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九章 雍州防務,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雍州防務的問題,張溪和諸葛亮一直討論到深夜。
說實話,在某種程度上,張溪是做好了兩手準備的。
這點上,其實比諸葛亮預想的,要好的多。
諸葛亮透過對當今局勢的預判,認為曹魏不太可能在如今的局勢條件下,突然的對關中發動大規模的入侵,撐死了也最多是以騷擾為主。
張溪雖然也是這麼判斷的,但在用兵上,張溪素來謹慎,因此張溪不僅做好了應對曹魏小規模騷擾的手段,同時也做好了曹魏大舉入侵的準備。
武關道方向,張溪之所以著急著建立鄔堡,又把擅守的柳隱放到那裡去,就是為了依託武關道出口的唯一性,提前建立阻擊陣地,依託鄔堡防禦,跟曹魏的大軍在武關道出口處硬剛,阻擋魏軍進入右扶風。
但這招吧,在武關道方向好使,在潼關這邊,不太好弄。
潼關雖然也是依山而建沒錯,地勢也險要,但離開潼關十里地的地方,可就是一片廣闊的左馮翊平原了。
你要堵住潼關也不是不行,派出五萬以上的兵馬,常年駐紮在潼關前十里處,倒是可以堵住潼關可問題在於,張溪真沒有這麼多的兵馬來呼叫。
歷史上,攻潼關從來都是大軍圍攻的,從來沒見過誰派小股部隊就能堵住潼關,不讓潼關將士出關野戰的。
因此,對左馮翊的防守,張溪不得不想後退出二十里地,劃出一個緩衝區,這個緩衝區內只安排了一些士卒哨探以作警示,目的從來不是阻擋潼關魏軍出戰,而是示警。
而對左馮翊的防守,張溪根據自己腦子裡那些攻破潼關的戰例,選擇了誘敵深入的作戰方式。
在左馮翊地區設立緩衝區,同時把北軍放置在防守線的兩翼,等到魏軍入侵後,放開緩衝區的防守,引誘曹軍深入,等到曹軍深入到遠離潼關的位置時,讓兩翼北軍迅速繞後合圍,切斷曹軍退路。
這樣的話,如果曹軍入侵的是小股部隊,根本突圍不出去,如果是大部隊入侵的話,張溪可以邊戰邊退,大不了放棄左馮翊地區,依託長安城堅守。
只要魏軍無法擊破吳懿率領的一萬北軍,無法打通後路,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軍後路被斷,糧草不濟,最後也只能退兵。
這就是張溪對關中整體的佈防戰略。
諸葛亮對張溪的這個佈防思路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臨機應變方面,諸葛亮也不覺得張溪會比曹魏那邊的曹真,王昶等輩要差。
就一點,諸葛亮擔心的就一點。
“若魏賊以千餘士卒為一隊,兵分數路出潼關,元長如之奈何?!”
這問題問的,張溪都有些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了。
“若魏賊僅以千人為隊,還敢分兵,只需教左馮翊各縣就地堅守,溪再派北軍來回接應便可此等作戰之法,又豈能威脅到左馮翊核心,乃至長安?!”張溪不解的問道。
千人一隊,哪怕兵分十路,總兵力也不過是一萬人而已,就這點兵力,還想反攻關中?!
而且千人隊的規模,以左馮翊每縣五百郡兵的配置,又是守城方只要縣令不是主動投降,就萬萬不存在短期內攻破的可能。
再加上讓吳懿領北軍來回接應,可能魏軍只能騷擾一番就撤兵,連個縣城都攻不下,這樣出兵的意義何在?!
諸葛亮卻搖搖頭,說道,“若魏賊的目的,本就不是攻城,而是襲擾呢?!元長莫要忘了,關中丁口不足,若耕地再荒蕪了,不知何時方能恢復到昔日繁盛。”
嗯.這還真的是.一個損招。
大漢四州之地,但實際上,益州要供應南中,荊州本就不全,缺失兩郡,又得供應北伐所需糧草軍械,涼州更是一個急需要投入錢糧來穩定的地方的所在.如果雍州不能及時恢復生產,那麼對大漢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
而雍州的精華所在,就是三輔,就是關中平原。
從左馮翊開始,歷經長安,右扶風這一帶,不僅是開發極早的農耕區,周邊又有涇河,渭河,洛水三條灌溉帶,以及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修築的各種水利設施。
如果關中不能及時恢復生產的話,那麼大漢即使佔據關中,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而諸葛亮最擔心的,就是曹魏打算以小股部隊,對關中地區進行襲擾。
尤其是左馮翊地區。
左馮翊不同於右扶風,這裡沒有一條山道限制魏賊進出,潼關以外十里,就是廣闊的平原,沒有足夠的軍隊,你根本無法鎖死潼關。
甚至於,如果曹魏真的採用這種小股部隊穿插襲擾的辦法來騷擾左馮翊地區,你就是安排了大隊人馬看守潼關要道,人家也能輕易繞過去。
這年月,封鎖網可不是那麼好搞的。
畢竟這年頭的軍事偵察只靠人的一雙眼睛,通訊效率更是隻能靠馬腿來支撐等你發現魏軍穿插進入左馮翊,派兵趕去救援的話,城池倒是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在城外的田地,以及田地裡的莊稼,可就保不住了。
曹魏真要用這種噁心人的招數來對付關中的話,張溪還真的沒啥好辦法來應對。
敵軍如果真的只衝糧草莊稼而來的話,你再怎麼嚴防死守,也做不到完全防住.什麼時候出兵,燒哪個地方的糧田,完全是人家說了算的,今天心情好就不出兵,明天心情不好的時候,來個少量兵馬長驅直入,拼著損失數百人的代價,殺到你長安城旁的長陵縣,燒燬你的屯田莊稼,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不管怎麼防,主動權始終是在曹魏手裡,你只能被動應戰。
兵力不夠,又要照顧城防,又要防止敵軍燒燬良田的.你能怎麼辦?!
總不能學後世大洋彼岸的那個大明白似的,在潼關外面修牆吧。
人家那是家大業大的禁得起折騰,就如今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大漢朝廷的物資財力,也根本做不到這點啊。
張溪一想到曹魏可能跟你打游擊襲擾戰的可能,頓時也頭疼了。
說到底,還是關中如今兵力不足的緣故.真有十萬人可以調動的話,他曹魏安敢用這種噁心的辦法?!
來多少人都給你埋了。
可惜,如今再抱怨也無濟於事,只能趕緊想辦法,提前想好應對措施。
可張溪想來想去,發現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
左馮翊地區沒有太過於險要的關隘,又沒有足夠的兵力堵住敵人,只能是在自己原有的作戰思路上進行調整。
根據張溪的推算,如果曹魏是採用這種游擊戰的話,大本營肯定是在潼關,以這個時代的游擊戰特性,曹魏的攻擊重點,不太可能距離潼關太遠。
中國歷史上,其實很早就有游擊戰的概念了,不過這個時代的游擊戰跟後來的游擊戰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這年代可做不到什麼“軍民魚水情”,因此,這個時代的游擊戰,進攻範圍是有限的除非曹魏那邊再出一個驚才絕豔的霍去病,否則游擊戰註定不可能離的後勤基地太遠。
張溪仔細梳理了這年代軍卒的作戰方式,發現曹魏即使派出小股部隊遊擊,那麼作戰時間也不會超過五天。
出發行軍一天,返程一天,中間作戰時間三天,用來損毀城外田園莊稼。
時間不能再長了,再長的話,就會被接到訊息後來援的大漢軍隊給堵住,到那個時候,就是一個死字。
而以這個時代軍隊的行軍速度,一天的行軍距離,大概在四十到五十里路左右.張溪劃出的距離潼關二十里的緩衝區,顯然是不夠用的了。
可如果再退後三十里,重建緩衝區數千頃良田可就全劃出去了,這個損失張溪可承擔不起。
因為朝廷跟荊州,益州世家的分化妥協政策,導致關中的屯田面積已經少了五千頃了,這要是再損失個幾千頃良田,那關中屯田還搞不搞了?!
五十里緩衝區,再加上可能遭遇戰火的區域.整個左馮翊,有四分之一的地盤都不能作為穩定的屯田區了。
而且如果再讓曹魏趁機在左馮翊地區紮下根,繼續往西推進這種騷擾策略.張溪總不能一直這麼後退下去吧?!
擴大緩衝區的辦法,張溪只能是放棄了。
必須要在正面圍堵這些曹魏的軍隊。
而一想到這裡,張溪就只能選擇效仿關羽了。
當初關羽在南郡,是怎麼在襄陽曹軍的壓力下,一點點的把戰線往襄陽方向推動的?!
其實說白了,也不難,就是把整個江陵北部作為戰區,根本不奢求這地方的糧食收成,不停的主動發動進攻,不計成敗的打消耗戰,消耗個四五年的,一點點的往北推進。
可這麼做的話,自身消耗也不小,因此當初打襄樊之戰的時候,關羽幾乎是傾巢出動如果不是張溪留了一個王基在江陵,估計結局跟歷史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如今的雍州,跟當初南郡的情況還有所不同。
南郡雖然只是一個郡的規模,但丁口不缺啊如今雍州丁口減半,張溪為了保證右扶風和長安地區的發展,又幾乎把左馮翊搬空了,用來搞屯田。
這一下損失的,可就不是半個南郡的糧食收益,很有可能是整個左馮翊郡。
更何況,武關道那邊的曹軍也不會就眼睜睜的看著右扶風地區安心發展的,這種騷擾要是在右扶風也復刻一把的話,那以如今右扶風的鄔堡數量,也不見得能完全防得住曹軍的小股部隊滲透遊擊。
思來想去,張溪依然沒有什麼太好的頒發,不得不內心咒罵——特麼到底是那個缺德鬼想出來的這種缺德主意?!
也不怕這麼做損陰德,後世兒孫個個是白痴?!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