯特決定讓英國海軍奪取停泊在普利茅斯等港口所有的法國艦艇。
而一些法國水兵則志願來到他們原來的艦艇上,在自由法國的旗幟下繼續戰鬥,他們擁戴夏爾戴高樂將軍為他們的總司令,而這位將軍也將領導著流亡在外的自由法國政府,同住西維的貝當元帥領導的德國傀儡政權形成了對立。
德國,柏林。
“諸位,說說你們的意見,接下來怎麼辦?現在整個法國已經匍匐在了我們的腳下,就只剩下海峽對面的英國了。”
眾位納粹高層見元首心情不錯,都笑著附和,各種恭喜,而身為納粹黨二把手,希特勒絕對信任的心腹,也是德國空軍司令的赫爾曼格林,則拍著胸脯站出來道:“元首,請您放心,我們只需要越過英吉利海峽,那群英國佬將會在數週之內舉手投降!”
格林話音剛落,雷德爾元帥則皺著眉頭道:“不,我們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物質基礎,儘管這次我們佔領了法國,但要登陸英國就必須直面現階段歐洲最強大的海軍,那並不是我們擅長的。”
雷德爾話音剛落,甚至格林都沒來得及反駁,其他幾名陸軍司令官就先站了出來。
“元首,我們有著全世界最強的陸軍,既然有雄兵百萬就要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一致認為橫渡英吉利海峽並不比橫渡一條寬闊的大河更困難,英國人既然能調動那麼多船隻,只用三天就撤走了四十萬人,那麼我們也可以,我們將會動員德意志手中所有的船隻,將我們無敵的百萬雄兵運至海峽對岸,到那時英國將對我們門戶大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