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零五章 安撫,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興六年五月,張溪抵達了荊州治所襄陽,見到了留守在這裡的一眾荊州官員們。
其實也都不是陌生人,比如王基,文聘,馬良,習珍,潘濬等人,都是當年張溪主政江陵的時候,就已經認識的熟人了。
對張溪出任荊州鎮守,這些人其實是都挺歡迎的,但出於各自身後的利益關係,他們也希望能夠從張溪嘴裡,得知最近朝廷的一些動向變化。
其中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朝廷對荊州的具體處置措施。
徐庶的口風很緊,從長安回來後,沒有提起一句關於朝廷對荊州的安排.但這年頭的世家到底不是白給的,徐庶不說,他們也自然有渠道可以打聽到一二。
至於那些沒有渠道的人那就只能怪自己沒本事了。
所以,這時候,荊州稍微有點能量的世家,都已經知道朝廷會把荊州統一管轄,但具體是什麼章程,他們並不清楚。
傳言什麼都有,但誰信傳言過日子,誰就是傻子。
所以,張溪的到任,就是第一個可以試探朝廷口風的機會。
這些世家大族們,肯定是需要知道朝廷的實際操作和底線所在,才能決定到底是不是要配合朝廷行動沒人會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堵上自家全家的身家性命,去試一下荊州郡兵到底能不能打的。
如今已經不是早年漢末亂世的時候了,那時候朝廷不管地方,地方才能由世家坐大,但現如今,三方勢力已定,地方權利也基本得到了控制,再想跟以前一樣,覺得不滿意就煽動流民擊殺官員,風險太大,失敗的代價也太大。
現在的世家,但凡能透過利益交換達成目的的話,一般是很少會再採用叛亂的方式了。
畢竟,大家的腦袋都只有一個,掉了可不會再長出來。
為此,張溪一到襄陽,各種宴請的邀約就不斷,基本都是荊州當地的世家官員,來探聽口風的。
張溪也沒藏著掖著,對於荊州世家們的擔憂,張溪和諸葛亮都心知肚明,再加上龐統的據理力爭,最終也是達成了一個相對妥協的方案。
張溪就藉著荊州系官員給他開接風宴的機會,順勢把這個方案給拋了出去。
荊州肯定是要交給朝廷統一管理的,張溪這次也只是作為地方鎮守將軍出鎮荊州,他雖然有假節之權,但這個權利只限於軍事,對政務,張溪只有大漢體系下,荊州牧的權利。
換句話說,張溪比起關羽來,少了一個總督軍政的權利,自然也就沒有人事任免權。
荊州世家大族最擔心的問題,其他各州,尤其是益州人可能到荊州上任的事兒,是朝廷已經確定下來的事情了,不可能更改。
按照大漢的慣例,異地為官才是正常的操作,要不是戰亂的原因,荊州人在荊州為官,才是不正常的現象。
現在只是迴歸大漢正統而已。
但是呢,諸葛亮也不是傻子,他知道現在天下未定,很多事情還是要以穩定為主,世家大族的影響力諸葛亮也十分清楚,貿然觸動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蛋糕,諸葛亮還沒有那麼傻。
朝廷收回人事任免權和賦稅權的同時,諸葛亮同樣給出了自己的補充條件。
第一,是以南陽新定為由,免除了南陽郡三年的賦稅。
事實上,南陽那地方雖然來回拉鋸的打了好幾年,可南陽真正精華的宛城附近,卻只是打了一場仗而已損失當然有,但真的不大。
諸葛亮搞這麼一出,等於是默許了襄陽世家往北發展,去充實南陽的丁口土地。
至於南陽世家是不是會有意見,這個諸葛亮就不管了。
第一,南陽有影響力的大世家,早在當年曹仁屠宛的時候,要麼徹底沒了,要麼就是遷徙到洛陽,甚至兗州去了,剩下的世家大族,跟襄陽世家比起來,真不是一個規模的。
第二,諸葛亮巴不得南陽世家聯合起來跟襄陽世家鬧點什麼矛盾呢這樣朝廷才有調節轉圜的餘地,不至於讓世家大族都串通一氣。
所以啊,這一招,諸葛亮就是故意的。
而龐統對此,還真的沒怎麼反對。
龐統是襄陽人,他首先考慮的肯定是襄陽世家的利益,接下來才是南郡世家.至於南陽世家,早在劉表時期就已經割裂了出去,又經歷了曹仁屠宛的事件後,彼此就不剩下什麼交情了。
為了襄陽世家龐統可以據理力爭,但南陽世家龐統表示真沒那麼熟悉。
這就是諸葛亮的第一個補償條件。
而第二個補償條件,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只能是私下的傳達一下諸葛亮和龐統的意思。
那就是——朝廷不會對郡以下級官員,進行直接任命。
這個時代,是二元君主制的時代,而當朝廷對地方失去掌控後,二元君主制的弊端就很容易得到展現——我主君的主君,不是我的主君。
所以漢武帝才會窮盡一生的加強中央集權。
但問題是,漢武帝最後落了一個窮兵黷武的名頭,固然是本人好大喜功的因素,但這裡面世家大族也沒有少拖後腿。
而到了東漢,隨著世家大族的勢力日趨壯大,連開國的光武皇帝都無法做到對地方的直接掌控,強項令董宣的事兒,雖然最後成為了美談,但董宣這個人,但凡出現在孝武皇帝時期,估計早就人頭落地了。
所以啊,朝廷更多的還是採用任命州府官員,間接來控制地方局勢.現在諸葛亮繼續沿用了這個套路。
這個套路本來也不是什麼新鮮的套路,並不足以讓荊州世家們覺得得到了好處但大漢之前採用的是異地為官的套路,而現在呢,對這個規矩執行的,並不嚴格。
諸葛亮私下承諾,朝廷不會直接選派郡守級以下的官員到荊州赴任,換句話來說,荊州各縣的縣令,縣尉,乃至州府的記事,功曹等人,都還是荊州派自己說了算的。
只要朝廷一天不正式恢復異地為官的規矩,那幫外地土鱉就絕對沒有機會把手伸進荊州。
至於現有的郡守級別官員.嚴格來說,荊州的郡守級別官員,除了潘濬,馬良,文聘,習宏,習珍兄弟外,其他的高位,都不是荊州人。
荊州牧張溪和荊州別駕從事徐庶都是潁川人,荊州刺史王基是東萊人,南郡太守石苞是渤海人.荊州其實也在好好的執行著異地為官的傳統嘛。
至於下面的州郡佐吏是哪裡人,那重要麼?!
嗯,嗯,其實並不重要的,對吧。
從這個角度去考慮的話,荊州世家們意外的,覺得這個事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他們還是保住了對地方的一些控制權利,雖然這個權利受到了縮減和限制,但總比直接沒有好。
總不能,因為這麼點權利縮減,就直接煽動州郡造反吧。
現在幹這種事兒,風險可比幾十年前要大的多了,如今的大漢朝廷,可不是當年那個混亂無序的大漢朝廷。如今的荊州牧,也不是那個匹馬上任,勢單力薄的劉景升了。
再加上這些年,關羽對荊州政務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對軍務方面,關羽一直是抓的牢牢的,在荊州軍內部,荊州人出任一軍統領的人,那是一隻手都不到,其中有一半還都是人家的心腹。
對,說的就是廖化和鄧艾這倆二五仔。
至於唯一一個荊州派系的領軍大將文聘丫的還是個南陽人,早年跟襄陽世家的關係一直說不上太好,否則也不會被劉表破格重用了。
荊州世家真要造反,以文聘的尿性,不放手來個幫忙鎮壓都是好事兒荊州世家拿頭去硬頂荊州的九萬大軍啊。
所以.能這樣就不錯了。
而之後,更加讓荊州世家喜出望外的是——張溪宣佈,鑑於這些年南郡的行政概念模糊不清,不好劃分治理,因此他準備把南郡進行一個拆分,拆成襄陽郡和江陵郡兩個行政屬地。
順帶一提,張溪的州牧治所,不準備設在襄陽郡,而是打算設到江陵郡。
還有這種好事兒.荊州世家們更加歡欣鼓舞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