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戰術,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還沒有領兵出關中,關羽卻已經領兵進入了南陽。
實際的情況逼得曹丕不得不做出維持原本戰略,進駐洛陽的決定。
洛陽這地方,其實地理位置相當的關鍵,尤其是在現在的局勢下。
洛陽到宛城和到長安的距離都不遠,步兵行軍支援不過是七八天的事兒,而從洛陽到徐州也不過就是隔著一個兗州而已,步兵行軍也就是二十天左右的時間。
這些地方真有什麼嚴重的變故,身處洛陽的曹丕也不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出應對。
再一個.江東的周瑜確實難對付,但襄陽的關羽也不是好惹的。
兩人都是世之名將,都曾經打出過讓世人驚異的戰績,哪邊都不能輕視。
再加上劉備又在漢中虎視眈眈.曹丕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並不奇怪。
而現在的關羽,在攻下新野後,稍作休整,然後繼續北上,領兵圍困鄧縣。
但關羽並沒有急著攻打,而是穩紮穩打的安營紮寨,擺出了一副長期對峙的狀態出來。
這架勢,讓張遼微微的皺眉。
雖然作為守城方來說,關羽不著急進攻應該是好事兒,畢竟進攻方拖得時間越長,糧草消耗就越大,後勤壓力也會越大。
但張遼知道,以關羽的能耐,他不能幹出這種缺心眼的事兒來。
張遼知道關羽在等,而且大概也能猜到關羽到底在等什麼——等劉備出關中。
一旦劉備出關中的訊息傳到關羽那邊,那關羽肯定會對鄧縣乃至是宛城發動狂風暴雨般的進攻,牽制南陽乃至整個司隸的曹軍不敢輕易西進支援長安。
上一次的北伐,關羽就是這麼打的,打的宛城連向長安要了三次援軍。
如果不是劉備那邊因為後勤補給線太長,後勤壓力太大,導致劉備不得已退兵的話.再打下去,宛城真不好說還能守多久。
現在故技重施,張遼怎麼可能還猜不到關羽的目的。
而此時的關羽,卻也在緊皺眉頭。
張遼的想法是對的,關羽確實打算等劉備進軍關中後再發動大規模攻城。
但張遼只猜對了一半,現在的關羽,其實並沒有張遼想象的那麼沉穩,他其實很著急。
這次北伐,幾乎可以說是關羽一紙上奏引發的,關羽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越來越不如以前了,連帶的讓劉備也有了急迫感,導致了這第二次北伐。
其實關羽也知道,現在發動北伐,並不是合適的時機。
荊州方面其實倒還好,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和發展,荊州方面對外比較大的征戰也就兩次,一次是攻打襄樊順帶守衛江陵,另一次就是上次北伐。
荊州方面還能承受的起,但益州方面,這幾年就沒怎麼消停過。
入川一戰,北上爭奪漢中一戰,南下平定南中一戰,然後又是北伐一戰.益州方面,幾乎平均每兩年就有一場大戰,實在沒有多少休養生息的時間。
可即使這樣,劉備也是毫不猶豫的採納了關羽的意見,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這次北伐的成敗,對關羽來說,不僅僅有緊迫感,也有非常大的責任感。
關羽不想失敗,但又知道,如果按照上次北伐的戰略,面對張遼主持的鄧縣—宛城防禦體系,他依然不可能有太好的辦法快速攻破,免不了的要陷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這是關羽不想看到的。
因此,關羽也很著急,他想要速戰速決,但一直很猶豫。
不是關羽沒有這樣的辦法,只是這種辦法,是屬於風險係數非常大,操作好了也許能一戰而下宛城,但操作不好的話,這次荊州北伐,立刻就會無功而返。
所以關羽一直很猶豫,猶豫要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有更好的辦法,關羽也不想冒這個險。
倒不是付不起代價,主要是不想因為冒險導致北伐失敗。
關羽從襄陽出發後,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也一直不停的跟徐庶,鄧艾兩人商議更好的攻克宛城的方法但真的沒啥好辦法。
對面是張遼,在白狼山陣斬踏頓,在逍遙津一戰用八百人衝擊孫十萬中軍大營的人物,智勇兼備,領軍經驗極其豐富。
這樣的人,按照徐庶的說法,就是不能著急,只有穩紮穩打的進攻,不要輕功冒進,才能有擊破對方的機會。
可這麼一來,關羽想要的速戰速決,就不可能實現了。
從襄陽一路行進到新野,又從新野出發到屯兵鄧縣城外,關羽琢磨了一路,終究是決定,採用自己那個藏在心裡很長時間的冒險辦法。
而這個辦法嘛,關羽一提出來,頓時遭到了收下謀士武將的一致反對。
不管是徐庶,趙累,王甫這樣的文臣,還是鄧艾,州泰,廖化這樣的武將,全都一致的反對關羽提出的戰術。
因為關羽的這個戰術,他就不是個戰術,根本就是在賭。
“老夫欲邀文遠陣前一戰,以決生死!”
這就是關羽想出來的戰略。
關羽的想法,就是效仿春秋古人之戰,跟張遼在陣前單挑決戰。
如果關羽勝了,那張遼不死也殘,整個鄧縣—宛城防線無人主持,肯定會變成一盤散沙。
自己只要抓住這個機會,在曹丕派遣新的主將到來的之前進攻,說不定就能攻下群龍無首又士氣低落的宛城。
這就是關羽戰術中最理想的結果。
可關羽帳下的將士們,可不會只往好了想.特麼要是您老沒幹過那個張遼呢?!
那就是荊州北伐大軍群龍無首了好吧?!
這不是開玩笑的。
關羽是有陣斬顏良的戰例,但人家張遼也有陣斬踏頓的功勞啊。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今年關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張遼,不過是五十歲出頭而已。
這是現實的戰場,不是武俠劇,不存在年紀越大內力越高的設定,現實世界上都是這樣,年紀大了就會年老體衰。
陣前衝陣,終究是年輕人能幹的事兒。
關羽都是征戰四十年的宿將了,怎麼會想出這麼缺心眼的主意來的?!
尤其是徐庶和鄧艾,這倆就不明白了,以前那個還算沉穩善用兵的關君侯到底是怎麼了,難不成年紀大了,腦子也跟著糊塗了?!
徐庶作為關羽軍中第二人,同時也是軍中地位最高的謀士,這時候不得不站出來,勸諫一下關羽了。
“大將軍!”徐庶先對關羽行禮,然後才說道,“大將軍乃世之名將,本不該庶出言相勸,然大將軍今日之言,卻甚為不智”
關羽一看徐庶要說話,卻是微微一擺手,看向徐庶,微笑著說道,“元直先生勿言,此事老夫深知厲害然非此,不能速破曹賊爾。”
徐庶一聽這話,眉頭都緊皺了這個關君侯,當了大將軍了,難道連諫言都聽不進去了?!
應該不至於,大將軍傲歸傲,可還是知道事情輕重緩急的,正確的諫言,他就算不採納也會給出理由.但今天怎麼這麼奇怪?!
徐庶微微一思索的功夫,就錯過了再次勸諫關羽的時機。
不過還好,徐庶沒趕上時機,鄧艾還在呢。
“大將軍不可意氣用事!”鄧艾站出來了,對著關羽說道,“大將軍乃千金之軀,身負陛下厚望,總督一方,萬事當以大局為重,豈可行陣前單挑之事?!若欲行此策,艾可代勞而為,何須大將軍出馬?!”
在軍營裡嘛,終究是正式場合,鄧艾這個女婿也不能稱呼關羽是“岳父”,必須是官職相稱。
也因此,雖然關羽很想訓一頓鄧艾,但也不好拿出岳父的架子來特麼你算老幾,還敢約張遼單挑?!
張遼但凡正眼看你一眼,那都算他以大欺小,更別說答應跟你單挑了。
這不是打不打的過的問題,而是身份嚴重不匹配的問題。
其實徐庶要說什麼,以及鄧艾勸說的話意,關羽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麼?!
都當了堂堂大將軍了,一國最高的軍事統帥,跑去找敵人單挑何進都幹不出這麼缺心眼的事兒來。
當個蕩寇將軍,衝鋒陷陣不是問題,但當了大將軍還衝鋒陷陣,這是嚴重的不負責任。
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關羽其實都懂,但現在,他沒有辦法。
繼續硬耗下去,最後免不了還是要拼消耗,拼國力.這一點,大漢是無論如何都拼不過佔據中原河北精華地區的曹魏的。
如今的局勢,最有利於大漢的,就是速勝,可如果要速勝,就得行非常之舉,否則根本無法破局。
關羽去找張遼單挑,就是關羽想出來的破局手段。
雖然自己也會承擔一定的風險,但關羽對自己的武藝有信心,哪怕年紀大了,關羽這份自信心依然存在。
而張遼呢,也是智勇之將,關羽知道要以大局為重,難道張遼就不懂了?!
關羽親自去陣前邀戰單挑,張遼都不一定能答應呢,換成伱個小輩去,人家張遼理都不會理你一句。
“吾乃國之上將,不斬無名之輩!”
這一句話就足夠打發鄧艾了。
而且世人也只會譏笑鄧艾不自量力,根本不會去懷疑張遼是不是沒有膽色。
人家張遼的膽色已經用白狼山和逍遙津兩戰證明了的,你鄧艾又算老幾呢?!
只有關羽這個同樣膽色出眾的名將出馬邀戰,才有可能引得張遼出戰其他人根本不夠這個資格。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