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礦產爭奪,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諸葛亮請教了比較多的南中發展問題,在得到諸葛亮的建議和肯定後,張溪總算是對自己的南中發展規劃有了一定的底氣,放心了不少。

沒辦法啊,上輩子的張溪就一個普通小百姓,這輩子的治理地方經驗還是在比較成熟的南郡地區,有現成的治理方案可以參考。

像南中這種情況特殊,沒有多少先例可以參考的地方,張溪真的對自己一個人瞎琢磨的治理方案實在沒有什麼信心,只能尋求諸葛亮的認同。

在這個時代,諸葛亮的治政能力,絕對是當世一流的,不問他問誰。

幫助張溪釐定南中的發展規劃後,諸葛亮和張溪終於開始談論起,南中各部的資源礦產的分配問題。

這件事,才是諸葛亮南下的真正目的。

對於礦藏的問題,劉備集團和蜀中世家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默契的。

蜀中世家知道劉備的財政情況,連番大戰後,不僅缺糧,而且缺錢。

蜀中世家知道這批礦產資源對於劉備來說,就是一批救命的財政來源,因此劉備肯定是希望能夠快速開發出來的。

畢竟直百錢這個東西,雖然經過跟蜀錦掛鉤後,有了硬通貨的趨勢,但比起真正的五銖錢,終究不是太受百姓歡迎。

而劉備同樣也知道,就南中的那些礦藏,除了鹽鐵這兩樣是法定官營,世家不敢碰之外,其他的各種礦藏,不管是金礦,銀礦,銅礦,還是錫礦,這些世家都有極大的興趣要插一腳,畢竟礦產這種東西,是可以傳承百年的基業。

劉備需要世家的力量幫他快速開發出礦藏,而世家也需要得到劉備的正面許可,光明正大的入山採礦,積累家業。

因此,雙方是有合作的意願的。

但雙方的分歧在於,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合作。

這裡面真正的矛盾點,其實不僅在於劉備和世家,更重要的是,劉備集團麾下每個勢力背後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劉備集團的元從派還好,本身底蘊不夠,不管是錢糧還是人力,都不足以單獨吃下一個礦產份額。

再加上他們跟劉備之間的關係密切,因此只要劉備從本身佔據的銅礦份額中分一些出來給元從派們,他們也就滿足了。

真正在爭奪的,是益州派和荊州派這兩個有各自地方世家豪族支援的派別。

荊州派,希望是以贖買的方式,獲取礦山的一定年數的開採權。

這個做法,其實是對劉備集團最有利的,畢竟礦上的產權還是捏在劉備自己手裡的,劉備跟世家贖買的話,也可以在談判中佔據主動權,而且可以立刻得到大量的銅錢補貼政府財政。

而且從市面上回收原本就有的貨幣,肯定比重新鑄造貨幣要來的方便,同時也不會對現有的經濟體系造成大的破壞。

再一個,等到開採年限到期後,劉備還可以再次跟世家贖買,如此反覆,劉備每過幾年就能收回一大筆銅錢。

最後,也是荊州派的私心贖買的方式來獲取開採權,那比的就是誰錢多,誰跟漢中王關係近。

很顯然,荊州派是什麼時候跟隨漢中王的?!你們益州佬比的上?!

這樣的話,可以把原本因為人力不足處於劣勢的荊州世家,拉倒跟益州世家平起平坐的地位。

銅礦這種東西,哪怕是間隔很遠的荊州世家,也是希望能夠從中分一杯羹的。

這個方案的提出者,是劉備集團的經濟學家,劉巴,劉子初。

可以說,劉巴的這個建議,是兼顧了劉備集團和荊州世家的利益,雖然讓益州世家有點吃虧,但到底還是對益州世家持開放態度的,只要你出的錢讓漢中王無法拒絕,那也是可以獲取銅礦開採權的嘛。

但益州世家們肯定不能同意劉巴這樣的建議啊。

銅礦在南中,南中不管從地理上還是從行政劃分上,都屬於益州刺史部.跟你荊州人有個毛線關係?!

所以,益州世家們提出的方案是這樣的。

劉備集團和益州世家們一起瓜分南中礦產除了鹽鐵外的所有礦產的所有權,具體的分配比例和購買所有權的金額,咱們可以私下再談,甚至益州世家們為了把荊州派的人趕出這場礦產分配,都咬牙同意劉備對自己開採出來的礦產徵收稅收,不過這個稅收比例,咱們也可以私下再談。

這個方案的提出者,是黃權和法正,兩人一起向漢中王劉備建議的。

很顯然,面對荊州派的壓力,黃權這個益州本土派選擇了和法正為代表的的東州派合作。

不管東州派原本是哪裡人,但他們已經在益州生活了很長的時間,核心利益也是在益州雖然東洲派原本因為土地人口的等問題跟益州本土派有很多的矛盾,但當事情涉及到對外荊州派的時候,東州派和益州本土派之間,有很多利益其實是相通的。

順帶一提,南中豪族,比如說李氏,孟氏,焦氏等,都是在益州本土派的範圍內的,而且這些地頭蛇們,是堅定支援益州派方案的,畢竟他們是地頭蛇,幹什麼都方便,利益空間也最大,當然不想每過幾年還得再交一次贖買錢那麼麻煩,一錘子買賣是最好的。

對於這樣的兩個合作方案,劉備並沒有下定決心。

兩個方案其實對劉備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壞處,畢竟劉備才是真正掌握南中礦產大頭的人,更別說兩套方案都能給劉備帶來大量的財富或者是稅收。

但荊州派的方案,會導致益州派的不滿,而益州派的方案,會把荊州派排除在外.現在劉備手下的人多了,代表各種勢力利益的人都有,必須要做全盤考慮。

一直到諸葛亮南下的時候,劉備才勉強下定決心,選取荊州派的方案。

一方面,荊州派的方案,並沒有把益州派徹底排除在外,屬於有錢就能獲得開採權的競爭,不像益州派的方案,是完全把荊州派排除在外的。

另一方面劉備現在身在益州,對益州派的掌控更加嚴格,但對荊州,只能指望二弟關羽來管理。

上次江東偷襲,荊州本土世家就有不穩的趨勢,如果不是各個位置都是忠心可靠的人在鎮守,說不定荊州的結局會變成什麼樣。

這次益州的礦產分配,如果把荊州的世家都排除在外,天知道這些世家會怎麼想,這樣很不利於團結的。

再一個,劉備也不想讓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們,有那麼嚴格的地域劃分.尤其是在這種國家大事上面。

綜上所述,劉備選擇荊州派比較公平的方案,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這次諸葛亮南下,就是帶著這個方案,在味縣主持贖買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跟各大世家的代表們討價還價,劃定贖買區域和採礦年限。

這種事情,只有諸葛亮這個平時處事公允,政務能力一流,被荊州和益州兩派和劉備共同信任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讓大家都心服口服。

為了做好這件事,諸葛亮也是一點都不敢馬虎,拉著張溪日夜商量,對南中各地的礦產分佈,總算是有了一個比較籠統的瞭解。

而且張溪也建議諸葛亮了,別一次性就把所有的礦產都贖買分完了。

先不說這些世家們有沒有能力可以一次性把南中的礦產都給開採出來,即使可以,劉備集團也會在一次次的贖買中,慢慢的把主動權拱手讓給這些世家們。

所以必須要有後續開發計劃,持續吸引這些世家投錢,把這些世家們藏在地窖裡的銅錢都給挖出來,這樣才是對財政最有利的事情。

有了銅礦,不代表劉備可以無節制的鑄造五銖錢這方面的問題,不僅僅是諸葛亮和劉巴這樣的經濟天才,就是劉備也知道,這麼做對官府財政沒有什麼好處。

具體原理他們可能不懂,但後果他們卻非常清楚,畢竟中國古代這方面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

再一個,雖然這麼說聽著很扯淡,但這個時代真的不缺銅錢,缺的是銅錢的流通.不管是公侯還是世家們,都有把銅錢藏起來,甚至是用銅錢陪葬的傳統。

越是世道混亂,世家和貴族們就越會珍藏銅錢,似乎是想要以此來尋求安心的感覺。

所以啊,張溪建議,諸葛亮可以把南中的礦產進行分批次的開發,比如這次就可以先開發谷昌以北,東川的銅礦區。

至於味縣以南,撫仙湖附近的銅礦區,暫時封山不入,不做開發。

其實就是後世金融投資的那一套,總得給投資者看到持續賺錢的希望,融資方才能持續不斷的收割韭菜。

只不過劉備的心眼沒那麼黑,他可不是空手套白狼,是真的拿出真金白銀來的這些金銀銅礦山就是劉備的本錢,而且在這時代,是穩賺不賠的東西。

諸葛亮和張溪商量了很久,兩個蔫壞蔫壞的傢伙總算是設計好了這次贖買的整體流程和劃分割槽域,剩下的,就是等所有的世家到位後,開始公開贖買。

是的,這又是張溪建議的.把跟世家代表們私下談判贖買改為公開贖買,也就是所謂的拍賣。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一個,是更加公開透明,大家都是看錢說話,什麼人情關係都不好使。

另一個.就益州派和荊州派的關係,益州派內部還有東州派,南中本土派和益州本土派之間的分別,這要是不搶起來,那才是怪事。

你們搶不搶的,諸葛亮和張溪是不在意的,劉備說不定還樂見其成.一幫世家抱團,對主君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而且你們這麼一搶,這個拍賣的價格不就高上去了?!

都是錢啊,不能不要的,對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毒誓一九四一

A大雪滿弓刀

回到古代娶女帝

一劍開山河

我在錦衣衛負責抄家的日子

咱叫劉可樂

亂世種田養崽日常

穗穗長安

公府嬌媳

佛衣歸林

全世界都暗戀我師尊,除了我

喵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