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攻取遼陽府,耶律洪基駕崩
桃花仙人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章攻取遼陽府,耶律洪基駕崩,天龍從攻略王語嫣開始,桃花仙人兒,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新軍加入,義軍也具有了一定的規模。
不過對於佔據新州為地的想法,包括慕容復、韓百戰和宗澤在內的三人誰也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別看他們屢戰屢勝,還沒有敗過,就連人馬也提升到了四萬人之多,但如果敢搭窩的話,必然會遭到遼軍的瘋狂報復。
如今他們也在等,等的不是宋廷能擊退遼國,而是在等遼軍攻破太原、霸州兩關,直驅宋境。
只要遼軍的大部隊南侵,他們才有機會佔領一州之地與遼軍周旋,若不然的話,隨時都可能面對遼軍的瘋狂圍剿。
儘管如此有些不仁道,但行軍打仗,從來只有勝者和敗者,沒有誰會在意你贏得有多光彩,也沒有誰會想知道你輸得有多英雄,成功是留給勝利者書寫的。
如此又與遼軍鏖戰半年的光景,太原率先被遼軍的鐵騎攻破,驅至西塘泊外,被水長城阻斷了行軍的腳步。
次月,耶律延禧也在頻繁地調兵遣將後,攻破了益津關,被堵在水長城的河間府外。
果然如宗澤所料,得知這個訊息後,种師道便撤出雁門關,留下副將和十五萬兵馬駐守,帶著剩餘人馬撤回後方阻擊遼兵。
有了种師道這位良帥,遼軍幾次想要乘船渡河,都被他率領水軍擊退,且令遼軍損失慘重。
僅是一個月的時間,就殲滅了遼軍五萬人不止,一時間無論是北院大王率領的軍隊,還是太子耶律延禧的東征軍,都不敢再輕易渡河。
至於從雁門關後方配合大軍夾攻,他們也不敢貿然行動,畢竟有種師道率領的大軍在後方,他們只怕雁門關沒能攻破,自己這幾十萬人就要覆滅了。
如此一來,戰局又重新回到了雁門關外的戰場。
眼看時機已到,義軍便率領集結的五萬人直攻東京遼陽府。
在張儒這個二五仔的配合下,義軍以極低的代價拿下了遼國五京之一的富饒之地。
當這一訊息傳回遼軍大營時,據說耶律洪基直接氣得嘔血三升,至此病倒在榻上,再也沒能起來。
義軍僅靠五萬人就拿下了遼陽府的訊息,也傳回了宋國境內,一時間引得舉國沸騰,紛紛為之叫好,風頭一時無兩。
遼陽府作為遼國的陪都之一,意義自然非比尋常,這就相當於大宋的洛陽、商丘等地,如果被遼軍攻佔的話,宋民百姓也定會一片哀悼,大有亡國悲涼秋暮之意。
幸而此次遭難的是遼國,舉國歡慶,此消彼長之下,宋軍自是士氣大振,而遼國則是軍心受挫,連續半月都沒有對雁門關發起進攻。
據說,北院大王和太子耶律延禧已經趕回主營,有傳言說,耶律洪基自大病之後,命不久矣,已有傳位之意。
想到遼國新皇接替,說不定這場仗就不用打了,一時間,宋國百姓更是歡欣起舞,臉上掛滿了笑容。
如此又過去一月之久,前軍便傳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駕崩,傳位給太子耶律延禧的訊息。
宋國上下給出的反應和態度也是各不相同。
百姓以為,這場打了一年多的戰爭,到此也應該結束了。
而朝中官員則開始思忖,當日哲宗駕崩,徽宗繼位時,遼國打著仁義的名號,沒有進犯大宋,如今耶律洪基駕崩,太子耶律延禧繼位,此時正是他們一鼓作氣,擊潰遼軍的最佳時機,一旦錯過,就很難再有了!
但若是此刻發兵,又難免會落人話柄。
以韓忠彥為首的慕容家暗子,自然是希望這場仗繼續打下去的,但他們在揣摩徽宗的意思後發現,這位官家卻有些不想打了,甚至還打算趁這個機會和遼軍講和。
見此情形,韓忠彥也是急忙將訊息傳給了慕容復。
“看來,是我們高估趙佶此人了!”
房中,慕容復對韓百戰說道,語氣中透著一絲無奈。
韓百戰道:“想要使宋遼兵戈不止,最主要還是得看遼國的態度……或者說是那位新皇的態度更為準確一些。”
“此人志大才疏,乃是無道昏君,本不足為慮,我只怕他繼承大統後,一時志得意滿,安於享樂,不再作南侵之想,壞了我的大計!”
耶律延禧是遼國的末代皇帝,好佞人,遠忠直,是個十足的昏庸君王,遼國若由他做了皇帝,慕容復不僅沒有絲毫擔心,反而會在心裡暗暗慶賀。
但此時宋遼對峙已久,耶律延禧又在河間府連吃了數場敗仗,慕容復怕他畏懼宋軍之威,不敢再起戰事。
要是兩國不打了,他的功績也算是到頭了!
韓百戰顯然也想到了此節,沉吟半晌後說道:“遼國北院大王蕭兀納乃是一朝明臣武將,此人多半會阻止耶律延禧繼續南下侵宋之事。”
“短時間內,肯定是打不起來了!宋國多半也不會主動派兵追擊,只能趁此機會,試著挑撥一下這二人的關係,或許會有奇效!”
慕容復想了想說道。
韓百戰道:“據說耶律延禧一直想替祖母宣懿皇后蕭觀音和父親耶律濬沉冤昭雪,誅殺乙辛黨羽,不如從此處先作文章?”
當年遼國佐臣耶律乙辛禍亂宮廷,製造十香詞冤案,誣陷皇后蕭觀音和伶官趙惟一私通,致耶律洪基誤信,將其賜死。
而後,又與其黨誣告當時的皇太子耶律濬意圖謀反,使得太子被貶為庶人,被耶律乙辛派人盜殺於囚所。
當時若非北院宣徽使蕭兀納提醒耶律洪基,提防皇太孫被人加害的話,只怕耶律延禧也要被暗殺了。
時隔今日,耶律乙辛雖早已伏誅,但他的黨羽皆還活著,且其祖母蕭觀音和父親耶律濬的冤屈也沒有得到平反,耶律延禧若是上位的話,必然會找機會為二人洗刷冤屈。
以北院大王蕭兀納那剛正不阿的性格,多半會在這時進言,以耶律洪基駕崩為由,暫緩此事。
慕容覆在各國的宦官之中都安插了暗子,此時只要有人在耶律延禧的耳旁吹吹風,自然能引起耶律延禧對蕭兀納的反感。
有了這個前提,蕭兀納就算是提出退兵,與宋廷握手言和,耶律延禧也必然會與之唱反調,不會輕易答應。
「這本書因為是單行本的緣故,劇情內容不是很長,眼看也差不多要完結了,加上這幾天有事要去醫院,更新的可能會很晚,章節數也會相對減少,再此先說一聲抱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