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 第964章問罪
鵝城知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 第964章問罪,青雲直上:重返1998,鵝城知縣,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松仁和王澤榮說了他工作的問題,問縣裡準備怎麼安排他?
王澤榮便笑著說:“張局長,這個事情是石書記安排的,你問我,我不好回答你。”
張松仁聽了說:“王書記,我幹了大半輩子,馬上退居二線了,如果讓我下來,就要給我安排,不然,我不同意。”
王澤榮一聽這話,就知他這是要提條件了,現在的幹部都喜歡跟領導提條件,如果不提條件,就下來了,那就是傻瓜,張松仁顯然不想當傻瓜。
聽了張松仁的話,王澤榮微笑著說:“張局長,你跟我說沒用,你有要求,去找石書記吧。”
王澤榮是那玲瓏剔透人,根本不可能去管張松仁的事,省得引起石雲濤的反感。
張松仁說了半天話,見王澤榮不願意管他的事,心裡頭非常憤懣,心說現在的領導真他媽的沒擔當,要是過去,他向縣委副書記反映情況,縣委副書記無論如何都會管這事的。
離開王澤榮的辦公室後,張松仁想了想,便去了李嫣然辦公室,去找李嫣然了。
李嫣然答應把他的要求轉告給石雲濤,張松仁見目的已達到便走了。
之後,張松仁就逢人便講,王澤榮沒擔當,無形之中敗壞了王澤榮的名譽,王澤榮卻是不知道。
李嫣然把張松仁的要求跟石雲濤說了,石雲濤得知張松仁此時依然還想著晉升副縣級,心裡頭自然不悅。
石雲濤此時其實想把國土局長楊川提拔為縣政協副主席,要說楊川與他的關係並不密切,但楊川這人守的住底線,身為縣裡的土地爺,卻是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映。
這個很厲害吧?
要知道縣裡的土地就是聚寶盆,只要誰得到,那便是金山銀山,還有縣裡的礦山,祁中生之前利用礦山賺了多少錢?
而楊川竟然沒有受到祁中生的牽扯!
這個很有點意思,能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多,石雲濤覺得楊川算一個。
如果推薦一名縣政協副主席的話,石雲濤寧可推楊川,也不推張松仁。
另外,石雲濤還得知一個事情,楊川的兄弟姐妹都在農村務農,沒有一個依靠楊川的權勢而發財的,也沒有透過楊川幫忙,在政府機關找到工作的。
這就與張松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松仁的兄弟姐妹全部在政府機關,然後張松仁的子侄輩也在政府機關。
張松仁的父親原來是是縣裡的老局長,張松仁的兄弟姐妹能進政府機關應當是他父親的功勞,與張松仁沒什麼關係,但他的子侄輩能進入機關,就多少與他有點關係了。
石雲濤覺得張家太貪婪,而張松仁現在還想成為副縣級幹部,這無疑更會壯大張家的權勢。
難道說商雲縣沒人了?只有他們張家有權利為老百姓服務?
其他人就不想服務於老百姓?
石雲濤這麼一想,便對張松仁的觀感極差,張家的自私和貪婪讓人聞著都有一股臭氣!
石雲濤考慮過後,便想著先斷了張松仁的念想,他和市委組織部進行了聯絡,提出推薦一名縣政協副主席,而他要推薦的人選便是楊川。
石雲濤要先放出聲來,讓張松仁知道這事,只要張松仁知道縣裡準備推薦楊川為縣政協副主席,他就沒戲了。
縣裡頭不太可能一下子推薦兩名副縣級幹部。
這個風聲很快就傳了出去,張松仁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得知縣裡竟然推薦楊川為縣政協副主席,張松仁怒了!
楊川的資歷和家世背景根本沒法與他相比,職位也沒法與他相比,為什麼要推薦楊川為縣政協副主席?
張松仁這一次沒再找縣裡,而是直接去了市委組織部理論此事。
市委組織部的人便說這是縣裡要推薦的,與他們無關,找他們幹什麼?
張松仁便是感到傻眼,回到縣裡後,想來想去,就去直接找了石雲濤。
石雲濤坐在辦公室,一打眼見到張松仁來了,臉色便是不太好看。
這個時候張松仁過來找他,顯然不會是工作上的事。
“石書記,我哪一點不符合提拔為副縣級幹部的要求?”張松仁這一回是不客氣地與石雲濤講了起來。
石雲濤聞言,眉頭緊皺,張松仁這是向他問罪來了,幹部調整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牽扯著政治利益的大分配,誰都想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政治利益。
石雲濤作為縣裡政治利益分配的主要操盤手,必須要擺平縣裡的各方勢力。
如果擺不平,有人就會跳出來,向他發出挑戰,影響到他的威信。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人給挑戰的七葷八素,弄的一地雞毛。
石雲濤不是官場菜鳥,他早就讓李嫣然放出風來,要調整幹部,但他並沒有馬上進行調整,他這是在進行試探,試探各方勢力的反應,從而搞清各方情況,方便他下一步進行人事調整。
到目前來看,各方的反應還算平穩,因為各方的期待都不太高,只有張松仁期待高一些,所以出現了反彈。
張松仁這個反彈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各方的反應,石雲濤此時就在考慮如何讓張松仁老老實實不要搞事情。
石雲濤看了張松仁一眼,說道:“你還有什麼話要說的,可以把話一次性說完。”
此話一出,張松仁倒是說不出其它的話,但他還是堅持道:“我多次作為副縣級幹部候選人,如今縣裡要推薦楊川為副縣級幹部,為什麼沒有我?”
見張松仁這般赤果果地要官,石雲濤總算是見識了縣裡一些幹部的素質,要官買官賣官,不知從何時大興其道,一些幹部的臉皮比什麼都厚,而臉皮薄的人,卻是根本上不去。
難道說官場就是這樣的大染缸?
“張松仁同志,你這是在毛遂自薦嗎?”石雲濤問了一句。
張松仁道:“我這不是毛遂自薦,而是我該享受到的東西,不能就這麼不聲不響地沒了,如果縣裡不安排我,我是不會辭去財政局長一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