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50 胖僧,大唐騰飛之路,青島可樂,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褘?”
沙彌聽到蕭寒口中的名字,撓著光光的腦袋想了好半天,最後才猛的哦了一聲道:“施主說的,是一個從長安而來的行腳僧人吧?”
“行腳僧人?”蕭寒對胖沙彌的話感到有些詫異。
他並不是對宗教一竅不通!袁天罡,李榮,甚至老孫,都是當代宗教的靈秀人物,跟在他們身邊這麼久,蕭寒哪怕再不上心,也從這些人口中得知不少宗門裡的事情!
比如沙彌此時說的“行腳僧人”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個充滿貶義的詞彙。
宗門裡,多用它來形容一些半路出家,無門無派的剃度僧人,甚至披上僧衣,招搖撞騙的騙子,也會被人稱呼為行腳僧。
而對於一些真正遊訪大地的大師,真正的稱呼則是“雲遊僧人”。
“他是從長安來的,怎麼,大師見過他?”雖然有些疑惑,也有些對胖沙彌的厭惡,但是蕭寒還是耐下心,向他打聽起這位傳奇人物的事情。
“見過!”胖沙彌哈哈的笑著,指著外面的寺門道:“前些日子,他是曾到過本寺!當時聽聞他從長安來,本寺住持還特意邀請他遊覽寺廟,還留他一起用齋!可那行腳僧不知怎麼,看著大殿嘆氣,看著齋飯也是嘆氣,最後只喝了一碗水,就匆匆離開了這裡。”
在回答蕭寒話的時候,沙彌很明顯有種幸災樂禍的語氣夾在其中!胖胖的臉上,似乎也帶有一種紅樓夢裡,賈家人看劉姥姥的優越感。
蕭寒皺著眉頭,將胖沙彌的神態全部都看在眼裡,只覺心中的厭惡感更重!
眼前的這位,哪裡是一個出家人?分明是一個比俗人還要俗的禿驢!難怪就玄奘大師進門後,也要對其退避三舍。
就在蕭寒搖頭嘆息的時候,突然,一個突兀的聲音從幾人前面傳來:“咦?你們是誰!怎麼這時候還在寺內逗留!本寺不掛單,速速離去!”
這聲音出現的很突然!
而且只聽語氣,就能聽出其中盡是居高臨下的藐視之意!彷彿蕭寒和蘇定方是兩個進寺乞討的叫花子,而不是誠心禮佛的善信者。
“這人又是誰?”蘇定方和蕭寒被這聲音驚了一下,不約而同的抬頭往前望去,卻發現不知什麼時候,一座如肉前般臃腫的僧人正站在了院子當中,對著他們橫眉豎目。
“我去,這還是人?”
蕭寒敢打賭,這是他看到這個僧人的第一念頭!無他,只是因為這個僧人,比蕭寒見過的所有人都要胖!
土黃色的僧衣如帳篷般,罩在此人身上!在僧衣外露出的胳膊上,一圈圈如波浪般的肉晃得人眼暈!
更別說他臉上,那堆疊成幾層的下巴油光鋥亮,仔細看,還有沒有擦拭乾淨的肉絲夾在其中。
“喂,蕭寒!僧人也吃肉麼?”蘇定方明顯也被這個僧人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半天,才悄悄的靠近了蕭寒,一邊用身體有意無意的護著他,一邊低聲向其問道。
蕭寒嚥了口唾沫,攤攤手道:“這個…我聽說,以前僧人是可以吃肉,但是自從與我同姓的一個皇帝規定不能吃肉後,就很少見到僧人吃肉了。”
“不吃肉?那這些人怎麼還吃?哎?你說我們會不會進了黑寺,就跟你說的孫二孃包子鋪一樣,他們也準備拿我們倆包包子?面前這人長成 這樣,是不是就靠吃人肉?”
“呃,應該不會吧…”
蕭寒被蘇定方說的額頭上遍佈黑線!心道:這人平日裡看起來挺靠譜的,但是關鍵時候腦洞怎麼就這麼強大?
吃人肉能吃成這樣?難道他不知道在這世界上,如果一個人吃太多同類的肉,就會被生生毒死?
(這是真的!如果一個人吃人肉,那他就有較大機率感染一種朊病毒,一旦發作,必死無疑。)
蕭寒與蘇定方在竊竊私語,沒人顧得回答胖僧人的話。
胖僧人見狀,鼻子都險些氣歪了,費力的舉起手,指著幾人怒斥道:“你們兩人在嘀咕什麼!空見,誰讓你這時候領人進來的!”
“淨空典座息怒!”眼看胖僧人發怒,被稱為空見的沙彌這才醒悟過來!
他趕忙迎上前去,在胖僧人耳邊嘀咕了幾句,後面蕭寒耳朵很尖,隱約聽到沙彌在跟他說什麼香油,冤大頭之類的話……
“哦,既然是來佈施的施主,那空見你就領他們在寺中看一看,但是莫要打攪了其他人的晚課!還有,別忘了把功德箱從賬房中搬出來!”
果然是財能通神!在聽說蕭寒和蘇定方是來送錢的,胖僧人的火氣立刻就消散了,雖然不至於跟沙彌一般殷勤,但是起碼語氣中不再帶有頤氣指使的味道。
“時間不早了,我也要去做晚課了!空見,別忘了!”
最後,胖僧人再次加重語氣,向著寺院深處一指,甩甩袖子,就重新往後院走去。
只是,看他邊走路邊打哈欠的模樣,蕭寒很懷疑他這個功課,是不是需要在夢中完成。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大師,確實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師,與現在所謂的大師截然不同,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他的生平事蹟。
13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獨立升座說法。
20歲的時候,在成都受足戒,需要遵守250條戒律。
24歲時,受三藏稱號,這是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也是最高階別的法師了。
29歲時,因中原佛法經意不圓滿,逐偷偷過關,沿絲綢之路去佛教發源地求取真經。
42歲時,學遍佛經的玄奘大師在印度曲女城召開辯論大會,有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界2000餘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
後來,玄奘謝絕戒日王的邀請,毅然回到長安,開始一生的譯經之路,終其一生,翻譯經文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佔當世經文一半以上,並且憑他一人翻譯,就比歷史上與他同名的其餘三大譯經大師總和還要多一倍!足可見其心之至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