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九章 郭淮的疑慮,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興五年的盛夏,整個中原大地,到處都在暗流湧動。
但在表面上,局勢卻顯得異常明朗簡單。
關中之地爆發戰事,曹魏軍團進攻如火如荼,蜀漢只能狼狽退守。
郭淮領兵正在快速的攻略著右扶風,只要攻破右扶風郡治槐裡,就可以順勢北上,佔據眉縣,切斷關中和漢中之間的聯絡。
曹真領兵困住了張溪所率領的雍州軍團主力,只要繼續圍困下去,斷絕了後路和後勤補給的雍州軍團,在重泉縣內的糧草耗盡後,必然是一潰千里。
而宛城的司馬懿,僅僅依靠宛城外圍的營寨防禦,就擋住了蜀漢荊州軍團的北上進攻,宛城穩如泰山。
整體局勢而言,關中戰事對曹魏實在是太有利了,就是身在洛陽的曹叡都心情大好,甚至已經開始暢想收回關中後,對自己的聲譽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提升。
要知道,關中可是在他老爹曹丕手裡丟的,如果曹叡能一戰收復關中,那麼至少他那個沒良心的老爹,已經無法跟曹叡相提並論了。
到了那個時候,曹叡就真的有資格被人評價為“武皇帝遺風”了。
曹叡正滿心期待的等著曹真給自己發來奏報,報告收復關中的好訊息但此時的關中,第一個察覺到有問題的人,已經出現了。
那就是郭淮。
論能力,郭淮其實比曹真要強的多,只不過受限於曹魏的用人策略,他一直只能位居曹真之下,聽從曹真的指揮。
但論謀略和智力,郭淮其實都比曹真要強。
因此,郭淮是第一個察覺到,如今的關中局勢不穩的人。
當然,這也跟郭淮進攻的是右扶風,有一定的關係。
戰前做戰略安排的時候,蜀賊在關中的所有兵力調動和兵員安排,曹真等人都是做過詳細的調查的。
關中的蜀賊,除了雍州本地郡兵外,身處秦州的大漢北軍,位於涼州的趙雲軍團,曹真等決策層,是不可能不考慮進去的。
涼州軍團倒還好點,畢竟離的很遠,要從涼州調兵來救關中,從軍報告急,到涼州軍團整頓軍隊,最後再千里奔襲入關,沒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根本做不到。
武威距離關中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但在秦州天水郡駐紮的大漢北軍,終究是個麻煩。
而曹真之所以急著“擅自出兵”,有一小部分的原因,就是曹真接到了密報,秦州的大漢北軍有東進的可能,曹真必須搶在這支部隊東進之前,搶時間對關中發動進攻。
所以,在進攻之初,曹真就特意跟郭淮交代過,除了進攻速度一定要快以外,也同樣要隨時注意這支在秦州駐紮的大漢北軍的動向。
可郭淮領兵突破右扶風防線,一路攻城略地,到受阻於槐裡城下,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天的時間了。
按照郭淮對這個時代通訊效率的瞭解,從右扶風告急,到秦州的蜀賊北軍接到訊息東進來援,這中間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算算時間,蜀賊的北軍,這會兒有沒有從散關入關中不好說,但肯定是已經出兵來援了。
那麼也就是說,擺在郭淮面前,攻佔槐裡,從而進攻眉縣的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天時間。
但郭淮派往槐裡縣西北側眉縣方向的偵騎,至今為止沒有收到任何大規模軍隊東進的情報。
倒是長安方向,派出了一萬左右的援兵,正在不緊不慢的接近著槐裡縣。
這支部隊的動向,也讓郭淮感到不解。
按理來說,槐裡如今被自己圍攻甚急,城內守軍計程車氣也高不到哪兒去,隨時可能面臨被攻破城池的局面.長安要是派出援兵的話,應該是急於救援槐裡才對。
但這支部隊的行動速度,可以說的上是不緊不慢,一天行軍不過二十里與其說是來救援槐裡的,還不如說是出來郊遊的。
坐鎮長安的蔣琬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真的是書生領兵,根本不懂軍事?!
哪有這樣來救援的援兵的。
可是呢,郭淮也不能放任這支援兵不管。
一天二十里雖然速度慢,但依舊是在往槐裡方向前進的,再走個兩三天,這支援軍就該抵達槐裡了這可不是郭淮願意看到的。
因此,郭淮在權衡之下,派出了秦朗所率領的五千騎兵,讓他領兵去圍堵這支援軍。
反正呢,如今是攻城戰,秦朗的騎兵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城內的蜀賊出城作戰,燒燬攻城器械但如今看來,就城內已經減員到不到四千人的守軍,也沒有那個能力可以在自己一萬多士卒的圍攻下,冒險出城了。
那麼秦朗的騎兵其實留在槐裡最多也就是起到一個警戒的作用,攻城方面根本幫不上忙。
倒不如用這支騎兵去阻擋長安派來的援軍。
騎兵在平原作戰,面對步兵的優勢極大,五千騎兵去對付一萬步兵,簡直是綽綽有餘。
雖然秦朗的騎兵指揮能力如何郭淮還不知道,但是就算是夏侯楙那樣的蠢蛋,率領五千騎兵,縱然無法擊潰那一萬步卒,阻止他們往槐裡前進還是能做到的吧?!
在這樣的盤算下,郭淮派出了秦朗,率領五千騎兵,前往阻截長安的一萬蜀賊援兵。
之後之後的事情,郭淮就更加看不懂了。
秦朗確實不是夏侯楙,他可比夏侯楙那個自大又自負的蠢蛋要強的多。
但有一點,秦朗還是有些缺陷的。
秦朗根本沒有指揮騎兵的作戰經驗,或者換句話說,這就是秦朗第一次上戰場指揮作戰,他連步兵的指揮經驗也沒有。
但秦朗終究是讀過一些兵書的,這一路上小錯誤雖然不少犯,但基本沒有大錯,也按照郭淮的期望那樣,有驚無險的堵住了長安的蜀賊援兵。
可問題是,蜀賊援兵的應對,也有點讓人看不懂了。
不僅僅是秦朗這個戰場菜鳥看不懂,連郭淮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也有點看不明白。
蜀賊援兵居然就地紮營駐守,擺出一副防守的架勢,再沒有往槐裡前進的意思。
所以.這幫蜀賊到底是幹什麼來的?!
面對敵軍攔截,不思突破圍堵,逃入槐裡城或者撤回長安去,反而就地紮營,妄圖依靠營寨的優勢,在野外跟騎兵交鋒?!
真的,不說後勤補給的問題,就光說營寨木質營寨能擋住騎兵的進攻麼?!
別的不說,騎兵只要發動齊射,你營內有多少士卒夠五千騎兵消耗的?!
最重要的是,這支部隊要是在距離槐裡縣不到五十里的地方被魏軍圍困消滅,對槐裡守軍造成計程車氣影響,那也是非常惡劣的。
所以,這支蜀賊援軍的將領,到底是怎麼想的?!
郭淮是真的搞不懂,而陳祗呢陳祗是沒辦法。
陳祗的作戰目的,從來不是去救援槐裡。
根據諸葛亮私下給他的命令,是讓他帶著這一萬人儘量的遠離長安城,消除隱患。
至於槐裡方向,只要給守軍看到援軍到來的希望,促使槐裡繼續堅守就可以了,如果能迫使郭淮分兵,那就是意外收穫了。
陳祗非常清楚自己的作戰目的,所以才會選擇一天行軍二十里的做法。
一方面,陳祗是奉命行事,意圖用自己的援軍部隊吸引郭淮軍團的注意力,那他就不能行軍太快,要給郭淮反應的時間。
另一方面這裡面也有陳祗的鍋。
陳祗也是第一次領軍作戰,他同樣沒有戰陣經驗,一直以來,他都是處理政務的文官,這次是因為長安實在沒人可派了,諸葛亮不得不啟用陳祗和蔣琬這兩個文官領兵。
所以,陳祗其實並沒有帶領一萬人作戰的經驗,很多事情他都需要自己去摸索。
真不要以為領兵作戰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人數上萬後,每個士卒的想法到底如何,怎麼在行軍過程中保證大家計程車氣,又怎麼在這一路上防備敵軍隨時可能發動的進攻,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舉個例子來說,現代人大多都有參加旅遊團的經驗吧,想想出去旅遊的時候大家是什麼心態,代入到一般士卒的心態裡,就可以了。
那才不過是二三十個人而已,就能產生三四十種心思.如今陳祗帶著的,可是一萬人。
真別指望這年月計程車卒能比出遊的遊客更有紀律性,更別說陳祗帶領的,就是一幫烏合之眾。
所以啊,一天行進二十里,既是陳祗按照命令列事,同時,也是陳祗能帶著這群烏合之眾行軍的極限速度了。
但也託福於此,當秦朗帶領五千騎兵靠近陳祗的萬人隊時,陳祗的步卒們才慢悠悠的吃過早飯,還沒來得及拆了營帳上路呢。
這下好了,也別上路了,直接就地加固營寨,擺出防守的架勢吧。
來的要是步兵,那說不定這幫烏合之眾就一鬨而散了,逃離戰場或者逃回長安,這都不是陳祗能攔得住的。
但誰讓來的是騎兵呢?!
兩條腿的人,怎麼可能跑的過四條腿的騎兵?!
這時候要是選擇逃跑的話,那不用多久就會被騎兵追上,而五千騎兵的數量,也足以保證大部分的人都逃不脫這樣的追殺。
因此,倒不如就地紮營防守,等待長安方面派出援兵來接應大家,撤回長安。
陳祗的口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秦朗的快速逼近,也給了陳祗施展自己口才的機會.在這麼惡劣的情勢下,守衛營寨,還真的是唯一的出路。
至於長安的援軍接應.陳祗知道,長安是不會有任何援軍過來接應他們的,這就是陳祗的託詞,是在哄騙這幫烏合之眾。
這麼一來,陳祗還是能繼續完成諸葛亮的命令,既拖住郭淮的一部分兵力,也不會讓這些烏合之眾敗退回長安去。
至於之後要怎麼收場說實話,陳祗自己也不知道。
哄騙自家士卒的事情,可以撐一時,但撐不了太久,更別說這幫所謂計程車卒,不過是一些走私糧隊拼湊出來的烏合之眾。
陳祗只能希望,吳懿率領的北軍,能在他撐到極限之前趕到槐裡,發動對郭淮軍團的圍攻。
否則的話,那陳祗可能只有戰死在自家亂軍之中這一個下場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