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七十二章 南門決斷,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平在抵達宛城西門後,就已經派出了軍中精幹軍士,繞過魏軍的警戒區域,翻過中間間隔的三座小山,去聯絡在南門強攻的荊州軍主帥關羽了。
但,中間多少有一些波折,再加上翻山繞道也需要一點時間,一直到宛城城內大量失火,造成宛城守軍動盪後,關平這邊才見到翻山過來傳信的無當飛軍軍使。
而關平也終於理解,為什麼今天的攻城戰,魏軍的防守沒有以前那麼嚴密了。
至於主帥關羽關羽現在的身體情況吧,說不上太好,也說不上太壞。
這次兵臨宛城,關羽雖然在行軍過程中是以車架出行的,但抵達宛城後,關羽卻似乎身體狀況有了好轉,偶爾還可以騎馬上陣,親臨前線指揮攻城。
看起來,似乎比起以往,關羽的身體要好多了。
但實際上,只有關平,“關索”,徐庶,王基等少數人知道,其實這一個月裡,關羽幾乎有半個月的時間,一到夜晚就會開始發低燒,到凌晨才會好受一些。
關平和徐庶都曾經勸說過關羽,要實在不行,關羽還是退回襄陽休養.要是怕影響軍心士氣的話,也可以選擇在帳內靜養,真不用這麼頻繁的在士卒面前露面,更沒有必要親臨一線指揮攻城。
但關羽根本不聽。
別看現在關羽頭髮和鬍子都已經花白了,但脾氣還是那個脾氣,一點要改的意思都沒有。
關平和徐庶都勸不動,別人來就更不好使了。
而且吧.說實話,其實包括關平在內,其實內心都有一種預感。
以關羽的身體狀況,這次出征宛城,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領兵出征了為人子女,當然不希望自己的父親有個閃失好歹,但作為從小崇拜父親的武將,關平卻意外能理解父親的固執。
武將,哪怕是戰死沙場,都好過老死於病榻。
所以,這次關平是真的沒怎麼勸,甚至私下交代了關銀屏,讓她好好保護父親,至於其他的,不要去多管。
因此,南門外的荊州軍,實際上的指揮官,還是關羽.所以司馬懿才會守的那麼苦。
要換個人,哪怕有兵力優勢,哪怕用以傷換傷的打法,還真未必能把司馬懿逼到向曹真緊急求援的程度。
而在得知了宛城西門有自家援兵抵達後,關羽也沒有任何的大意,親自召見了無當飛軍的軍使,詳細詢問了西門部隊的情況。
包括主將是誰,兵力數量有多少,是怎麼繞過武關進攻到宛城的,糧草軍械補給情況怎麼解決等等。
關羽可不是什麼戰場菜鳥了,不可能來個人說有援兵到了西門他就信,別的不說,武關那一關是怎麼過來的,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因此,關羽問的很細,一直到無當飛軍的軍使把所有的問題都解答了,邏輯上也不存在什麼問題後,關羽才勉強相信。
無當飛軍這支部隊,關羽多少知道一點。
其實最早這支部隊的組建,還是在荊州境內,當時還駐守在長沙的寇封,根據張溪的練兵紀要,自己鼓搗的一支異族部隊。
當然,這支部隊後來因為寇封隨劉備入川后,交給了諸葛亮來處理,之後諸葛亮也領兵入川,這支部隊跟著一起入川了。
雖然在嚴格意義上講,現在的無當飛軍已經跟寇封手下的那支部隊不是同一支部隊了,但大概的情況,關羽還是聽說過一點的,知道這是一支擅長山地作戰的部隊。
至於無當飛軍的指揮官王平,是賨人出身,這點,一般人還真不一定知道。
別看王平現在統領無當飛軍已經小有名氣了,但這年月異族將領的身份可不是加分項,至少王平是不會主動對外說出去的。
因此,當軍使準確無誤的說出王平的名字以及王平賨人的身份後,關羽已經信了一半了。
再加上,王平也給關羽寫了一封信,信中向關羽說明了無當飛軍的作戰計劃和目標.這封信吧,寫的可以說是亂七八糟,錯字連篇,正常人看著要連蒙帶猜的才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但偏偏,更加讓關羽信服,這是王平親筆所寫。
王平是賨人,他以前根本不識字,直到當了無當飛軍的指揮官後,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才開始讀書寫字.要是魏賊連這種情報都能打聽到,還用來給自己設套,那關羽覺得自己上當也不冤。
在搞清楚王平真的到了宛城西門,並且已經開始佈置一系列戰術之後,關羽也在思考,自己這邊接下來要怎麼辦。
其實吧,這個問題,關羽已經考慮了很久了。
總是以傷換傷的打法,多少也有點傷自家士氣,而且已經連著進攻了一個月了,對宛城的攻略進展依然不大,司馬懿看似被壓縮在城內不敢輕出,但他守城章法有度,根本佔不到便宜。
因此,如果無當飛軍計程車卒沒來的話,關羽也在考慮,是不是暫時進入休戰期,讓自家士卒降低進攻頻率,進入休整的階段,等到休整結束,士氣恢復後,再繼續進攻。
但現在.如果王平真的打算讓無當飛軍在宛城內部製造混亂,配合正面攻城的話,那就沒法休整了。
必須給宛城足夠的壓力,讓司馬懿疲於應對,這樣才能給城內的無當飛軍創造機會,讓他們去製造混亂。
而城內一旦混亂的話,城牆上的守軍必然會軍心受到影響,若是分兵救援城內,城頭就會出現破綻,這種時機可能只會有一瞬間,必須想辦法抓住。
所以.還得進攻。
不僅要繼續進攻,甚至還要加強進攻節奏。
為此,關羽決定,從明日開始,自己親臨前線,統一指揮全軍攻城。
這話一出,關平還沒說啥呢,徐庶先站起來反對了。
倒不是老一套的勸說關羽要保重身體,或者是要給麾下年輕將領們發揮的空間,而是
“君侯親臨前線,司馬懿必生疑心,以司馬懿之能,必能猜到君侯用意.如此,不論城內城外,我軍行動難免受阻。”
“君侯何不如往常般,命關平,鄧艾,寇封等領兵出戰,君侯坐鎮中軍,精選將士以待天時。一旦城內有變,君侯再命一上將率軍殺出,出其不意,一戰而定,豈不妙哉?!”
徐庶的這些話,確實說的在理。
透過這一個月的交手,關羽很清楚宛城守將司馬懿的難纏,這是一個謀定而後動,也擅長隱忍的將軍。
之前的荊州軍的進攻,關羽雖然時不時的出現在前線,但主要目的還是鼓舞軍心士氣,以關羽目前的體力,要想坐在戰馬上,指揮一天的戰鬥,還是做不到的。
所以主要的進攻方略是關羽制定的,但臨陣應變,是王基,鄧艾,徐庶三人在實際操作,關羽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中軍帳內休養。
現在關羽突然領兵出現在前線,而且還加強了攻勢,以司馬懿的智力水平,不可能不知道關羽的用意,必然會有所防備,城內漢軍再想製造混亂,恐怕就會喪失突然性了。
因此,徐庶建議,不如仿照以往的策略,繼續由關平等人指揮正面進攻,驕慢司馬懿之心,而關羽則挑選軍中精銳,在後方養精蓄銳待命。
只要城內能製造出混亂,導致城外的荊州軍能攻上城牆,甚至開啟城門,那關羽就指揮後軍精銳突然殺出,一舉攻入城內。
如此,宛城可破。
當然,徐庶這麼做,多少也有點私心在裡面。
雖然徐庶也清楚,關羽這次出征,是抱著最後一戰的覺悟來的,作為老戰友,徐庶也能理解關羽的心意。
但是吧,最後一戰,沒有必要往死裡逼自己.如果可以輕鬆獲勝,帶著舉世之功頤養天年,有什麼不好的呢?!
武將,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戰死在沙場上吧!!!
所以,這個策略的另一層用意,還是希望關羽不要冒著生命危險親臨前線,在後方養精蓄銳的同時,指揮作戰既可。
軍中真不缺衝鋒陷陣的將軍們,哪怕是王基這樣的書生,真要領兵衝鋒的話,他也不會含糊的。
真沒必要讓關羽這個已經快七十,頭髮鬍子都花白的老將軍衝在第一線。
要是別人這麼說,關羽還要擺譜,還要犟一下.但徐庶不同。
一起鎮守荊州快二十年的老搭檔了,徐庶如今也已經五旬出頭了.一幫老戰友們,剩下的真不多了。
再一個,關羽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他知道,徐庶是為了他好,而且,也已經儘量的考慮到了他的心情。
沒讓關羽就這麼坐在中軍帳看著,而是讓他挑選軍中精銳,等待時機至於是命一上將出擊,還是自己出擊,這事兒,又不是徐庶能說了算的。
所以.關羽點點頭,應承了下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