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平策,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時不同往日了。
以前的季漢,受限於實力不足,光復河山需要時間,也能理解。
可如今,大漢已經佔據天下一半,實力一家獨大,如果再這麼磨磨蹭蹭的拖下去,確實對一統天下的大業沒什麼好處。
一統天下,有時候就是憑著一口氣,而這口氣一旦斷了,很有可能幾代人都續不上。
曹操當年在短短的數年時間內平定中原,一統河北,當時大多數人都以為,曹操才是最後平定天下之人.可偏偏曹操在赤壁一戰中被人打斷了這口氣,導致後來曹魏三代人,都沒有能夠把這口氣重新續上,如今更是落魄到只能退守河北了。
而如今,大漢也到了這個關鍵節點,因此,不管諸葛亮用什麼方法,他都必須促成這次北伐。
這口氣,真的不能斷。
雖然說,多少是有點冒險,但諸葛亮知道,有些事情,真就必須去做。
這次北伐,在諸葛亮拉下老臉,搬出先帝的知遇之恩後,勉強算是決定了下來。
但怎麼打的問題,還得繼續商量.但不能急於一時。
北伐可不是什麼小事,事關數十萬士卒的生死存亡和大漢國運,不能不慎重。
之前包括張溪在呢,誰都沒有想過要打這一仗,所以對北伐的戰略方向,考慮的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真要打了,可不能僅僅依靠一時的感覺就去制定戰略。
還是需要仔細認真的思考一下的。
為此,張溪等人在長安暫時住下了,各自思慮北伐方略,十天後,再次在丞相府齊聚,共同討論北伐的具體戰略。
其實吧,單純的從軍事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話,大漢出兵北伐,能走的現成路線,一共就兩條。
一條,是仿照當年曹操平定河北的策略,從兗州出兵,渡過黃河.但這條路,要面對的就是郭淮率領的十萬守河魏軍。
這是一條反向官渡之戰的道路,集結重兵攻擊河北,在黃河沿岸進行決戰,一戰擊潰魏軍主力後,就可以順勢橫掃河北了。
但是吧,這條路不太好走,有很多兵家忌諱。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糧草補給的問題。
當年袁紹是怎麼在官渡之戰大敗的?!
因為烏巢被襲,軍中斷糧。
而袁紹為什麼要把屯糧重地放在黃河南岸的烏巢?!
因為從河北鄴城運糧到黃河南岸,補給線太長了,遠不如曹操從許昌運糧到東郡來的近,必須要尋找一個屯糧地。
而如今的情勢是反過來的,大漢要進攻河北,哪怕從洛陽運糧,因為黃河的阻隔,運糧也不方便。
因此,要進攻河北,就必須先在黃河北岸打下橋頭堡,然後運糧過河囤積,補給線拉長。
而相反,曹魏方面,從鄴城運糧到前線,補給線可比大漢要短的多。
這就等於是一個翻版的官渡之戰,而曹魏有老祖宗的先例可依,又有郭淮這樣的名將坐鎮,哪怕大漢軍中沒有許攸,郭淮也會伺機尋找大漢在黃河北岸的屯糧地,爭取一戰而破之.這樣的話,大漢就無力繼續進攻河北,只能退回河南自守。
從東郡渡河北伐,就需要面臨這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風險很大。
而另一條路,是從孟津渡北岸出兵,先攻略河內郡,然後從河內郡北上,直接進攻鄴城。
可這條路,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目標過於明顯。
從河內郡大軍登陸,雖然可以縮短從洛陽到孟津渡的補給距離,但同樣,需要同時面對幷州和河東郡魏軍的夾擊。
先不說能不能擊破河內的秦朗和夏侯霸.就算可以,也必須時刻擔心從幷州來的騎兵和河東郡郡兵的夾擊。
好,就算能同時擋住幷州騎兵和河東郡兵,然後分兵東進,進攻鄴城郭淮也可以回軍救援,堵在朝歌,阻擋北伐軍前進。
這麼一來的話,就會變成了曹魏集結兵力,三路圍困河內郡,把北伐軍堵死在河內郡不得寸進。
這也是一條非常難打的路線,可變化的地方太少了,幾乎只有直來直去的戰術選擇,就算擊破了曹魏的三路大軍圍剿,最後也肯定無力去進攻鄴城。
這兩條路線,各有缺點,都不太好打而這個,就是這次北伐,需要面對的最實際的問題。
而要避開這兩條路線缺點的辦法,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略兩路齊進。
也就是說,兩路同時進軍,製造區域性突破,造成魏軍防守顧此失彼。
這個方案,其實不難想,參加軍議的人都想過這個主意。
只是這個主意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徐庶和張溪是主張把主要兵力集中在東郡一帶渡河,正面碰撞郭淮的守河部隊,吸引曹魏主力集中到冀州進行決戰,然後再派出奇兵突襲鄴城,一戰而定。
這麼做有幾個好處。
首先是可以把幷州和幽州的魏軍全都集中到冀州和青州北部,減輕其他地方的防守壓力這樣才能夠河內郡突破的偏師主力,只需要去應對河內郡和河東郡郡兵的威脅就可以了。
如此兩線突破,如果兩線都能獲得突破的機會,則曹魏必滅,如果只有一線有突破的機會,也能吸引魏軍退守鄴城,完成對鄴城的包圍。
這樣,就算這次打不下鄴城,也能在黃河北岸佔據落腳點,進一步壓縮曹魏的地盤。
而李嚴和姜敘卻認為,因為集中兵力在河內郡,爭取在河內郡造成大軍壓境的緊迫感。
因為河內郡有現成的北渡據點,再加上用兵手段單一,曹魏方面在防守的時候,基本也能做到重點防守,這樣可以輕慢曹魏的防守決心。
而一旦漢軍大量在孟津渡北岸登陸的話,限制魏軍防守的唯一因素,恐怕就只有兵力不足這種情況下,魏軍肯定會抽調距離河內最近的郭淮軍團前往河內郡協防。
這麼一來,曹魏在黃河防線的兵力勢必會遭到削弱。
這時候,在河東郡派遣偏師渡河,直接突破曹魏已經很薄弱的黃河防線,就會容易得多。
一旦突破了黃河防線,偏師就可以直接進軍攻打鄴城,這可比在河內郡突破夏侯霸和秦朗的防禦,才能勉強威脅到鄴城要有效的多。
而到了那個時候,河內的大戰,就不是曹魏軍隊要圍堵大漢的軍隊,而是大漢軍隊要拖住魏軍回援鄴城的步伐了。
而且,偏師兵力不多,需要運輸的糧草也不用太多,以洛陽的運輸能力,哪怕隔著一條黃河,這點運力還是能做到的,也就不需要再額外建立一個軍糧囤積點,也就不存在後勤補給的隱患了。
兩種方案,各有千秋.諸葛亮一時間,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決斷。
或者說,其實兩種方案,都有些太過於顯眼了,諸葛亮兩個都不想選。
這兩個方案吧,其實區別不過是重點兵力的部署而已,差別只在於到底是強攻河內,還是偷渡黃河以郭淮,司馬懿等人的戰略眼光,不至於這點事情都看不出來。
也就是說,不管諸葛亮最後採取了哪一種作戰策略,郭淮和司馬懿都會提前有所防備,而一旦正式開打,只要戰場上有些蛛絲馬跡,他們立刻就能洞悉到整個戰略的重心所在,從而做出有效的調整。
曹魏真的還沒到徹底山窮水盡的地步,一旦這次北伐讓曹魏守住了,那麼曹魏就算是緩過了一口氣來,接下來局勢會發展成什麼樣,那就真的不在諸葛亮的控制範圍內了。
因此,諸葛亮這次,本能的在尋求一些奇策,尋求一些可以避開司馬懿和郭淮預料的可能,直接進攻鄴城。
可.這是滅國戰。
自古以來,滅國戰,基本就沒有采用什麼奇策的。
倒不是說滅國戰不能用奇策,只是奇策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重點是高風險,而不是奇策本身。
滅國戰是不能輕易失敗的,一旦失敗,滅國戰打成潰敗戰,政治風險就會變得非常的大,以如今的天下局勢而言,真的讓曹魏緩過這口氣來,依然還佔據著三州半之地的曹魏,真的有可能重新起勢這對平定天下不利。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年李信滅楚,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滅也就搭著始皇帝是奮六世之餘烈,他的底子是真的厚,又在短時間內給王翦湊了六十萬大軍,否則的話,楚國就真的緩過來了。
所以啊,諸葛亮心裡也在猶豫,到底是不是用這樣明顯,但相對來說更加平穩的策略,來打這一場滅國之戰。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