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攪混水,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維的這一招,是攻心計,說白了,就是挑撥曹魏和東吳之間的關係。
而且這招吧,吳懿越想,越覺得確實精妙幾乎無解啊。
就東吳自孫權以下,一直以來喜好佔便宜的德行,他們不可能放著空城不要,而曹魏和東吳之間,也根本不存在什麼互相信任.真要按照姜維的想法這麼做的話,至少兗州和淮南的邊境,就會亂成一鍋粥。
而曹魏朝廷在知道這個事情以後,會有什麼反應?!
會不會覺得東吳是老毛病又犯了,準備趁火打劫,背盟進攻曹魏了?!
可如果就這麼不聞不問的話,那麼在東吳的步步蠶食之下,兗州最後還能剩下多少郡縣是控制在大魏手裡的呢?!
這種情況下,曹魏朝廷真的能忍住,不從河洛調兵,回防兗州麼?!
要知道,兗州可是曹魏朝廷在中原的最後一塊基地了,如果連兗州都守不住的話,那就等於曹魏集團徹底退出中原,困守河北了。
這可不是一個志在一統天下的政權該有的格局。
反正吧,吳懿是覺得,這事兒,真的,好像,確實,有搞頭。
當然,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汝南,還是陳國,又或者是最遠的譙郡,其實距離潁川的距離都不算太遠,一來一回,最遠的譙郡也不過是二十多天的時間而已。
這樣的話,以南郡計程車卒的身體素質,攜帶一次軍糧,中途透過一些曹魏縣城的府庫軍糧補給的話,支撐過這十幾二十天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不用擔心軍糧補給的問題。
而一萬南軍,放到現在防衛相對空虛的汝南,陳國,譙郡三個地方,也是一股不小的戰力了。
不用擔心南軍被人圍住,損失慘重,之後不好跟天子交代。
那就去吧!!!
就這樣,吳懿再次採納了姜維的建議,允許姜維和文欽兵分兩路,進軍汝南。
這次,姜維吸取了上次作戰的經驗教訓.上次沒堵住陳泰,一方面是陳泰跑的確實快,另一方面,也是姜維有些託大了,預判出現了失誤。
姜維以為陳泰至少要在自己從郾縣北上之後,才會察覺到自己的行動軌跡,但實際上,姜維還沒到郾縣呢,他的行蹤就被潁川本地世家得知了姜維低估了本地作戰對情報的加成。
因此,這次姜維吸取了這個教訓,雖然跟文欽分兵行動,但姜維卻沒有跟文欽離的太遠,就怕有個什麼萬一,導致一方被圍,另一方不能及時救援。
而且,這次出戰,出於謹慎考慮,姜維沒有選擇進攻汝南重鎮上蔡,而是選擇了郭淮控制的汝南三縣中剩下的兩個縣,汝陽和召陵。
這兩個地方,彼此距離不遠,但離上蔡還是有段路程差的,這樣就可以避免上蔡魏軍來的太快,雙方不得不正面交戰。
畢竟,兩人分兵後,各自手裡就只有五千南軍士卒,用來搞偷襲還行,正面野戰,多少有點兵力不足的樣子。
但.其實有一點,姜維這次再次猜錯了。
郭淮奉命領兵北上支援許昌的時候,除了在上蔡留下了三千人,在汝陽留下來兩千人防守外召陵,只有五百人守衛。
沒辦法啊,汝南三縣,上蔡和汝陽要直面東吳軍威脅的。
哪怕現在有盟約,但就東吳的那個德行,郭淮也不敢不留人守衛。
而召陵地處內地,它的北側是潁川郡和兗州的陳國,都是自己人。
如今魏吳結盟,雙方都在抽調兵力進攻蜀漢,汝陽和上蔡留下這麼多人防守已經夠了。
而如果東吳背盟偷襲,連汝陽和上蔡都守不住的話,在召陵留再多的兵力,其實也一樣守不住。
因此,當姜維領兵抵達召陵城下的時候,召陵縣令一看城外大軍,再看看自己手裡的就那麼點蝦兵蟹將果斷開城投降。
姜維兵不血刃的先下一城。
入城安民之後,姜維還是把原本的大魏召陵縣令任命為大漢召陵縣令,收繳了召陵縣令的魏國印綬,命令城中工匠臨時雕刻了一個大漢官印給召陵縣令雖然做工是粗糙了點,但戰時嘛,一切從簡。
做完這些事情後,姜維把城中府庫的錢糧搜刮一空,然後立刻馬不停蹄的領兵出城,前往汝陽,協助文欽攻取汝陽。
從召陵縣令的口中,姜維得知,汝陽現在有兩千魏軍守衛,以文欽的五千兵馬,未必就能立刻攻克汝陽,所以姜維才會立刻領兵過去助戰.可等到姜維兵臨汝陽的時候才發現,文欽已經攻下了汝陽。
一問才知道,汝陽縣和召陵縣一樣,是直接開城投降的。
一方面,是汝陽縣令膽子太小,沒想抵抗,另一方面,是文欽謊稱大漢軍隊已經攻克了潁川郡,如今大舉進入汝南,上蔡旦夕可破一通嚇唬之後,汝陽縣令居然就真的信了。
不然的話,沒法解釋文欽是怎麼出現在汝陽城下的啊。
就這樣,汝陽縣令稀裡糊塗的就選擇了開城出降.後面,就是想反悔,也來不及了。
文欽入城後,跟姜維是一樣的操作,一通安民,宣示大漢歸來後,直接收繳了汝陽縣令的印綬,換成臨時打造的大漢印綬,然後搜刮一通府庫.正好這時候姜維趕到了,兩個人一商量,就順著汝陽縣往東,一起領兵進攻譙郡去了。
嗯,順帶把汝陽縣城內原本的兩千魏軍也一起裹挾走了。
而這倆人一走,汝陽縣令的心思,就活泛起來了。
召陵縣令怎麼想的,汝陽縣令不知道,但汝陽縣令坐擁兩千士卒,卻連一戰都沒有,直接開城投降.按照魏法,汝陽縣令是肯定要被問罪的。
可現在,蜀賊走了,汝陽縣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為了能夠減輕自己的罪責,汝陽縣令立刻給郭淮留在上蔡駐守的偏將軍張特寫了一封求援信,就說蜀賊強攻汝陽,自己兵力不足,請張特立刻派兵來援。
而等到張特派來了援兵,自己再說蜀賊已經被自己擊退了,這事兒,不就這麼糊弄過去了嘛。
汝陽縣令打定主意,立刻給張特寫信可等信寫完了,要用印的時候,汝陽縣令才發現,自己的印綬沒了。
不是沒有印綬,而是他現在的印綬,是大漢的官印,不是大魏的官印。
好嘛,要是用大漢的官印向大魏要求援軍嫌自己死的不夠快是吧?!
可這事兒如果不能儘快解決的話,回頭被張特將軍發現了實情,那自己的下場好像也好不到哪兒去.汝陽縣令一咬牙,不用印,只留了個落款,然後派自己的親衛使者,去給上蔡的留守將軍張特送信兵當面解釋。
可想而知,當張特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是個什麼態度。
儘管汝陽縣令的親衛再三跟張特解釋,說是汝陽現在非常的“危急”,急需援軍張特根本不為所動。
因為一封只有落款,沒有任何官方背書的書信就擅自出兵,他張特的腦子沒那麼傻。
而且吧,張特也琢磨過了,就算你汝陽縣令說的是真的,你真的被一萬蜀賊圍攻.我手頭就那麼三千人,就算我傾力而去,幫你守住了汝陽,那上蔡怎麼辦?!
你怎麼知道蜀賊不會轉道過來進攻上蔡的!?
丟了汝陽,那是你的責任,而丟了上蔡,要被問罪的人可就是我了。
所以.拒不出兵。
汝陽縣令就這樣,等啊,等啊,沒把援兵等來,倒是等來了東吳的軍隊。
這幫吳狗,那叫一個不要臉,居然說什麼“聽聞貴國遭遇蜀賊攻擊,我等特來救援協防”,然後就老實不客氣的進城接管了城防。
這種時候,汝陽縣令說任何話,有用麼?!
就這樣,在短短的不到十天時間裡,汝陽縣城頭,再次變幻了旗幟.這次變成了東吳的旗幟。
而汝陽縣令嘛,在十天內,連續當了魏蜀吳三國的汝陽縣令。
不得不說,這也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而同樣的事情,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不停的在陳國和譙郡兩地上演。
姜維和文欽兩個人,兵分兩路,彼此呼應,一路進攻陳國和譙郡的兩地縣城。
能打的下的就打,打不下的就繞過去,打下後也不做停留,只是收繳了當地縣令的官印,再搜刮府庫錢糧財物,然後直接率軍離開大機率在五六天後,東吳軍就會過來接管城池。
這兩人這一通轉悠,直接把在陳留郡負責留守事務的高堂隆,給搞得焦頭爛額。
實在沒辦法啊,兗州兵力不足,郡兵都跟隨司馬懿或者是賈逵出征去了,高堂隆手裡的五千士卒還要用來守衛陳留郡,根本顧不上陳國和譙郡的事情。
沒辦法,高堂隆只能一面上奏朝廷,希望由朝廷出面去跟東吳交涉,討要回被佔的縣城,另一方面趕緊給賈逵寫信,讓賈逵去跟司馬懿交涉,率領兗州郡兵回防。
再不回來,兗州南部的兩個郡,可就該被東吳徹底佔領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