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章 防禦體系,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馬懿對鄧艾的忌憚,其實一點都不低。
在司馬懿看來,鄧艾本身的統兵能力不低,再加上這些年在襄陽的歷練.說句不客氣的話,自己的兩個兒子加起來,都不一定是人家的對手。
別看自己的兒子如今的名聲也很大,但這倆小子的名聲,都是世家大族吹出來的,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蜀賊專門設計的捧殺之計,當不得真。
也許,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力確實不錯,但他們到底沒有如同鄧艾般,早早的接受軍伍鍛鍊,對軍中事務還處在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雙方的經驗差距,實在太大。
十年後,也許自己的兩個兒子不一定比現在的鄧艾差,但現在,司馬懿可不認為,自己的兒子能是鄧艾的對手。
甚至於,司馬懿隱隱都有種感覺,如果再給鄧艾十年的時間鍛鍊,讓他獨當一面.將來真要在戰場上再次相遇,自己都不一定能攔得住這個小子。
後生確實可畏。
就像如今,司馬懿也看不懂,鄧艾選擇孤軍深入,領一萬兵力向宛城進軍,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別提什麼鄧艾是來攻打宛城的,這麼違反軍事常識的事情,司馬懿可不相信鄧艾能做出來。
因此,這個小狐狸必然是另有目的。
可即使如此,雖然司馬懿看不穿鄧艾的真正目的,但司馬懿的軍事天賦擺在那裡,他不需要別人教授,自己就懂得“以我為主”的那一套做法。
別管你是出於什麼目的,反正我是不相信你敢憑藉一萬人來進攻宛城.既然如此的話,我還是按照自己原有的戰略安排做事就可以了。
司馬懿決定,以不變應萬變,等待鄧艾實際出手後,再做出應對不遲。
司馬懿到底是司馬懿,沉得住氣,就這麼放任著鄧艾往宛城進軍,自己依然在宛城按兵不動。
而這麼一搞,鄧艾領軍突進,是越往宛城方向走,他心裡越虛。
自己已經走的夠慢的了,兩天時間行軍,平均每天都只行進二十里左右,可即使如此,現在鄧艾距離宛城,只有四五十里的路程了。
再往前走,可就真的是兵臨宛城城下了。
司馬懿卻依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除了透過偵騎了解鄧艾的行軍路線和速度外,其他的應對一概沒有.難道真的是放任自己進攻宛城?!
他司馬懿敢放,鄧艾都不敢往前走啊!
一萬人進攻三萬人駐守的堅城宛城,這哪裡是去進攻的,這就是去送死的。
鄧艾不得不暫停行軍,派出偵騎,查探這四十里內,魏軍的防禦安排。
然後吧,鄧艾大概是明白,為什麼司馬懿敢這麼放心大膽的,把自己放進來了。
宛城往南方向,從西南到東南,司馬懿一共設定了五座營寨,這些營寨在整體上呈現倒U型分佈,每個營寨之間的距離都在不到二十里,互相支援起來非常的方便。
每座營寨內,屯兵一千到兩千人不等,五個營寨加起來,大概分佈了七八千的人馬。
很顯然,這些營寨是司馬懿分佈在宛城四周,用來策應宛城防線的輔助防禦設施。
司馬懿沒有跟張遼那樣,在宛城前沿一百里的鄧縣設防,而是採用了收縮防守的方式,把外圍防線都收攏在距離宛城不到四十里的範圍內。
在司馬懿看來,張遼的那種三道防禦線的設定,目的是據敵於外,好處是不至於直接威脅到宛城安全,壞處是一旦被敵軍圍攻,宛城想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救援,也非常的困難。
那就只是三道防禦線而已,是存在被敵軍挨個突破的可能的。
而司馬懿如今的防禦設定,是以宛城為中心,周圍散佈各種營寨,縮短了彼此間的救援距離,形成了一整個防禦體系。
這樣的防禦體系,不是什麼新鮮的招數,但確實有用。
蜀軍要想進攻宛城,就必須先解決掉外圍的營寨威脅,而要解決這些營寨的威脅,就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在短時間內全力猛攻一個營寨。
一旦不能在短時間內攻克其中一個營寨,那麼其他營寨甚至宛城城內的魏軍就會出城來援,蜀賊也一樣要面臨兩面作戰的困境。
兵力少了,打不動,兵力多了,也禁不起五座營寨這樣輪番的消耗。
按照司馬懿的盤算,要想徹底攻破自己的外圍營寨工事群,那麼至少要想辦法攻破其中三座營寨才行這裡面蜀賊需要付出的代價,又是多少。
而即使蜀賊真的一一拔除了城外的營寨,開始正式進攻宛城了以宛城的堅固城防,蜀賊又需要浪費多少錢糧,折損多少將士,才能真正威脅到宛城的安全?!
到了那個時候,大概朝廷的援兵,早就已經抵達了宛城了。
這就是司馬懿敢放鄧艾靠近宛城的底氣所在。
別說鄧艾的一萬人,就是那剩下的三萬人一起靠近宛城,司馬懿都不帶怕的。
當年曹仁在江陵,僅僅依靠兩個城外營寨,就硬生生用一萬多剛剛從赤壁敗退的敗兵,守住了周瑜四五萬人的進攻九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在曹仁被關羽“絕北道”,糧草補給運送不暢的情況下,守出來的成績。
如今的宛城,司馬懿有總共三萬的兵力,城外有五座營寨,身後也不存在有人可以絕北道.司馬懿有信心,就算朝廷一兩年不派援兵過來,只要有足夠的糧草支撐,這個宛城都丟不了。
面對這樣的防禦體系,鄧艾也確實有些麻爪.自己的一萬人,是根本打不起這樣的刺蝟殼的。
而到了這個時候,鄧艾大概也猜到了司馬懿的真正目的。
老狐狸變成了老刺蝟,乃至是老烏龜,打的主意就是堅守不出了。
這麼一來,戰事的主動權,就不在關平等人手裡了。
本來嘛,以四萬人打三萬人,三萬人還是守城方,有足夠的防禦工事和城牆作為掩護,硬打是肯定打不下來的。
這種情況下,常規的攻城辦法,就是想辦法逼主將領兵出城野戰,在野戰中消耗敵軍的兵力,這樣才有可能打破攻防形勢,攻取地方城池。
但.老烏龜顯然不是那種愣頭青,會被人一激就出戰.這老烏龜,壞的很。
鄧艾想明白司馬懿的防守策略後,先選擇後撤十里,保證距離宛城五十里以上,不至於被宛城的司馬懿軍隊出城突襲,安營紮寨,然後立刻派人通知在身後四十里不到的關平,趕緊領軍過來匯合。
老狐狸這沒啥特殊的計謀,不存在什麼陷阱,但這老狐狸如今晉級成老烏龜了,他打定主意龜縮不出,就咱們手上的這點兵力,搞不好真拿這個老狐狸沒辦法。
接到了鄧艾戰報的關平和關興,對鄧艾描述的這個戰爭前景,也有些不知所措,但所幸,領兵突前匯合鄧艾是必須要做的,因此關平和關興決定,想領兵出發,跟鄧艾匯合後,再商議具體作戰的方略。
這次真的是把三小給難住了。
關平領兵跟鄧艾匯合後,三人一起抵達宛城南側四十里處實地考察,關平的眉頭就沒有松過。
“如此營寨分佈.司馬懿果有大才!!!”關平感嘆著說道。
雖然感覺上不太能接受,但實際上,司馬懿其實也不過是比關平大了七歲而已,兩個人勉強算是同輩人。
但,關平承認,讓他來防守這個宛城,他未必會做出這樣的防禦安排,而且即使他想到了,這個營寨的分佈和兵力安排,也不會如司馬懿這樣,安排的恰到好處。
每個營寨之間的距離不遠不近,在最大限度上覆蓋了宛城從西南到東南的這一大片防守區域,還能在短時間內互相連線,互相支援。
敵軍進攻一個營寨,會在短時間內遭遇到城內和另外兩個營寨的共同夾擊,彼此呼應之下,沒有超過萬人的兵力規模圍攻,還真的無法對任何一個營寨造成威脅。
真要攻下一個營寨,敵軍損失的兵力,恐怕也不在少數。
關平手裡的兵力,不是不能打,而是打完了之後,還能剩下多少兵力可以對宛城造成威脅,這個關平都無法保證恐怕到時候,就是司馬懿憋著勁的發動反攻,徹底擊潰自己帶來的這數萬襄陽將士了吧?!
關平是真的想不到什麼好辦法,而鄧艾,也一樣是一籌莫展.就關興,還是比較樂觀的。
不是關興看不清眼前的形勢,這點眼力關興還是有的。
但是呢,關興的思路,多少還是有點文官的思路的——雖然這個防禦措施看著很好,但實際怎麼樣,不還得打一下才知道嘛!
再說了,都到了宛城城下了,這要是連打都不打一下,就這麼眼巴巴的看著,跟宛城的司馬懿對峙那不就是司馬懿想要的麼?!
既然是敵人想要的,那咱們肯定不能讓他如願嘛.先打一下,說不定打了就會發現,其實敵人沒有那麼難纏呢?!
關平一聽這話,隱隱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於情於理,不打一下,怎麼知道敵軍的防禦到底如何呢?!
防禦體系設計的再好,如果沒有相應計程車卒作戰能力配合,那也不過是一個花架子而已。
鄧艾也覺得,打一下,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此,關平決定,隔天讓鄧艾率領一萬士卒,試探性的進攻一下最西南側的一處營寨。
然後吧.鄧艾用傷亡千餘人的代價,證明了司馬懿一手打造的防禦體系,是真的挺有用的。
這下,麻煩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