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打臉自己
忘川錦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打臉自己,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忘川錦鯉,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任何事物總有其雙重作用。”
“富足本是好事,積財也很必要,但如果忘記財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一味積財自守,那必會促使天下人起而自取,成為眾矢之的。”
“而後代子孫據財為非,揮霍無度,更是敗亡的緣由,雖自己厲行節儉,卻因此吝嗇天下百姓,終是開啟了亡國之禍,不能不令人嘆息!”
“隋文帝的節儉本是美德,但如果治理天下僅僅以此為要,選擇繼承者單單以此為據,那就遠遠不夠了。”
“作為一種個人品格,隋文帝有許多可以讚頌之處,但作為一國君王,更為重要的是留給兒孫們可供遵循的治世之法,而隋文帝的悲劇恰恰就在於此。”
“因為隋文帝不好詩書,不重視教育,偏重於申韓法家的思想,初期實行仁政,晚年日漸暴戾,殺罰失度,中間莫辯,六親不認。”
“完全沒有繼承發揚復興北魏孝文帝、東魏宇文護、北周武帝尊崇孔儒的政策,沒有確立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沒有建立完備的仁政王道,更沒有大量的儒學之士充斥到統治集團,沒有發揮儒家思想的指導作用。”
“缺乏戰略部署和長遠建樹,事無鉅細,導致政治短視和平庸,在處理與皇后的關係,太子的教育和選拔上出現了問題,沒有確立好的繼承,斷送了隋王朝的大好河山。”
“隋文帝太過於看重一些小節了,卻忽視了千秋基業的大事。”
“隋文帝一生中的最大失誤便是改立儲嗣之舉。”
“隋文帝起初以長子楊勇為太子,楊勇為人寬厚誠實,行為沒有矯飾。”
“雖然在個人生活中有奢侈之嫌,但不過是一般帝王兒孫的通病,天下承平之際,貴為太子,有聲色之好,內宮多蓄美女,實在是極為尋常的事。”
“況且封建制度之下本來就允許皇帝及貴族充分滿足個人慾望,一般的官人尚有三妻四妾,何況東宮太子?僅僅由於個人生活的某些問題就廢掉國家統治的繼承人,足證隋文帝的“不達大體”。”
“廢楊勇而立楊廣,也可以看出隋文帝沒有知人之明。”
“楊堅的次子楊廣,本是一個極善偽裝的野心家,他看到楊勇失寵,便投其父母所好,“力行節儉,敬接朝臣,禮極卑屈”,加上有平定陳國的大功,故而取得隋文帝信任。”
“等到楊廣羽翼豐滿,隋文帝發現他有不軌之心,再要重新召回楊勇託付大事,已經來不及了。”
“隋文帝病重,楊廣入宮侍疾,派遣心腹之人行刺於病榻之上,殺父而立,成為千古唾罵的不孝暴君,隋文帝被殺,雖因楊廣所為,但也可以說是他自己託付失所所致。”
“歷史常有極為有趣的巧合,隋文帝終生儉樸,最恨奢侈荒淫,積蓄財寶,務於節用。”
“他因侈靡之罪,廢黜儲子,選擇他認為有自己遺風的兒子楊廣為繼承人。”
“可楊廣卻驕奢淫逸,恐怕不僅超過其兄弟,也遠在古往今來的暴君之上,隋文帝積儲的遍地財富,不僅供楊廣揮霍,而且成了隋末各地起義者的物質憑藉。”
“隋朝興於隋文帝,未嘗不是亡於隋文帝,隋煬帝的暴政,未嘗與隋文帝無關。”
李世民:可笑!真夠諷刺的!自己要節儉,也不準親人鋪張浪費,還因為這個廢除太子,可是你自己晚年呢?你新立的太子又是個什麼玩意?
馬皇后:我真的要提獨孤皇后提一句了,隋文帝能有此作為真的離不開你的皇后,你那猜疑的性格註定讓你走不遠!
朱元璋:皇后說的對!性格決定命運,隋文帝晚年確實狠狠的打自己的臉!
“真應了這句“性格決定命運”了!”
“隋文帝天性深沉猜疑,政治風雲變幻,波詭雲譎,為了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苟全性命,也為了成功上位,他不得不深謀遠慮,洞察一切,這使他成功度過一次次劫波,最終成為九五之尊,建立大隋。”
“然而,在改朝換代之後,由於他是從孤兒寡母中奪取了皇位,王朝的合法性不足,所以心懷猜疑。”
“這猜疑的性格決定了與追隨他的元老功臣只能同患難,而不能同富貴,他屢興大獄,把幫助自己奪取政權的功臣先後幹掉了。”
“而且在晚年的時候,他的猜疑心更重,因為猜疑,他殺了與自己同稱為四貴虞慶則,罷免了可以託付社稷的高熲,廢掉了太子楊勇,廢掉了才華過人的蜀王,架空了人緣太好的楊雄因而被架空,罷黜了涉嫌朋黨問題的蘇威……”
“而最諷刺的就是隋文帝節儉愛民。”
““雖然節儉風氣的推廣促使社會財富急劇增加,然而節儉也是隋朝滅亡的一個原因。””
“楊堅小時候生長於寺廟之中,素衣素食,生活節儉,這使他養成了崇尚節儉的性格。”
“他雖貴為天子,但卻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飾品,宮中的妃妾不作美飾,是歷史上最為節儉的皇帝,他深知節儉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節儉,說國家沒有因為奢侈腐化而能長治久安的。”
“因為節儉,剝削較少,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戶口和財產劇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進生產的措施,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
“過慣了艱苦的日子,府庫糧食、財物堆積如山,甚至都堆到了走廊上,奉行節儉的隋文帝到晚年開始沉溺於享受,靡費資財,貪圖享受。”
“是不是很諷刺,晚年的隋文帝也開始鋪張浪費,貪圖享受了。”
“而且因為隋文帝的猜疑,也因為楊廣等人的陷害,蜀王楊秀也被廢黜了。”
“對待自己的兒子們非常嚴苛,對於別人那就更不用說,他經常杖責自己不滿意的大臣,誅殺、黜免功臣,功臣故舊能夠善終者極少”
“性格嚴苛,用法也嚴苛,他信奉亂世用重典,偷一文錢就要判處死刑,更極端的是處死了三個因為口渴偷瓜吃的小夥子。”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