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蘄春,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陽縣,軑縣,鄳縣,為江夏北三縣。

這三縣東南就是大別山,大部分土地都靠近大別山支脈,地理位置比較偏偏,山地比較多,土地可耕種面積比較小,在冊人口數量也不多。

其中西陽縣在北三縣中算是比較繁華的一個縣城,因為西陽縣偏南方一點,距離西陵比較近,再加上在蘄水以西,有比較豐富的水資源,因此發展的算是三縣中最好的。

這三個縣,在三年前的時候被張遼從汝南出兵偷襲,佔據了大半年。

後來張遼撤走,但也帶走了一部分的人口和府庫財物,黃祖補了好久的窟窿,一直到現在,北三縣的窟窿依然沒有補完。

北三縣依然是屬於人少地少,農業不振,民心不穩的階段。

張溪進入了北三縣,就沒少聽說北三縣的山林中隱藏著強梁巨盜的,這裡的治安情況真的是相當的糟糕。

這點,張溪拿小本本給記下來,等回了夏口,請關羽調兵,好好的把這個地方給平定一下。

沒有安穩的環境,誰能安心生產?!

當然,這只是一點,最重要的,還是人口和耕地不足的因素,造成了北三縣的動盪。

其實關於這一點,張溪也是實在不能理解跟隨劉備跑到漢津口的那七八萬百姓呢?!

劉琦當初要走了這些百姓,說是要充實江夏人口,這都充到哪兒去了?!

就算其中可能會被世家瓜分一部分,但即使是黃家,在江夏一地,也吃不下這麼多的百姓丁口吧?!

再說黃家也沒這個膽子吧。

張溪在北三縣花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拿著戶籍圖冊和地形圖冊,認真的核對了三縣的人口和可用耕地,巡查了水利設施,考教了市官,鐵官等人,頓時覺得一陣焦頭爛額。

江夏北三縣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多到這地方連世家大族都不太願意過來兼併土地,也就是劉備陣營裡的某些人,因為劉備管的嚴,也實在爭不過本地世家,這才把手伸到北三縣來。

對於這些人,張溪是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依然記在小本本上,回頭跟這幫人算賬。

張溪不是不想為民請命,也不是不想裝逼過癮.現在是亂世,山裡的盜匪可不少,地方豪強也不是你亮出身份就會乖乖認罪的人。

張溪只帶了三十個衛士,身邊還跟著小鄧艾和小八,可不想莫名其妙的遇到一些山匪搶劫什麼的雖然不怕,但也麻煩。

巡視完北三縣,張溪啟程,前往江夏西部的諸縣巡視。

江溪西部諸縣倒是沒有受到多少戰亂影響,只有竟陵因為曹軍中路軍的攻擊,受到了一點影響,但去年一年的春耕工作進行的還算順利,今年豐收,百姓倒也過得下去。

當然,土地兼併的問題依然存在,水利設施也年久失修,但因為靠近長江大支流的漢水,問題顯得也不太嚴重。

張溪也是大概的記錄了一下這些縣的問題,依然記在小本本上,打算回去後整理完了,一起遞交給諸葛亮。

巡視完竟陵之後,張溪沿長江順水而下,一直到了鄂縣。

鄂縣算還是張溪的成名地,張溪對鄂縣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此到了這裡,張溪特意停留了幾天。

一個是好好巡視一下鄂縣,瞭解一下百姓需求。

另一個,也是想跟文聘談談,不僅談防務,也談民生。

文聘是武將出身,防務問題張溪倒是不太擔心,以文聘的能力,就算江東領兵來犯,也只會比張溪當初乾的更好。

但張溪有點不放心文聘的治理能力。

雖然這年頭文武基本不分家,但文官的治理能力普遍要強於武將,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文聘也同樣如此,他在防務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不僅重拾了黃祖時期的防務措施,也對這些措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方便自己指揮。

但在治政方面,文聘基本是沿用的以前留下來的老套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好。

側重點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

張溪不會去嚴格要求文聘跟個文官一樣治理地方,但相對的,遇到一些不太合適的情況,張溪也不會去參考文聘的意見。

比如說,鄂縣和邾縣兩縣人口嚴重超標,耕地不能滿足百姓需求,但文聘從防衛角度出發,堅決不許這些百姓離開兩縣,甚至從中新招士卒養兵,增加兩縣的財政負擔.這些都是問題。

張溪跟文聘簡單的提了一下,然後告知文聘,等年後會有相對應的命令下來,希望文聘先做好相關的工作,到時候配合。

跟文聘聊了一陣,張溪繼續沿江出發,前往蘄春和下雉兩縣。

蘄春靠近鄂縣,也在江北,因此張溪第一個到達了蘄春。

然後張溪就看到了流民。

不是少量的流民,而是大量的,數以萬計的流民。

這些流民沒有進城,而是在山野角落隨便伐木蓋屋,又或者搭個草棚子,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餓了外出挖野菜,渴了就去江邊打水,看到張溪這樣的車隊過來,不僅不避讓,還眼神兇惡的盯著車隊,似乎在盤算著不怎麼友善的主意。

張溪當時就納悶了,這些流民都是哪裡來的?!為什麼地方官員在工作報告中根本沒有提及這事兒?!

這不是少量的流民啊,這是數以萬計的流民啊,如果從位置上看,城外的流民隨意安置,現在已經快阻塞官道了。

這如果要是有個人煽動民變,蘄春城拿什麼來防禦?!

張溪皺眉,知道事情不簡單,趕緊讓三十個衛士加強戒備,自己躲在馬車裡不出來,一路行進到蘄春城。

一直到進了城,張溪這顆心才算暫時放下來。

進了城內,張溪卻又看到了另一番的景象。

城中市面繁榮,人群湧動,老人孩童都有,全都笑語晏晏,在為了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打算過個好年。

這年月,因為戰亂,老人孩子這種體弱的人群一般是不會輕易外出的,但在蘄春縣城裡,卻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只能說是地方官員治理的相當出色的結果。

但張溪不能理解的是,城外那些流民,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縣的地方官,到底是個親民的好官,還是個不顧百姓死活的垃圾現在張溪有點摸不太準了

好在,可以直接去縣衙,詢問當地的縣令。

縣令姓程,汝南世家出身,當年跟隨劉備一起逃到新野的舊臣之一。

只是能力有限,因此劉備也沒給他安排什麼特別重要的職位,即使現在地盤大了,也只是給他安排了一個蘄春縣令噹噹。

張溪見到了這位劉備老臣,還算是比較講禮貌的以禮相待。

然後,就問起了城外那些流民的問題。

程縣令捋著鬍子,搖搖頭,說道,“故劉刺史曾安排襄陽流民至此,卻不言如何安置,老夫前任亦不作為,故此令流民自行安置,每月開倉濟糧,使流民不至生事。老夫上任以來,雖勵精圖治,然流民頑劣,多不願勞作,故此任其自生自滅,老夫不過沿襲舊制,每月救濟一些便是了。”

故劉刺史說的是劉琦。

劉琦當初派人把跟隨劉備南下的流民,都給送到了蘄春,下雉,鄂縣,邾縣,這四個縣城來,補充被江東劫掠的人口。

但劉琦似乎並沒有制定安置流民的舉措,所以地方官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安排這些流民。

如果負責任一點的,比如說像文聘做的那樣,從流民中選擇青壯,招募兵員,哪怕增加財政負擔,但也是一種安民措施。

但更多的縣令,基本就是不管不顧,只要保證不出現大規模的民變鬧事,他們就任由流民自行安置,自行決定去留。

畢竟劉琦啥也沒說,萬一做的不對劉琦的心思,那不是憑白給自己惹麻煩麼。

真的,這個張溪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劉琦的手段就那樣,當時劉備也才剛剛入駐夏口,曹操數十萬大軍壓境,天知道江夏保不保得住,這些官員瀆職,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程老頭,你這個不對啊,你是劉備集團的元老,還是劉備任命的縣令,而且是在赤壁之戰以後上任的.伱憑什麼擺爛?!

這個老頭說的好聽,把鍋給甩到前任的身上,說前任沒做好,我只是沿襲前任的措施.可問題是,你都知道前任不作為了,你現在做的這些事,就不是不作為了麼?!

還流民不願勞作.特麼誰家流民不願意勞作,是你這個混蛋老頭不給人家勞作的機會吧。

真的,如果不是進城後,看到這老頭治理的城內還算繁華,張溪恨不得當場就捋了這個老傢伙的官帽,管他是不是劉備的元從元老。

一方面來說,城內的繁華,百姓臉上的笑容,證明這個程老頭也是有點能力的。

但另一方面,這個程老頭對城外數萬流民百姓置之不理,每個月施捨一些粥糧接濟,保證流民不造反就行的做法,確實是大大的瀆職。

張溪一時間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去處置這樣一個官員。

在蘄春呆了兩天,仔細考察了一下城內的百姓生活水平,不管是擺在明面上的,還是讓小鄧艾帶人私下打聽的,都沒有發現有任何應付檢查的痕跡。

張溪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拿整個程老頭怎麼辦,不得以,先離開蘄春,前往下雉。

而到了下雉,張溪知道,他短時間內,應該是不能離開這邊了。

下雉城外,居然有數萬流民在遊蕩,並且這些流民的狀態,比起蘄春城下更加過分面黃肌瘦不說,都已經開始有人賣兒賣女了。

張溪心裡的火頓時就上來了,直接衝進了下雉城府衙,揪出縣令就要一頓暴揍。

然後張溪就被城內的百姓給圍住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毒誓一九四一

A大雪滿弓刀

回到古代娶女帝

一劍開山河

我在錦衣衛負責抄家的日子

咱叫劉可樂

亂世種田養崽日常

穗穗長安

公府嬌媳

佛衣歸林

全世界都暗戀我師尊,除了我

喵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