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四章 江州密議,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蜀中世家現在有點麻爪。
因為之前半合作半對抗的對待劉備集團,導致如今遇到利益可能受損的時刻,連個在劉備面前說上話的人都沒有。
這幫人實在是沒轍了,甚至把心思動到了柳隱的頭上。
比如張氏族長張參就藉故問過柳氏族長柳伸,是不是可以透過柳隱的途徑,跟張溪搭上話。
好像是聽說柳隱如今在張溪手下頗受重用,而柳隱之前還有在陳到手下工作的經歷.這倆但凡有一個能幫他們遞話,他們就有理由,可以發動蜀中輿論,逼迫劉備不敢輕易遷都了。
但有一說一,這屬於是想瞎了心了。
先不說柳隱有沒有這麼大的面子,就算有陳到是劉備親衛出身,張溪是潁川人,他們倆憑什麼為了你們益州世家的利益搖旗吶喊?!
因此,張參的話,直接遭到了柳伸的一個白眼.合著坑的不是你家兒子是吧?!
眼看著這麼下去,一時半會兒也不是個事兒,李禹略作思考,咳嗽了一聲,說道,“為今之事,我等恐需與那些人合作,方能勸阻天子,早日迴歸成都了。”
其實吧,李禹這個老狐狸,其實早就想好了,這事兒到底應該怎麼破局。
現在加深跟劉備集團的合作,讓族中之地出仕劉備集團,已經是來不及了這事兒可以亡羊補牢,以後再做,但現實的問題,還是要解決。
既要能在劉備面前說上話,又要能阻止劉備遷都長安.除了跟那些人合作外,沒有第二個辦法。
而那些人其實說的就是東州人。
只是,益州派和東州派之間的恩怨情仇,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這甚至得追溯到劉焉掌控益州的時代,是幾十年的恩怨了。
早年東州人沒少搶益州人的利益,而益州人也沒少殺東州人.兩方一向是不太合拍的。
也就是這些年,隨著劉備入主益州,帶來了荊州派,東州派和益州派的關係才稍微有所緩和沒辦法,不緩和是鬥不過那幫外來的荊州派的。
但即使如此,東州派和益州派,就從來沒有真正聯合過。
但這次,李禹的提議,是益州派要借東州派的權利通道,謀求益州本土派的利益.人家能幹?!
“李老此言何解?!”
又是張參,一面迷惑的看著李禹,問道。
李禹聞言微微皺眉,下意識的看了眼張參,心裡卻琢磨著以後是不是要想辦法疏遠給成都張氏的關係了,就這眼光和腦子,張氏離敗落也不遠了吧?!
但表面上,李禹還是笑呵呵的,對張參做出瞭解釋,“我等困擾之事,那些人也未必不困擾.那些人雖是外來,家小卻都在蜀地,天子久不回朝,那些人又豈能坐視?!”
李禹這麼一說,張參這才恍然大悟。
李禹的話其實很好理解,其他的世家家主,只要李禹開口提個醒,其實都反應過來了,需要解釋的人,就是張參一個而已。
東州派這幫人,雖然是在三四十年前逃入益州的,但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他們已經在蜀地紮根發展了否則的話,益州本土派幹嘛非要針對東州派,還不是因為他們進入益州後,會分薄原本屬於益州本土派的利益嘛。
可現在呢,如果劉備真的要遷都長安,那麼東州派的利益一樣也會受損,而且損失的程度,可能比益州本土派還要大。
益州本土派到底是地方豪強,在益州生存發展了上百年,甚至兩三百年了,他們的底子厚,還經得起折騰,可東州派他們在益州紮根,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兒,他們經不起這樣的變遷和動盪的。
因此,別的地方先不說,在反對遷都這件事情上,東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
益州本土派在民間的影響力很大,但在朝中說不上話,而東州派在朝中的分量不小,但在民間的影響力一般.兩邊合作的話,就是荊州派,也不見得會正面對抗,說不定還真的能勸說劉備改變主意。
畢竟荊州派的核心利益是在荊州,這時候荊州還沒有丟失呢,荊州派沒必要跟蜀地世家和東州派去爭,劉備遷都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好處也沒有太大的壞處,才不會拼命反對了。
這樣的話,東州派和益州派一聯合,需要說服的,不過是劉備,諸葛亮等寥寥數人而已,勝算還是很大的。
想明白這些緣由後,張參立刻提出了建議,說道,“今尚書令法孝直就在漢中,我等可遣人前往漢中,密見尚書令,力陳此事,求尚書令代為奏事,請天子回都。”
張參這話一說,李禹頓時坐不住了。
真的,李禹現在是真的下定了決心,以後離成都張氏的人遠一點.回去他就勸阻李氏四房和張氏聯姻的事兒。
家主都只有這智商了,張氏落寞不過是時間問題。
找誰不好,你找法正?!
是,法正是東州派的代表人物,也身居高位,作為尚書令,他說的話,劉備肯定要認真對待。
但.你大概是忘了,法正是哪裡人了吧?!
法孝直可是右扶風人!
如今劉備收復長安,還於舊都,他法正巴不得劉備直接遷都長安,他好衣錦還鄉呢。
再一個,你也不想想法正那個脾氣,那個小心眼的勁,他是那種跟你講利益的人麼?!
你今天敢找他去說這個事兒,他明天就敢把你賣給劉備到了那個時候,蜀中世家除了落下一個“威脅君上”的嫌疑,讓劉備反感外,還能有什麼好?!
這人居然還是張氏的家主,看來蜀中張氏是真的要沒落了。
李禹都不想搭理這個腦殘,轉而看向了其他人。
而這時候,柳伸搭話了。
“江州都督李嚴,為人方正,樂於助人.我等或可與之一談,力促天子回都。”柳伸說道。
李禹聽完,思考了一下,點點頭.柳家到底是不得了,這眼光,難怪能教出柳隱這樣的人才。
東州派三大代表人物,法正,李嚴,孟達,如今也就是法正和李嚴混的最好。
但法正這人吧,性格脾氣不太好,人緣也一般,雖然他確實受劉備看重,但他並不能代表所有東州派的利益。
而孟達這個人呢,早年因為一些事兒始終讓劉備看不順眼,因此雖然在東州派內部影響力不小,但在朝中的地位一直不高,甚至都不如東郡太守寇封的話語權更大。
想來想去,就只有李嚴,不僅是東州派的話語人物,他還出鎮地方,掌控數郡之地,在朝廷裡,也是一個實權人物。
當然,李嚴這個人,是不是為人方正,樂於助人,這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嚴能跟劉備說上話,而且他本人跟諸葛亮等人的關係也都不錯,這就足夠了。
事情商議到這裡,該有的應對方式也出來了。
三天後,成都李氏的族長李禹,就以嫡孫女聯姻江州都督李嚴長子李豐為藉口,親赴江州,跟李嚴見面。
目的,就是商議一下兩派聯合,勸說劉備不要輕易遷都的問題。
而李嚴呢李嚴又不是傻子。
作為東州派的代表人物,他李嚴啥時候跟益州本土派代表的成都李氏有交情了?!
這事兒自己怎麼就不知道了?!
前些年,這成都李氏不可一世的,可沒少欺壓東州派,李嚴也沒少被人排擠和擠兌,否則以他李嚴的才能,會到三十歲還只是一個成都令?!
還聯姻?!
不是來坑我的就算好事兒。
這裡面必有貓膩。
可人家以禮上門求見,商議的還是聯姻這樣的事情,李嚴也不好太不給面子,鬧得太僵對大家都沒好處,因此李嚴也只能是以禮接待。
公開場合,兩人以禮相待,商議子女聯姻大事兒,但私底下,李嚴總算是知道了李禹的來意.為了阻止劉備遷都而來。
這事兒吧你別說,李嚴心動了。
就像李禹等人分析的那樣,一旦劉備遷都長安,對東州派的利益影響,確實也非常的大。
東州派本來是一個鬆散的概念,從益州以外的地方,遷徙入益州的人,其實都可以歸為東州派。
這些人裡,可不是所有人都跟法正一樣,想著衣錦還鄉的,有不少人入川時間已經很長了,已經在蜀地生根的東州派,也不想著再折騰了。
再一個,李嚴作為東州派的代表人物,這些年東州派的勢力卻越來越弱。
倒不是李嚴領導無方,主要是東州派的人主要出身地就兩個地方,一個是雍州三輔,一個是荊州隨著荊州派進入益州,類似費禕這類遷徙入川時間不長的東州派,都已經改換門庭變成荊州派了,而隨著三輔的收回,固然會有些入川時間比較長的原三輔世家不想來回折騰了,但想回歸三輔鄉里,重新發展的,也不是沒有。
東州派的勢力,必然遭到進一步的削弱。
按理來說,李嚴是南陽人,他其實也可以跟荊州派搭上關係,算作荊州派的一員。
但問題是,李嚴在東州派,算是一眾人群的利益代表,可他迴歸荊州派的話你李嚴算老幾?!
李嚴這人,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
但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東州派這幾年的發展很不順利,法正地位雖高,但他基本不管事兒,孟達雖然有能力,但始終被人壓在東三郡,頭上一直有個寇封壓制,一時間也看不到出頭的機會。
再這麼下去,東州派就會變得越來越弱.而沒有了東州派的支援,他李嚴的位置也會變得很尷尬。
因此,李嚴其實也急需外援的支援,而如今李禹送上門來了,李嚴要是不抓住這東州派最後的輝煌機會,那他就不是李嚴了。
李禹在江州呆了三天,到底跟李嚴說了什麼,誰都不知道。
但世人都知道的是,在李禹離開江州後,就傳出了訊息——成都李氏和江州都督府即將聯姻,李都督之子李豐,將迎娶成都李氏嫡女為妻。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