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拜
醉撼凌煙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結拜,從碧血劍開始的江湖人生,醉撼凌煙閣,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錚打定主意,悄悄來到孫仲壽身邊,在他耳邊一陣低語。
“沒錯,我敢肯定,就是他們兩個。”
孫仲壽聞言望向楊錚說的那兩個人,一個滿腮黃鬚,四十上下年紀,另一個卻面白無鬚,矮矮胖胖。
果然都是自己不相識的人,如果真是督師舊部,憑自己多年在督師手下辦差的經歷來看,沒有理由不認識。
他揮手找來兩人,向他們低聲吩咐。
正在此時,傳來了三十六營派人來求見的稟報。
所謂的三十六營,指的就是山西二十餘萬起義民軍結成同盟,以“紫金梁”王自用為盟主,這幾年來殺官造反,聲勢極大,三十六營之中以闖王高迎祥最為出名,他麾下外甥李自成稱為闖將,英雄了得,威震晉陝。
為首的是一個叫田見秀的漢子,臉有麻子,說話粗陋,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日後的闖王四大護衛之一的田家有關係。
還不等孫仲壽找人處理那兩個混入其中的廠衛,一個黑臉漢子就把他們指認了出來。
楊錚熟知劇情,自然知道會有這麼一茬,當然不會意外。而孫仲壽有楊錚提前告知情況,再加之崔秋山的告發,兩相映證之下徹底相信了楊錚。
既然確定了有諜子,也再沒有像劇情中囉嗦半天來驗證真相。兩個諜子見東窗事發,想要逃離,結果被崔秋山和山宗兄弟攔住,最後被一刀剁了,首級放在了袁崇煥的供桌上。
隨後袁氏舊部與崔秋山等人相見恨晚,一起促漆長談。田見秀等人本就有心拉攏山宗,自然樂得同意。
而此時的楊錚正在後院與袁承志相談,經過了孫仲壽的認可,楊錚這個義士之後的身份算是坐實了。
袁承志聽聞楊錚一家與父親有舊,自然非常高興。再加之楊錚能言善辯,也懂得怎麼哄小孩子高興,兩個人相處的其樂融融。
問:如何哄好袁大公子?
答:一罵崇禎皇帝有眼無珠,殺害袁督師,自毀長城。二罵滿清韃子殘暴不仁,寇我邊關,殺我百姓,使我六畜不安寧。三罵朝廷腐朽,貪官汙吏橫行,橫徵暴斂,民不聊生。最後再由衷的嘆氣,說一句“恐怕我泱泱華夏,有陸沉之險吶!”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小袁只覺得自己和楊錚相見恨晚,最後說的他熱血上頭,非要拉著楊錚和自己結拜。
楊錚只是在一旁假惺惺的推辭到:“不可啊,你是督師嫡子,而我不過一商賈之後,豈敢僭越結拜,小人只要鞍前馬後服侍公子便好。”
他不說還好,一說反而激起了袁承志的少年心性。他本來就不曾結交同齡朋友,今日與楊錚一見如故,只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志趣相投的好夥伴,哪裡又會自恃身份。
楊錚再三推辭,小袁再三懇求,最後以“你是不是看不起我?”結束了爭論。
楊錚好似無奈般同意,小袁喜不自勝,又哪裡知道對方心裡比他還高興。
金老筆下的這批主角還是靠得住的,哪怕嘴上油滑的韋小寶也是個講義氣的好兄弟,和他們結拜並不吃虧。
兩人四手相握,眼中似噙著淚花,胸中激盪不已。
結拜自然要詢問年齡,一問年齡,楊錚比袁承志痴長一歲,忝居大哥。
其實楊錚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多少歲,只不過為了當大哥,故意說的比袁承志大一歲。畢竟古代講究長幼尊卑,當大哥的說話弟弟總是要聽。
“大哥!”
“二弟!”
“大哥!!”(語氣加重)
“二弟!!!”
做兄弟,在心中。你有難,我先溜。二人相擁而泣,好似劉關張相聚桃園,那叫一個難捨難分。
從這一刻起,楊錚知道自己穩了。哪怕自己真的爛泥扶不上牆,一點習武的天賦都沒有,只要有袁承志這個好弟弟,最後也能撈個保送東南亞。
(袁承志等人最後抗清失敗,遠走渤泥國,大概是汶萊一帶)
隨後袁氏舊部拜託崔秋山教袁承志習武,熱心腸的小袁非要把楊錚一起拉上,崔秋山本來有些猶豫,但袁承志說的斬釘截鐵:
“大哥學我便學,大哥不學,小弟又豈能獨學。”
一番話直把楊錚感動的暗中豎起大拇指,好兄弟,大哥能不能學武就全看你了。
最後他的這番情誼也打動了崔秋山,於是他便一起教兩人練習“伏虎掌”。
起初楊錚沒有練武根基,一套伏虎掌打得似是而非,只把崔秋山看的皺眉,後悔自己教錯了人。
然而不足一個時辰後,等楊錚熟悉套路後,再練伏虎掌,已經打的初具模樣了。兩個時辰後,望著掌法使得虎虎生風的楊錚,崔秋山露出了驚訝的目光。
他本以為袁承志的武學天賦已經夠高了,沒想到楊錚還在其上。心中也是歡喜,自己居然能有幸教兩個武學天才習武,也算與有榮焉。
而一旁的小袁則是有些慚愧,小臉有些發紅,自己有習武的底子,結果卻被沒有練過武的大哥超過了,虧他還自詡是個少年天才,看來只不過是夜郎自大罷了。大哥不愧是大哥,果然厲害。
與此同時,楊錚徹底鬆了一口氣,最大的一個麻煩解決了。對於武者來說,天賦實在是太重要了。
君不見,古龍筆下的主角絕大多數都是天賦絕頂的少年天才,十幾二十就能橫行江湖。像什麼謝曉峰、楚留香、李尋歡、鐵中棠、蕭十一郎之類的,出場時就是天下有數的高手,憑藉絕世天賦能吊著練功幾十載的武林名宿揍。
金書也一樣,金書主角一半靠天賦一半靠氣運。像胡斐、袁承志就是少年天才的代表,袁承志初下山時就已經是天下有數的高手,鬥溫家五老、激戰“神拳無敵”歸辛樹千招不敗。胡斐十三四歲時就能和普通掌門級別的王氏兄弟鬥個有來有回,哪個不是靠天賦?
就連武力值上被人詬病的韋小寶,尚且有學習“神行百變”的天賦,更遑論他人。
可以說,只要沒有那種像《九陽神功》一般能逆天改命的神功,天賦就決定了一個人習武的上限。
楊錚拎得清自己,當然不會覺得是自己有那種能夠超越袁承志的武學天賦,自己能學那麼快多半是那本《大道殘卷》的功勞。
他長舒一口氣,天賦的問題解決了,自己就放心一大半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袁承志與楊錚每天都在苦練崔秋山教給他們的伏虎掌,憑藉兩人驚人的天賦不多時便已將這路掌法使得純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