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巡視漢中,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武二年七月,漢中。
經過四年多的治理,如今的漢中,已經慢慢的恢復了一些生氣。
雖然依然無法跟張魯治理漢中時相比,但如今的漢中,終於能看到村落有致,百姓安居耕種的樣子了。
四年前的漢中之戰,臨近結束前,曹操命人遷走了漢中近八成的人口充實關中,給劉備留下了一個空虛的漢中。
這其實有好也有壞。
壞處不用問,沒有足夠的丁口,就沒有足夠的稅收來源,土地無人耕種,也只會慢慢的荒蕪下去。
如今的漢中,確實無法跟張魯治理的漢中相比。
但這並不能說明張魯的能力更強,這裡面是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
一個,確實要歸功於張魯那個政教一體的治理辦法。
張魯繼承了五斗米道,改革教義,形成了政教一體的治理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無地流民進入漢中,充實了漢中人口。
再加上當時正是以馬騰韓遂為首的涼州諸侯肆虐關中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的關中百姓逃難進入漢中,也讓張魯吃到了一波人口福利。
就這樣,張魯治理漢中時,依靠他那個特殊的體制,使得漢中人丁興旺,也讓張魯有資本可以割據漢中自立,劉璋以一州打一郡,愣是拿張魯沒有任何辦法,甚至還不得不引入外援,給了劉備入蜀的機會。
說句題外話.就劉璋這個能耐,有時候真的很不能理解那些吹劉璋比劉備強的人,這些人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第二個嘛,卻是劉備的小心思了。
如今天下雖然大亂,但蜀地還算安穩。
雖然在劉璋治下,蜀中世家和東州派們沒少跳出來鬧事兒,但持續時間基本都不長,除了趙匙那次叛亂外,基本影響力都不超過一郡,而且很快就能平定,因此蜀中不管是政治格局還是土地分配,都比較的固化。
雖然後來這個固化的池塘裡來了一條叫劉備的大魚,但劉備要在蜀中立足,也不得不考慮這些蜀中世家的利益,有些事兒不好做的太過火。
比如重新分配土地啥的,這事兒就有點不太好乾。
因此,劉備在打下漢中後,故意的不讓蜀中世家插手漢中的事務,就是為了把漢中作為自留地,用來封賞有功之臣。
蜀中是實在拿不出那麼多的土地來激勵自己麾下的將士了,而漢中正好被曹操遷走了人口,這不就是現成的無主土地麼?!
當然,這裡面也要感謝曹操,因為曹操遷移走了八成的人口,基本稍微富庶一些的家庭他都給打包弄走了,這裡麵包括原本在漢中的一些權貴階層,而留下來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或者窮苦百姓,連當丁口的價值都沒有,所以才會被留下來自生自滅。
這就是曹操遷走漢中人口的唯一好處——沒有了世家權貴豪強的牽制,劉備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經營漢中。
可能花的時間會長一些,投入的錢糧也會多一些,但這地方,是屬於劉備集團的自留地,蜀中世家一個都不準過來插手。
而如今,經過了四年多的開發,中書令諸葛亮和兵部尚書加前將軍銜的張溪,終於抽出時間,一起來巡視漢中。
中書令親自出巡,代表了劉備對漢中的重視,也是在對外釋放訊號。
而張溪之所以也一起來,主要是因為漢中是整個劉備集團的北進基地,下次要進軍關中,大軍還得從漢中出發,所以張溪這個兵部尚書也必須過來視察軍務。
所以這兩個人一起巡視漢中,倒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但諸葛亮和張溪都知道,這事兒,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麼單純的。
從成都到漢中的一路上,諸葛亮和張溪已經互相聊了很多,兩個人基本都猜到了劉備的用意,因此心情都不是太好。
而兩個人一到漢中,見過漢中太守黃權後,立刻就拉上黃權,開始了密議。
這讓黃權很不理解。
這倆要巡視地方民政或者是軍事,又或者說要去考察預度部的工作,這個黃權都能理解.一來就拉著自己密議,算怎麼回事?!
中央官員什麼時候可以跟地方官員密謀了?!
真不怕犯忌諱?!
可黃權回頭想想現任大漢陛下的脾氣,再想想諸葛亮和張溪的身份.好像真的不用怕。
皇帝是個直脾氣,而且知人善用,知道什麼樣的人該給什麼樣的待遇,懷疑誰都不會懷疑到諸葛亮和張溪這兩個人身上。
而諸葛亮和張溪也都是在新野時期就跟隨皇帝的人,可以說是跟皇帝一起患難與共走過來的,這倆的性格和脾氣,也不存在勾結地方官員,反叛皇帝的可能。
但.黃權還是想不通,到底要密議什麼?!
因此,到了內屋,打發掉僕從後,黃權首先問道,“孔明,元長,何事如此機密?!”
“公衡兄見諒!”諸葛亮先拱手致歉,然後才對著黃權說道,“漢中乃緊要之地,又事關陛下北伐大業,事務緊密,故此不得不慎重。”
黃權頓時一愣,然後臉色也慢慢嚴肅了起來,迅速捕捉到了諸葛亮話裡的關鍵字。
北伐?!
什麼就北伐了?!
“權鎮守漢中,不知朝中要務.”黃權按照自己的想法,小心的斟酌了一下,還是說道,“只是權以為,如今民生未復,這兩年,不宜大動干戈為好啊!”
有些話,黃權不太好明說,也不用太明說。
上次北伐,距離現在可只有兩年時間!
那次北伐,可是幾乎傾國之力發動的,雖然打下了不小的地盤,但雍州北部和涼州就是個倒貼錢糧的地方,這兩年能保證穩定,已經是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結果了,怎麼可能在現在這個時候發動北伐?!
再一個,劉備登基地位才剛剛第二年,實際登基時間也不過是一年又三個月而已這種時候,不應該是鞏固內部勢力,消除不利因素,休養生息的時候麼?!
這個時候用兵,不管是對朝廷還是對百姓,都是不小的負擔吧?!
黃權很不理解,為什麼諸葛亮和張溪這倆跑來漢中,居然會說出北伐這樣的事情來。
可諸葛亮和張溪也是無奈啊有些事兒,真不在他們的預料之內,而且也勸不動。
諸葛亮無奈,對黃權說道,“公衡兄之言在理,只是.年初之時,荊州的關君侯生了一場大病,纏綿床榻近月方得痊癒痊癒後,關君侯便上書陛下,請求再次征伐宛城。”
黃權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麼。
而張溪也順勢介面說道,“關君侯表章送到成都後,張車騎聞知,亦上表奏事,稱南北兩軍經過一年時間組建,可堪一戰.亦上表請求北伐。”
黃權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諸葛亮接著說道,“年初時,鄧伯苗自東吳出使而歸,帶來東吳孫權的問候書信及兩家互市的盟約,孫權在書信中言辭懇切,對陛下自稱晚輩.北地細作探報,曹魏在兗州豫州集結兵馬,欲對青徐不利。”
張溪又跟著補充道,“同樣是北地細作探報,今年三月,曹魏雍涼都督曹仁病故,宿將曹洪被曹丕調回鄴城,剝奪兵權後勒令其閉門思過,曹丕另遣曹真為新任雍涼都督,駐守長安。”
好了,不用說了,黃權全都明白過來了。
第一,關羽一場大病差點沒挺過來,這大概讓關羽意識到了自己的年齡問題,想要趁著自己還能征戰的時候,替劉備打下宛城,威逼長安。
對關羽這麼高傲的人來說,戰死沙場他可以接受,但老死床榻,這不是關羽想要的死法。
大概也是意識到了關羽的想法,所以張飛也跟著上書,明明從招募到訓練只持續了一年的南北軍,愣是被張飛認為可以參加實戰了。
第二,就是江東現在的處境很不好。
年初的時候聽說了,孫權派往鄴城恭賀曹丕登基為帝的使者,連曹丕的面都沒見到就被趕出了鄴城,丟了一個大人。
同時曹丕還發布了兩個檄文,昭告天下,挨個否定了劉備和孫權稱帝的合法性,並且同時向兩家派出了使者進行譴責。
聽說孫權被曹魏的使臣給氣的,在招待宴會上直接拂袖而去。
現在曹魏在兗州豫州屯兵,進攻青徐的目的昭然若揭,故此孫權故意對劉備自稱晚輩,認可了兩家互稱姓名國主的事實,同時想也不想的就同意了建立互市的要求.孫權顯然也不想兩面開戰,他要穩住劉備,然後全力守備青徐。
對劉備來說,東吳那邊要全力應對曹丕的進攻,那麼就不用擔心東吳會刷什麼心眼,再來個背刺偷襲荊州什麼的。
而長安守將曹仁病故,有威望,能替代曹仁的曹洪又因為得罪了曹丕被召回鄴城,甚至還被卸了兵權讓他閉門思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沒有多少戰陣經驗的曹真。
東吳那邊沒有壓力,曹魏這邊重心放在了中原的爭奪上,長安守將還換成了一個小輩.就算是黃權站在劉備的位置上,他也會動北伐的念頭的。
但問題是你動念頭是沒問題的,卻不能真的這麼去做。
咱們的底子薄,兩年的休養根本不夠,咱們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和糧草,來發動第二次北伐啊。
北伐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過於勞民傷財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