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百年爭戰,路人四九,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京圍解,論功行賞,洪秀全敕封劉瑲琳為靖東主將、吳定彩為平西主將、黃文金為定南主將、張樂行為徵北主將、李世賢為天朝九門御林軍忠正京衛軍侍王。

李世賢位列王侯,甚喜,即刻奏請進軍浙江、福建,籌糧納資,開拓疆域。陳玉成忤其意,言安慶危殆,必即施救。

幹王洪仁玕道:自天京而論,西距川陝,北距長城,南距雲貴、兩粵,俱有五六千里之遙,唯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里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支,由南進江西,發兵一支,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

李秀成道:幹王千歲言之有理。此戰雖勝,然僅殺妖五千,和妖主力尚在;四年之前,聖軍大破向榮妖孽,然止步于丹陽,未竟全功,遺患至今。今絕不可再蹈覆轍,窮寇必追。微臣之意,即集全軍,角逐丹陽,攻取蘇常,爾後分兵進取江之南北,兩路直到湖北會歸。

洪秀全道:值此大勝,息兵三日,普天同慶。然妖孽未絕,李秀成著即督率大軍,攻取蘇常,限期一月,肅清回奏。

1860年5月18日,李秀成偕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興兵六萬,圍攻丹陽。陳玉成身先士卒,躍躍欲試。

秀成道:英兄暫歇,吾等戰僵,兄出不遲。

李秀成、楊輔清、李世賢三王聯動,合攻東門。張國樑、熊天喜誓死力拒。李秀成久攻不下,突分一軍,轉戰西門。西門兵寡,一觸即破。張國樑驚,親率一軍,奮力迴護;潰兵湧塞,不能前進;國樑策馬,踅入護城河,冀越河至西門禦敵,孰料水深馬沒,一沉不起。

國樑逝,清軍潰。李秀成、楊輔清等揮軍而上,擊殺總兵王浚、熊天喜、副將蔡其榮、知縣方濟泰以下一萬餘人。和春臨危心怯,督率殘部,遁奔常州。

太平軍覓得張國樑遺軀,肆意鞭撻。李秀成喝止,道:兩國交兵,各忠其事。生雖為敵,死尚可為仇乎?以禮葬之下寶塔。

陳玉成道:妖之悍者,張國樑、虎坤元、周天培、熊天喜等,俱已戰歿;張玉良、劉季三、馬得昭者,已惶如喪家之犬,此等殘軍不足為懼,吾等即刻兵分兩路,馳援安慶。

李秀成道:天王軍令,期限一月,攻取蘇常,爾後分兵進取江之南北,兩路直到湖北會歸。英兄即可渡江,攻揚州略全椒;吾取得蘇常,即溯江而上,與兄會歸湖北。

陳玉成道:攻成與否,期限一月,屆時吾與忠兄併力安慶。

1860年5月21日,諸王分兵,李世賢攻金壇,陳玉成北攻揚州,楊輔清輔佐秀成,合攻常州。

丹陽大敗,兩江總督何桂清驚悸,忽接江蘇糧臺查文經稟報,言常州足資堵御,蘇州十分空襲,請駐紮蘇州,以饗民望。桂清覓得藉口,即率親隨,惶急而走,常州民眾得悉,跪伏央求。桂清逃命心切,開槍擊民,奪路而去。

何桂清不辭而別,張玉良拜謁和春,愧言身在曹營。

和春哀嘆:吾等併力丹陽,或可轉圜時局,今張公已去,丹陽又失,吾等恃何禦敵?

張玉良道:江蘇藩司薛煥督率援軍,飛馳而來。常州城外,末將紮營四十餘壘,與馬得昭誓死力拒。和帥守城,為吾等犄角。

李秀成兵至常州,先分一軍,迂迴張玉良之後,斷張、和之聯,復傾主力,圍攻張玉良大營。玉良被困重圍,反擊不能,入城不得,萬般無奈,偕馬得昭部,殺開血路,退防無錫。和春見勢不妙,亦遁滸墅關,北向三拜,自縊而亡。常州百姓誓死不降,無分老幼,盡登陴,嬰城固守。

李秀成勸降不成,即架巨炮數十座,夾火箭攻城,復令兵士由民舍蟻附而上,攻入城垣。

常州得克,李楊分兵,楊輔清率部南進,攻擊宜興;李秀成兵進無錫。

何桂清遁至蘇州城外,江蘇巡撫徐有壬恨其棄城喪師,旋即上疏彈劾,速又傳諭各門,凡總督衙門之人皆不準入城。復再飭令:添僱壯丁一萬二千名,分佈姑蘇內外,會同團練按段巡防;闔城百姓,每家一燈,五家一旗;陌生人等,嚴加盤查,謹防奸細入城。又諮飭蘇松太道吳煦:速晤夷人,如果藉其兵力,轉危為安,我國圖報,唯力是視。

吳煦接令,即刻會晤英法駐上海公使,懇求協防上海。英法公使審時度勢,決議武力干涉,1860年5月26日,英法公使聯發公告,英法軍隊將適時介入,力保上海租界。

何桂清亦知其行欠妥,上疏曰:查兩江總督自金陵失守以後,即以蘇州為駐紮之地,其以常州為行館者,因不綰兵符,但為金陵大營後路。大營之防,且系糧臺所在,故常有暫駐。至和春等既到常州,所調官軍皆來自大營,則軍務應歸督辦,而蘇州則毫無準備,文武大小均不知實在軍情……

何桂清於蘇州城下,彷徨時日,聽聞追兵漸近,即刻收拾行囊,奔赴上海而去。

張玉良、馬得昭接防無錫,於城內四門堅紮營壘,城外民房全皆拆光;通永鎮總兵劉季三聞,即由宜興沿水路來援;江蘇巡撫徐有壬亦遣汀洲鎮總兵曾秉忠率水師襄助。

張玉良道:聖上諭令兄弟代為節制江南諸軍,戰事緊急,兄弟亦不客套。吾意,馬兄得昭守護無錫城池。無錫城北之高橋,橫跨五瀉河東西,五瀉河又通江陰運河,吾等水陸並行,於此抵禦賊逆。劉兄季三、曾兄秉忠偕道員史保悠、武弁鄭魁士,駐防高橋。江寧知府鄭濟美駐紮雙河尖至錢橋一線,掩護高橋後路。錫金城守備蔣志善總責各部哨巡。吾率本部,駐紮高橋對岸,呼前應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帝國

網文小咖

為了搞CP我決定攻略仙尊

黍寧

錦繡大明

路人家

穿二代戰神皇帝成長史

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