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朕真的不務正業,吾誰與歸,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太后聽聞張居正的陳五事疏後,就站了起來,只是面色驚疑不定的沉默了許久許久,最後又坐回了椅子上。

慈寧宮仁聖皇太后陳太后,看著李太后患得患失的模樣,就直樂呵。

關心則亂,無欲則剛。

李太后的兒子在皇位上坐著,陳太后無兒無女,反而看的更加清楚。

李太后的種種擔心和疑慮,歸根到底,不在外廷,不在張居正、高拱;不在內廷,不在馮保、張宏;

關鍵的關鍵,在那個正在咬著牙扎馬步的小皇帝身上。

小皇帝出息了,大明就有了青天,小皇帝沒出息,大明就沒有任何希望,一切皆休。

小皇帝出息還是不出息呢?

“拒狼進虎,豈是良謀?”李太后看著小皇帝站樁,滿臉是汗的模樣,便愈加揪心,高拱就是那頭狼打走了,張居正這隻虎又開始露出了獠牙來。

陳太后倒是頗為不在意的說道:“不知道妹妹在怕什麼,咱們皇兒,是龍。”

“狼也好,虎也罷,又能如何呢,不必顧慮。”

李太后有些關心則亂,且不論張居正到底是不是老虎,哪怕他真的是老虎,又怎樣?

皇帝是真龍,根本不懼怕這等豺狼般的大臣。

小皇帝是不是真龍?

陳太后以為是的。

陳太后似乎是有些不確信,轉頭看向了朱翊鈞,而後露出了一個安心的笑容,確定了自己是對的,她繼續磕著手裡的瓜子說道:“皇兒啊,很有毅力,而且很有主意,張元輔欺負不得。”

陳太后看著小皇帝認真的模樣,就知道他一定有出息,也一定是真龍。

對自己狠的都是狠人。

陳太后略顯慵懶的伸了個懶腰,自打這刺王殺駕案之後,小皇帝的表現,越來越讓人放心,那些個勳衛和帶刀舍人,都不如皇帝的性格堅毅。

皇帝和張居正那些講筵奏對,陳太后也看了,張居正偶爾也會被問的只能含糊其辭。

陳太后對小皇帝的期待和信心,要比李太后確定的多。

潞王朱翊鏐趴在一張凳子上,抓著椅背,看著自己的哥哥辛苦,四歲的他,剛剛能把話說完整,他指著小皇帝說道:“娘,哥哥在做什麼?”

李太后頗為寵溺的摸了摸朱翊鏐的小腦袋,笑著說道:“哥哥呀,在習武。”

陳太后看著李太后的模樣,並未多言,和對小皇帝嚴苛要求,完全相反,李太后對小潞王實在是太寵溺了,甚至寵溺到縱容的地步,打碎了什麼,李太后只會怒斥宮人照顧不周。

但是小皇帝打碎了什麼,那李太后只會斥責皇帝失儀。

朱翊鈞收功,看向駱思恭,昨天想要偷懶被朱希孝發現了駱思恭,今天格外的認真,即便是累的腿肚子打擺子,也沒有任何想要偷懶的打算。

這就是進步,只要肯進步,朱翊鈞允許再一再二,但他不允許再三。

收功之後,朱翊鈞又露出了陽光開朗的笑容,走到了兩宮太后面前,欠身見禮:“孃親,母親。”

“快坐下歇歇,這累的滿頭是汗,天氣已經轉暖了,連桃花和梨花都開了,明天是二十三,不用讀書,要不這武藝也歇一天吧。”陳太后拉開了一個凳子,將一碗冰糖梨水放在了小皇帝面前,趁著溫度剛好,補充下水分。

逢三六九,皇帝讀書休息,一個月朱翊鈞讀書可以休息九天,若是按照陳太后的說辭,那三十天休九天,還練什麼武?

文華殿廷議一日不會停。

若是應了張居正的《陳五事疏》,朱翊鈞就要每天前往文華殿聽政,一天便不能歇。

這是陳五事疏的第一條,皇帝御門聽政。

朱翊鈞搖頭說道:“謝母親,勤而不輟,這習武之事,一天歇不得。”

我,朱翊鈞,熱愛學習!

朱翊鈞看向了馮保,馮保略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皇帝顯然是在問陳五事疏的事兒,馮保只能搖頭表示李太后還是猶豫。

李太后當然會猶豫。

現在答應了下來,張居正這頭猛虎,會不會得寸進尺?

“今天元輔先生講了《帝鑑圖說》,說到了唐代宗和郭子儀的故事。”朱翊鈞仍舊陽光開朗,似乎說著學業。

“郭子儀的兒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有一次,郭暖和昇平公主吵架,公主怒斥:我父親是天子,你居然反駁我。”

“郭暖說:你父親之所以是皇帝,是我父親不想當皇帝罷了!”

“曰: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

陳太后大驚失色的問道:“這郭暖為何如此狂悖?安能如此妄言?這不是要害了郭子儀?”

朱翊鈞繼續說道:“昇平公主乘車回宮,稟告了她的父親唐代宗,唐代宗卻說:你不知道,確實是這樣,若是郭子儀真的想當天子,這天下早就不是李唐了。”

“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為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

李太后眉頭緊鎖,沉默了片刻問道:“後來呢?”

“後來郭子儀聽聞,將兒子郭暖械送到唐代宗面前,請求代宗皇帝治罪,唐代宗卻說:孩子吵架,做不得真,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代宗皇帝赦免了郭暖的失言,但是郭子儀還是杖責了兒子郭暖,直到昇平公主求情,才放過了胡言亂語的郭暖。”

郭暖說出如此大膽的話,我父親不當天子,所以你爹才是天子,翻譯翻譯:給他面子叫他一聲天子,不給面子,就讓天子和李唐一起入土。

唐代宗只是打了個哈哈,以兒女閨房言不論罪。

張居正講這段,主要是講唐代宗和郭子儀之間的信任,表達的是一種理想的政治環境,君聖臣賢。

當然這種君聖臣賢的光芒萬丈之下,總是有些小陰影。

唐代宗不是沒想過,要對這個功高震主、權傾天下的郭子儀動手。

大曆四年春,正月,唐代宗的宦官魚朝恩,邀請郭子儀同遊章敬寺,這是在安史之亂,天下漸平之後,唐代宗第一次對郭子儀的試探,由宦官魚朝恩負責執行。

郭子儀的手下怕魚朝恩對郭子儀不利,三百餘將士著甲扈從前往同遊,郭子儀呵退了手下,帶著幾個僕人和宦官魚朝恩同遊章敬寺。

魚朝恩最後的結局是以奸宦而亡。

唐代宗死後,唐德宗即位後,尊了郭子儀為‘尚父’,董卓也曾經當過‘尚父’,而郭子儀頂著尚父的名頭,再造李唐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朱翊鈞說到這裡便停下了,等待李太后自己想明白。

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勞。

庚戌之變,北虜南下,嘉靖三十二年到嘉靖四十四年,持續了整整十二年的彼此攻伐,讓大明元氣大傷,高拱和張居正推動了俺答封貢,這是安定邊方的功勞。

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藩鎮林立,郭子儀在,藩鎮不敢謀叛學那安祿山史思明。

大明也是半截身子入了土,國勢風雨飄搖,連當年被成祖皇帝攆著滿世界跑的北虜,都打不過了。

唐代宗能容的下郭子儀,朱翊鈞也能容得下張居正。

一切為了大明再起,一切都為了讓大明再次偉大!

李太后略有些失神的思慮了許久,小皇帝專門提及此事,說的自然是《陳五事疏》之事,李太后終於嘆了口氣,才開口說道:“罷了,罷了,只是委屈皇兒了。”

“孩兒不覺得委屈,只覺得有趣。”朱翊鈞依舊笑的陽光燦爛,繼續說著今天學到的內容。

李太后答應下來,其實不奇怪,張居正不是高拱,高拱的身後站著一個以特權經濟為核心利益,以姻親、同鄉為紐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晉黨,無論高拱是不是想得寸進尺,晉黨會推著高拱往前走。

而張居正用人,既無姻親,也無同鄉。

最關鍵的是張居正的陳五事疏,並沒有要革罷司禮監,拔掉小皇帝的獠牙,更沒有限制皇帝批奏疏,要求皇帝的同時,也對京官做了要求。

“種地去咯!”朱翊鈞答完了今天的課業之後,風風火火的跑開,打算去景山。

種地是頭等大事,每日都要去看才是。

“哥哥帶我去。”朱翊鏐大聲的喊著,似乎是想一起去玩,但是李太后將四歲的娃娃抱了起來,沒讓他跟過去。

朱翊鈞今天要開窯,更為確切的說是要育苗,土豆、番薯的種植專項攻堅研究,其餘不論,先能種活。

種活了番薯、土豆,百姓能吃飽,才有力氣,力足方能勝天!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徐貞明帶著幾個老農行禮,這些老農雖然沒有種植土豆、番薯的經驗,但是這幾個老農,都是民間找來,最擅長種荸薺的農戶。

朱翊鈞為何執著於土豆和番薯,並且要放下天子至尊的架子來做這件事?

因為大明這個制度下,只有藩王和百姓造反的份兒,老百姓們沒了吃的,就會打入京師,敲碎皇帝的腦袋,餵飽了百姓,百姓就不會進京來,把皇帝的腦袋擰下來當球踢了。

朱翊鈞揮了揮手說道:“安,平身。”

“陛下,發芽、發青的土豆是絕對不能吃的,有毒,真的會死人的。”徐貞明提醒陛下,發芽的土豆有毒,萬一要是皇帝吃了發芽的土豆,哪怕是鬧了肚子,那都是大事。

徐貞明是最不希望皇帝出事的那個人,他是堅定的農務興邦的代表,如果皇帝吃土豆吃出了事,他人沒了,這墾田耕種之事,全都荒廢。

朱翊鈞點頭,大明皇帝都有奢員,就是專門在上菜前驗毒的小宦官。

“咱們今天干點什麼活兒?”朱翊鈞看著已經完工的火室,在馮大璫的嚴格命令之下,百餘名宦官加班加點,把火室蓋好了,連玻璃都放好了。

徐貞明頗為確切的說道:“育苗。”

宮裡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專門找小黃門給徐貞明遞了話,不要把那些髒活累活留給陛下做。

宮外的文淵閣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專門差遣府上大管家遊七,給徐貞明傳了信兒,親事農桑主要是一種姿態,皇帝上午聽政、講筵,下午還要習武,已經極為辛苦。

徐貞明領會並且貫徹精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攝政大明

蟲豸

臥底失敗後

錦橙

假太監,開局身陷女兒國

高尚的靈魂

廢太子:戍邊三年,滿朝文武跪求登基

Summer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