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一章 撤退和追擊,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延確實用了虛虛實實之計,但魏延的虛實之計跟毌丘儉想的,並不一樣。
毌丘儉以為,魏延會在出城人數上搞貓膩,一會兒多,一會兒少的搞自己的心態,在自己琢磨不透的情況下快速派出接應部隊。
但實際上,整個西城門的出城兵數變化,都是魏延擺出來的假象。
在最後一次派出一千人士卒出城之後,魏延就已經在城內集結好了剩餘的四千多士卒,全體在眉縣東門附近待命。
等到最後一批千人士卒出城,吸引了毌丘儉所有斥候的注意力之後,魏延直接率領剩餘的四千多士卒集體從眉縣東門而出,繞道去接應吳班等人。
這確實是虛虛實實之計,可以說是聲東擊西,也可以說是瞞天過海.但那是後人在總結經典戰役的時候給後取的名字,在戰場上,將領們運用起來,說到底就是一種虛實交替,營造假象騙過敵人的手段而已。
但實話實說,這個手段,魏延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萬一毌丘儉真的出兵進攻西門出去的那一千人,這一千人肯定擋不住毌丘儉的攻擊,一旦敗退後毌丘儉再尾隨追殺,那眉縣基本就是一座空城,根本沒人防守。
但沒辦法,打仗就是這樣,是沒辦法做到十全十美的,而且魏延覺得,即使是自己站在毌丘儉的立場上去思考,估計也不會太乾脆的選擇立刻進攻,即使選擇進攻並且成功了,也不太可能會選擇尾隨追殺畢竟毌丘儉並不知道眉縣真正的虛實如何。
事實也確實如魏延所預測的那樣,毌丘儉並沒有選擇讓自己的騎兵出擊,也沒有發現魏延從另一個城門領兵出城.等到毌丘儉發現魏延行蹤的時候,魏延距離吳班等人,只有不到十里的距離了。
毌丘儉能察覺到魏延的動向,一直非常關注眉縣方向接應的吳班不可能察覺不到。
當得知魏延已經領兵四千餘人前來接應自己之後,吳班當機立斷,讓王平率領一千五百人的無當飛軍外加吳班交給王平指揮的三千士卒,總計四千五百人負責斷後,而吳班自己,則帶著剩下的七千士卒調整陣型,緩慢撤退,先一步去跟魏延軍匯合。
撤退和接應,都是技術活,尤其是在有敵軍壓迫的情況下,都必須小心謹慎。
吳班的撤退,可不是留下人拖延時間,自己領兵轉身就跑這麼做的話,以毌丘儉騎兵的速度,吳班自己跑不了不說,說不定還會衝散魏延帶過來接應計程車卒的陣型。
吳班也是蜀中宿將,也許能力上不如他的族兄吳懿,但他一向用兵謹慎,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統兵將領。
雖然是撤退,但是吳班還是讓士卒保持著一定的防禦姿態,隨時要應對敵軍騎兵發起的突襲只不過是把原地防守用的圓陣,改成了方便撤退用的方陣而已。
至於攔截追兵部隊,吳班也沒有大意,他派出王平負責斷後攔截,但他也知道王平率領的無當飛軍雖然戰力出色,但兵力過少,因此又專門給王平補充了三千本部士卒。
這些人,不是說吳班就徹底放棄了,不是這個意思。
吳班率領的七千後撤部隊,跟王平所率領的四千五百斷後部隊,始終保持著不到五里的距離,一旦有一方遇到險情,都可以及時相互救援。
這才是真正的撤退,一種有序的撤退。
但顯然,毌丘儉不會給吳班這種有序撤退的機會.要是讓這些蜀軍這麼有序的退到眉縣城內,有了城牆作為依託,這麼多的蜀軍守兵,誰來都打不下眉縣。
雖然毌丘儉被魏延給耍了一頓,不僅錯失了騎兵突襲的機會,甚至讓魏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派出了接應部隊但毌丘儉並不是沒有機會了。
想要徹底打擊眉縣守軍,或者困死吳班的蜀軍已經是不可能了,在整體戰略上,毌丘儉確實是落在了下風,已經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作戰任務了。
但是毌丘儉利用步兵纏住吳班軍後翼,以騎兵衝擊,大量殺傷蜀軍,減少蜀軍的守城力量,還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毌丘儉自己也不知道,這不到五十里的路程,自己到底能殺傷多少蜀軍.但做總比不做好,蜀軍的守城人數越少,將來曹都督和郭刺史匯合後,攻打眉縣的難度也就越小。
到了這個時候,毌丘儉就沒有任何多餘思考的餘地了,在看到吳班開始組織撤退的時候,毌丘儉也做出了自己的決斷。
毌丘儉命令朱贊立刻領三千餘中央禁軍,全力拖住吳班撤退的速度,自己則率領三千精銳騎兵開始在戰場上迂迴,一邊提起騎兵的速度,一邊試圖攻擊吳班軍撤退的側翼。
但,其實這並不容易。
吳班不是傻子,他做的撤退安排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中規中矩,但這年頭,在戰場之上,中規中矩就代表著沒有錯誤。
如果吳班急於逃命,讓士卒擺出行軍的一字長蛇陣,那麼毌丘儉的這種做法可以輕易從吳班的軍陣中切入,把吳班的軍隊割裂成好幾塊,縱然時間上不允許毌丘儉徹底擊潰吳班軍,但製造蜀軍混亂,大量殺傷蜀軍還是可以做到的。
可現在的問題是,吳班撤退的時候,擺出的是方陣這是一種依然保持著一定防禦能力,但也能移動後撤的陣型。
雖然在行進速度上比不上一字長蛇陣,但起碼它並不是那種遭遇側翼攻擊就會陷入被動的陣型。
毌丘儉想要從側翼殺入吳班組織的方陣,那第一關,他就必須面對方陣外側樹立起來的盾牌和長槍。
在面對這樣的戰陣時,騎兵固然還有衝擊力和速度的優勢,但並不代表著騎兵不會有傷亡.哪怕是大魏的精銳騎兵,那也只是人覆皮甲馬無甲而已,還做不到人馬俱甲的重甲騎兵的。
可到了這個時候,毌丘儉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他哪怕拼光了自己帶出來的三千騎兵,也必須儘可能的殺傷敵軍,否則整個戰略就會因為他的大意,導致嚴重的後果。
接下來的戰場,就不是什麼用謀略的場合了,就是單純的戰場廝殺,生死對決。
毌丘儉指揮著騎兵,在繞著吳班所部不停的迂迴,尋找突破口,一旦找到防守稍微薄弱的地方,立刻指揮騎兵發動突擊,硬著頭皮迎著盾牌和長矛陣衝殺過去。
在第一線的魏軍騎兵們,毫無意外的直接撞上了盾牌陣和長槍陣。
被長槍刺透的馬匹,一陣嘶鳴後倒地不起,而馬上的騎兵也被甩出地面,不是落入漢軍的軍陣中被殺,就是倒在了自家友軍的行進線路上,轉瞬間就會被自家後續跟上的同僚踩成肉泥。
而漢軍第一排的盾牌兵們,在遭遇到騎兵的第一波衝擊後,持盾士卒即使兩人一組,肩膀抵肩膀的對抗騎兵衝擊,但依然被馬匹衝擊撞飛出七八步遠,這麼大的衝擊力之下,生還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而最重要的是,直接面臨騎兵衝擊的一些地方,沒有了盾牌兵的保護,陣型立刻出現一處豁口。
毌丘儉立刻抓住這個機會,指揮著自己的騎兵就從這個豁口殺入,一路拼殺,試圖擴大這個缺口的範圍,而吳班也拼命的指揮士卒,不惜代價的填補這個豁口,用人命去直面突入豁口的騎兵。
當毌丘儉發現自己的騎兵速度下降,或者無力擴大吳班軍的缺口後,立刻非常冷靜的下令騎兵暫時撤退,繼續在戰場遊弋,一邊提速,一邊尋找下一個突破的機會。
吳班也趕緊的調動士卒,重新安排防禦陣型,邊戰邊退,準備迎接毌丘儉的下一次突擊的同時,儘量靠近魏將軍的接應部隊。
吳班現在是沒有辦法再次分兵出來抵擋毌丘儉的騎兵的,一來步兵跑不過騎兵,二來.吳班現在只有七千人,如果再次分兵的話,那就是毌丘儉最樂意看到的情況了,他完全可以憑藉騎兵的高機動性,挨個消滅吳班的部隊。
所以吳班必須讓士卒聚攏在一起,緩慢後撤,等到魏延的接應只要魏延的軍隊加入戰場,自己有了第二道屏障,那剩下的四十里路程,就可以從容撤退了。
畢竟現在已經快要到傍晚了。
不得不說,魏延選擇出城接應的時機,真的選的非常好。
在午時不到的時候出發,急行軍兩個多時辰,跑了四十里路過來接應.再過一個時辰,天就徹底黑了。
對於步兵來說,天黑了雖然也影響行軍速度,但打著火把勉強還是可以行軍的,畢竟現在是在撤退,並不是講究太多的時候。
但對於騎兵來說,半夜打著火把趕路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騎兵的速度一旦提起來,僅靠火把提供的照明範圍,就是前面有棵樹,騎兵都來不及有任何反應,更別說要打著火把作戰了。
因此,對於吳班來說,只要想辦法撐到魏將軍過來接應,自己就可以一路後撤,然後夜間打火把行軍,先一步撤回眉縣了。
而魏將軍吳班相信,魏延將軍選在這個時候過來接應自己,一定也有自己全身而退的辦法的。
所以.吳班繼續保持著方陣陣型,邊打邊撤,盡力向魏延軍方向靠攏。
而就在毌丘儉結束對吳班軍的第三次騎兵衝擊後.魏延帶領的四千步卒,就趕到了戰場。
到了這個時候,毌丘儉也沒有任何退路,或者說,毌丘儉也已經想到了魏延的到來。
因此,毌丘儉並沒有繼續讓騎兵迂迴突擊吳班所部,而是直接掉轉方向,奔著魏延的接應軍而去。
毌丘儉要趁著魏延剛到戰場,立足未穩的時機,發動一波突襲,爭取一鼓作氣,打散掉魏延軍的軍陣。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