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老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華山劍法、心法,諸天之笑傲第一劍,上老賊,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嶽華山,俊秀挺拔,無限風光,都在奇、險二字。
旭日東昇,普照天下。
華山東邊半山腰,一處探出峭壁的大石之上,盤坐著一道小小身影。
他的年齡只有七八歲,一身青色勁裝,頭梳簡單馬尾,懷抱一柄短劍,正自閉目養神。
陽光照在他稚嫩的小臉上,依稀可見一層細細的、猶未褪去的絨毛。
驀然,他睜開雙眼,從地上一躍而起,手中短劍隨之出鞘,動作矯健,劍光閃爍,華山十三式,在他手中一一施展開來。
白雲出岫、有鳳來儀、天紳倒懸、白虹貫日、蒼松迎客、金雁橫空、無邊落木、青山隱隱、古柏森森、鐘鼓齊鳴、蕭史乘龍、清風送爽、詩劍會友。
華山劍法,以奇險與秀美相映相衍,招式俊秀絕倫,時又有險峰突起,追求的就是一個奇正相合,險中求勝。
但在這名童子的手中使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其中意蘊,沉穩有力居多,險、奇二字俱無。
他所處身的大石,只有丈許方圓,探出於峭壁之上,即便離地面只有七八米高,掉下去也能將他摔個半死。
但童子絲毫不懼,眼神始終凝視著劍尖不放,腳步穩穩當當的在三米範圍內移動往來,偶爾墊步高躍,回身翻轉,依舊透露出一股超乎年齡的穩健。
十三招劍式,在他手中翻來覆去的演練著,每一招每一式,都沉穩有力,規矩有序。
許星辰自三歲時被重傷的父親送上華山,拜岳不群為師,修煉華山劍法已有五年。
五年時間練劍,雖因年幼,劍法威力不顯,名聲不傳,但論及對華山十三劍的熟練程度,絕對不下於門中其他幾位師兄。
練習了半個時辰,太陽已經升起很高。
許星辰這才將劍收歸鞘中,靜立不動,任憑山頭清風撥弄著他額頭鬢角的幾縷頭髮,一邊平息著略有些喘息的呼吸,同時思量著方才練劍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片刻後,他睜開雙眼,喃喃自語道:“想要將華山劍法中的奇、險意境收斂於穩定之中,外不顯跡,我還差了不少火候!”
他二世為人,見識廣博,但真正將一些想法應用於練劍之中,尚是首次嘗試。
五年練劍,足以讓他把華山劍法練習的滾瓜爛熟,純熟無比;但再想精進,就要靠水磨工夫,慢慢提升。
按照師傅嶽不群的話來說,就是:“不要著急,等你把內力修為提升上去,劍法威力自然會越來越強。”
在師傅嶽不群的想法中,劍法練習來練習去,多是一些技巧性的東西,熟練就好,最主要的還是內力方面的提升,那才是決定劍法威力強大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許星辰知道自己師傅心中還在為當年的氣、劍之爭,耿耿於懷,自己年齡幼小,又無法解釋對華山派過往之事瞭解的緣由,自然沒有開口勸說。
事實上,他並不認同師傅對劍宗以劍御氣的偏見,當然,也不認同劍宗對氣宗以氣御劍的偏見。
他一直認為,華山派的氣劍之爭,來由有些莫名其妙,不過是因為嶽、蔡兩位偷學《葵花寶典》一事,就延伸出這等神經病一般的可笑爭端,著實有些匪夷所思。
他們既然如此在意氣劍之辨,那為什麼沒有在意“割與不割”之間的區別?!
想想整部【笑傲江湖】的故事,都在圍繞一本《葵花寶典》的武功秘籍展開,他就感覺到了當年老爺子寫這本書時,那濃濃的惡意。
如今,來到這方書中世界,且還是被他這一世的父親在臨死前送到華山上來,請求嶽掌門收他為徒,他就知道自己以身入局,逃脫不得。
為了在將來那無數波譎雲詭的兇險爭端中,保護好自己這條來之不易的小命,他從一開始練武,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練出一番名堂,不能丟了穿越者的臉面。
對於師傅的說法,許星辰半聽半不聽,勤修內力之事,自然是牢記在心,但劍法的提升,也不能鬆懈。
劍法與內力,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五年時間下來,無論是華山心法,還是華山劍法,許星辰自覺根基已穩,便開始進行下一步修煉計劃。
這計劃分為兩個部分,其一,將華山劍法中的奇、險意境收斂起來,以穩定規矩行劍。
劍術原理的構想,來源於一句話:讓那繁華的,歸於平淡;讓那高處的,變得低矮......”
當華山劍法中的奇、險意境很難在短時間內再攀高峰,那就讓它低落下來,繼續沉澱,夯實基礎。
至於這般練法有沒有用,且修煉一段時間再看!
修煉計劃之二,把華山心法的修煉速度提升起來。
華山心法,來源於道門正宗,修煉出來的內力四平八穩,中正平和,不虞有走火入魔之險,惟一的缺點就是增長緩慢,雖有愈到後面,積蓄愈厚一說,但它“慢”就是“慢”,這一點無可辯駁。
修煉華山心法之人,天賦尚佳者,需要七八十年,才能修煉到一流高手的境界;天賦異稟者,也需三四十年;至於那些天賦平庸之輩,哪怕修煉一輩子,也只能二三流的境界中打轉。
華山心法,作為練武初期的築基法門,無可厚非,但想到一輩子只能修煉這門內功心法,許星辰就有些接受不能。
紫霞神功是華山派掌門才能學習的東西,且還需要華山心法修煉到一定程度才能轉修。
許星辰只是嶽不群的第九個弟子,哪怕後來一系列的變故,他也對紫霞神功也不存任何念想。
想要提升內功的修煉速度,他只能在華山心法上下功夫。
上一世看過的東西很多,但老爺子寫的諸多故事裡面,修煉體系應該是一脈相承。
無論是“凌波微步走上一圈,內功便能增長一分的神奇”,還是“九陰真經之易筋鍛骨篇中,靜修動修,內外皆修之後的脫胎換骨”,又或易筋經、降龍十八掌、龍象般若功等由外而內,練就一身深厚內力的各家外門神功,都在佐證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內力的增長,不僅可以靠靜功來修煉,還可以用動功來導引。
上面提到的那些神功秘典,對於如今的許星辰而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不做妄想!
華山心法與華山劍法,一套內修,一套外練,彼此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許星辰把希望放在了這兩者的身上。
他堅信一件事情:別人既然能創得,他為何不能創得?
單論學習知識、融會貫通知識的能力,無論前世還是今生,他許星辰都不弱於人。
縱身一躍,下落的過程中,在峭壁凸起處踩踏兩腳,平安落在地面。
回到自己居住的院落,已經有下人送來了早飯。
他先回屋換了套衣服,這才出來將飯菜吃下。
休息了一個時辰,感覺肚腹中的食物消化的差不多,便來到練功房。
在香爐中點上一支檀香,盤坐在地板蒲團上,沉澱雜念,靜心思慮。
早晨在峭壁大石上練劍,是以臨危不懼凝心神的方式,來增強自己心性與劍法的穩定性。
但想要融合劍法心法,就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
案几上的香爐中,檀香靜靜燃燒,一條青線筆直的升起三尺高,方才擴散變粗。
漸漸的,香氣在靜室中瀰漫開來,讓許星辰的心思更加沉凝平靜......
無論是華山劍法,還是華山心法,兩者所執行迴圈的思路,從一開始就截然不同。
華山心法,以經絡運轉為主要路線,專門用來提煉周身精氣,凝聚內力。
華山劍法,則更多的是以內力刺激各處竅穴,讓身體爆發出更強大的力量,更迅快的速度,用來戰鬥。
如果說這兩者當中還有什麼共同的聯絡,就只有“內力”這股力量了;無論是華山心法,還是華山劍法,都需要用到這股力量,才能施展進行。
許星辰心中思緒流轉,不斷尋找著兩者之間的異同之處,每當有所收穫,便起身嘗試,遇到難題,就在案几的紙張上記錄下來。
八歲的許星辰,毛筆字已經寫的有模有樣,無論是讀書識字的速度,還是練氣練劍的進展,都讓山上的一眾師兄們大為驚歎,即便是他的師傅嶽不群,也多次感到驚訝,直言:許星辰的練劍天賦,不在大弟子令狐沖之下。
傳聞,世有神童,天慧聰穎,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
他們原本是不信的,但見到了許星辰之後,卻不得不信。
也因為過於“早熟”的緣故,他才能從師傅那裡分到一座院落獨居,除了吃飯洗衣掃除等一些雜事,其餘都不需要別人來照顧。
曾經的華山,輝煌燦爛,門人弟子足有上千之眾;現如今的華山,掌門夫婦、九名弟子,連同伺候的下人在內,不足一百之數,因此,山上有著許多空置的房屋。
許星辰選了一處臨近懸崖的偏僻之地,只為自己能一心修煉,不被打擾。
不過,隔三岔五,還須得前往師傅的居處拜見請教,接受考校;每一旬,就得和師兄們一起比試,增加戰鬥經驗......
話題回到靜室。
許星辰一邊思慮,一邊嘗試,一邊記錄,一邊修改,忙忙碌碌一上午,竟是一個動作都沒能完成。
不過,許星辰並不著急,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住性子,慢慢找尋,一如他前世在實驗室中做試驗,千萬次的不同嘗試,都未必會有一個對的結果。
但當在某一天、某一刻、某一剎那成功了,那種苦盡甘來的暢快感覺,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